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仿手工茶叶杀青机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仿手工茶叶杀青机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汪兴林
  • 公开日
    2011年10月26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3月17日
  • 优先权日
    2011年3月17日
  • 申请人
    汪兴林
  • 文档编号
    A23F3/06GK202014548SQ2011200705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仿手工茶叶杀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锅体(10)和加热锅体(10)的加热装置(11),锅体(10)中间位置设置转轴(20),转轴00)由驱动装置驱动,转轴00) 上设置翻动部件,翻动部件一端与转轴00)连接、另一端的端面形状呈弧形并与锅体(10) 内壁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手工茶叶杀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体(10)为圆形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手工茶叶杀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体(10)口部连接口径吻合的筒体(40),筒体00)的部分板体活动连接在筒体GO)上,板体打开构成出料口、关闭构成筒体GO)的筒内壁,所构成的出料口位于翻动部件转动方向的前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仿手工茶叶杀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00)上设置容纳板体的插槽,所述的板体与筒体GO)抽插式连接;或者所述的板体一侧铰接在筒体 (40)上、相对的另一侧与筒体G0)扣锁;所述筒体00)的筒壁上沿在翻动部件转动方向的前后两侧高、左右两侧低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手工茶叶杀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动部件包括翻动杆(31)和翻动板(32),翻动板(3 位于翻动杆(31)运动方向的后方;或者所述的翻动部件包括沿转轴00)径向布置的多个翻动板(3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仿手工茶叶杀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动杆(31)包括两组,两组翻动杆(31)在转轴00)上顺序布置,两组翻动部件间的夹角大致在180度; 每组翻动杆(31)运动方向的后方设置翻动板(32),翻动板(3 的板面与翻动杆(31)垂直;或者所述的翻动板(3 设置四个,两两翻动板(3 位于同一平面,两平面相互垂直, 位于同一平面内的两翻动板(3 沿转轴00)轴向顺序布置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仿手工茶叶杀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动板 (32)的板面由天然弹性材料制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仿手工茶叶杀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动板(32)包括与转轴00)固接的连杆(33),连杆(3 自由端固接连接板(34),所述的天然弹性材料为连接板(34)运动时迎着茶叶的板面上固定的棕榈皮或棕榈叶0 或藤条,所述棕榈皮或棕榈叶05)或藤条构成的板面尺寸大于连接板(34)的板面尺寸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仿手工茶叶杀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组翻动杆(31)包括位于前端的数个发散布置的杆体(36),杆体(36)后端固接在门架(37)前端, 门架(37)后端与转轴OO)固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手工茶叶杀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体(10)为圆形锅,锅体(10) 口部连接口径吻合的筒体(40),筒体00)的部分板体活动连接在筒体 (40)上,板体打开构成出料口、关闭合构成筒体GO)的筒内壁,所构成的出料口位于翻动部件转动方向的前方;所述的翻动部件包括翻动杆(31)和翻动板(32),翻动杆(31)包括两组,两组翻动杆 (31)在转轴OO)上顺序布置,两组翻动部件间的夹角大致在180度;每组翻动杆(31)运动方向的后方设置翻动板(32),翻动板(3 的板面与翻动杆(31)垂直;翻动板(3 包括与转轴OO)固接的连杆(33),连杆(3 自由端固接连接板(34),所述的天然弹性材料为连接板(34)运动时迎着茶叶的板面上固定的棕榈皮或棕榈叶05)或藤条,所述棕榈皮或棕榈叶05)或藤条构成的板面尺寸大于连接板(34)的板面尺寸;翻动杆(31)包括位于前端的数个发散布置的杆体(36),杆体(36)后端固接在门架 (37)前端,门架(37)后端与转轴(20)固接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设备,具体就是茶叶杀青机或称炒茶机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仿手工茶叶杀青机,该设备以类似手工杀青的原理进行茶叶杀青,提高杀青加工的质量;杀青机包括一个锅体和加热锅体的加热装置,锅体中间位置设置转轴,转轴由驱动装置驱动,转轴上设置翻动部件,翻动部件一端与转轴连接、另一端的端面形状呈弧形并与锅体内壁贴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茶叶杀青时,转轴转动带动翻动部件掠过或称扫过锅内壁,茶叶就被翻动部件翻起,然后重新掉落到锅底,然后重复被翻起和掉落的过程,这样锅内所有茶叶受热和被翻起的几率大致相同,杀青加工的均匀性提高;同时因为锅体相比于滚筒具有更大的敞开面积,利于散发湿热气,其加工的过程同时吸取了手工杀青和机械杀青的优点,杀青加工的质量更好。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仿手工茶叶杀青机的制作方法绿茶加工的第一个环节是杀青,杀青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商品茶的品质。传统的杀青方法是投放一定量的鲜叶到锅体内,在加热条件下通过人工手动翻炒,这样的加工方法加工的茶叶质量均勻,色泽、香气等各方面指标都很好;但是废功废时,劳动强度很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主要是运用滚筒式杀青机。滚筒式杀青机如申请号为200910306532. 7的中国发明专利所介绍的设置滚筒以及用于加热滚筒的装置,大量茶叶位于滚筒内,滚筒内壁具有导叶板,这样滚筒在受热状态下滚动实现对茶叶的翻炒和输送;其优点是加工能力大,但因为存料量大,并且只有滚筒两端能散发湿热气体,所以滚筒内湿热气散发不畅,茶叶闷黄、红叶、红梗经常发生。其所加工的茶叶品质较手工杀青大为降低。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仿手工茶叶杀青机,该设备以类似手工杀青的原理进行茶叶杀青,提高杀青加工的质量。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仿手工茶叶杀青机, 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锅体和加热锅体的加热装置,锅体中间位置设置转轴,转轴由驱动装置驱动,转轴上设置翻动部件,翻动部件一端与转轴连接、另一端的端面形状呈弧形并与锅体内壁贴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茶叶杀青时,转轴转动带动翻动部件掠过或称扫过锅内壁,茶叶就被翻动部件翻起,然后重新掉落到锅底,然后重复被翻起和掉落的过程,这样锅内所有茶叶受热和被翻起的几率大致相同,杀青加工的均勻性提高;同时因为锅体相比于滚筒具有更大的敞开面积,利于散发湿热气,其加工的过程同时吸取了手工杀青和机械杀青的优点,杀青加工的质量更好。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图1中的转轴和翻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的A向结构示意图。一种仿手工茶叶杀青机,包括一个锅体10和加热锅体10的加热装置11,锅体10 中间位置设置转轴20,转轴20由驱动装置21驱动,转轴20上设置翻动部件,翻动部件一端与转轴20连接、另一端的端面形状呈弧形并与锅体10内壁贴合。所述的翻动部件端部呈弧形主要是为了和锅体10内壁的弧面吻合,然后翻动部件运动时才能将锅体10内的茶叶充分翻炒。这样的茶叶杀青机同时利用锅体10相比于滚筒具有更大的敞开面积,利于散发湿热气,其加工的过程同时吸取了手工杀青和机械杀青的优点,杀青加工的质量更好。如图 1到3所示的,例如所述的锅体10为圆形锅。那么转轴20的轴长方向大致平行于锅体10 的口面,或者锅体10为槽形,那么转轴20的长度方向与槽长反向一致,并位于槽形的中间位置。转轴20由任意的现有技术固定并驱动,然后转轴20转动即可带动翻动部件动作。最好是所述的锅体10为圆形锅,所述的锅体10 口部连接口径吻合的筒体40,筒体40的部分板体41活动连接在筒体40上,板体41打开构成出料口、关闭构成筒体40的筒内壁,所构成的出料口位于翻动部件转动方向的前方。也就是将板体41设置在翻动部件向上翻炒茶叶的正前方,最利于迅速出料。结合图1、2就是如图2中对应着转轴20逆时针旋转,出料口位于图2所示的右侧。文中都以此方向为前方。圆形锅体10的茶叶被翻炒时,由于锅体10的任何部位都有向下的弧度,所以被翻动部件翻起的茶叶更容易重新掉落到锅底,而且都是向锅底下落,然后重复被翻起和掉落的过程,这样锅内所有茶叶受热和被翻起的几率大致相同,杀青加工的均勻性提高,避免了茶叶焦边、焦头、起泡点的问题,同时翻炒动作起到散发湿热臭气的作用。通常为了避免茶叶散落到锅外,所以锅体10的尺寸会比翻动部件翻动的范围大些。但最好是设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筒体40。如图1、2中所示,这样筒体40内壁更陡,更利于茶叶回落到锅底。至于板体41与筒体40的连接形式,可以是所述的筒体40上设置容纳板体41的插槽,所述的板体41与筒体40抽插式连接;或者所述的板体41 一侧铰接在筒体40上、相对的另一侧与筒体40扣锁;所述筒体40的筒壁上沿在翻动部件转动方向的前后两侧高、左右两侧低。如图2中所示的筒体40上设置承插板体41的插槽,这样板体41插入该插口内时就构成筒体40的部分内壁,向上抽起板体41,则翻动部件翻起的茶叶就会从板体41下方掉出设备之外,这样杀青结束后出料分方便。插槽还可以是与板体41边缘具有适当的摩擦力,这样板体41抽起之后就不会自然下落,使用很方便。由此可见所述的活动连接还可以是很多种现有的方式,例如板体41是扣锁在筒体40上的,或者板体41 一侧铰接在筒体40 上,相对一侧扣锁在筒体40上等等。筒体40上沿的位置高低,也就是筒体40上端沿口不是位于同一水平面的,二是如图2所示的呈船形,翻动部件翻炒茶叶的前后两侧筒壁40较高,也就是转轴20转动的切线方向筒体40筒壁的高度尺寸大,防止茶叶被翻出筒体40 ;沿转轴20两端位置的筒壁高度尺寸小,便于加料,这样使用方便,即使设备尺寸和产能增加的情况下也仍然保证加料方便。所述的翻动部件包括翻动杆31和翻动板32,翻动板32位于翻动杆31运动方向的后方;或者所述的翻动部件包括沿转轴20径向布置的多个翻动板32。如图1、2、3所示, 这样翻动杆31和翻动板32就在转轴20旋转的轨迹上先后行进的,能对茶叶起到叠加的翻炒效果。具体来说之所以先用翻动杆31接触茶叶,是因为翻动杆31作用在于将大约 60-70%的鲜叶翻动,使鲜叶抛起,因为杆件之间有间隙,所以利于茶叶更好散发湿热气体,也是为了先将茶叶疏松,降低翻动板32翻炒的阻力,避免板体翻炒茶叶时将茶叶揉碎会刮烂。而翻动板32因为端部几乎贴近锅内壁的,所以能够将茶叶全部抄起,避免茶叶长时间接触锅壁而焦边、焦叶、起泡等。或者所述的翻动部件包括沿转轴20径向布置的多个翻动板32。是指不设置翻动杆31,相应的也就是图示的翻动杆31的位置也是翻动板32,这样的结构适合制作透气要求略低,但对茶叶的长直度要求较高的茶叶,也就是所制作的茶叶叶片顺直,很少卷曲。进一步的,所述的翻动杆31包括两组,两组翻动杆31在转轴20上顺序布置,两组翻动部件间的夹角大致在180度;每组翻动杆31运动方向的后方设置翻动板32,翻动板32 的板面与翻动杆31垂直;或者所述的翻动板32设置四个,两两翻动板32位于同一平面,两平面相互垂直, 位于同一平面内的两翻动板32沿转轴20轴向顺序布置。至于两组翻动杆31顺序布置,也就是如图3所示的,也就是两组翻动杆31在转轴 20的轴向顺序布置、两翻动板32也在转轴20轴向顺序布置。也可以看作,两组翻动杆31 位于同一平面、两个翻动板32也位于同一平面,翻动杆31和翻动板32整体垂直交叉又沿转轴20轴向顺序布置。如图1所示,这样锅内左侧茶叶被翻起后,部分茶叶会落到另右侧, 然后再被右侧翻动部件翻动落回左侧,如此往复,锅内茶叶就被翻炒地十分均勻了。或者就是为了制作叶片顺直的茶叶时,所述的翻动板32设置四个,两两位于同一平面,两平面相互垂直,位于同一平面内的两翻动板32沿转轴20轴向顺序布置。也就是图示相应的翻动杆31位置也设置翻动板32,也就是四个翻动板32而没有翻动杆31的结构。 这样也能起到将锅内左右两侧茶叶往复翻动,将茶叶翻炒均勻的作用。因翻动杆31的作用本身只需将大部分茶叶抄起,所以其端部形状没有特殊要求, 而翻动板32自由端则呈与锅底弧面吻合的形状。本实用新型还特别强调翻动板32位于翻动杆31运动方向的后方。也就是说翻动部件对茶叶的翻炒是先用翻动杆31疏松,然后利用翻动板32全部抛起。其优点是由于茶叶受热后会变软且湿气很重,所以较为板结,当翻动板直接翻炒茶叶时,很容易将茶叶刮破或揉碎。影响茶叶的外观和整体品质。而本实用新型先用杆件疏松,在用翻动板32全部翻起,则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避免了茶叶因板结而造成的翻炒破损。如图1、3所示,翻动板32的优选结构是所述的翻动板32板面由天然弹性材料制成。这样一是保证翻动板整体结构牢固,同时又节约天然弹性材料的用量。最好是所述的翻动板32包括与转轴20固接的连杆33,连杆33自由端固接连接板34,所述的天然弹性材料为连接板34运动时迎着茶叶的板面上固定的棕榈叶或皮35藤条,所述棕榈叶或皮35或藤条编织构成的板面尺寸大于连接板34的板面尺寸。这样翻动板32的结构牢固,整体重量也降低,便于节能,同时不与茶叶接触的连杆33也便于湿热气的散发。棕榈叶或皮35或藤条编织的板面大于连接板34就保证了翻动板32与茶叶接触的部分仍然具有良好的弹性,避免刮伤茶叶。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显著改进就在于选择棕榈叶或皮35作为天然弹性材料。首先是棕榈叶或皮取自自然生长的棕树,成本低廉。并且中国很多地区自古就有利用棕榈叶或皮制作蒸笼蒸制食品的经验,这就是利用棕榈叶或棕榈皮能保证在受热条件下不分解有害物质的性能。因此棕榈叶或棕榈皮既便宜,又安全环保。 当然现有技术中适用于炒茶的天然弹性材料还可以是竹片、木片等等多种方式之一及其结合。至于翻动杆31,其具体的优选结构可以是所述的每组翻动杆31包括位于前端的数个发散布置的杆体36,杆体36后端固接在门架37前端,门架37后端与转轴20固接。这样整个翻动杆36类似一个手掌的形状,这样杆体36长度适当,门架37又起到稳定地支撑, 确保了翻动杆31的整体刚度和牢固性。避免较长的杆体36直接与转轴20焊接而容易被折断的问题。并且门架37也减小了翻动茶叶时的阻力,同时又确保对茶叶的有效疏松和翻炒。模拟了手动翻炒茶叶的过程。当然,由上可见上述的各改进技术方案都具有相应的优点和作用,最好是形成如图1、2所示的优选的整机,结构就是所述的锅体10为圆形锅,锅体10 口部连接口径吻合的筒体40,筒体40的部分板体活动连接在筒体40上,板体41打开构成出料口、关闭构成筒体40的筒内壁,所构成的出料口位于翻动部件转动方向的前方;所述的翻动部件包括翻动杆31和翻动板32,翻动杆31包括两组,两组翻动杆31 在转轴20上顺序布置,两组翻动部件间的夹角大致在180度;每组翻动杆31运动方向的后方设置翻动板32,翻动板32的板面与翻动杆31垂直;翻动板32包括与转轴20固接的连杆33,连杆33自由端固接连接板34,所述的天然弹性材料为连接板;34运动时迎着茶叶的板面上固定的棕榈皮或棕榈叶25或藤条,所述棕榈皮或棕榈叶25或藤条构成的板面尺寸大于连接板34的板面尺寸;翻动杆31包括位于前端的数个发散布置的杆体36,杆体36后端固接在门架37前端,门架37后端与转轴20固接。这样的整机就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最优化结构。至于杀青机的其它附属结构,可以是任何现有的方式实施,较好的就是所述的杀青机包括机架50,锅体10固定在机架50上部,中间部位设置加热装置11,驱动装置21包括电机22,电机22输出端与转轴20通过减速机构连接;电机22固定在电机安装板M上, 电机安装板M —端与机架50下部铰接、另一端固接一螺母25,与螺母25配合的螺杆沈上端穿连在机架50上的通孔中,螺杆沈上设置限制螺杆沈沿长度方向移动的限位部27和旋转螺杆26的手柄观。加热装置可以是电热丝或者利用管道蒸汽加热的装置,也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燃煤或柴火的装热结构,筒体40向下延伸,这样避免热量浪费,烟气通过烟囱12 排放,生产环境清洁卫生。电机安装板M —端铰接一端设置螺母25和螺杆沈就是为了转动手柄38,从而升降电机安装板M的高度,这样可以降低设备的加工精度,便于电机22和减速机构的相对位置调整。更好的是,电机安装板M端部焊接两耳部M1,然后两耳部241 之间设置可转动的杆件对2,螺母25焊接在杆件242上,这样螺杆沈旋转时,电机安装板 24上下移动的余地可以更大。所述的减速机构包括至少一组传动带连接的皮带轮,其中主动轮的直径小、从动轮直径大。本实用新型例举了设置两组皮带轮的结构,如图1、2所示,第一组皮带轮21” 中,主动轮216与电机22输出端连接,并与较大的从动轮215由传动带214连接。从动轮 215与第二组皮带轮2Γ的主动轮213同轴转动,主动轮213与较大的从动轮212由传动带211连接。这样的减速机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至于设置几组皮带轮组通常根据传动比和设备体积等因素合理选择即可。并且设置这样的减速机构还可以利用螺杆26调整第一组皮带轮21”中的主动轮216的位置,从而便于传动带214的连接或拆卸。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改进在于,所述的杀青机包括使锅体10与转轴20绕锅体10的轴芯相对相对旋转的旋转机构。也就是说锅体10绕其中垂线旋转;或者锅体10固定,转轴20及其相连接的驱动装置21、翻动部件绕锅体10的中垂线转动。最好旋转机构与驱动装置21的电机22传动连接。这样茶叶在锅体10内受到各个方向的翻炒,杀青的均勻性较手工杀青都更高。至于旋转结构的具体形式则没有个要求,例如可以是将转轴20和减速机构、驱动机构21整体旋转的机构。或者是电机22驱动的齿轮,筒体40外壁沿轴向也设置齿轮,然后电机22驱动筒体40和锅体10同步转动。本实用新型利用机械结构模仿手工工艺,显著提高了茶叶杀青加工的工艺水平。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