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作方法
  • 发明者
    谢培德
  • 公开日
    2011年12月7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8月15日
  • 优先权日
    2011年8月15日
  • 申请人
    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61K36/736GK102266404SQ20111023283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制川乌 10-14、麻黄 8-12、黄芪 35-45、桂枝 10-14、细辛 6-10、桃仁 10-14、赤芍 12-18、牛膝 12-18、 寻骨风25-35、乌梢蛇25-35、甘草4_8和蜈蚣粉0. 5-1. 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优选包含以下组分制川乌 12、麻黄10、黄芪40、桂枝12、细辛8、桃仁12、赤芍15、牛膝15、寻骨风30、乌梢蛇30、甘草 6和蜈蚣粉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采用溶液剂、片剂、颗粒剂和丸剂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
  • 背景技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血管炎病变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故本病又称为类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 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从病理改变的角度来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关节滑膜(以后可波及到关节软骨、骨组织、关节韧带和肌键),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的广泛性炎症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全身性表现除关节病变外,还有发热、疲乏无力、心包炎、皮下结节、胸膜炎、动脉炎、周围神经病变等。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个与环境、细胞、病毒、遗传、性激素及神经精神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目前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策略主要采用①控制关节及其它组织的炎症,缓解症状;②保持关节功能和防止畸形;③修复受损关节以减轻疼痛和恢复功能。这些方法对病症有缓解的作用,防止其进一步恶化,但不能彻底治愈,对病症也没有明显的修复,且常伴有毒副作用。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其针对关节炎外在病邪、内在体虚同时治疗,以取得标本兼治之效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 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制川乌10-14、麻黄8-12、黄芪35-45、桂枝10-14、细辛6_10、 桃仁10-14、赤芍12-18、牛膝12-18、寻骨风25-35、乌梢蛇粉25-35、甘草4-8和蜈蚣粉 0. 5-1. 5。本发明中药的药物机理如下制川乌辛、苦,热;有毒。归心、肝、肾、脾经。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川乌总碱可显著抑制大鼠角叉菜胶、鲜蛋汤、组织胺以及5 —羟色胺引起的足肿胀。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生品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力强,多用于 风寒表实证,胸闷喘咳,风水浮肿,风湿痹痛。《本经》记“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坚积聚。,,黄芪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本草汇言》记“桂枝,散风寒,逐表邪,发邪汗,止咳嗽,去肢节间风痛之药也。气味虽不离乎辛热,但体属枝条,仅可发散皮毛肌腠之间,游行臂膝肢节之处。”细辛味辛,温。入心、肝、胆、脾四经。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的功效。《本经》记“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明目,利九窍。”细辛对大鼠甲醛性及蛋清性脚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细辛油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显著抑制酵母、甲醛引起的大鼠关节肿胀。细辛甲醇浸出液的水不溶性分离部分中所含甲基丁香油酚、KakuoU N-异丁基十二碳四烯酰胺和去甲乌药碱等4种成分,具有抗组胺作用。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用于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跌扑损伤。动物实验证明,桃仁有促进炎症吸收作用,对炎症初期,有较强的抗渗出作用。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牛膝苦,酸,性平。归肝,肾经。主治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本经》 记“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寻骨风味苦,平。归肝经。祛风湿,通经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骨拘挛,跌打损伤疼痛。《南京民间药草》“全草浸酒服,治筋骨痛及肚痛。”
乌梢蛇甘,平。归肝经。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 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蜈蚣粉咸、辛,温。有毒。归肝、脾、肺经。败毒、息风解痉、退炎止痛、散结。根据本发明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其综合运用中医之内在调节、平衡脏器的原理,遵循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原则,采用制川乌、麻黄、细辛、寻骨风、乌梢蛇粉作为主药,消除湿气、积液和肿胀,治疗内邪引起的红肿热痛,又散其外感毒热之邪所引起的毒热痹通,有止痛、祛风湿通经络行气利水之功,主治关节肿痛;结合选用黄芪、桂枝、桃仁、 赤芍、牛膝作为臣药,补气活血化瘀、清热凉血、散瘀消肿,以辅君药祛风通络之功,疏通循环障碍;佐以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同时采用蜈蚣粉祛风解痉、止痛攻毒,以搜剔穿透之力,引诸药以祛顽疾。本发明的中药配方可以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 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等剂型,优选地,可以采用溶液剂、片剂、颗粒剂和丸剂。使用效果
治疗组选受试者60例,其中25例男性,25例女性,年龄15-30岁,早晚两次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持续1个月。对照组选受试者60例,其中25例男性,25例女性,年龄15_30岁,用氨甲蝶呤、 雷公藤,进行治疗,持续1个月。评判标准关节疼痛消失,肿 胀消退,无晨僵为治愈;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肿胀减少,无晨僵为有效;症状无缓和,肿胀无消退或有晨僵为无效。
持续治疗1个疗程后,结果显示,治疗组中治愈人数38人;有效人数18人;无效人数4人,总体有效率达93. 3%。而对照组中治愈人数18人;有效人数30人;无效人数12 人;总体有效率为80%,且对照组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口腔炎、脱发等副作用。本发明的中药配方兼具祛风散结、通经行气、活血化瘀、散瘀消肿的作用,多种中药成分相辅相成,疏通循环障碍,修复受损关节。调节机体内分泌,维持体内激素平衡。治疗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1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制川乌10、麻黄8、黄芪 35、桂枝10、细辛6、桃仁10、赤芍12、牛膝12、寻骨风25、乌梢蛇粉25、甘草4和蜈蚣粉0.5。其制备方法为
取制川乌10、麻黄8、黄芪35、桂枝10、细辛6、桃仁10、赤芍12、牛膝12、寻骨风25、乌梢蛇25、甘草4和蜈蚣粉0.5;
将上述中药洗净,去杂质,放入容器加水没过药材浸泡,30分钟后,大火煎煮至沸腾,然后文火慢熬1小时;
将药汁滤出,分袋包装,一袋200ml,早晚各服一袋,兼用药液清洗患部,1个月为一疗程。实施例2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制川乌14、麻黄12、黄芪45、桂枝14、细辛10、桃仁14、赤芍18、牛膝18、寻骨风35、乌梢蛇粉35、甘草8和蜈蚣粉 1. 5。其制备方法为
取制川乌14、麻黄12、黄芪45、桂枝14、细辛10、桃仁14、赤芍18、牛膝18、寻骨风35、 乌梢蛇35、甘草8和蜈蚣粉1.5;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0. 5-1小时,大火煎1-2 小时;
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1. 10-1. 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 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颗粒分装机分装,即得颗粒剂。实施例3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制川乌12、麻黄10、黄芪40、桂枝12、细辛8、桃仁12、赤芍15、牛膝15、寻骨风30、乌梢蛇粉30、甘草6和蜈蚣粉
Io其制备方法为
取制川乌12、麻黄10、黄芪40、桂枝12、细辛8、桃仁12、赤芍15、牛膝15、寻骨风30、乌梢蛇粉30、甘草6和蜈蚣粉1 ;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0. 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
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 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1. 10-1. 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 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加入适当辅剂硬脂酸镁,压片机压片,包衣,即得片剂。实施例4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制川乌12、麻黄10、黄芪40、桂枝12、细辛8、桃仁12、赤芍15、牛膝15、寻骨风30、乌梢蛇粉30、甘草6和蜈蚣粉1。其制备方法为
取制川乌12、麻黄10、黄芪40、桂枝12、细辛8、桃仁12、赤芍15、牛膝15、寻骨风30、乌梢蛇粉30、甘草6和蜈蚣粉1 ;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用粉碎机粉碎为150-180目细粉,加入适当蜂蜜混合,制丸机制丸,低温干燥,分装,即得丸剂。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制川乌10-14、麻黄8-12、黄芪35-45、桂枝10-14、细辛6-10、桃仁10-14、赤芍12-18、牛膝12-18、寻骨风25-35、乌梢蛇25-35、甘草4-8和蜈蚣粉0.5-1.5。本发明的中药配方兼具祛风散结、通经行气、活血化瘀、散瘀消肿的作用,多种中药成分相辅相成,疏通循环障碍,修复受损关节。调节机体内分泌,维持体内激素平衡。治疗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