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早稻旱土直播覆膜控水育秧法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早稻旱土直播覆膜控水育秧法制作方法
  • 发明者
    肖以双, 朱海林
  • 公开日
    1991年12月25日
  • 申请日期
    1991年6月22日
  • 优先权日
    1991年6月22日
  • 申请人
    零陵地区潇湘新技术开发研究所
  • 文档编号
    A01G16/00GK1057155SQ9110673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育秧方法,特别是早稻旱土直播覆膜控水育秧法,其技术要点是在旱耕旱整秧畦(床)上直接撒播干稻种和盖种保温肥等物料,再在其上覆盖地膜并压好其周边,然后向秧田灌水至秧畦表面湿润但无盖面水,让种子吸足水份,自然落干浸泡秧畦的秧田水,只保持秧畦播种层的湿润至秧苗移栽前夕,在秧苗达二叶一心最迟三叶时揭去覆膜,时间约在清明前后数日视天气晴雨冷暖情况而定,揭膜后严格控水促苗,并视苗情追肥数次和防治病虫害,在移栽前1~3天内灌深水拔秧,其特征在于,秧田无需湿耕湿耙,早稻谷种无需浸种催芽,地膜无需设拱,秧田内无需经常有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秧方法,其特征是在旱耕旱整的秧畦上直播不经浸种催芽的早稻谷种,覆盖无拱地膜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旱耕旱播盖膜至二叶一心龄期,控水促苗至移栽前夕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旱秧大苗水拔移栽,非旱秧小苗带土移栽和水秧大苗移栽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早稻旱土直播覆膜控水育秧法的制作方法本实用涉及一种水稻育秧方法,特别是一种早稻旱土直播覆膜控水育秧法。早稻育秧是早稻生产上的一大难关,特别是推广杂交早稻,因其生育期长,播种期要早,往往发生不同程度的烂种烂秧,杂交种子少价格高,一旦烂种烂秧,不仅成本增高,还会影响季节和产量,因此解决好早稻播种育秧方法,对推广双季杂交稻,提高整个水稻产量,特别是实现亩产吨粮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杂交稻推广以来,各地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探索研究试验出一些早稻育秧新方法、新技术,并在逐步推广应用中,产生了可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稻农的欢迎,如广西农学院劳天源教授等人研究成功的一种集约化快速育秧新成果-杂交早稻小苗旱育技术,其技术要点是杂交水稻种子经常规处理后,播在水肥、气、热较好的旱土苗床上,并设拱覆膜,旱育至2~2.5叶,移入大田插植。该法具有节省谷种、少用秧田、省水省工、提早收获、增产显著等优点,但此法规模较大,成本较高,比较适合商品化育秧专业户采用,且要带土移栽,不甚方便。另一种方法是早稻旱育水促育秧,该法具有现青出苗快,幼苗整齐,不烂秧,成秧率较高,秧龄弹性强,淹水促苗后,秧苗长势猛、秧健壮、叶茂、新生根系发达、白根多、短而粗,浸水后易扯好洗,移栽成活率高等优点,其技术要点是将浸种催芽的谷种播入湿润的旱土苗床上保墒盖膜(不需设膜拱),12~15天后达二叶一心期及时揭膜,视秧田长势,先后追施断奶肥、接力肥、送嫁肥,然后淹水促苗至移栽大田。该法较之前一种方法规模可大可小,成本较低,较易被农户接受。但淹水促苗是关键,一定要精心,否则,要失败,影响季节和产量。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较前述方法更简单,更省种省工、提早收获,增产更显著,成本更低的育秧技术-早稻旱土直播覆膜控水育秧法。本发明的技术要点是将未经浸种催芽的早稻谷种直播在旱耕旱整的秧畦上,用肥土或保温肥灰等物盖种,然后覆盖无拱地膜,即对秧田灌水至秧畦湿润后自然落水或排水至干,让稻种在地膜内适宜的温湿条件下破胸发芽生长至二叶一心最迟三叶时揭膜,四叶期后至移栽大田前,控水促壮苗防疯长,移栽大田时灌深水扯秧。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详叙如下(一)、种子处理播前将稻种除杂除秕晒干待播,如需对种子消毒可以用药水浸泡1~2天,不让其破胸发芽。(二)、秧田准备本法对秧田要求不严,只需排灌方便,光照好的田土,对之进行旱耕旱整后作畦,畦面宽1.5~1.7米,畦间沟宽0.5米。对沙质土壤田和冬翻耕风化田直接旱耕旱整作畦,对板田作畦更省工、效果一样。作法是用绳牵线开沟,将沟土翻在畦面上打碎,使畦面上有一层碎土,在畦面碎土层上施人畜粪便作基肥,兑水浇在畦面上,每亩秧田15担左右(如用细碎的猪牛栏肥、鸡鸭鹅粪作基肥,可先播种后施肥省去盖种物)。(三)、播种在秧畦上施好基肥后,立即向秧畦上播种,播种时可将谷种拌钙镁磷肥,用量比为1∶0.5~1。播种期可根据各地情况而定,一般比露天水田育秧提早7~10天,播种量按大田计,常规种5~6公斤,杂优1.5~2.0公斤,秧田比为1∶10。种谷播后须压谷入土,可用木板、铁锹等物用力拍谷,使谷贴土入土,然后用草木灰、过筛煤渣灰等物盖种,也可采用切碎的稻草盖种,覆盖物厚度适宜,有90%谷种被盖没即可。覆膜种谷掩盖后即覆盖无拱地膜,用土压牢地膜四边防风吹掀。(四)、控水促长控水原则措施及要求是在整个育秧过种中除第一次灌水湿润外,以后应视天气情况灌水,如连日晴天,床土过干发白可灌水湿润床土,但不能上畦面,严格控制水份,不建立畦面水层,使秧苗后期不疯长,促秧苗老健,插后返青快,做到土壤干而湿润为原则,不是太干不必灌水,只在移栽时才灌深水,这样使床土不致板结而通气性好,秧苗根部生长良好,全是白色根,短而粗壮,插后能继续生长。盖好地膜后,即向秧田灌水至淹水上畦面,灌后不排,让水自然落干,若不能落干,第二天畦面似淹水,则应酌情排水,只保持沟内有水3~4天即可。播种后如遇晴天3~4天,可齐苗现青,如遇连续阴雨天气,需7天后才能齐苗。(五)、秧田管理在秧苗一叶一心期后,如遇雨后膜面积水须用扫帚、稻草把扫去膜面积水,防止贴膏现象产生。当秧苗长至二叶一心最迟三叶时,须将地膜揭去,注意揭膜时间应掌握晴天在旁晚揭膜阴雨天可随时揭。(六)、秧苗施肥揭膜后立即追一次肥,每亩秧田全畦泼浇人尿(兑水)3~4担。待秧苗长至四叶期后到插秧前7天内施送嫁肥尿素5~7.5公斤/亩,氯化钾5公斤/亩,兑水泼浇。
本发明的实施试验情况结果简述如下1985年至1987年我所开始小量试验,1988年我所课题组人员朱海林将承包的3.9亩责任田,早稻全部采用本发明育秧,实收干谷1900公斤,其中杂优(威优49)亩产550公斤,常规稻(核质杂交稻)亩产500公斤,常规早熟种(MⅢ3)超过400公斤。播种至成熟期杂优3月27日播种,7月17日收割,比其他农户其他方法同期播种的成熟期提早5天。每亩用种量为2公斤,较其他农户每亩用种量3.5~5公斤,节约种子1.5~3公斤。
从1988年起我所对不同育秧方法作了对比试验,情况和有关数据摘录于下试验分为四组一组为水田湿润育秧法,二组为湿润覆膜育秧法,三组为旱土直播覆膜控水育秧法(本发明),四组为旱土露天育秧法,后因第四组出苗不齐、死育太多而放弃未予对比。供试品种同时浸种催芽,出芽率为93%(余为半壮谷未发芽),第一组采用水田耕耙后施基肥,再耕耙一次作畦播种,播后拍帚踏谷,第二组整地施肥播种与一组相同,踏谷后畦面上撒上锯木屑为隔离物,再覆盖地膜,第三组采用旱耕旱耙后作畦,在畦面上施以基肥,施肥后播种,播后用细土盖种,覆盖地膜,然后灌水湿润床土,为了减少天气对一、二组烂种的影响,播种期选在4月4日晴天。试验期间对各组土表温度采用定时测温,附表摘录了其中部分测温数据,从表中可以看出,早晨7时三组比二组高0.7℃,二组比一组高1.3℃,阴雨天气三组比二组高10℃,二组比一组高1.5℃。晴天上午10时和下午4时三组比二组高3.3℃,二组比一组高7.5℃。晴天中午三组比二组高5.5℃,二组比一组高8.3℃,平均三组比二组高2.4℃,二组比一组高5.6℃(三组和二组同为地膜覆盖)。
从附表看出,三组比二组温度高,其原因是水田土壤含水量比旱土高,热量传导比旱土快。
播种后15天观察对比秧苗长势长相,此时均已揭去地膜,叶龄为一组2叶,二组2.5叶,三组3叶。叶片生长情况也有明显差别,第一叶叶片长宽,三组无明显差异,只是三组叶色比一、二组较深绿,第二叶三组叶长为4.8米米,叶宽为0.4厘米,二组叶长为4.2厘米,叶宽为0.3厘米,一组叶长为4厘米,叶宽为0.28厘米,第三叶三组叶长8.7厘米,叶宽为0.48厘米,二组叶长为5厘米,叶宽为0.4厘米,一组对比时叶未出齐未作记录。另外叶片的颜色也有很大差别,三组为深绿,一、二组为浅绿色,叶绿素含量明显要比三组少。根部生长,三组根粗短根毛多全为白色根,一、二组相同,根细长,根毛极少,只有二条新根转色白,其余全部为黄褐色老根。分析产生这些差别的原因是一至三叶期三组在覆膜的情况下,温度要比一、二组高,土壤通气性要好,种籽发芽快扎根好,加之三组肥料集中施在播种层,旱土微生物活动强,肥料分解快,种籽出根即可吸收养料,在温、气、水、肥,诸条件都优于一、二组的情况下,温室效应明显提高,所以秧苗生长快而旺盛。育秧至5月2日结束,三组比二组快0.5叶,比一组快1叶龄,叶片生长情况,4至5叶和3叶情况正好相反,三组叶片粗短挺直,一、二组叶片宽长嫩绿披散,分析其原因是一、二组3叶期开始正常灌水,此时外界气温已升高到适应水稻生长,基肥、追肥此时已分解发生作用,因此水肥充足,气温适宜,造成秧苗徒长,而3叶期后三组仍不灌水,由于水份的抑制,使秧苗4至5叶长得矮壮。分蘖情况对比,带蘖苗各组均采集一干株计数,一组占12.8%,二组占27.4%,三组占43.6%。育秧过程中的灌水情况,一、二组从播种至2叶龄共灌跑马水4次,三组播种后灌水一次。揭膜后一、二组灌浅水至育秧结束,一、二组由于前期灌跑马水,干水过多,畦面上牛毛毡多,土壤板结,秧苗不好扯,断秧率达到12%,三组揭膜后不建立水层,只沟灌两次,最后灌深水扯秧,三组由于是旱土结构,土壤松散无一断秧现象。观察秧苗基部一、二叶情况,第一叶一、二组大多已不见,第二叶也快枯死,而三组秧苗一、二叶仍青绿完好,因为三组未建立水层,秧苗基部阳光充足,加之一、二叶本来就生长旺盛,所以不容易早衰,这是促使早分蘖的重要因素。施肥情况各组播种前均施一次基肥,用量三组折合每亩用人畜粪肥15担。一、二组加倍。秧苗二叶一心时施一次断奶肥,各组均用人尿兑水4倍泼浇,一、二组灌浅水撒施,用量三组折合每亩用人尿4担,一、二组为8担。秧苗长至4叶期各施一次送嫁肥,三组用尿素兑水80倍泼浇,每亩折合用尿素5公斤,一、二组灌浅水撒施,用量折合每亩10公斤,成秧率各组均用一干粒种谷单独播于秧畦中央,单独拔秧后计算,一组为57%,二组为48%,三组为83%(注此数均不包括分蘖苗,断秧苗按成苗计算,百分比按干粒播种数计,不是按发芽数的)成秧率以三组为最高,二组为最低。分析其原因二组为水田覆膜,因发生贴膏药现象,一般贴膏药处畦面低,泥糊烂,膜面积水,谷芽深埋,很难顶起,又因缺氧,固容易烂种,因播种迟,没有因低温造成烂种现象,所以二组成秧率为最低,三组为旱土覆膜不发生贴膏药现象,土壤温湿度适宜,通气性好,出苗快而整齐,所以成秧率为最高,加之秧苗好扯无断秧,插后返青快,分蘖早每株可少插一至二根基本苗故可节省种子50%以上。用以上三种方法育出来的秧苗,一、二组除叶龄相差0.5叶外,其他基本相同,且秧苗幼嫩,扯秧时损伤较大,加之根部长期积水,影响了根的呼吸和生长,根长得细长,根毛极少吸水吸肥力极差,插到大田后易受烈日或冷害影响,所以插后返青慢分蘖迟;而三组3叶期后采用田间控水抑制了秧苗4至5叶的过份生长,提高了秧苗的抗逆性能力,同时田间不建立水层,土壤一直保持干干湿湿,通气好供氧足,秧根长得粗而色白,扯秧时无一黄老根系,所以根的吸水吸肥能力大大提高,插到大田后大部分根系能继续生长,扎根特别快,返青期明显比一、二组提早3天,始穗期三组比二组提早3天,二组比一组提早2天,三组比一组提早了5天,限于时间和人力的关系没作重复对比试验,各项数据不十分准确,但从多年的实践看,总的趋势可以肯定与试验情况基本相同。
综合所述,采用本发明对早稻生产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特别是对杂交早稻育秧更为合适,具有下述优点不烂种、不烂秧,可节省种子50%,节省肥料50%,节省秧田用工50%;可提早播种期7~10天,缩短返青期3~4天,提早成熟期7天以上,为推广双季杂交稻提供了时间保证;每亩早稻可增产50公斤以上,节约育秧成本10元/亩,综合经济效益增收40元以上,成秧移栽为大苗水拔秧,适合农民传统插秧习惯,为农民乐意接受。
附 测温记录表 温度℃


本发明涉及一种育秧方法,特别是早稻旱土直播覆膜控水育秧法,其特征在于早稻秧田无需湿耕湿耙、早稻谷种无需浸种催芽,地膜无需设拱,秧田无需经常有水,控水促育根系发达短而粗壮的大苗,水拔移栽。采用本发明,不烂种烂秧,可省种子、肥料、秧田用工各50%左右,可提早播种期7~10天,缩短返青期3~4天,提早成熟期7天以上,每亩早稻综合经济效益增收40元以上。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