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踝足矫正护具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踝足矫正护具制作方法
  • 发明者
    何建忠
  • 公开日
    2015年4月15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11月27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11月27日
  • 申请人
    何建忠
  • 文档编号
    A61F5/05GK204260891SQ201420721732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踝足矫正护具,其特征是由踝足护板(1)、足托(5)和定位连接件(11)组成,足托(5 )两侧的足托帮(13 )与两个踝足护板(I)通过定位连接件(11)构成一体,两个踝足护板(I)内侧相对应通过定位连接件(11)与足托(5)上部的足托帮(13)相连接,两个踝足护板(I)内侧相对应放置人体小腿内、外两侧,踝足护板(I)由束缚固定孔(2)、活动滑道(3)、护板固定气囊(4)和充气气嘴(12)组成,踝足护板(I)整体呈梯形,踝足护板(I)的内侧截面积呈弧形,与人体小腿相吻合,踝足护板(I)的两侧分别沿踝足护板(I)的边缘相对应设置束缚固定孔(2),踝足护板(I)的两侧分别相对应至少设置3个束缚固定孔(2),用束缚带从人体小腿内、外两侧的踝足护板(I)的束缚固定孔(2)相对穿过,收紧束缚带,固定人体小腿内、外两侧的踝足护板(1),把内、外两侧的踝足护板(I)固定人体小腿上; 踝足护板(I)的下部设置活动滑道(3),活动滑道(3)呈弧形,活动滑道(3)的宽度与活动轴套(9)相吻合,活动滑道(3)贯通踝足护板(I ),踝足护板(I)的内侧沿踝足护板(I)固定设置2个各自独立的护板固定气囊(4),护板固定气囊(4)与踝足护板(I)的内侧固定相连接,2个各自独立的护板固定气囊(4)分别设置充气气嘴(12),通过充气气嘴(12 )向护板固定气囊(4)内充气加压,踝足护板(I)充分紧密的固定住人体小腿,通过对护板固定气囊(4)的充气导致踝足护板(I)与人体小腿充分吻合,以致人体小腿会感觉到舒适感;足托(5)是由足托帮(13)、足托底(14)、矫正气囊(6)、充气气嘴(12)和定位连接件(11)组成,足托帮(13)和足托底(14)构成足托(5),足托(5)整体呈鞋型,与人体脚相吻合,足托(5)的足托底(14)上设置足托帮(13),足托(5)的前端部设置开口,足托帮(13)固定围绕在足托底(14)的边缘,且直立于足托底(14)的边缘,人体脚置入足托帮(13)和足托底(14)构成的足托(5)内,足托底(14)内前端部固定设置2个各自独立的矫正气囊(6),矫正气囊(6)覆盖足托底(14)内前端部人体脚的前脚掌,矫正气囊(6)各自分别设置充气气嘴(12),通过充气气嘴(12)向矫正气囊(6)内充气加压,矫正人体脚的内翻或外翻; 足托底(14)两侧的足托帮(13)上分别相对应至少设置3个束缚固定孔(2),用束缚带从足托(5)两侧足托帮(13)上的束缚固定孔(2)相对穿过,收紧束缚带,把人体的脚固定在足托(5)内; 足托(5 )的两侧足托帮(13)上设置定位连接件(11),定位连接件(11)与人体脚踝部相对应,定位连接件(11)与踝足护板(I)的活动滑道(3)相吻合,用定位连接件(11)分别在足托(5)两侧的足托帮(13)上把人体小腿两侧的两个踝足护板(I)相对应的相连接,且定位连接件(11)的活动轴套(9)嵌入踝足护板(I)的活动滑道(3)内,活动轴套(9)在活动滑道(3)内沿活动滑道(3)活动运行; 定位连接件(11)由定位螺栓(7 )、定位垫片(8 )、活动轴套(9 )和活动轴承(10 )组成,活动轴承(10)整体呈T型,活动轴承(10)各自分别穿过足托(5)的两侧足托帮(13),活动轴承(10 )固定在足托帮(13 )上,活动轴套(9 )套嵌在活动轴承(10 )上,定位螺栓(7 )穿过定位垫片(8)固定在活动轴承(10)上,定位垫片(8)覆盖住活动轴套(9)和踝足护板(I)的活动滑道(3),防止活动轴套(9)从活动轴承(10)上脱离,以及踝足护板(I)的活动滑道(3)从活动轴套(9)上脱离,不会影响活动轴套(9)在踝足护板(I)的活动滑道(3)的运行,实现人体行走时踝关节在保护状态下正常伸屈活动
  •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关节非外科处理的矫形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踝足矫正护具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踝足矫正护具。由踝足护板、足托和定位连接件组成,足托两侧的足托帮与两个踝足护板通过定位连接件构成一体,两个踝足护板内侧相对应放置人体小腿内、外两侧,踝足护板由束缚固定孔、活动滑道、护板固定气囊和充气气嘴组成,踝足护板整体呈梯形,踝足护板的内侧截面积呈弧形,与人体小腿相吻合,踝足护板的内侧沿踝足护板固定设置2个各自独立的护板固定气囊,足托是由足托帮、足托底、矫正气囊、充气气嘴和定位连接件组成,通过充气气嘴向矫正气囊内充气加压,矫正人体脚的内翻或外翻。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安装操作简单易学,成本低,工艺简单,佩戴行走时,保持在近似正常的踝关节伸、屈活动,同时可以矫正内翻或外翻,能够长时间佩戴矫正,不损伤人体小腿的肌肤,适用于不同的踝足畸形或损伤的患者,有利于临床推广使用。
  • 发明内容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踝足矫正护具的制作方法 踝足矫正护具 [0002]脑外伤、脑卒中存活者和偏瘫患者的致残率高达70-80%左右,存活者中有相当部分遗留有足下垂内翻畸形的病症而亟需临床治疗,而临床治疗需借助踝足矫形鞋或踝足矫形靴,对患者实施踝足矫正。 [0003]结构的要点为:1、在足形基体的背部具有至少两个支撑点,两支撑点沿足形基体的左、右两侧方向展开分布,既可预防和治疗足下垂,又能预防内翻足、下肢外旋畸形及抗痉挛;2、将足形基体的跟部与胫形基体的下端铰接,并且将足形基体的前部与胫形基体的上部连结。 [0004]踝足矫形鞋或踝足矫形靴存在的弊病为:踝足矫形鞋或踝足矫形靴的主要受力点在小腿屈肌,无法避免剌激痉挛肌群,存在加重痉挛以及穿戴不舒适;踝关节固定或抑制过于牢固,对踝关节的活动产生制约;受设计思想的束缚,踝足矫形鞋或踝足矫形靴的设计理念往往围绕于尽量矫正到中立位或功能位,甚至过度矫正位置。很多患者初次使用踝足矫形鞋或踝足矫形靴时,足踝部畸形已经十分严重,需要一定的力度才能纠正到中立位,即使纠正到中立位都很难维持,达到中立位,患者会感觉不舒适,导致患者频频发生拒戴的情形。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踝足矫形鞋或踝足矫形靴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踝足矫正护具。
[0006]当正常人行走时,踝关节活动在跖屈20°和背屈15°之间。
[0007]当脑损伤时,包括:脑外伤、脑出血、脑梗塞及小儿脑瘫,常出现尖足内翻,即踝关节跖屈、足内翻;脊髓损伤及下肢神经损伤时,会造成控制踝关节活动的肌肉无力,踝关节各方向活动无法自我控制;当踝关节的损伤:踝关节内、外翻的角度有限,当距骨在踝穴内过度内、外翻时,会引起踝关节内外韧带的损伤或内踝、外踝骨折。
[0008]踝关节周围肌肉瘫痪分为:1、垂足畸形,踝关节背屈肌肉瘫痪,但踝关节被动背屈仍可使足抬平,步行摆动期抬不起足尖,呈垂足,患者必须高抬脚或下肢向外画圈;2、马蹄足畸形,踝关节背屈肌肉长时间瘫痪,小腿三头肌挛缩,不仅不能主动背屈踝关节,抬起足尖,被动亦不能把足抬平;3、马蹄内翻足畸形,踝关节背屈肌肉长时间瘫痪,小腿三头肌挛缩,不能主动背屈踝关节,足尖翻足,抬起足尖,被动亦不能把足抬平;4、跟足畸形,小腿三头肌瘫痪,步行时缺乏后蹬力量;5、连枷足,踝关节背屈、跖屈肌肉和足内、外翻肌肉全部瘫痪,踝关节呈连枷状;6、爪状趾畸形,大多数与高弓足并存,在前掌部位。
[0009]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0]完全固定式矫形器因踝关节不能活动,行走时步态异常。患者行走速度缓慢,耗能多、易疲劳。而且有踝关节长时间固定,出现僵直的风险。运动轴与踝关节同轴,运动轴处有折断风险。简单下移运动轴加强踝关节水平面强度,在踝关节活动时小腿固定板会上下移动。固定强度下降还易磨损皮肤。
[0011]下移运动轴时,采用滑道技术加强踝关节水平面强度,可以避免金属链条踝足矫形器运动轴处有折断风险。同时避免了单纯下移运动轴,在踝关节活动时小腿固定板会上下移动问题。
[0012]由踝足护板、足托和定位连接件组成,足托两侧的足托帮与两个踝足护板通过定位连接件构成一体,两个踝足护板内侧相对应通过定位连接件与足托上部的足托帮相连接,两个踝足护板内侧相对应放置人体小腿内、外两侧,踝足护板由束缚固定孔、活动滑道、护板固定气囊和充气气嘴组成,踝足护板整体呈梯形,踝足护板的内侧截面积呈弧形,与人体小腿相吻合,踝足护板的两侧分别沿踝足护板的边缘相对应设置束缚固定孔,踝足护板的两侧分别相对应至少设置3个束缚固定孔,用束缚带从人体小腿内、外两侧的踝足护板的束缚固定孔相对穿过,收紧束缚带,固定人体小腿内、外两侧的踝足护板,把内、外两侧的踝足护板固定人体小腿上。
[0013]本实用新型是用定位连接件把踝足护板和足托连接起来,共同包裹住小腿和脚,起到保护小腿和脚,尤其是保护脚踝部,踝足护板和足托采用医用不锈钢材质或ABS材质或改性塑料材质制作,定位连接件采用医用不锈钢材质制作,踝足护板是在人体小腿的两侧包裹住人体小腿,起到保护人体小腿,足托包裹人体的脚,保护人体的脚,踝足护板和足托通过定位连接件连接起来,把人体整个小腿和脚包裹和保护起来,在行走和活动时起到保护,避免再度损伤;用束缚带把踝足护板固定在人体小腿上,加强对人体小腿的保护。踝足护板整体为梯形,截面为弧形,踝足护板的形状与人体小腿的外形相符合,踝足护板的形状与人体小腿相吻合,对患者保护的力度加强。
[0014]踝足护板的下部设置活动滑道,活动滑道呈弧形,活动滑道的宽度与活动轴套相吻合,活动滑道贯通踝足护板,踝足护板的内侧沿踝足护板固定设置2个各自独立的护板固定气囊,护板固定气囊与踝足护板的内侧固定相连接,2个各自独立的护板固定气囊分别设置充气气嘴,通过充气气嘴向护板固定气囊内充气加压,踝足护板充分紧密的固定住人体小腿,通过对护板固定气囊的充气导致踝足护板与人体小腿充分吻合,以致人体小腿会感觉到舒适感。
[0015]本实用新型在踝足护板下部设置活动滑道,活动滑道整体呈弧形,活动滑道形状与脚和脚踝的活动轨迹相吻合,踝足护板通过定位连接件与足托相连接,足托沿活动滑道运动的轨迹符合人体脚和踝部的活动轨迹。踝足护板的内侧上分别固定设置2个各自独立的护板固定气囊,护板固定气囊采用塑胶材质或橡胶材质制作,护板固定气囊固定附着在踝足护板的内侧,固定气囊充气后能给不同的腿径的患者使用,且固定稳固,不损伤肌肤,舒适度高。
[0016]足托是由足托帮、足托底、矫正气囊、充气气嘴和定位连接件组成,足托帮和足托底构成足托,足托整体呈鞋型,与人体脚相吻合,足托的足托底上设置足托帮,足托的前端部设置开口,足托帮固定围绕在足托底的边缘,且直立于足托底的边缘,人体脚置入足托帮和足托底构成的足托内,足托底内前端部固定设置2个各自独立的矫正气囊,矫正气囊覆盖足托底内前端部人体脚的前脚掌,矫正气囊各自分别设置充气气嘴,通过充气气嘴向矫正气囊内充气加压,矫正人体脚的内翻或外翻。
[0017]本实用新型足托整体呈鞋型,足托是由足托帮和足托底构成,足托帮围绕在足托底的边缘构成足托,足托与人体的脚相吻合,足托采用医用不锈钢材质或ABS材质或改性塑料材质制作,足托底的前端部设置2个矫正气囊,矫正气囊采用塑胶材质或橡胶材质制作,矫正气囊各自独立,矫正气囊上安设充气气嘴,通过充气气嘴对分别对充气气嘴充气加压,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对2个矫正气囊分别充入不同的气压,实施动态矫正人体脚的内翻或外翻。
[0018]足托底两侧的足托帮上分别相对应至少设置3个束缚固定孔,用束缚带从足托两侧足托帮上的束缚固定孔相对穿过,收紧束缚带,把人体的脚固定在足托内。
[0019]本实用新型在足托帮上设置束缚固定孔,足托帮两侧上的束缚固定孔是相对应设置的,用束缚带穿过相对应的束缚固定孔,收紧束缚带,实施固定保护人体脚在足托内。
[0020]足托的两侧足托帮上设置定位连接件,定位连接件与人体脚踝部相对应,且低于脚踝关节,定位连接件与踝足护板的活动滑道相吻合,用定位连接件分别在足托两侧的足托帮上把人体小腿两侧的两个踝足护板相对应的相连接,且定位连接件的活动轴套嵌入踝足护板的活动滑道内,活动轴套在活动滑道内沿活动滑道活动运行。
[0021]本实用新型用定位连接件在足托两侧的足托帮上把足托和踝足护板链接起来,将足托和踝足护板形成一体。定位连接器整体呈T型,定位连接件的活动轴承的一端部分别从足托帮两侧的内侧穿过,定位连接件的活动轴承的另一端部在足托帮的内侧,穿过足托帮的活动轴承的一端部上套嵌活动轴套,活动轴套套嵌踝足护板的活动滑道内,通过定位垫片和定位螺栓固定住活动轴套和踝足护板的活动滑道,抑制活动轴套在踝足护板的活动滑道内活动运行。
[0022]定位连接件由定位螺栓、定位垫片、活动轴套和活动轴承组成,活动轴承整体呈T型,活动轴承各自分别穿过足托的两侧足托帮,活动轴承固定在足托帮上,活动轴套套嵌在活动轴承上,定位螺栓穿过定位垫片固定在活动轴承上,定位垫片覆盖住活动轴套和踝足护板的活动滑道,防止活动轴套从活动轴承上脱离,以及踝足护板的活动滑道从活动轴套上脱离,不会影响活动轴套在踝足护板的活动滑道的运行,实现人体行走时踝关节在保护状态下正常伸屈活动。
[0023]本实用新型在足托两侧的足托帮上采用定位连接件把踝足护板链接起来,两个定位连接件的活动轴承分别穿过足托两侧的足托帮,活动轴承固定在足托两侧的足托帮上,穿过足托两侧的足托帮的活动轴承上套嵌活动轴套,活动轴套在活动轴承上旋转运行,活动轴套的外侧扣盖上定位连接件的定位垫片,定位垫片压盖住活动轴套和踝足护板的活动滑道,定位连接件的定位螺栓穿过定位垫片与活动轴承相连接,用定位螺栓把定位垫片固定在活动轴承的端部,抑制足托、活动轴套和踝足护板的活动滑道不脱离,踝足护板的活动滑道与活动轴套套嵌链接,活动轴套连同活动轴承和足托沿踝足护板的活动滑道活动运行,达到人体脚部的活动。
[0024]当患者使用时,将人体的脚放入足托内,人体的脚底附着在足托的足托底上,足托两侧的足托帮上安设定位连接件,拧开定位连接件的定位螺栓,取下定位垫片。
[0025]在人体小腿的两侧设置踝足护板,踝足护板的活动滑道套嵌在定位连接件的活动轴套上,且活动轴套在活动滑道内沿活动滑道活动运行。
[0026]在活动轴套和踝足护板的活动滑道上扣盖定位垫片,用定位连接件的定位螺栓穿过定位垫片与活动轴承相联接。
[0027]活动轴套在活动滑道内活动运行时,活动轴套在活动轴承上旋转,活动轴套带动定位连接件和足托一起弧形运行活动,达到人体脚的活动。
[0028]用束缚带穿过人体小腿两侧的踝足护板上相对应的束缚固定孔,收紧束缚带,将人体小腿固定在相对应的踝足护板内,通过护板固定气囊的充气气嘴分别向2个护板固定气囊充气加压,护板固定气囊充气后,且固定稳固患者的小腿,舒适度高,不损伤人体小腿的肌肤,适用于不同的腿径患者。
[0029]用束缚带相对穿过足托上的束缚固定孔,收紧束缚带,将人体脚固定在足托内,通过矫正气囊的充气气嘴分别向2个矫正气囊充气加压,分别充入不同的气压,实施动态矫正人体脚的内翻或外翻。
[0030]穿戴好护具后,把带着护具的人体脚穿进相适应的鞋或靴内,即可行走。
[0031]本实用新型是踝足矫正护具。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安装操作简单易学,取材方便,重量轻,携带方便,制作成本低,制作工艺简单,活动滑道的设计可以避免因活动轴与踝关节不同轴,在活动时小腿踝足护板的上下移动,改进了其他踝关节同轴活动,矫形器踝关节处强度低的弱点,踝关节保持正常位置,行走时动态矫正内翻或外翻,适用性强,适用于不同的腿径患者,可以长时间佩戴矫正,不影响日常生活,弥补了患者不便到康复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减轻患者家庭护理的负担,大幅度减轻患者行走的能耗,解除疲劳感,不损伤人体小腿的肌肤,适用于不同的踝足畸形或损伤的患者,有利于临床推广使用。




[0032]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0033]图1踝足矫正护具的示意图。
[0034]图2踝足矫正护具的主视示意图。
[0035]图3踝足矫正护具的踝足护板外侧示意图。
[0036]图4踝足矫正护具的踝足护板内侧示意图。
[0037]图5踝足矫正护具的足托示意图。
[0038]图6踩足矫正护具的足托俯视不意图。
[0039]图7踝足矫正护具的定位连接件局部剖视示意图。
[0040]I踝足护板,2束缚固定孔,3活动滑道,4护板固定气囊,5足托,6矫正气囊,7定位螺栓,8定位垫片,9活动轴套,10活动轴承,11定位连接件,12充气气嘴,13足托帮,14足托底。


[0041]实施例1
[0042]由踝足护板(I)、足托(5 )和定位连接件(11)组成,足托(5 )两侧的足托帮(13 )与两个踝足护板(I)通过定位连接件(11)构成一体,两个踝足护板(I)内侧相对应通过定位连接件(11)与足托(5)上部的足托帮(13)相连接,两个踝足护板(I)内侧相对应放置人体小腿内、外两侧,踝足护板(I)由束缚固定孔(2)、活动滑道(3)、护板固定气囊(4)和充气气嘴(12)组成,踝足护板(I)整体呈梯形,踝足护板(I)的内侧截面积呈弧形,与人体小腿相吻合,踝足护板(I)的两侧分别沿踝足护板(I)的边缘相对应设置束缚固定孔(2),踝足护板(I)的两侧分别相对应至少设置3个束缚固定孔(2),用束缚带从人体小腿内、外两侧的踝足护板(I)的束缚固定孔(2)相对穿过,收紧束缚带,固定人体小腿内、外两侧的踝足护板(I ),把内、外两侧的踝足护板(I)固定人体小腿上。
[0043]踝足护板(I)的下部设置活动滑道(3),活动滑道(3)呈弧形,活动滑道(3)的宽度与活动轴套(9)相吻合,活动滑道(3)贯通踝足护板(1),踝足护板(I)的内侧沿踝足护板
(I)固定设置2个各自独立的护板固定气囊(4),护板固定气囊(4)与踝足护板(I)的内侧固定相连接,2个各自独立的护板固定气囊(4)分别设置充气气嘴(12),通过充气气嘴(12)向护板固定气囊(4)内充气加压,踝足护板(I)充分紧密的固定住人体小腿,通过对护板固定气囊(4)的充气导致踝足护板(I)与人体小腿充分吻合,以致人体小腿会感觉到舒适感,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0044]实施例2
[0045]足托(5)是由足托帮(13)、足托底(14)、矫正气囊(6)、充气气嘴(12)和定位连接件(11)组成,足托帮(13)和足托底(14)构成足托(5),足托(5)整体呈鞋型,与人体脚相吻合,足托(5)的足托底(14)上设置足托帮(13),足托(5)的前端部设置开口,足托帮(13)固定围绕在足托底(14)的边缘,且直立于足托底(14)的边缘,人体脚置入足托帮(13)和足托底(14)构成的足托(5)内,足托底(14)内前端部固定设置2个各自独立的矫正气囊(6),矫正气囊(6)覆盖足托底(14)内前端部人体脚的前脚掌,矫正气囊(6)各自分别设置充气气嘴(12),通过充气气嘴(12)向矫正气囊(6)内充气加压,矫正人体脚的内翻或外翻。
[0046]足托底(14)两侧的足托帮(13)上分别相对应至少设置3个束缚固定孔(2),用束缚带从足托(5)两侧足托帮(13)上的束缚固定孔(2)相对穿过,收紧束缚带,把人体的脚固定在足托(5)内,如图1、图2、图5、图6所示。
[0047]实施例3
[0048]足托(5 )的两侧足托帮(13)上设置定位连接件(11),定位连接件(11)与人体脚踝部相对应,且低于脚踝关节,定位连接件(11)与踝足护板(I)的活动滑道(3)相吻合,用定位连接件(11)分别在足托(5)两侧的足托帮(13)上把人体小腿两侧的两个踝足护板(I)相对应的相连接,且定位连接件(11)的活动轴套(9 )嵌入踝足护板(I)的活动滑道(3 )内,活动轴套(9 )在活动滑道(3 )内沿活动滑道(3 )活动运行,如图1、图2、图5、图6、图7所示。
[0049]实施例4
[0050]定位连接件(11)由定位螺栓(7 )、定位垫片(8 )、活动轴套(9 )和活动轴承(10 )组成,活动轴承(10)整体呈T型,活动轴承(10)各自分别穿过足托(5)的两侧足托帮(13),活动轴承(10 )固定在足托帮(13 )上,活动轴套(9 )套嵌在活动轴承(10 )上,定位螺栓(7 )穿过定位垫片(8)固定在活动轴承(10)上,定位垫片(8)覆盖住活动轴套(9)和踝足护板(I)的活动滑道(3),防止活动轴套(9)从活动轴承(10)上脱离,以及踝足护板(I)的活动滑道
(3)从活动轴套(9)上脱离,不会影响活动轴套(9)在踝足护板(I)的活动滑道(3)的运行,实现人体行走时踝关节在保护状态下正常伸屈活动,如图1、图2、图5、图6、图7所示。
[0051]实施例5
[0052]当患者使用时,将人体的脚放入足托(5)内,人体的脚底附着在足托(5)的足托底(14)上,足托(5)两侧的足托帮(13)上安设定位连接件(11),抒开定位连接件(11)的定位螺栓(7),取下定位垫片(8)。
[0053]在人体小腿的两侧设置踝足护板(I ),踝足护板(I)的活动滑道(3)套嵌在定位连接件(11)的活动轴套(9)上,且活动轴套(9)在活动滑道(3)内沿活动滑道(3)活动运行。
[0054]在活动轴套(9)和踝足护板(I)的活动滑道(3)上扣盖定位垫片(8),用定位连接件(11)的定位螺栓(7)穿过定位垫片(8)与活动轴承(10)相联接。
[0055]活动轴套(9)在活动滑道(3)内活动运行时,活动轴套(9)在活动轴承(10)上旋转,活动轴套(9)带动定位连接件(11)和足托(5) —起弧形运行活动,达到人体脚的活动。
[0056]用束缚带穿过人体小腿两侧的踝足护板(I)上相对应的束缚固定孔(2),收紧束缚带,将人体小腿固定在相对应的踝足护板(I)内,通过护板固定气囊(4)的充气气嘴(12)分别向2个护板固定气囊(4)充气加压,护板固定气囊(4)充气后,且固定稳固患者的小腿,舒适度高,不损伤人体小腿的肌肤,适用于不同的腿径患者。
[0057]用束缚带相对穿过足托(5)上的束缚固定孔(2),收紧束缚带,将人体脚固定在足托(5 )内,通过矫正气囊(6 )的充气气嘴(12 )分别向2个矫正气囊(6 )充气加压,分别充入不同的气压,实施动态矫正人体脚的内翻或外翻。
[0058]穿戴好护具后,把带着护具的人体脚穿进相适应的鞋或靴内,即可行走,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