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气囊式混凝土孔洞预埋器的制作方法预埋器使用在预埋孔中,预埋孔的大小是固定的并有规定的尺寸,预埋器周身的周长比预埋孔小才可以使用,目前出现的混凝土预留孔都是用PVC管或其它装置做预处理,即使用PVC管作预埋器,但事后PVC管难以撤出,在能源和人力方面都是一种浪费。总结出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I需要花费人力和财力准备预处理材料(PVC管);2.PVC管安装不方便;3.PVC管到期需要拆卸,但是有些PVC管在拆卸的过程中由于与混凝土接触过于紧密或其它原因导致无法正常拆卸,这种情况下只能采取破坏性的拆卸,这样既浪费人力又增加了建筑垃圾,将PVC管遗留在混凝土中又将影响工程的质量;4.由于PVC管在长度上面有形变,使用PVC管做混凝土预埋孔容易导致孔洞弯曲变形。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沿A—A方向的剖面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气囊,2、钢外壳,3、橡胶外套,4、气嘴。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气囊式混凝土孔洞预埋器,包括气囊1、钢外壳2、橡胶外套3和气嘴4,所述气囊紧I贴在所述钢外壳2的内表面,所述钢外壳2的外表面紧贴在所述橡胶外套3的内表面,所述钢外壳2的壳身大小在注气的过程当中随着气囊I的膨胀而膨胀,随着气囊I的排气而收缩,所述气嘴4的一端与所述气囊I相连通,所述钢外壳2是由一块不锈钢经热处理加工卷曲而成的尺寸小于所需尺寸的外壳,所述钢外壳2为周身大小可变化的钢外壳,所述气囊膨胀时可将所述钢外壳以及所述橡胶外套挤开,所述气囊排气时,所述橡胶外套收缩,所述钢外壳收缩,所述气嘴4的另一端伸出所述钢外壳2和所述橡胶外套3。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沿A— A方向的剖面图,如图2所示,所述钢外壳2包括一个侧面,所述钢外壳2的侧面有搭头缝,所述搭头缝贯通所述钢外壳2的两端。如图1所示,所述钢外壳2在拐角处的形状为圆角形。所述气囊I的侧面紧贴在所述钢外壳2的内表面,所述气囊I的两端的距离短于所述钢外壳2两端的距离。所述钢外壳2的材料为不锈钢。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气囊式混凝土孔洞预埋器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于吉涛拉加万·苏帕拉马尼亚恩费树杰朱建华, 王浩华刘建, 陈超刘建, 陈超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张鹏飞李章雨肖燎肖燎周益, 张喜平
专利相关信息
-
宋运来沟口和弘, 沟口敬二曲光辉, 汪义钧曲光辉, 汪义钧曲光辉, 汪义钧曲光辉, 汪义钧曲光辉, 汪义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