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可折叠式行李箱的制作方法图1是本实用新型行李箱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行李箱撑立后,并可拉出绳索时的实施例平面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行李箱内部的二侧板转折,进而可使行李箱初步折叠时的平面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行李箱完全折叠后的实施例平面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设在行李箱内的绳索收合装置结构的平面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可弯折的材料(例如布料等)制成箱体1,该箱体1的前面设有一开口,该开口的下边连设有一掀门11,该掀门11的其它三边与该开口的相对两侧与上边共同设有一拉链12,借由该拉链12可将该掀门11拉合于开口而完全封闭箱体1,亦可将该拉链12拉开而开启掀门11。箱体1内部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侧板2与第二侧板3,该第一、二侧板2、3的下边是借由布料连接于该箱体1内底面而可转折;亦可不与箱体1内底面连接呈活动式侧板。又,该箱体1的相对两内侧壁适当位置分别设有一第一黏扣毛毡14、第二黏扣毛毡15,该第一、二侧板2、3的相对外侧面分别设有对应于该第一、二黏扣毛毡14、15的第一、二黏扣钩毡21、31,借以当该第一、二侧板2、3转成直立状态时,可使该第一、二黏扣钩毡21、31分别黏扣于该第一、二黏扣毛毡14、15,而将该箱体1撑立固定(如图2所示),当将第一、二侧板2、3转成水平状态时,则可将该箱体1的相对两侧弯折(如图3所示),进而将箱体1折叠成扁平状(如图4所示)而便于收藏、携带。
另外,该第一、二侧板2、3的相对里侧面分别缝合有第一布围体22与第二布围体32,该第一、二布围体22、32的上端边内部缝合有松紧带,使得该第一、二布围体22、32的上边具有束缚作用而封闭其上边,在将该第一、二布围体22、32的上边拉开时可放置物品,再放开该上边后可将第一、二布围体22、32的上边封闭。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的第一侧板2里侧面固设有一绳索收合装置4,且该绳索收合装置4被包覆在该第一布围体22内而不会被看到,因而可增进美观;另外,在上述的箱体1一侧壁设有一洞孔13,该洞孔13内侧设有金属环圈。如图5所示,该绳索收合装置4是在一壳体内设有中心轴43,该中心轴43设有涡卷弹簧45,该中心轴43卷绕有绳索42,将该绳索42穿出设在壳体的贯穿孔44与箱体1的洞孔13后,再于该绳索42的端部设置一较大的拉头41。在拉头未受力作用的自然状态下,借由该涡卷弹簧45的弹力将绳索42卷绕于中心轴43而收合,并让拉头41堵住该洞孔13。当以拖拉方式移动箱体1时,即可将箱体1拖动移动,如不使用时再放开绳索42而让绳索42自动地卷收于该绳索收合装置4的壳体内。上述设于洞孔13的金属环圈即在于保护该洞孔13的内侧不受绳索42的摩擦而损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可折叠式行李箱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刘庶民, 邵金龙刘庶民, 邵金龙刘庶民, 邵金龙刘庶民, 邵金龙刘庶民, 邵金龙刘庶民, 邵金龙刘庶民, 邵金龙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刘庶民, 邵金龙刘庶民, 邵金龙刘庶民, 邵金龙刘庶民, 邵金龙余友杰余友杰余友杰
专利相关信息
-
庞凯庞凯庞凯周盟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