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内窥镜保持装置及内窥镜系统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内窥镜保持装置及内窥镜系统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北野正刚, 安田一弘, 小贺坂高宏, 梶国英, 山谷谦, 松尾伸子
  • 公开日
    2012年12月19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7月7日
  • 优先权日
    2010年7月9日
  • 申请人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 文档编号
    A61B1/313GK102834045SQ20118001837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内窥镜保持装置,包括 插入部,其形成能够供内窥镜贯穿的贯穿路径,为了使内窥镜从该贯穿路径的顶端突出,形成有与上述贯穿路径相连通而在顶端开口的开口部;以及 压排部,其具有相对于预定的方向对生物体组织进行压排的压排面,该压排部配置在上述插入部的顶端,且向比上述开口部靠远位侧的位置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窥镜保持装置,其中, 上述内窥镜保持装置具有卡定部,该卡定部设置在上述压排部的顶端侧,并限制上述内窥镜的在与进退方向不同的方向上的动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保持装置,其中, 上述内窥镜保持装置在上述贯穿路径内具有气密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保持装置,其中, 上述卡定部是形成在上述压排部的顶端的贯穿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保持装置,其中, 上述贯穿孔形成为能够供上述内窥镜插入部贯穿的大小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保持装置,其中, 上述贯穿孔设置在上述贯穿路径的顶端处的上述贯穿路径的中心轴线上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保持装置,其中, 上述贯穿孔形成在如下位置以及形成为如下大小,即,能够供上述内窥镜插入部一边在绕自身的外周面的多个范围内与该贯穿孔滑动接触一边贯穿该贯穿孔的位置及大小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保持装置,其中, 上述压排部中的上述贯穿孔的边缘部形成为在上述边缘部的厚度方向上具有凸状的曲面的形状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保持装置,其中, 上述插入部整体由硬质的材料形成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窥镜保持装置,其中, 上述插入部是直的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保持装置,其中, 上述插入部具有能够相对于上述插入部的长度方向弯曲的弯曲部, 该内窥镜保持装置具有能够将上述弯曲部固定成预定的弯曲状态的操作部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保持装置,其中, 上述压排部具有由硬质的材料形成的框体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内窥镜保持装置,其中, 上述压排部具有对形成在上述框体的中央的空间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堵塞的板状体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内窥镜保持装置,其中, 上述板状体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内窥镜保持装置,其中, 在从与上述插入部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观察时, 上述板状体形成为,在上述板状体的宽度方向上上述板状体所占的范围包含上述插入部的内腔所占的范围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保持装置,其中, 上述压排部的与上述插入部的长度方向正交的剖面中的外周的长度设定为上述插入部的外周的长度以下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保持装置,其中, 上述压排部具有与上述插入部相连接的基端部、具有上述卡定部的顶端部以及将上述基端部与上述顶端部相连接的中间部, 上述压排部的顶端部延伸至比上述压排部的中间部靠上述贯穿路径的中心轴线侧或者超过上述中心轴线的一侧1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保持装置,其中, 在上述插入部的长度方向上,上述压排部的中间部配置在比上述压排部的基端部远离上述贯穿路径的中心轴线的位置1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保持装置,其中, 在从与上述插入部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上述压排部的外周形成为预定的曲率半径以上,并且, 上述插入部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剖面的外周形成为上述预定的曲率半径以上2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保持装置,其中, 上述压排部构成为能够绕与上述插入部的中心轴线交叉的轴线转动2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保持装置,其中, 上述卡定部形成在从上述开口部向前方离开了预定距离的位置22.—种内窥镜系统,包括 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保持装置;以及 内窥镜,其内窥镜插入部能够贯穿到上述内窥镜保持装置的上述贯穿路径内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中, 上述内窥镜插入部在顶端侧具有能够弯曲的内窥镜弯曲部, 上述压排部在上述插入部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构成为上述内窥镜弯曲部的弯曲长度以上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中, 在上述内窥镜插入部中,在上述内窥镜插入部的长度方向上设有标识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内窥镜插入部贯穿于内部来使用的内窥镜保持装置和具有该内窥镜保持装置及内窥镜的内窥镜系统本申请根据2010年7月9日在美国提出申请的临时申请61/362,900号要求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内容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參照图I 图13说明本发明的内窥镜系统的第I实施方式该内窥镜系统用于经自然开ロ手术中即,该内窥镜系统用于利用内窥镜对体腔内进行观察、并且ー边利用内窥镜保持装置确保手术视野ー边进行经内窥镜的处理以下,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内窥镜保持装置的ー个例子,使用外套管来进行说明如图I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I具有内窥镜10和作为内窥镜保持装置的外套管30,该内窥镜10具有长尺寸的内窥镜插入部11 ;该外套管30形成有能够供内窥镜插入部11贯穿的贯穿路径即管腔31另外,在图I中,为了便于说明,适当地改变了一部分构件的比例尺内窥镜10具有内窥镜插入部11和与内窥镜插入部11的基端相连接的内窥镜操作部12如图I及图2所示,内窥镜插入部11具有设置在顶端侧并能够弯曲的内窥镜弯曲 部13和与内窥镜弯曲部13的基端侧相连接的长轴构件14长轴构件14既可以具有挠性,也可以具有能够在无载荷的状态下维持直线形状的程度的刚性在内窥镜弯曲部13的顶端面上,以向顶端侧露出的状态分别配置有照明単元15及观察单元16照明单元15例如具有LED,通过从内窥镜操作部12侦彳供给电カ,能够对内窥镜弯曲部13的前方进行照明观察单元16具有CCD等摄像元件,检测由位于内窥镜弯曲部13前方的观察对象物反射的光,通过光电转换将观察对象物的图像转换为信号在内窥镜弯曲部13的顶端面上形成有通道17的开ロ通道17穿过内窥镜弯曲部13及长轴构件14延伸至内窥镜操作部12在长轴构件14上设有用于确认内窥镜插入部11与外套管30的相对位置的两个刻度(标识)18刻度18中的一个设置在长轴构件14上的满足以下条件的位置首先,使内窥镜插入部11贯穿到外套管30的管腔31内然后,使内窥镜插入部11的顶端面与按压部33的顶端在长度方向D上成为大致相同的位置此时,刻度18中的一个在长轴构件14上设置在与外套管30的基端部对应的位置刻度18中的另ー个设置在长轴构件14上的满足以下条件的位置首先,使内窥镜插入部11贯穿到外套管30的管腔31内然后,使内窥镜插入部11的顶端面与插入部32的顶端面在长度方向D上成为大致相同的位置此时,刻度18中的另ー个在长轴构件14上设置在与外套管30的基端部对应的位置在内窥镜操作部12上设有与通道17连续设置的、与通道17相连通的钳子ロ 21内窥镜操作部12具有开关23利用一个开关23进行输送用于使内窥镜弯曲部13弯曲的气体或液体的操作利用另ー个开关23进行抽吸这些气体或液体的操作内窥镜操作部12经由通用线缆24而与电源及监视器25等装置相连接由此,能够将利用观察单元16检测到的图像显示在监视器25的画面25a上如图I所示,外套管30具有以下结构形成有管腔31的插入部32、配置在插入部32顶端的按压部(压排部)33、设置在按压部33顶端的贯穿孔(卡定部)34以及设置在管腔31内部的气密阀35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入部32整体例如由不锈钢等与树脂材料相比硬质的金属材料形成为直的管状作为ー个例子,插入部32的内径设定为17mm,外径设定为19mm在插入部32的基端部的外周面上设有圆筒状的手持部36设置在插入部32的管腔31内部的气密阀35例如由橡胶形成,与贯穿到管腔31内部的内窥镜插入部11的外周面气密接触如图I及图2所示,按压部33具有框体39和板状体40框体39由金属制的金属丝等能够在无载荷的状态下维持直线形状的程度的硬质的材料在俯视状态下形成为长圆形状板状体40设置为堵塞形成在框体39中央的空间的一部分在图2中,为了便于说明,用两点划线表示内窥镜弯曲部13另外,在框体39不是金属丝而是形成为板状的情况下,也可以没有板状体40框体39具有固定在插入部32上的一对基端部41、从基端部41向顶端侧延伸的一对中间部42以及设置在比中间部42靠顶端侧而连接一对中间部42的顶端部43该ー对基端部41、一对中间部42及顶端部43—体形成而构成了框体39如图I所示,框体39从侧方观察形成为向远离管腔31的中心轴线Cl的方向凸起的拱形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内窥镜保持装置及内窥镜系统的制作方法以往,为了减轻在进行手术时给患者带来的负担而研究有各种微创治疗。作为该微创治疗的ー个例子,近年来,増加有称作“经自然开ロ手木”的手术的手术例子。在该手术中,通过患者的ロ、肛门等自然开ロ将内窥镜插入患者的体内。而且,例如在消化管壁上形成用于将该内窥镜插入体腔内的贯穿孔。而且,穿过该贯穿孔向体腔内导入内窥镜及处 理器具来对生物体组织进行治疗。 在经自然开ロ手术中,由于从自然开ロ向体腔内插入手术器具,因此患者的术后恢复较快。另ー方面,由于利用从自然开ロ插入的手术器具在体腔内进行处理,因此存在手术器具受到限制,难以进行操作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在需要较大地移动成为手术的障碍的周边脏器的情况下,存在难以确保手术视野这样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I的图10中公开了ー种多功能器具(外套管)。该外套管包括细长的管状的内侧构件(内侧管状构件)、绕该内侧构件呈同心状配置的管状的外侧构件(外侧管状构件)以及具有两个指部的扩张构件(可扩张构件)。扩张构件是以能够扩张的方式设置的构件。扩张构件的两个指部以彼此的顶端相离开的方式向外方傾斜。在两个指部之间形成有开ロ。配置在内侧构件的内部的控制管的远位端与该开ロ相连且彼此相通。如此构成的控制管的内腔成为作业通道,能够向控制管的内部导入用干进行内窥镜等的影像化的器具。在内侧构件与控制管之间流有流体。通过使该流体流入扩张构件,使扩张构件扩张为两个手指型。另外,通过使流体从扩张构件流出,使扩张构件收缩。扩张构件预先容纳在外侧构件的内部。当在体腔内进行处理时,使外侧构件相对于扩张构件沿轴向移动。由此,从外侧构件的内部取出扩张构件。在该状态下,通过使扩张构件扩张,指部在体腔内抵住组织或器官构造。由此,能够确保作业空间,进行各种处理。专利文献I :日本特表平10 — 511589号公报
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轻给患者带来的负担、并且能够获得良好的手术视野的内窥镜保持装置及内窥镜系统。根据本发明的第I技术方案,内窥镜保持装置包括插入部,其形成能够供内窥镜贯穿的贯穿路径,为了使内窥镜从该贯穿路径的顶端突出,形成有与上述贯穿路径相连通而在顶端开ロ的开ロ部;以及压排部,其具有相对于预定的方向对生物体组织进行压排的压排面,该压排部配置在上述插入部的顶端,且向比上述开ロ部靠远位侧的位置延伸。关于上述第I技术方案的内窥镜保持装置,也可以是,上述内窥镜保持装置具有卡定部,该卡定部设置在上述压排部的顶端侧,并限制上述内窥镜的在与进退方向不同的方向上的动作。另外,关于上述第I技术方案的内窥镜保持装置,也可以是,上述内窥镜保持装置在上述贯穿路径内具有气密阀。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上述卡定部是形成在上述压排部的顶端的贯穿孔。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上述贯穿孔形成为能够供上述内窥镜插入部贯穿的大小。或者,也可以是,上述贯穿孔设置在上述贯穿路径的顶端处的上述贯穿路径的中心轴线上。或者,也可以是,上述贯穿孔形成在如下位置以及形成为如下大小,即,能够供上述内窥镜插入部一边在绕自身的外周面的多个范围内与该贯穿孔滑动接触ー边贯穿该贯穿孔的位置及大小。或者,也可以是,上述压排部中的上述贯穿孔的边缘部形成为在上述边缘部的厚度方向上具有凸状的曲面的形状。 关于上述第I技术方案的内窥镜保持装置,也可以是,上述插入部整体由硬质的材料形成。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上述插入部是直的。关于上述第I技术方案的内窥镜保持装置,也可以是,上述插入部具有能够相对于上述插入部的长度方向弯曲的弯曲部,该内窥镜保持装置具有能够将上述弯曲部固定成预定的弯曲状态的操作部。关于上述第I技术方案的内窥镜保持装置,也可以是,上述压排部具有由硬质的材料形成的框体。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上述压排部具有对形成在上述框体的中央的空间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堵塞的板状体。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上述板状体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或者,也可以是,在从与上述插入部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观察时,上述板状体形成为,在上述板状体的宽度方向上上述板状体所占的范围包含上述插入部的内腔所占的范围。关于上述第I技术方案的内窥镜保持装置,也可以是,上述压排部的与上述插入部的长度方向正交的剖面中的外周的长度设定为上述插入部的外周的长度以下。关于上述第I技术方案的内窥镜保持装置,也可以是,上述压排部具有与上述插入部相连接的基端部、具有上述卡定部的顶端部以及将上述基端部与上述顶端部相连接的中间部。而且,关于该内窥镜保持装置,也可以是,上述压排部的顶端部延伸至比上述压排部的中间部靠上述贯穿路径的中心轴线侧或者超过上述中心轴线的ー侧。关于上述第I技术方案的内窥镜保持装置,也可以是,在上述插入部的长度方向上,上述压排部的中间部配置在比上述压排部的基端部远离上述贯穿路径的中心轴线的位置。关于上述第I技术方案的内窥镜保持装置,也可以是,在从与上述插入部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上述压排部的外周形成为预定的曲率半径以上。而且,关于该内窥镜保持装置,也可以是,上述插入部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剖面的外周形成为上述预定的曲率半径以上。关于上述第I技术方案的内窥镜保持装置,也可以是,上述压排部构成为能够绕与上述插入部的中心轴线交叉的轴线转动。关于上述第I技术方案的内窥镜保持装置,也可以是,上述卡定部形成在从上述开ロ部向前方离开了预定距离的位置。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的内窥镜系统包括上述第I技术方案所述的内窥镜保持装置;以及内窥镜,其内窥镜插入部能够贯穿到上述内窥镜保持装置的上述贯穿路径内。关于上述第2技术方案的内窥镜系统,也可以是,上述内窥镜插入部在顶端侧具有能够弯曲的内窥镜弯曲部,上述压排部在上述插入部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构成为上述内窥镜弯曲部的弯曲长度以上。关于上述第2技术方案的内窥镜系统,也可以是,在上述内窥镜插入部上,在上述内窥镜插入部的长度方向上设有标识。根据上述内窥镜保持装置及内窥镜系统,能够减轻给患者带来的负担,并且能够获得良好的手术视野。 图I是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剖切了一部分的整体图。图2是图I的内窥镜系统的顶端侧的仰视图。图3是图I的内窥镜系统的顶端侧的主视图。图4是图2中的剖切线Al 一 Al的剖视图。图5是图2中的剖切线A2 — A2的剖视图。图6是说明图I的内窥镜系统的内窥镜弯曲部弯曲了的状态的侧视图。图7是说明使用了图I的内窥镜系统的手术的纵剖视图。图8是说明使用了图I的内窥镜系统的手术的主要部分的横剖视图。图9是说明使用了图I的内窥镜系统的手术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图10是说明在使用了图I的内窥镜系统的手术中显示在监视器的画面上的图像的图。图11是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内窥镜保持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12是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内窥镜保持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13是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内窥镜保持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14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保持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15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内窥镜保持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16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窥镜保持装置弯折的样子的图。图16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窥镜保持装置弯折的样子的图。
在从侧方观察时,框体39的一对基端部41在与中心轴线Cl垂直的方向上配置在中心轴线Cl的单侧(图I中的中心轴线Cl的上侧)。一对基端部41例如通过焊接固定于插入部32。中间部42在中心轴线Cl的配置有基端部41的单侧配置在比基端部41远离中心轴线Cl的位置。如图I所示,从侧方观察时,框体39形成为中间部42的基端侧的部分的切线相对于中心轴线Cl成为作为锐角的角度Θ1。在本实施方式中,角度Θ I例如设定为约 20。。如图I所示,在从侧方观察时,框体39的顶端部43配置在比中间部42的顶端侧的位置靠近中心轴线Cl的位置或者超过中心轴线Cl的、与中心轴线Cl相反ー侧的位置。如图I所示,在从侧方观察时,框体39形成为顶端部43处的切线相对于中心轴线Cl成为作为锐角的角度Θ2。在本实施方式中,角度Θ 2例如设定为约30°。另外,角度Θ I并不限定于20°,角度Θ 2并不限定于30°。角度Θ I及角度Θ 2能够考虑按压部33的操作性等而适当地设定。另外,Θ1与Θ 2也可以相同。板状体40由丙烯酸等具有透光性的透明的树脂材料形成。在板状体40的顶端侧形成有切开为大致U字状的缺ロ部40a。由框体39的顶端部43与板状体40的缺ロ部40a形成了上述贯穿孔34。板状体40在宽度方向上延伸至与框体39的宽度相等的宽度,在长度方向上,板状体40的基端侧的部分延伸至框体39的基端部41附近。贯穿孔34设置在管腔31的中心轴线Cl上。贯穿孔34设置在从管腔31的开ロ部向前方(顶端侧)离开了预定距离的位置。如图3所示,贯穿孔34的内径形成为能够供内窥镜插入部11贯穿的大小。另外,贯穿孔34形成在如下位置,且贯穿孔34的内径也形成为如下的大小,即,能够供内窥镜插入部11 一边在绕自身的外周面的范围Rl、R2内与贯穿孔34滑动接触ー边贯穿贯穿孔34的位置及大小。S卩,在图3所示的内窥镜插入部11及插入部32的横截面中,贯穿孔34形成为内切圆的直径满足以下第I及第2条件。第I条件是,当使内窥镜插入部11穿过贯穿孔34时,内窥镜插入部11的周向上的预定的范围R I内的部分与框体39的顶端部43的内侧相接触。第2条件是,当使内窥镜插入部11穿过贯穿孔34吋,内窥镜插入部11的周向上的预定的范围R2内的部分与板状体40的缺ロ部40a相接触。
框体39的顶端部43与板状体40的缺ロ部40a之间的在图3中的上下方向(与中心轴线Cl垂直、并且与按压部33的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距离设定为与内窥镜插入部11的外径相等或者稍微大于内窥镜插入部11的外径。在内窥镜插入部11中,作为与缺ロ部40a相接的部分的区域Rl和作为与顶端部43相接的部分的区域R2设定为相对于中心轴线Cl成为大致対称的位置。如图4所示,框体39的顶端部43的贯穿孔34侧的边缘部39a及板状体40的缺ロ部40a的边缘部在与板状体40的厚度方向E垂直的方向上形成为,具有向贯穿孔34侧突出的凸状的曲面的形状。更具体而言,顶端部43的边缘部39a的外周面的曲率半径形成为等于或大于预定的值。本实施方式中的预定的值例如为2_。另外,也可以利用剖面呈圆形的金属丝来形成框体39,并将该圆形的剖面的半径设为上述预定的曲率半径以上。板状体40的缺ロ部40a的边缘部呈拱形向贯穿孔34侧突出。构成缺ロ部40a的端面的曲线也形成为上述预定的曲率半径(2mm)以上。
如此,贯穿孔34设置为能够卡定内窥镜插入部11的顶端部。如图2所示,当从与管腔31的中心轴线Cl正交、并且与按压部33的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框体39及板状体40的外周形成为上述预定的曲率半径以上。而且,如图5所示,按压部33的由与插入部32的长度方向D正交的平面截取的剖面的外周L I在任意部位均形成为预定的曲率半径以上。如图3所示,当从与管腔31的中心轴线Cl平行的方向观察时,在板状体40的宽度方向上,板状体40所占的范围R3包含插入部32的内腔所占的范围R4。另外,外周LI的长度设定为插入部32的外周的长度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插入部32形成为管状,因此外周LI的长度设定为插入部32的直径的约3. 14倍以下。而且,如图6所示,按压部33的比插入部32的顶端面靠前方的部分的长度构成为大于等于内窥镜弯曲部13在长度方向D上的长度L2。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压部33的比插入部32的顶端面靠前方的部分的长度例如设定为约120mm。接着,作为使用了如以上那样构成的内窥镜系统I的经自然开ロ手术的ー个例子,说明从直肠插入本内窥镜系统I来进行胃的处理的手木。另外,以下手术在患者仰躺的状态下实施。首先,手术者将内窥镜插入部11通过患者的肛门插入直肠内。此时,手术者从照明単元15向内窥镜弯曲部13的前方照射光,ー边利用监视器25的画面25a观察由观察单元16检测到的图像ー边插入内窥镜插入部11。然后,如图7所示,使内窥镜从自肛门进入了预定距离的位置的肠壁处突破到腹腔内。另外,由于自肛门进入了预定距离的位置于肠壁正对肛门的位置,因此靠近较容易。另外,上述位置只要突破肠壁就能够到达腹腔。例如,作为肠壁突破的方法,向内窥镜10的通道17内插入高频刀。然后,利用高频刀在肠壁上开孔,向该孔内插入通过了通道17的球囊导管。之后,通过使球囊膨胀而扩展孔并成为突破孔。然后,在该状态下向突破口压入内窥镜10,使该内窥镜10突破到腹腔内。接着,从直肠中抽拔内窥镜插入部11,从通道17中取出球囊导管。此时,突破孔只要预先利用引导线等保持位置即可。然后,在患者体外,向外套管30的管腔31内贯穿内窥镜摘入部11。进而,使内窥镜插入部11向外套管30的插入部32的前方突出,将内窥镜插入部11的顶端部贯穿并卡定在按压部33的贯穿孔34内。与此相伴,在长度方向D上,进行调节以使得按压部33的顶端与内窥镜插入部11的顶端面成为大致相同的位置。内窥镜插入部11在使绕外周面的区域R1、R2与贯穿孔34的边缘部相接触的状态下穿过贯穿孔34。因此,防止内窥镜插入部11不小心从贯穿孔34拔出。另外,借助于插入部32的管腔31内部的气密阀35与内窥镜插入部11之间的摩擦,内窥镜插入部11相对于外套管30的长度方向D上的位置被缓缓固定。
此时,通过确认外套管30的基端部与刻度18之间的位置关系来确认内窥镜10相对于外套管30的在长度方向D上的相对位置。如图7所示,在由引导线引导的状态下将安装有外套管30的内窥镜插入部11从直肠Kl的突破孔插入腹腔K2内。然后,通过内窥镜10的通道17、外套管30的管腔31等向腹腔K2内流入气体而形成气腹。手术者ー边观察画面25a —边在使内窥镜插入部11的顶端部卡定在外套管30的贯穿孔34内的状态下如图8所示那样向所压排的肝脏K3等脏器的下方插入按压部33。之后,利用按压部33向上方上提肝脏K3而进行压排,在按压部33的下方、同时也是肝脏K3与胃K4之间确保有空间。在从该突破到压排的作业期间,ー边利用刻度18相对于外套管30的基端部的位置来确认保持外套管30相对于内窥镜插入部11的在长度方向D上的位置的情况ー边进行作业。接着,通过相对于外套管30以预定的长度牵弓I内窥镜插入部11,从按压部33的贯穿孔34卸下内窥镜插入部11的顶端部,使内窥镜插入部11相对于按压部33独立地活动。进而,如图9所示,ー边利用按压部33支承肝脏K3,ー边操作内窥镜操作部12的旋钮22,使内窥镜弯曲部13向下方弯曲,从而靠近胃K4的前壁等处理部位。由此,能够使内窥镜10在形成于按压部33的下方的空间内自由活动,获得处理对象部位周边的良好的手术视野。在此,若向内窥镜10的通道17内插入把持钳子T (參照图9)等并使其从内窥镜插入部11的顶端突出,则如图10所示,在监视器25的画面25a中,能够在支承肝脏K3的按压部33与胃K4之间确认有处理部T I。使用把持钳子T、高频刀等对胃K4的前壁及食道进行Heller — Dor法等手术。另外,例如在患者K的腹腔K2内,在使安装有外套管30的内窥镜插入部11向其他部位移动的情况下,按照如下所述的顺序来进行手木。首先,手术者ー边观察画面25a —边操作内窥镜操作部12的旋钮22来使内窥镜弯曲部13笔直地延伸,相对于外套管30以预定的长度牵引内窥镜插入部11。然后,一边调节内窥镜弯曲部13的弯曲状态ー边向外套管30内压入内窥镜插入部U。然后,使内窥镜插入部11的顶端部贯穿并卡定在按压部33的贯穿孔34内,再次使外套管30与内窥镜插入部11 一体化。此时,通过确认外套管30的基端部与刻度18之间的位置关系来确认内窥镜10相对于外套管30的在长度方向D上的相对位置。
然后,使安装有外套管30的内窥镜插入部11向期望的部位移动。当进行处理时,从按压部33的贯穿孔34卸下内窥镜插入部11的顶端部,使内窥镜插入部11相对于按压部33独立地活动。在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具有多功能器具的内窥镜中,即使在体腔内暂时扩张为两根手指型的可扩张构件收缩,由于可扩张构件变形的动作不稳定,因此也有可能不会回到容纳在外侧管状构件内的原来的形状。因此,当在体腔内对其他部位进行处理时,存在可扩张构件成为移动的障碍这样的问题。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I在外套管30上设有贯穿孔34。因此,通过将内窥镜插入部11的顶端部卡定在贯穿孔34内,使外套管30与内窥镜插入部11紧凑地一体化。因此,能够减少使安装有外套管30的内窥镜插入部11在患者K的腹腔K2内与周围的脏器等相抵接的情況,能够容易地使其移动。另外,当将安装有外套管30的内窥镜插入部11插入腹腔内时,有时不能够在直视 状态下进行而只能在内窥镜视野下进行。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使外套管30与内窥镜插入部11 一起可靠地从设置在内窥镜上的ー个突破孔插入。因此,能够减轻给患者K带来的负担。作为卡定部,具有形成在按压部33的顶端的贯穿孔34,因此能够可靠地卡定内窥镜插入部11的顶端部。由于贯穿孔34形成为能够使内窥镜插入部11贯穿的大小,因此能够容易地使内窥镜插入部11贯穿到贯穿孔34中。而且,由于贯穿孔34设置在管腔31的中心轴线Cl上,因此仅靠向正前方压出插入到管腔31内的内窥镜插入部11,就能够使内窥镜插入部11更简单地贯穿于贯穿孔34。外套管30的贯穿孔34形成在如下的位置以及形成为如下的形状,S卩,能够供内窥镜插入部11在使内窥镜插入部11的绕外周面的区域R1、R2与边缘部相接触的状态下穿过该贯穿孔34的位置及大小。因此,能够防止在贯穿孔34内、内窥镜插入部11的位置沿径向、长度方向偏移,能够更可靠地卡定内窥镜插入部11。由于按压部33中的贯穿孔34的边缘部形成为在与边缘部的厚度方向E垂直的方向上具有凸状的曲面的形状,因此在使内窥镜插入部11贯穿于贯穿孔34吋,能够防止内窥镜插入部11的外周面划坏。另外,由于插入部32整体由能够在无载荷的状态下维持直线形状的程度的硬质的材料形成,因此能够将施加到插入部32的基端侧的カ可靠地传递到顶端侧,适当地进行压排。另外,由于手术者能够直接感受到对顶端施加的力,因此不会施加损伤脏器那样大小的力,能够安全地进行使用。由于按压部33具有由比树脂材料硬质的金属材料形成的框体39,因此能够使脏器等可靠地支承在框体39上。而且,按压部33具有对形成在框体39中央的空间的一部分进行堵塞的板状体40。因此,能够防止支承在框体39上的脏器等从框体39的内侧的区域向下方垂下、落下。另外,由于对脏器施加的力在较广的面上分散,因此能够在保护脏器的同时进行压排。板状体40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因此,能够透过板状体确认相对于观察単元16的观察位置在之间隔着板状体40成为相反侧的位置。
关于板状体40,在从与管腔31的中心轴线Cl平行并且与板状体40的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观察时,在板状体40的宽度方向上,板状体40所占的范围R3包含插入部32的内腔所占的范围R4。如此,板状体40形成为尽可能宽的宽度。因此,能够在板状体40的宽度方向上从内窥镜插入部11所通过的范围起可靠地压排脏器等。而且,按压部33的在与插入部32的长度方向D正交的剖面上的外周的长度设定为插入部32的外周的长度以下。因而,能够防止当外套管30通过形成在直肠壁、胃壁等上的突破孔时该突破孔的圆周长度被推压扩展为比插入部32的外周的长度长,能够减轻给患者K带来的负担。在长度方向D上,按压部33的中间部42配置在比基端部41远离管腔31的中心轴线Cl的位置。因此,能够在中间部42与中心轴线Cl之间更广地确保手术视野。而且,从与长度方向D正交的方向观察,框体39的顶端部43配置在比中间部42的顶端侧靠近中心轴线Cl的侧或者超过中心轴线Cl的相反侧。因而,能够将设置在按压部33的顶端的贯穿孔34设置在大致中心轴线Cl上,能够使内窥镜插入部11易于贯穿到 贯穿孔34中。在仰视时,按压部33的外周形成为预定的曲率半径以上,并且由与长度方向D正交的平面截取的剖面的外周形成为上述预定的曲率半径以上。由此,在使按压部33插入肝脏等脏器的间隙时等,能够防止组织损伤、出血,能够防止使主要的手术中断的情況。另外,构成为按压部33中比插入部32的顶端面靠前方的部分的长度大于等于内窥镜弯曲部13的比插入部32的顶端面靠前方的部分的长度L2。因此,当在长度方向D上使内窥镜弯曲部13弯曲了时,能够在利用按压部33压排脏器而确保的空间中进行充分的处理。由于在内窥镜插入部11上沿长度方向D设有刻度18,因此能够在体外容易地识别插入外套管30的管腔31内的内窥镜插入部11的长度。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按压部33中,通过利用板状体40堵塞形成在形成为长圆形状的框体39中央的空间的一部分,构成了作为卡定部的贯穿孔34。但是,如以下所示,能够将按压部及卡定部设为各种各样的结构。例如,图11所示的按压部51取代本实施方式的按压部33的形成为长圆形状的框体39而具有形成为将长圆形状的框体39在顶端侧的折回部切断而成的形状的一对框体52a、52b0在板状体40的顶端侧形成有形成为大致C字状并能够卡定内窥镜插入部11的缺ロ部40b,在本变形例中,缺ロ部40b构成了卡定部。图12所示的按压部56取代本实施方式的设置在按压部33的板状体40上的贯穿孔34而具有由金属丝等硬质的材料形成为大致C字状、并配置在从侧方观察时形成为拱形的框体39的内侧的卡定构件57。卡定构件57通过焊接等与框体39相连接。在本变形例中,由卡定构件57与顶端部43构成了卡定部。另外,图13所示的按压部61取代上述变形例的按压部56的卡定构件57而具有形成为将大致C字状的卡定构件57在折回部切断而成的形状的ー对卡定构件62a、62b。在本变形例中,由卡定构件62a、62b与顶端部43构成了卡定部。
另外,在按压部56及按压部61上,也能够以对形成在框体39中央的空间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堵塞的方式配置有板状体。而且,按压部整体例如也可以由金属板材形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外套管30的贯穿孔34设置在管腔31的中心轴线Cl上。但是,有时贯穿到外套管30的管腔31内的内窥镜插入部具有内窥镜弯曲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内窥镜弯曲部弯曲,因此能够与贯穿孔的位置无关地使内窥镜插入部贯穿于贯穿孔。因此,贯穿孔也可以不设置在中心轴线Cl上。只要贯穿孔能够卡定内窥镜插入部,贯穿孔就也可以相对于内窥镜插入部的外径形成为充分太。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中间部42配置在比基端部41远离中心轴线C I的位置。但是,这并不是必须的结构。在手术视野的大小不成问题等的情况下,中间部也可以不 相对于基端部改变距中心轴线C I的距离而是形成为与中心轴线C I平行地向前方延伸。同样地,顶端部也可以形成为不相对于中间部改变距中心轴线Cl的距离而是形成为与中心轴线Cl平行地向前方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外套管30的插入部32整体由硬质的材料形成为直的。但是,也可以是至少一部分弯曲。另外,在内窥镜插入部整体由硬质的材料形成等的情况下,外套管30的插入部也可以由树脂等软质的材料形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手术者亲自使外套管30与内窥镜插入部11一体化而进行操作。但是,也可以在手持部36内设有能够固定并解除插入管腔31内的内窥镜插入部11的位置的、公知的进退锁定机构。在使用了上述内窥镜系统I的手术中,采用了在使内窥镜插入部11的顶端部卡定在外套管30的贯穿孔34内的状态下,利用按压部33上提肝脏K3、之后从贯穿孔34卸下内窥镜插入部11的顶端部的顺序。也可以取代该顺序,设为从外套管30的贯穿孔34卸下内窥镜插入部11的顶端部、然后利用按压部33上提肝脏K3的顺序。另外,既可以ー边利用按压部33向下方压排脏器一边在确保于按压部33上方的手术视野下进行处理,也可以ー边利用按压部33向侧方压排脏器一边在确保干与按压部33相邻的部位的手术视野下进行处理。而且,还可以在利用按压部33向任意方向压排了脏器之后进行处理。(第2实施方式)接着,參照图14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仅说明不同点。如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取代第I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I的外套管30而具有作为内窥镜保持装置的外套管70。外套管70取代外套管30的按压部33而具有以能够绕与管腔31的中心轴线Cl正交的轴线C2转动的方式构成的按压部71。按压部71具有由金属丝等硬质的材料形成为大致环状的框体72以及对形成在框体72中央的空间的一部分进行堵塞的板状体40。由框体72的顶端侧与板状体40的缺ロ部40a形成了贯穿孔73。按压部71与转动机构74相连接,该转动机构74以能够转动框体72的基端部的方式将框体72的基端部支承在插入部32的顶端部。转动机构74包括枢接构件77,其以能够绕轴线C2转动安装在插入部32的顶端部的框体72的方式支承该框体72 ;—对操作线78,其各个顶端以隔着枢接构件77的方式与框体72的基端部相连接;以及滑轮79,其分别与操作线78的基端侧相连接。在滑轮79上连接有未图示的棘轮机构。棘轮机构在将操作线78牵引了预定长度的状态下保持滑轮79。棘轮机构能够解除滑轮79的保持。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能够紧凑地使外套管70与内窥镜插入部11 一体化。而且,由于按压部71构成为能够绕轴线C2转动,因此能够任意地改变俯视时按压部71相对于管腔31的中心轴线Cl的朝向,能够提高按压部33的靠近性。 (第3实施方式)接着,參照图15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仅说明不同点。如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取代上述第I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I的外套管30而具有作为内窥镜保持装置的外套管90。外套管90的插入部32在自身的顶端侧具有能够相对于长度方向D弯曲的弯曲部91,在插入部32的基端具有能够将弯曲部91固定为预定的弯曲状态的操作部92。弯曲部91具有弯曲件96和顶端与弯曲件96相连接的多个操作线78。弯曲件96具有公知的结构,配置在覆盖管95内,与管腔31的中心轴线Cl平行地并列配置。弯曲件96由不锈钢等硬质的材料形成为大致筒状。在中心轴线Cl上相邻的弯曲件96借助于枢接构件97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彼此相连接。弯曲部91能够相对于长度方向D向期望的方向弯曲。操作线78的顶端与位于最顶端的弯曲件96相连接,与长度方向D平行地延伸。操作部92具有分别与操作线78的基端相连接的滑轮79以及与滑轮79相连接的棘轮机构98。棘轮机构98能够保持旋转了期望角度的滑轮79的位置,并且能够解除该保持。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能够紧凑地使外套管90与内窥镜插入部11 一体化。而且,外套管90具有弯曲部91及操作部92。因此,能够利用操作部92牵引操作线78而利用棘轮机构98固定成为预定的弯曲状态的弯曲部91。由此,能够像弯曲部91整体由硬质的材料形成那样操作外套管90。即,能够将施加到成为预定的弯曲状态的外套管90的基端侧的カ可靠地传递到顶端侧。另外,通过解除由棘轮机构98进行的保持而操作操作部92,能够使弯曲部91弯曲成期望的形状。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g的范围内,能够进行结构的添加、省略、替换及其他改变。例如,在上述第I实施方式 第3实施方式中,设为板状体40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但是,这并不是必须的结构,板状体也可以由金属等遮挡光的材料形成。这是因为,在板状体的大小相对较小的情况等下,有时内窥镜插入部11的前方的视野不成问题。另外,在上述第I实施方式 第3实施方式中,设为在内窥镜插入部11的顶端侧设有能够弯曲的内窥镜弯曲部13。但是,在于内窥镜插入部的顶端设有不弯曲的恒定长度的顶端硬质部、在该顶端硬质部的基端侧连接有能够弯曲的内窥镜弯曲部的情况下,只要构成为按压部33中比插入部32的顶端面靠前方的部分的长度成为顶端硬质部的长度与内窥镜弯曲部的比插入部32的顶端面靠前方的部分的长度(弯曲长度)之和以上即可。另外,在上述第I实施方式 第3实施方式中,将刻度18用作标识,但是标识并不限定于刻度,例如也可以是箭头等标记。而且,在能够利用长度测量装置等检测将内窥镜插入部11插入管腔31内的长度的情况等下,也可以不在内窥镜插入部11上设置标识。在上述第I实施方式 第3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利用内窥镜系统切开直肠来进行手术的情況。但是,所切开的部分并不限于直肠,例如也可以是胃壁等消化管壁、阴道、腹壁。另外,所压排的脏器并不限于肝脏,只要是胃、脾脏、肠等腹腔内的脏器即可。另外,如图16A、图16B所记载,插入部32的顶端侧既可以预先在与压排面交叉的虚拟平面(与纸面平行的面)内弯折,也可以自由弯折或自由弯曲。通过采用该构造,在压排了组织时,在与所压排的方向相反朝向的位置易于确保用于处理的空间。
产业卜.的可利用件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减轻给患者带来的负担、并且能够获得良好的手术视野的内窥镜保持装置及内窥镜系统。附图标记说明I内窥镜系统;10内窥镜;11内窥镜插入部;30外套管(内窥镜保持装置);31管腔(贯穿路径);32插入部;33按压部(压排部);34贯穿孔(卡定部);35气密阀;C1中心轴线。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窥镜保持装置及内窥镜系统。该内窥镜保持装置包括插入部,其形成能够供内窥镜贯穿的贯穿路径,为了使内窥镜从该贯穿路径的顶端突出,形成有与上述贯穿路径相连通而在顶端开口的开口部;以及压排部,其具有相对于预定的方向对生物体组织进行压排的压排面,该压排部配置在上述插入部的顶端,并向比上述开口部靠远位侧的位置延伸。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