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在单针缝纫机中,如图6所示,在缝纫机架上设置第1缝线调节器101、第2缝线调 节器102、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103、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104。从缝线供给源拉出的缝线 IIO,从第1缝线调节器101开始按照上述顺序搭设,穿过沿缝纫机架的上下方向往复移动 的天秤105,引导至缝针。 在这里,第1缝线调节器101是在切线时抑制缝线散乱的装置。第2缝线调节器 102如图7所示,由一对缝线调节盘102a、102b夹持缝线而对缝线施加张力,同时利用挑线 弹簧106进行缝线张力的微调。由一对缝线调节盘102a、102b对缝线施加张力,是如下所 示进行的,即,操作调节刻度盘102c,通过将弹簧102d预紧而将一侧的缝线调节盘102b向 另一侧的缝线调节盘102a按压。由挑线弹簧106进行的张力调节,是通过使安装有挑线弹 簧106的一端的缝线调节轴107旋转而进行的。S卩,因为越使缝线调节轴107旋转,挑线弹 簧106越被扭曲,所以复原的预紧力越大,可以增加施加在缝线上的张力。缝线调节轴107 由止动螺钉108固定。 另外,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103是直至天秤105的缝线的引导部。第2天秤缝线 弓I导部104通过在缝纫机架的左右方向上移动,而变更天秤105和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103 之间的缝线路径,调节施加在缝线上的张力。 因此,缝线张力的调节,可以由第2缝线调节器102的缝线调节盘、挑线弹簧106、 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104进行。 在双针缝纫机中,如图8所示,为了调节两根缝线210、211的张力,对于各条缝线, 设置有第1缝线调节器201、202、第2缝线调节器203、204、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205、206。 并且,由第2天秤引导部207汇总为一束,引导至天秤208。在双针缝纫机的情况下,从各部 件外形的角度、第2缝线调节器203、204的张力释放机构的角度出发,将各部件设置在基座 220上,该基座220通过螺钉209固定在缝纫机架上。 另外,在双针缝纫机中,使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移动而进行线张力的调节(例如, 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 :日本国特开2000-93681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单针缝纫机或双针缝纫机中对缝线张力进行调节的情况下,需要分 别对第2缝线调节器102的缝线调节盘102a、102b的夹持力、挑线弹簧106的安装角度、第 2天秤缝线引导部104的位置单独地进行调节。 并且,在双针缝纫机中,因为需要对分别与缝针相连的缝线相同地进行张力调节, 所以缝线张力的调节作业很麻烦。另外,在缝线张力的调节中,如果仅使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104移动,则需要很大的移动量。 另外,如图7所示,对缝线调节轴107的位置进行固定的止动螺钉108,因为位于 第2缝线调节器102的内侧,所以在第2缝线调节器102已被安装的状态下,位于缝纫机架 100的内部。因此,在对挑线弹簧106的安装角度进行调节时,需要将第2缝线调节器102 从缝纫机架100上拆下,利用螺丝刀等工具对止动螺钉108进行操作。因此,缝线张力的调 节作业很麻烦。 因此,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的缝 线调节装置,其可以容易地进行缝线张力的调节作业,同时可以高再现性且简单地调节张 力。 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为一种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1),其具有 第1缝线调节器(2),其配置在用于提升缝线的天秤(11)和缝线供给源之间的缝线路径上,对缝线施加张力; 第2缝线调节器(3),其配置在前述天秤和前述第1缝线调节器之间的缝线路径 上,可调节地对缝线施加张力; 挑线弹簧(7),其设置在前述第2缝线调节器上,与位于前述第2缝线调节器和前 述天秤间的缝线卡合; 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4),其设置在前述天秤和前述挑线弹簧之间的缝线路径上, 钩挂缝线而将缝线向前述天秤引导;以及 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5),其设置在前述天秤和前述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之间的缝 线路径上,钩挂搭设在前述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和前述天秤之间的缝线, 该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有基座(6),其至少固定前述第2缝线调节器和前述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中的一 个、以及前述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 前述基座设置为,可调节相对于前述缝纫机架的固定位置, 通过前述基座相对于前述缝纫机架的固定位置的移动,至少使前述第2缝线调节 器和前述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中的前述一个及前述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相对于前述第2 缝线调节器和前述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中的另一个及前述天秤的位置关系同时地变化。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为,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中,其特征 在于, 前述基座设置为,可以相对于前述缝纫机架,在以一条固定轴线为中心的旋转方 向上调节前述固定位置。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为,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中,其特征 在于, 前述第1缝线调节器及前述第2缝线调节器固定在前述缝纫机架上, 前述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固定在前述基座上, 前述基座设置为,可以在以前述第2缝线调节器的轴线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调节 前述固定位置。 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为,在技术方案2或3记载的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中,其 特征在于, 在前述基座上形成以前述基座的旋转中心为中心的圆弧状的槽, 该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还具有定位部件,其插入前述槽中,通过与前述缝纫机
架连结而可以将前述基座固定在前述缝纫机架上。 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为,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中,其特征 在于, 前述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固定在前述基座上, 前述基座设置为,前述固定位置可以沿前述缝纫机架的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滑动 移动。 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为,在技术方案1至3及5中任意一项记载的缝纫机的缝 线调节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前述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设置为可以调节相对于前述基座的 固定位置。 技术方案7记载的发明为,在技术方案1至3及5中任意一项记载的缝纫机的缝 线调节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缝线调节器固定在前述缝纫机架上。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如果使基座相对于缝纫机架移动,则固定在基座上 的第2缝线调节器和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中的一个及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与基座一起同 时移动。伴随该基座的移动,从第2缝线调节器至天秤的缝线路径变更,施加在缝线上的张 力变化。 由此,因为仅通过使基座移动的动作,就可以改变缝线张力,所以可以使缝线张力 的调节作业变得容易。另外,因为与基座一起移动,所以在移动后恢复至调节前的情况下, 再现性好。 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因为仅通过使基座旋转的动作,就可以改变缝线张 力,所以可以使缝线张力的调节作业变得容易。 根据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如果以第2缝线调节器的轴线为中心使基座旋转,则 固定在基座上的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也一起相对于缝纫机架同时旋 转。 在这里,因为固定在缝纫机架上的第1缝线调节器、第2缝线调节器,相对于缝纫 机架的位置不变,所以通过将基座固定在旋转位置上,可以使从第2缝线调节器的挑线弹 簧至天秤为止的缝线路径变更,施加在缝线上的张力变化。 由此,因为仅通过使基座旋转的动作,就可以改变缝线张力,所以可以使缝线张力 的调节作业变得容易。 根据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因为定位部件被插入槽中,所以在使基座旋转至所
期望的位置后,通过将定位部件与缝纫机架连结,可以将基座固定在缝纫机架上。 由此,可以每隔固定的间隔调节张力。另外,对于张力的频繁变更,也可以简单地应对。 根据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如果使基座在缝纫机架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上滑 动移动,则固定在基座上的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也一起相对于缝纫机 架在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上同时移动。 在这里,因为固定在缝纫机架上的第1缝线调节器、第2缝线调节器,相对于缝纫机架的位置不变,所以如果使基座滑动移动,则从第2缝线调节器的挑线弹簧至天秤为止 的缝线路径变更,施加在缝线上的张力变化。 由此,因为仅通过使基座滑动移动的动作,就可以改变缝线张力,所以可以使缝线 张力的调节作业变得容易。 根据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通过在基座移动的基础上,调节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 相对于基座的固定位置,可以更加精细地调节缝线张力。 根据技术方案7记载的发明,可以通过基座的移动,相对于第1缝线调节器,使第2 缝线调节器和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中的一个、和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的位置关系同时变化。
图1是设置缝线调节装置的缝纫机的斜视图。 图2(a)是表示张力调节前的状态的图,(b)是从(a)状态开始使张力增加时的图, (c)是从(a)状态开始使张力减小时的图。 图3是实施方式2中的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的正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3中的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的正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4中的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的正视图。
图6是现有的单针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的正视图。
图7是缝线调节装置所具有的第2缝线调节器的剖面图。
图8是现有的双针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的正视图。
下面,参照附图,对缝纫机缝线调节装置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1]〈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的结构> 如图1所示,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1设置在缝纫机架10的正对作业者的表面 (正面)上。缝线调节装置1是用于对从未图示的缝线供给源(线轴)供给的缝线(上线) T施加适当的张力而美观地形成线迹的装置。 在缝纫机架10的正面,除了缝线调节装置1之外,还设置有天秤ll,其与主轴的 驱动联动而上下移动,前端使缝线T穿过。在天秤11的前端形成缝线T的插入孔,该前端 设置为向缝纫机架10的外部凸出。天秤11穿过在缝纫机架10上沿其上下方向形成的槽 10a,沿槽10a进行上下移动。天秤11在其上下移动时拉紧穿过布料的缝线T,防止线迹的 松弛。 从缝线供给源拉出的缝线T,在穿过缝线调节装置1而施加适当的张力后,穿过天 秤ll,经由缝线引导部12,穿过缝针13。 缝线调节装置1具有第1缝线调节器2、第2缝线调节器3、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 4、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5和基座6。 第1缝线调节器2配置在天秤11和缝线供给源之间的缝线路径上,利用一对缝线 调节盘夹持缝线,对缝线施加张力。第1缝线调节器2是在切线时抑制缝线T散乱的装置, 对缝制中的缝线施加的张力较小。第1缝线调节器2固定在基座6上。
第2缝线调节器3配置在天秤11和第1缝线调节器2之间的缝线路径上,由一对 缝线调节盘3a、3b夹持缝线T而对缝线T施加张力。第2缝线调节器3可以通过调节刻度 盘3c的操作,调节施加在缝线T上的张力。具体地说,通过旋转调节刻度盘3c,使一侧的缝 线调节盘3a抵抗缝线调节弹簧3d的预紧力而接近另一侧的缝线调节盘3b,从而可以增加 施加在缝线T上的张力。相反,通过使一侧的缝线调节盘3a从另一个缝线调节盘3b离开, 可以减小施加在缝线T上的张力。 在第2缝线调节器3上设置有挑线弹簧7,其前端具有线圈状的缝线钩挂部,该缝 线钩挂部使穿过第2缝线调节器3的缝线T插入而与其卡合。挑线弹簧7产生下述作用, 即,通过与天秤11和第2缝线调节器3之间的缝线路径变化对应而进行弹性位移,从而使 施加在缝线T上的张力变化。挑线弹簧7的一端安装在第2缝线调节器3的缝线调节轴 (省略图示)上,通过使缝线调节轴旋转,使挑线弹簧7扭曲,从而可以调节挑线弹簧7所产 生的预紧力。第2缝线调节器3固定在基座6上。 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4设置在天秤11和挑线弹簧7之间的缝线路径上,将从挑线 弹簧7引导的缝线T以弯折的方式钩挂,并向天秤11引导。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4在缝纫 机架10的正面,固定在不会成为基座6移动的障碍的位置上。 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5设置在天秤11和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4之间的缝线路径 上,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5固定在基座6上。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5相对于基座6的固定位 置,可以大致沿缝纫机架IO的左右方向进行调节。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5可以与沿左右方 向的固定位置对应,使架设在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4和天秤11之间的缝线T的弯折变化, 从而可以调节施加在缝线T上的张力。 在基座6上,只要至少设置第2缝线调节器3和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4中的一个、 以及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5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座6上设置第2缝线调节器3和 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5。 基座6设置为可以相对于缝纫机架10自由移动,以使得可以通过使第2缝线调节 器3和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5同时动作,使从挑线弹簧7穿过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4、第2 天秤缝线引导部5而直至天秤11为止的缝线路径变更,从而调节对缝线T施加的张力。
具体地说,基座6形成为板状,大致沿缝纫机架10正面的平面方向配置。基座6 利用连结轴61安装在缝纫机架10上。在这里,基座6设置在缝纫机架10上,可以以连结 轴61为旋转中心自由旋转。 在基座6上设置有第1缝线调节器2、第2缝线调节器3、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5, 通过以基座6的连结轴61为中心进行旋转,使第1缝线调节器2、第2缝线调节器3、第2 天秤缝线引导部5同时旋转。S卩,只有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4固定在缝纫机架10上,通过 基座6的旋转,使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4与第1缝线调节器2、第2缝线调节器3、第2天秤 缝线引导部5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其结果,通过使从挑线弹簧7穿过第1天秤缝线 引导部4、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5而直至天秤11为止的缝线T的路径变更,从而可以改变对 缝线T施加的张力。 此外,在使基座6旋转而调节张力后,通过螺钉等固定部件将其固定在缝纫机架 IO上,进行缝制。〈针对张力的调节操作〉
下面,使用图2,说明对施加在缝线T上的张力进行改变的方法。
如果从图2(a)所示的状态开始,以连结轴61为中心使基座6向右(顺时针)旋 转,则以连结轴61为中心,第1缝线调节器2、第2缝线调节器3、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5也 与基座6 —起同时地移动。在这里,第1缝线调节器2、第2缝线调节器3、第2天秤缝线引 导部5彼此的位置关系不变,但因为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4固定在缝纫机架10上,所以天 秤11及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4与第1缝线调节器2、第2缝线调节器3、第2天秤缝线引导 部5之间的位置关系同时变化。S卩,如图2(b)所示,因为第2缝线调节器3的挑线弹簧7 向上方提升,所以挑线弹簧7与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之间的缝线T被拉伸而弯折的程度增 大,张力增加。此外,如图2 (b)所示,因为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5向远离天秤11的方向移 动,所以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4和天秤11之间的缝线T被拉伸而弯折的程度增大,张力增 加。另外,通过使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5向右侧(远离天秤ll的一侧)移动,从而天秤ll 的行程减小,使缝线张紧度增加。 另一方面,如果从图2(a)所示的状态开始,以连结轴61为中心使基座6向左(逆 时针)旋转,则以连结轴61为中心,第1缝线调节器2、第2缝线调节器3、第2天秤缝线引 导部5也与基座6 —起同时地移动。在此情况下,如图2(c)所示,因为第2缝线调节器3 的挑线弹簧7向下方下降,所以挑线弹簧7和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之间的缝线T松弛而使 弯折程度减少,张力减小。此外,如图2 (c)所示,因为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5向天秤11侧移动,所以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 4和天秤11之间的缝线T松弛而使弯折程度减少,张力减小。另外,通过使第2天秤缝线引 导部5向左侧(接近天秤11的一侧)移动,从而天秤11的行程增大,使缝线张紧度减小。
由此,仅通过使基座6旋转的动作,就可以同时进行由挑线弹簧7和第2天秤缝线 引导部5对缝线T的张力调节(增加或减小)。
〈作用效果> 根据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1,因为在基座6上设置第2缝线调节器3和第2天 秤缝线引导部5,在缝纫机架10上设置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4,所以如果以连结轴61为中 心使基座6旋转,则从第2缝线调节器3的挑线弹簧7至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4为止的缝 线T的路径、和从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4至天秤11为止的缝线T的路径同时变更,对缝线 T施加的张力变化。 由此,因为仅通过使基座6移动的动作,就可以同时进行由挑线弹簧7的张力调节 和由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5的张力调节,所以可以容易地进行缝线T的张力的调节作业。与 之相伴,可以容易地变更缝制图案(厚薄缝制物之间的变更等)。 另外,因为仅通过使基座6旋转,就可以实现与由挑线弹簧7进行的张力调节相同 的功能,所以无需将第2缝线调节器3从缝纫机架10上拆下并利用工具调节缝线调节轴的 位置,即使不使用工具也可以简单地调节缝线T的张力。 另外,可以在暂时固定基座6的状态下,向缝纫机的各部分穿线,使滑轮旋转而进 行试缝制之后,确认缝线T没有施加载荷的状况,从而将基座6固定在釜的缝线搭设变得顺 畅的位置上。 另外,对于缝线滑动较差的缝线(棉线)或容易断裂的缝线,也可以事先在暂时固 定基座6的状态下进行试缝制,将基座6固定在施加于缝线T的阻力较小的位置上。[OOSS][实施方式2]〈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的结构> 图3是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的实施方式2。在图3中,双点划线是表示基座6a 旋转前的状态的图,实线是表示基座6a旋转后的状态的图。此外,对于与实施方式l相同 的结构,标记相同标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3所示,在基座6a上固定有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5a、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4a。 在缝纫机架10上固定有第1缝线调节器2a、第2缝线调节器3a。在基座6a上形成有使第 1缝线调节器2a穿过的长孔70、和使第2缝线调节器3a穿过的孔71。
基座6a在使第1缝线调节器2a穿过长孔70、第2缝线调节器3a穿过孔71的状 态下,可自由转动地支撑在第2缝线调节器3a上。S卩,基座6a设置为可以以第2缝线调节 器3a的轴线为中心自由转动。并且,长孔70具有规定量的尺寸,以使得即使旋转调整基座 6a,基座6a也不会与第1缝线调节器2a干涉。
〈关于张力的调节操作〉 下面,使用图3说明对施加在缝线T上的张力进行改变的方法。
如果从图3的双点划线所示的状态开始,以第2缝线调节器3a的轴线(具体地 说,是未图示的缝线调节轴的轴线)为中心,使基座6a向右(顺时针)旋转,则以第2缝线 调节器3a的轴线为中心,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4a、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5a也与基座6a — 起同时移动。在这里,第l天秤缝线引导部4a、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5a彼此的位置关系不 变,但因为第2缝线调节器3a固定在缝纫机架10上,所以挑线弹簧7a及天秤11与第1天 秤缝线引导部4a、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5a之间的位置关系同时变化。S卩,可以调节挑线弹 簧7a的行程。 如图3所示,因为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4a被向上方提升,所以挑线弹簧7a和第1 天秤缝线引导部4a之间的缝线T松弛而弯折程度减小,挑线弹簧7a的行程减小。由此,缝 线T的张力减小。 相反,如果从图3的双点划线所示的状态开始,以第2缝线调节器3a的轴线(详 细地说,是未图示的缝线调节轴的轴心)为中心,使基座6a向左(逆时针)旋转,则因为第 1天秤缝线引导部4a向下方下降,所以挑线弹簧7a和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4a之间的缝线 T张紧而弯折程度增大,挑线弹簧7a的行程增加。由此,缝线T的张力增大。
〈作用效果> 根据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la,如果以第2缝线调节器3a的轴线为中心,使基座 6a旋转,则设置在基座6a上的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5a、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4a也一起相 对于缝纫机架10同时旋转。 在这里,因为设置在缝纫机架10上的第1缝线调节器2a、第2缝线调节器3a相对 于缝纫机架10的位置不变,所以如果使基座6a旋转,则从第2缝线调节器3a的挑线弹簧 7a至天秤11为止的缝线路径变更,施加在缝线T上的张力变化。 由此,因为仅通过使基座6a旋转的动作,就可以同时进行由挑线弹簧7a的张力调 节和由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5a的张力调节,所以可以容易地进行缝线T的张力的调节作 业。另外,因为仅通过使基座6a旋转,就可以实现与由挑线弹簧7a进行的张力调节相同的 功能,所以无需将第2缝线调节器3a从缝纫机架10上拆下并利用工具调节缝线调节轴的位置,即使不使用工具也可以简单地调节缝线T的张力。 另外,因为第2缝线调节器3a固定在缝纫机架10上,所以可以直接使用一对缝线 调节盘的释放机构,不会由于第2缝线调节器3a移动而迫使释放机构变更。
[实施方式3]〈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的结构> 图4是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的实施方式3。在图4中,双点划线是表示基座6b 向右方滑动移动前的状态的图,实线是表示基座6b向右方滑动移动后的状态的图。此外, 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标记相同标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4所示,在基座6b上固定有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5b、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4b 。 在缝纫机架10上设置有第1缝线调节器2b、第2缝线调节器3b。在基座6b上形成有使第 1缝线调节器2b穿过的孔72和使第2缝线调节器3b穿过的孔73。在这里,孔72、73形成 为沿缝纫机架10的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孔状。 基座6b在第1缝线调节器2b穿过孔72、第2缝线调节器3b穿过孔73的状态下, 可在左右方向上自由滑动移动地支撑在第1缝线调节器2b及第2缝线调节器3b上。
〈针对张力的调节操作〉 下面,使用图4,说明对施加在缝线T上的张力进行改变的方法。
如果从图4所示的双点划线所示的状态开始,使基座6b沿缝纫机架10的右方向 滑动移动,则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4b、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5b也与基座6b —起同时移动。 在这里,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4b、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5b彼此的位置关系不变,但因为第2 缝线调节器3b固定在缝纫机架10上,所以挑线弹簧7b及天秤11与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 4b、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5b之间的位置关系同时变化。 如图4所示,因为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4b将缝线T向右侧拉拽,所以挑线弹簧7 和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4b之间的缝线T张紧而弯折程度增大,挑线弹簧7的行程增加。由 此,缝线T的张力增加。另外,因为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5b也将缝线T向远离天秤11的方 向拉拽,所以天秤11和天秤缝线引导部4b之间的缝线T张紧而弯折程度增大,缝线T的张 力增加。 相反,如果从图4的双点划线所示的状态开始,使基座6b沿缝纫机架10的左方向 滑动移动,则因为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4b将缝线T向左侧拉拽,所以挑线弹簧7和第1天 秤缝线引导部4b之间的缝线T松弛而弯折程度减少,挑线弹簧7a的行程减小。由此,缝线 T的张力减小。另外,因为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5b也将缝线T向接近天秤11的方向拉拽, 所以天秤11和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4b之间的缝线T松弛而弯折程度减小,缝线T的张力 减小。〈作用效果〉 根据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Ib,如果使基座6b沿缝纫机架10的左右方向滑动移 动,则设置在基座6b上的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5b、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4b也相对于缝纫机
架io,沿左右方向同时移动。 在这里,因为设置在缝纫机架10上的第1缝线调节装置2b、第2缝线调节装置3b 相对于缝纫机架10的位置不变,所以如果使基座6b滑动移动,则从第2缝线调节器3b的 挑线弹簧7b至天秤11为止的缝线路径变更,施加在缝线T上的张力变化。
由此,因为仅通过使基座6b滑动移动的动作,就可以改变缝线T的张力,所以可以
容易地进行缝线T的张力的调节作业,同时,即使不使用工具也可以简单地调节张力。 另外,因为第2缝线调节器3b固定在缝纫机架10上,所以可以直接使用一对缝线
调节盘的释放机构,不会由于第2缝线调节器3b移动而迫使释放机构的变更。[实施方式4]〈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的结构> 图5是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的实施方式4。在图5中,双点划线是表示基座6c 旋转前的状态的图,实线是表示基座6c旋转后的状态的图。此外,对于与实施方式l相同 的结构,标记相同标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5所示,在基座6c上固定有第1缝线调节器2c、第2缝线调节器3c、第2天
秤缝线引导部5c。基座6c通过连结轴61,可自由转动地安装在缝纫机架10上。 在基座6c上形成以连结轴61为转动中心的圆弧状的槽80。在基座6c上,沿槽
80的长度方向等间隔地标记刻度(在图5中,是1、2、…、6)。这是用于通过使基座6c每
隔规定角度旋转并固定而容易地进行张力的增减调节。 在槽80中插入作为定位部件的蝶形螺钉81,其将基座6c固定在缝纫机架10上。 蝶形螺钉81的轴部81a形成为,可以与形成于缝纫机架IO上的孔螺合。如果使蝶形螺钉 81与缝纫机架10进行螺合,则其头部81b成为将基座6c向缝纫机架10侧按压的机构,通 过蝶形螺钉81相对于缝纫机架10的紧固动作和松开动作,可以进行基座6c的固定或松 开。蝶形螺钉81的头部81b形成为可以用手捏持而进行操作,且形成为在操作时无需螺丝 刀等工具。〈关于张力的调节操作〉 下面,使用图5,说明对施加在缝线T上的张力进行改变的方法。 如果从图5的双点划线所示的状态开始,以连结轴61c为中心使基座6c向右(顺
时针)转动,则以连结轴61c为中心,第1缝线调节器2c、第2缝线调节器3c、第2天秤缝
线引导部5c也与基座6c —起移动。在这里,第1缝线调节器2c、第2缝线调节器3c、第2
天秤缝线引导部5c彼此的位置关系不变,但因为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4c固定在缝纫机架
10上,所以挑线弹簧7a及天秤11与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4c、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5c之间
的位置关系同时变化。 通过这种机构,可以改变施加在缝线T上的张力,其调节量可以以标记在槽80附
近的刻度为基准。〈作用效果〉 根据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lc,因为在槽80中插入蝶形螺钉81,所以在使基座6c 转动至期望位置后,通过使蝶形螺钉81与缝纫机架IO连结,可以将基座6c固定在缝纫机 架10上。 由此,可以每隔固定间隔调节张力。另外,即使对于张力的频繁变更,也可以简单 地进行对应。 另外,因为蝶形螺钉81可以手动进行操作,所以无需工具,可以在张力调节时容 易地进行作业。 另外,因为可以一边观察标记在槽80附近的刻度一边调节张力,所以张力的调节作业变得容易。〈其它>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不变更本发明本质部分的范围内自 由地进行设计变更。例如,在使基座旋转的结构中,上述实施方式的旋转中心并不限定,只 要是不妨碍基座旋转的位置即可。另外,基座不仅是沿缝纫机架的左右方向滑动移动,也可 以沿缝纫机架的上下方向滑动移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举单针缝纫机进行了说明,但在利用多根针进行缝制 的缝纫机中,通过采用相同的机构,可以实现相同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其可以容易地进行缝线张力的调节作业,即使不使用工具也可以简单地调节张力。其具有第1缝线调节器;第2缝线调节器,其夹持缝线而对缝线施加张力,同时可以调节施加在缝线上的张力;挑线弹簧、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及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它们设置在第2缝线调节器和天秤之间,可以调节施加在缝线上的张力;以及基座,其至少固定第2缝线调节器和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中的一个、及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基座可相对于缝纫机架自由移动地设置,以使得至少第2缝线调节器和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中的前述一个及第2天秤缝线引导部,相对于天秤、及第2缝线调节器和第1天秤缝线引导部中的另一个的位置关系同时变化。
缝纫机的缝线调节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山本博嗣山本博嗣山本博嗣山本博嗣山本博嗣吉田雅也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徐红萍, 邓建清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山平敦史洼田义彦, 温品政典张永均, 李圭建张永均, 李圭建张永均, 李圭建
专利相关信息
-
世古祥吾A·汉克尔曼, C·黑克纳杉田守男杉田守男陶武刚, 陈健杉田守男杉田守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