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高跷玩具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高跷玩具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邱潘秋, 陈亚琴
  • 公开日
    2002年12月4日
  • 申请日期
    2001年2月25日
  • 优先权日
    2001年2月25日
  • 申请人
    云和县半球实业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63H33/00GK2523464SQ0121089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高跷玩具,包括脚踏板(1)、底柱(2),其特征是呈半球型的底柱(2)与脚踏板(1)的中心相连接,脚踏板(1)中心的边缘开出两个小孔(3),牵引绳(4)的两个端头穿过小孔(3)后打结固定2.如板利要求所述的高跷玩具,其特征是牵引绳(4)内套有一长条橄榄型手柄(5)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锻炼平衡的玩具尤其涉及一种低龄儿童玩耍的高跷玩具在许多地方,尤其是农村,节庆日集会有时可看到人们脚踏在两根木棍之上,身扮各种人物形象,亦步亦趋,引来众多的观众,给节日增添气氛这种高跷,属成人使用,需有一定的平衡技巧性,脚踏板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往往较高,因此也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有种学生使用的高跷,是在两根木棍的靠近地面的部位相对应装上脚踏板,使用时,木棍上端紧靠上身背部两侧两手掌反向握住木棍即可行走上述两种高跷虽然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并能锻炼人们的平衡技巧和自控能力,但都有相当的危险性,不慎就会摔跤,不适合低龄儿童玩耍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适用于低龄儿童玩耍,锻炼自身平衡功能和应变能力,安全性好,观赏性、趣味性高的高跷玩具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来实现由脚踏板和底柱构成高跷玩具,底柱呈半球型与脚踏板的中心相连接,脚踏板中心的横向边缘开出两个小孔,牵引绳的两个端头穿过小孔后打结固定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半球形底柱,脚踏板可随人体重心的移动,以整个半球面上的任意点为支点,前后左右摇动,使儿童在运动中方便地找到平衡点,随时调节自身的重心,具有很好的玩赏性和趣味性;因为脚踏板与地面之间距离很近,小于半求形底柱的半径,故有很好的安全性;整个结构设计奇巧,坚固实用
  • 专利摘要
    一种高跷玩具,由脚踏板和底柱构成,底柱的半球型剖面与脚踏板的中心相连接,脚踏板中心的横向边缘开出两个小孔,牵引绳的两个端头穿过小孔后打结固定。由于采用了球形底柱,脚踏板可随人体重心的移动,以整个半球面上的任意点为支点,前后左右摇动,使低龄儿童在运动中方便地找到平衡点,随时调节自身的重心,因为脚踏板与地面之间距离很近,小于半求形底柱的半径,故有很好的安全性,是一种适合低龄儿童玩耍的高跷玩具。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高跷玩具的制作方法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示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部视图。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由脚踏板(1)、底柱(2)组成,底柱(2)设计成半球型,其半球型的剖面与脚踏板(1)的中心位置相连接,半球弧型与地面接触,脚踏板(1)中心的横向边缘开出两个小孔(3),牵引绳(4)的两个端头穿过小孔(3)后打结固定,牵引绳(4)内套有一长条橄榄型手柄(5)。玩耍时,儿童可站在脚踏板(1)上用手握住手柄(5),拉紧牵引绳(4),将脚踏板(1)紧贴于脚面下,即可随意移动脚步,不断调节人体重心,保持身体不倒。由于脚踏板(1)下的底柱(2)为半球型,人体重心可以整个半球面上的任意点为支点,前后左右摇动,使儿童在运动中能方便找到平衡点,随时调整自身重心,不易摔跤;同时脚板(1)离地面距离很近,不大于半球底柱的半径,人体重心不稳时,脚踏板(1)只要倾斜10度左右,其前端或后跟便可着地,故有很好的安全性能。这种贴近地面的高跷玩具,使低龄儿童有胆量,有兴趣投入活动,从中锻炼自身的平衡功能和应变能力,是一种有益儿童身心健康的值得推广的创新玩具。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