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大输液吹塑袋的制作方法目前的大输液塑料软包装容器分为塑料瓶和塑料袋,其中塑料瓶是吹塑而成,按截面形状可分成圆形和椭圆形,塑料袋是由两层塑料膜四周封合而成。用塑料瓶输液,在输液过程中会不断地有空气进入瓶体,由于病房内空气质量差,必定造成药液污染;用塑料袋包装的输液不存在上述缺陷,但由于制造成本高,其普及受到限制。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自然收缩、避免造成药液污染、成本低的大输液吹塑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大输液吹塑袋,其特征在于是吹制而成,它包括袋口、袋体和袋底,所述的袋体是由大前侧面、大后侧面及左右过渡弧面组成,大前、大后侧面之间由过渡弧面光滑过渡连接,所述的袋底呈弧形,与袋体光滑过渡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袋体的轮廓形状为矩形,也可为其它形状。所述的袋体的左右两侧可分别设有凹入部,形成凹形腰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的袋底底面设有一凹陷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大输液吹塑袋是利用吹瓶机吹制而成的,其袋体由前后两个较宽侧面和过渡弧面组成。与塑料输液瓶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用于输液时,袋体内的液体通过插入袋口的输液器流出,袋体的两个大侧面可自然贴近,便于药液流尽,而又不进空气,避免药液污染。同时与软袋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大输液吹塑袋是利用吹瓶机吹制而成的,其制造成本要低得多,因而具有很好的市场竟争优势。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左视图;图3为图1的A-A剖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1、袋口 2、袋体3、袋底21、大前侧面 22、大后侧面 23、弧面24、凹入部31、凹陷部
图1、2、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大输液吹塑袋,是由吹瓶机吹制而成的,它包括袋口1、袋体2和袋底3,袋体2是由大前侧面21、大后侧面22及左右过渡弧面23组成,大前、大后侧面21、22之间由过渡弧面23光滑过渡连接,其截面形状如图3所示;如图2所示,袋底3呈弧形,与袋体2光滑过渡连接。袋体2的轮廓形状为矩形(见图1),也可为其它形状,或为异形轮廓。如图3所示,大前、大后侧面21、22均为平面,也可为近似平面的曲面。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袋体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凹入部24,形成凹形腰部。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袋底3底面上还设有一凹陷部31。
本实用新型用于包装输液,在使用时,袋内的液体通过输液器流出,袋的前、后两个面可自然贴近,便于药液流尽,而又不进空气,避免药液污染。
大输液吹塑袋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刘祥华孟德宝罗国安罗国安刘祥华, 彭勋德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刘祥华, 彭勋德刘祥华, 彭勋德刘祥华, 彭勋德刘祥华, 彭勋德刘祥华, 彭勋德刘祥华, 彭勋德刘祥华, 彭勋德
专利相关信息
-
刘祥华, 彭勋德刘祥华, 彭勋德刘祥华, 彭勋德刘祥华, 彭勋德刘祥华, 彭勋德刘祥华, 彭勋德刘祥华, 彭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