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带有制动器的轮椅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带有制动器的轮椅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大山启
  • 公开日
    2012年8月29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10月12日
  • 优先权日
    2010年11月24日
  • 申请人
    法兰西床株式会社
  • 文档编号
    A61G5/02GK102652008SQ201180003711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制动器的轮椅,包括阻止后轮旋转的制动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该车身具有背部和两侧设有扶手部的座部; 前轮和后轮,该前轮和后轮将所述车身支承成能移动; 座缓冲体,该座缓冲体以能将前端部作为支点进行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座部; 工作皮带,该工作皮带的中途部配置于所述座缓冲体的下表面侧; 导向部,该导向部设于所述扶手部,将所述工作皮带的两端部从所述车身的两侧外部朝下方引导; 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的一端与所述工作皮带的末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身的比所述扶手部更靠下方的部分连接,该弹性构件将所述工作皮带的两端部向下方弹性拉拽; 连接连杆,该连接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工作皮带的末端连接,另一端以能转动的方式与所述车身连接,在所述座缓冲体以前端部作为支点进行转动而使所述工作皮带的两端部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时,该连接连杆通过该工作皮带的移动而转动;以及 工作连杆机构,该工作连杆机构设置成与所述连接连杆的转动联动地工作,并根据所述连接连杆的转动方向而变位至使所述制动构件离开所述后轮以解除制动的状态或者使所述制动构件与所述后轮抵接以实施制动的状态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有制动器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将所述工作皮带的两端部以向车身后方朝斜下方倾斜的角度引导,并且,所述连接连杆使所述工作皮带的两端部与所述导向部一起保持向车身后方朝斜下方倾斜的角度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有制动器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形成于导向体,该导向体以能沿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摆动的方式设于所述扶手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制动器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体具有摆动构件,该摆动构件以能沿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摆动的方式设于所述扶手部,所述导向部是以能旋转的方式设于所述摆动构件的导向滚筒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制动器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体具有设于所述扶手部的摆动构件,在该摆动构件上形成有将所述工作皮带的两端部朝所述车身的后方引导的通孔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有制动器的轮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连杆机构具有工作杆,该工作杆以能转动的方式设于所述车身的侧部,并与所述连接连杆的另一端部连接;以及多个工作连杆,该多个工作连杆通过使所述工作杆在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上转动来进行工作,从而使所述制动构件朝与所述后轮抵接的方向或背离所述后轮的方向变位; 所述连接连杆形成为能在中途部进行折叠的结构,通过在所述制动构件与所述后轮抵接的状态下使所述连接连杆折叠,所述工作杆能使所述制动构件朝离开所述后轮的方向转动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有制动器的轮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连杆机构具有工作杆,该工作杆以能转动的方式设于所述车身的侧部;多个工作连杆,该多个工作连杆通过使所述工作杆在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上转动来进行工作,从而使所述制动构件朝与所述后轮抵接的方向或背离所述后轮的方向变位;以及按压片,该按压片安装于所述连接连杆的另一端,在该按压片的前端设有接触构件;在所述座缓冲体从躺倒的状态起以前端部作为支点朝上升的方向转动、所述连接连杆与所述座缓冲体的转动联动而朝一端下降的方向转动时,所述接触构件与所述工作杆的下端部抵接而使该工作杆转动,所述制动构件与所述后轮抵接而将该后轮锁定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有制动器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片弹性地以能转动的方式设于所述连接连杆的另一端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有制动器的轮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缓冲体躺倒时,所述接触构件与所述工作杆的下端部分离,在所述座缓冲体以前端部作为支点朝后端部上升的方向转动时,所述接触构件与所述工作杆的下端部抵接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有制动器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缓冲体的前端部以能转动的方式与所述座部体连接,在所述座缓冲体的后端部设有保持构件,在作用于所述座缓冲体的负荷被除去时,该保持构件能将所述座缓冲体保持成不能在所述座部体上以前端部作为支点转动上升11.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有制动器的轮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连杆的一端部设有向下方弯曲的连接部,在该连接部沿上下方向设置有多个连接孔,该多个连接孔供设于所述工作皮带两端部的连接件选择性地进行安装1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有制动器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缓冲体由基部和缓冲部构成,所述基部收容有硬质的板材,所述缓冲部收容有弹性材,并以能装拆的方式设于所述基部的上表面1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有制动器的轮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缓冲体的下表面的与所述工作皮带对应的部分设有增强带,该增强带防止所述座缓冲体的下表面受到所述工作皮带的直接摩擦1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有制动器的轮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缓冲体的上表面设有能通过观察来确认利用者就座的部分的彩色区别部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在利用者从座部体站起时后轮的旋转被制动构件阻止的带有制动器的轮椅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參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I图I至图10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图I是表示带有制动器的轮椅的立体图,该轮椅包括车身I该车身I通过将由管材形成的ー对侧部框架2按规定间隔连接而构成,在这些侧部框架2间张设有布制的片材3由此,在上述车身I上形成背部4和座部5而且,在该座部5的两侧形成有扶手部6另外,上述片材3的设于上述背部4的部分和设于上述座部5的部分在上述背部4下端和上述座部5后端的部分处分开在上述车身I的两侧后端部以能旋转的方式设有ー对后轮8(只图示了ー个),在该后轮8的外表面一体设有直径比后轮8的直径小的辅助轮9而且,在车身I的两侧前端部以能将水平轴线和垂直轴线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设有ー对前轮11由此,上述轮椅便能进行移动和方向变换另外,上述背部4的上端部向后方弯曲,在该弯曲部分设有制动手杆12,该制动手杆12用于手动对上述后轮8实施制动而且,在上述车身I的上述座部5前端侧的下端部两侧以能在车身I的宽度方向上转动的方式设有脚托板13,该脚托板13供利用者就座于座部5时搁脚用,该脚托板13在倒向宽度方向内侧时能保持水平状态如图3所示,在上述座部5上载放有座缓冲体15,该座缓冲体15通过在硬质的板材15a的上表面重叠质地较硬的聚氨酯泡沫等弹性材15b,并利用外包装材料15c将上述板材15a和弹性材15b覆盖而形成图3是表示座部5的侧视图,在载放于该座部5的上述座缓冲体15的前端侧,在上述座缓冲体15的宽度方向全长范围内连接有由能折弯的材料、例如布料等形成的第一 保持片16的一端在上述第一保持片16的另一端的内表面设有布制的第一扣件17另外,通过将上述第一保持片16的另一端部折弯至上述座部5的片材3下表面侧,可使上述第一扣件17以能装拆的方式扣住设于上述座部5下表面前端部的第二扣件18由此,上述座缓冲体15便能在上述座部5的上表面ー边使上述第一保持片16弯曲,ー边将前端部作为支点而朝后端侧上升的方向转动另外,在上述座缓冲体15的后端连接有第二保持片21的一端在该第二保持片21的另一端的内表面设有布制的第三扣件22该第三扣件22能够以能装拆的方式扣住设于上述座部5下表面后端部的第四扣件23若使第三扣件22扣住第四扣件23,则上述座缓冲体15便在上述座部5的上表面被保持成不能转动在通常情况下,上述第三扣件22不扣住上述第四扣件23,而是扣住设于上述座缓冲体15下表面后端部的第五扣件24而得以保持,以便使上述座缓冲体15在上述座部5的上表面能转动如图2所示,在上述座部5的上表面,在上述座缓冲体15的下表面侧配置着帯状的工作皮带25的中途部该工作皮带25的两端部被设于上述扶手部6下表面的导向体26支承,被从车身I的宽度方向两侧向下方引出如图4至图10所示,上述导向体26具有摆动构件28,该摆动构件28利用支轴27以能沿车身I的前后方向转动的方式设于上述扶手部6如图4所示,该摆动构件28的截面形状呈倒U字形,在其两侧之间利用支轴31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承着构成导向部的导向滚筒29上述导向滚筒29在其轴向的两端上设有凸缘29a,一对凸缘29a间的长度尺寸被设定成与上述工作皮带25的宽度尺寸相同或比其略大由此,上述工作皮带25能在ー边使上述导向滚筒29旋转ー边不从上述一对凸缘29a间脱离的情况下顺利移动另外,如图2所示,在上述工作皮带25的载放在上述座部5上的中途部设有对エ作皮带25的长度进行调整的长度调整构件32由此,便能根据例如座部5的宽度尺寸等来设定上述工作皮带25的长度在上述工作皮带25的与上述导向滚筒29卡合并朝车身I的宽度方向外侧引出的两端部的末端安装有连接件33在该连接件33与上述车身I的侧部框架2的比上述扶手部6更靠下方的部分之间张设有作为弹性构件的弹簧34上述弹簧34利用其复原カ而向车身I的上下方向上的下方对上述工作皮带25的被上述导向滚筒29引导的两端部、也就是从导向滚筒29朝车身I的宽度方向两侧外侧引出的引出部分25a施力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带有制动器的轮椅的制作方法例如,护理用或身体不便的人所利用的轮椅在车身上设有前轮和后轮,在该车身上形成有背部和座部。在上述轮椅的情况下,若利用者就座于上述座部,则可通过护理者利用设于背部的手柄进行推压来移动,或者通过利用者用手使设于后轮外侧的辅助轮旋转来移动。根据上述结构,利用者从座部站起而从轮椅上下来时,有时轮椅会不慎移动。因此,在上述轮椅上设置制动装置,在利用者从轮椅上下来而不使用时,使上述制动装置エ作,从而防止轮椅不必要地移动。作为上述制动装置,有ー种供利用者在从座部站起前进行操作来阻止后轮旋转的手动式制动装置。然而,在手动式制动装置的情况下,有时利用者会忘记操作,因此缺乏可靠性。因此,最近如专利文献I所示,开发出了一种轮椅,该轮椅包括利用者从座部站起时能自动阻止后轮旋转的制动装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实用新型注册第3139882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专利文献I所示的制动装置中,沿椅子的座面架设就座带(工作皮带),在该就座带的左右两端部安装活塞杆,该活塞杆通过与轮椅的车轮抵接来发挥制动作用。上述活塞杆被杆保持件收容,并以能在轮椅的宽度方向上突出、缩入的状态被施力部件朝突出方向施力。另外,利用者就座时,在就座带的作用下,活塞杆克服施力部件的作用カ而缩入杆保持件内,制动作用被解除,利用者站起时,活塞杆在施力部件的作用力的作用下突出而与车轮抵接,产生制动作用。根据这样的结构,利用者就座时,沿椅子的座面架设的就座带被向下方拉拽,与此相对,解除制动作用的活塞杆克服施力部件的作用カ而在水平方向上滑动,缩入杆保持件内。也就是说,上述就座带产生的拉拽上述活塞杆的拉カ的方向与该活塞杆缩入杆保持件内时的滑动方向差别很大。因此,利用者就座时,上述活塞杆在上述就座带的作用下所作的滑动无法顺利进行,有时制动作用不易被解除。另外,在沿椅子的座面以架设方式设置就座带时,利用者就座于椅子的座面时上述就座带的挠曲长度取决于座面和架设在该座面上方的就座带的高度之差。然而,就座带必须具有在利用者就座于座面时能被臀部压下的高度,因此,相对于上述座面的高度,无法充分抬高就座带的高度来进行架设。也就是说,无法充分增长利用者就座于座面时就座带的挠曲量。因此,无法増大利用者就座于座面时上述活塞杆在上述就座带作用下的滑动长度,因此,例如在就座带无法顺利挠曲这样的场合,活塞杆便不能充分滑动,会产生制动不能被可靠解除的情況。而且,若无法充分增长就座带的挠曲量,则在利用者从座面站起时活塞杆就很难在施力部件的作用力的作用下可靠地工作,因此,在这样的场合,制动的解除很难顺利地进行。 本发明提供ー种在利用者就座于座部体上的座缓冲体或从座部体上的座缓冲体站起时可使制动构件在工作皮带作用下的滑动顺利进行的带有制动器的轮椅。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是ー种包括阻止后轮旋转的制动构件的带有制动器的轮椅,包括车身,该车身具有背部和两侧设有扶手部的座部;前轮和后轮,该前轮和后轮将上述车身支承成能移动;座缓冲体,该座缓冲体以能将前端部作为支点进行转动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座部;エ作皮带,该工作皮带的中途部配置于上述座缓冲体的下表面侧;导向部,该导向部设于上述扶手部,将上述工作皮带的两端部从上述车身的两侧外部朝下方引导;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的一端与上述工作皮带的末端连接,另一端与上述车身的比上述扶手部更靠下方的部分连接,该弹性构件将上述工作皮带的两端部向下方弾性拉拽;连接连杆,该连接连杆的一端与上述工作皮带的末端连接,另一端以能转动的方式与上述车身连接,在上述座缓冲体以前端部作为支点进行转动而使上述工作皮带的两端部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时,该连接连杆通过该工作皮带的移动而转动;以及工作连杆机构,该工作连杆机构设置成与上述连接连杆的转动联动地工作,并根据上述连接连杆的转动方向而变位至使上述制动构件离开上述后轮以解除制动的状态或者使上述制动构件与上述后轮抵接以实施制动的状态。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将中途部被配置于座缓冲体下表面侧的工作皮带的两端部从设于扶手部的导向体的导向部朝车身的下方引导,通过利用上述工作皮带的变位,借助连接连杆使工作连杆机构工作,能解除制动构件对后轮的制动状态或实施制动。因此,在利用者就座于以能将前端作为支点进行转动的方式设于座部的座缓冲体、上述工作皮带克服与其两端连接的弹性构件的复原カ而被拉拽时,或者在利用者从座缓冲体站起、上述工作皮带被上述弹性构件的复原カ拉拽时,能使上述工作皮带的移动方向接近上述座缓冲体的转动方向。若上述工作皮带的移动方向接近上述座缓冲体的转动方向,贝U上述工作皮带会沿上述导向体的导向部顺利地移动,使上述制动构件与其移动联动,因此,能顺利地进行该制动构件的制动的解除和制动动作。而且,工作皮带的变位借助连接连杆传递至工作连杆机构,通过该工作连杆机构的工作使制动构件变位,因此,能使制动构件可靠地工作。
图I是表不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轮椅的立体图。图2是从上方观察轮椅的座部的立体图。图3是将座部的片材和以能装拆的方式设于该片材的座缓冲体分解表示的侧视图。图4是导向体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座缓冲体转动上升后的状态的轮椅的侧视图。 图6是座缓冲体转动上升时的工作皮带和工作连杆机构的放大图。图7是表示座缓冲体大致水平躺倒后的状态的轮椅的侧视图。图8是座缓冲体大致水平躺倒时的工作皮带和工作连杆机构的放大图。图9是表示在座缓冲体大致水平躺倒的状态下使连接连杆弯曲后的状态的轮椅的侧视图。图10是座缓冲体大致水平躺倒时的工作皮带和工作连杆机构的放大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座缓冲体转动上升、后轮被制动构件锁定时的工作皮带和工作连杆机构的放大图。图12是在座缓冲体转动上升的状态下制动构件对后轮的锁定状态被解除时的エ作皮带和工作连杆机构的放大图。图13是在座缓冲体以水平状态躺倒的状态下制动构件对后轮的锁定状态被解除时的工作皮带和工作连杆机构的放大图。图14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导向体的主视图。图15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轮椅的工作皮带和工作连杆机构部分的放大图。图16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座缓冲体的纵剖视图。图17是表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座缓冲体的仰视图。图18是图17所示的座缓冲体的侧视图。图19是表示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座缓冲体的俯视图。

由此,可使上述工作皮带25的配置在上述座部5上的中途部向上方变位,因此,通过其变位,使设在座部5上的座缓冲体15如图5和图6所示将前端作为支点而朝后端上升的方向转动。如图5至图10所示,设于上述工作皮带25两端的连接件33以能转动的方式与连接连杆36的一端连接。在该连接连杆36的另一端设有短管37,在该短管37上连接有工作杆38。上述工作杆38的下端部利用支轴41以能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板39上,该板39与上述侧部框架2的比上述座部5更靠下方的部分固接。由此,上述连接连杆36的另一端通过上述工作杆38而间接地以能转动的方式连接在上述板39、也就是车身I上。在上述工作杆38的下端枢轴连接着第一工作连杆42的一端,在该第一工作连杆42的另一端枢轴连接着V字形的第二工作连杆43的一端。该第二工作连杆43的另一端枢轴连接在上述板39上。在上述第二工作连杆43的弯曲部连接固定着轴状的制动构件44的一端。该制动构件44以另一端部与上述后轮8的外周面相对的方式设置成使轴线沿着车身I的宽度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上述板39、上述第一工作连杆42、上述第二工作连杆43和上述工作杆38的一部分构成工作连杆机构45。如图6所示,当处于上述弹簧34的复原カ将上述工作皮带25的引出部分25a朝箭头L所示的车身I的下方拉拽的状态时,上述座缓冲体15以前端作为支点而转动至后端上升的状态,并且,上述连接连杆36如箭头D所示朝着与上述连接件33连接的一端向下方变位的方向转动。由此,上述工作杆38如箭头R所示向车身I的后方转动,因此,通过其转动,突出设置于上述第二工作连杆43的弯曲部处的制动构件44以与后轮8的外周面压接的方式变位。利用者就座于上述座缓冲体15时,如图7和图8所示,该座缓冲体15在利用者的负荷的作用下从后端上升的状态起以前端作为支点朝躺倒方向转动。座缓冲体15朝躺倒方向转动时,配置于该座缓冲体15下表面侧的上述工作皮带25的中途部被压下,因此,该工作皮带25的与弹簧34连接的引出部分25a克服该弹簧34的复原カ而朝图8中用箭头U表不的上升方向变位。上述工作皮带25的两端上升时,上述连接连杆36与其上升联动地转动。也就是说,上述连接连杆36的与工作皮带25的末端连接的一端朝箭头F所示的上升方向转动。由此,上述工作杆38向与刚才相反的反向、即箭头B所示的车身I前方转动,因此,第一工作连杆42、第二工作连杆43与其转动联动,如图8所示,设于第二工作连杆43的弯曲部处的制动构件44朝离开后轮8外周面的方向变位。也就是说,后轮8的制动被解除。上述连接连杆36被设定成如下长度尺寸无论是如图6所示座缓冲体15朝上升方向转动的状态还是如图8所示座缓冲体15朝躺倒状态转动的状态,上述工作皮带25的从上述导向滚筒29朝车身I的宽度方向外侧引出的引出部分25a均保持向车身I后方朝斜下方倾斜的状态。通过上述工作皮带25的上述引出部分25a向车身I后方朝斜下方傾斜,具有与该引出部分25a卡合的导向滚筒29的导向体26的摆动构件28也朝与上述引出部分25a相同的方向摆动。也就是说,由于上述导向体26利用支轴27以能摆动的方式支承在车身I上,因此上述工作皮带25的从上述导向体26引出的上述引出部分25a被向车身I的下方引出,并向车身I的斜下方傾斜。由此,与从上述导向体26的导向滚筒29向垂直方向下方引出时相比,上述引出部分25a的倾斜角度接近于在上述座部5的上表面以前端作为支点朝后端上升的方向或下降 的方向转动的上述座缓冲体15的转动角度。若上述引出部分25a的倾斜角度接近于上述座缓冲体15的转动角度,则在上述座缓冲体15转动时,上述引出部分25a被朝车身I的前后方向拉拽的程度减小。由此,上述工作皮带25可一边使导向滚筒29旋转ー边顺利地移动。也就是说,可防止工作皮带25在导向滚筒29上因轴向偏移而不能顺利移动。上述连接连杆36的第一连杆片36a和第二连杆片36b被支轴46枢轴连接。在上述第一连杆片36a的端部突出设置有卡定销47,在上述第二连杆片36b的靠上述卡定销47侧的端部形成有与该卡定销47卡合的凹部48。上述连接连杆36通过上述卡定销47与上述凹部48卡合而維持へ字形的形状。如图7和图8所示,在利用者就座而处于座缓冲体15躺倒、上述制动构件44离开后轮8的状态时,通过使上述工作杆38向车身I的后方转动,如图9和图10所示,可使第二连杆片36b的凹部48脱离第一连杆片36a的卡定销47,使上述第二连杆片36b朝上方转动,因此,连接连杆36弯曲成向下方凸出的形状即V字形。也就是说,在利用者就座于座缓冲体15的状态下,能使上述工作杆38向车身I的后方转动,因此,通过其转动,能使第一工作连杆42、第二工作连杆43工作,使制动构件44与后轮8压接而实施制动。即,利用者就座于座部5时,能实施制动而使轮椅不能移动。另外,通过将导向体26以能摆动的方式设于扶手部6,使上述导向体26与上述エ作皮带25的上述引出部分25a —起摆动,但也可将上述导向体26预先以按规定的角度倾斜的状态固定地设于上述扶手部6,从而使上述引出部分25a保持向车身I后方斜向倾斜的状态。也就是说,通过设定连接连杆36的长度尺寸,能使上述引出部分25a保持向车身I后方斜向倾斜的状态。根据这样构成的轮椅,在利用者未就座于座部5时,工作皮带25的两端部被弹簧34的张カ拉拽,因此如图6所示,座缓冲体15以前端作为支点使后端上升。此时,制动构件44与后轮8的外周面压接,轮椅处于不能移动的状态。利用者就座于转动上升后的座缓冲体15时,如图8所示,该座缓冲体15在利用者的负荷的作用下朝水平方向躺倒。由此,工作皮带25的引出部分25a便克服弹簧34的复原力而朝上升方向移动,因此,在该工作皮带25的引出部分25a的作用下,连接连杆36朝一端上升的方向F转动。
上述连接连杆36朝上升方向F转动时,其转动使第一工作连杆42、第二工作连杆43工作,因此,设于第二工作连杆43的制动构件44离开后轮8的外周面,该后轮8的制动被解除。由此,轮椅成为能移动的状态。在利用者就座于转动上升后的座缓冲体15而使该座缓冲体15朝躺倒方向转动时,上述工作皮带25的引出部分25a利用与设于工作皮带25末端的连接件33连接的连接连杆36而保持向车身I后方朝斜下方倾斜的角度,在此状态下,上述工作皮带25的引出部分25a沿着设于扶手部6的导向体26的导向滚筒29移动。此时,导向体26摆动成使导向滚筒29的轴线与工作皮带25的移动方向正交的角度。因此,在座缓冲体15以前端作为支点进行转动时,该座缓冲体15的转动方向和エ作皮带25的引出部分25a的移动方向U成为大致相同的方向,因此,通过上述座缓冲体15的转动而移动的工作皮带25不易受到与移动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的力,使该工作皮带25不易在导向滚筒29上产生轴向偏移,使其移动能顺利进行。另外,虽然利用上述导向滚筒29及与设于上述工作皮带25末端的连接件33连接的连接连杆36向车身I后方以朝斜下方倾斜的角度对上述工作皮带25的引出部分25a进行引导,但即便只是将上述引出部分25a朝车身I的下方引导,也能在座缓冲体15转动时使上述工作皮带25在上述导向滚筒29上的移动比较顺利地进行。通过工作皮带25的移动顺利地进行,第一工作连杆42、第二工作连杆43借助连接连杆36也顺利地工作,因此,制动构件44的制动状态的解除也顺利地进行。在利用者从水平躺倒的座缓冲体15站起、该座缓冲体15如图6所示以前端作为支点而转动上升吋,与如图8所示使座缓冲体15躺倒时同样,工作皮带25的移动也顺利地进行,因此,此时能利用上述制动构件44对后轮8可靠且顺利地实施制动。将上述工作皮带25末端的连接件33与上述工作杆38连接在一起的上述连接连杆36形成为在中途部能弯曲的结构。因此,如图10所示,在利用者就座于座部5而使座缓冲体15水平躺倒的状态下,通过使工作杆38朝车身I的后方转动,能使上述连接连杆36弯曲。由此,在利用者就座于座部5上的座缓冲体15上的状态下,能使制动构件44与处于能旋转状态的后轮8的外周面压接来实施制动。因此,即使在利用者就座的状态下,例如在护理者离开轮椅这样的场合和暂时放下轮椅这样的场合,也能实施制动以使该轮椅不会移动。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虽未图示,但也可将对工作杆38进行转动操作的线材朝车身I的背部4侧引导,以便能在该部分利用操作手柄进行推拉操作。由此,在护理者操纵车身I时,护理者能容易地进行上述操作杆38的操作。实施例2图11至图13是表示工作连杆机构的变形例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另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省略其说明。如图11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工作连杆机构45A具有连接连杆136,该连接连杆 136的一端枢轴连接于工作皮带25的引出部分25a的连接件33。该连接连杆136的另ー端部形成有向上方弯曲的弯曲部136a。上述弯曲部136a的部分利用支轴51枢轴连接于板39,该板39以使板面保持垂直的方式设置于车身I的座部5下表面。在上述连接连杆136的上述弯曲部136a的前端部设有按压片52的一端,该按压片52的一端被由扭杆形成的支轴52a朝箭头S所不的方向弾性施力。在上述按压片52的另一端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承着作为接触构件的滚筒53。另外,按压片52也可固定地设于上述弯曲部136a的前端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在上述板39上利用支轴41枢轴连接着工作杆38的下端部,在该工作杆38的下端部枢轴连接着第一工作连杆42的一端,在第一工作连杆42的另一端枢轴连接着V字形的第二工作连杆43的一端,该第二工作连杆43的另一端枢轴连接在上述板上,并且,在第二工作连杆43的弯曲部连接固定着轴状的制动构件44的一端。另外,虽然上述工作杆38和上述连接连杆136均以能转动的方式与上述板39连接,但也可如上述第一实施方式那样,使上述工作杆38的下端与上述连接连杆136的另ー端连接。另外,如图11所示,在利用者站起、座缓冲体15上升而使上述工作杆38朝箭头R方向转动时,上述制动构件44与后轮8的外周面抵接而将后轮8的旋转锁定。而且,设于按压片52的滚筒53弾性地抵接在上述工作杆38下端部的上斜面38a和下斜面38b中的上斜面38a上,阻止上述工作杆38自由地返回与箭头R方向相反的ー侧。也就是说,上述按压片52弾性地保持上述制动构件44对后轮8的锁定状态。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图13所示的利用者就座而使座缓冲体15水平躺倒的状态下利用者从座缓冲体15站起吋,如图11所示,工作皮带25的两端部会被弹簧34朝下方拉拽,因此,座缓冲体15会以前端作为支点而朝后端上升的方向转动。由此,如图13至图11所示,上述连接连杆136便朝与工作皮带25连接的一端下降的方向转动,因此,设于上述连接连杆136另ー端的按压片52的滚筒53会与上述工作杆38下端部的上斜面38a弹性抵接。上述滚筒53与上述工作杆38下端部的上斜面38a弹性抵接吋,上述工作杆38会朝图11中用箭头R表示的方向转动,因此,通过该工作杆38的转动,上述第一工作连杆42、第二工作连杆43工作,制动构件44与后轮8的外周面抵接,锁定该后轮8的旋转。图12表示在利用者从座缓冲体15站起、后轮8被锁定的图11所示的状态下使上述工作杆38朝与箭头R相反的方向、即图12中的箭头N方向转动后的状态。使上述工作杆38朝箭头N方向转动时,第一工作连杆42、第二工作连杆43与其转动联动,上述制动构件44离开后轮8的外周面,因此,后轮8的锁定状态被解除。此时,按压片52的滚筒53从上述工作杆38下端部的上斜面38a转移到下斜面38b而将上述工作杆38弾性保持,阻止该工作杆38朝与箭头N方向相反的方向自由转动。也就是说,后轮8的锁定解除状态被维持。
图13是表示在如图12所示座缓冲体15的后端侧上升的状态下利用者就座于座缓冲体15的状态。利用者就座于座缓冲体15吋,工作皮带25两端侧的引出部分25a克服弹簧34的复原カ而被朝上方拉拽。由此,连接连杆136便会以支轴51作为支点朝与连接件33连接的一端侧上升的方向转动。此时,上述工作杆38已经朝箭头N方向转动,以解除上述制动构件44对后轮8的锁定状态。
因此,上述工作杆38不会与上述连接连杆136的转动联动地转动,但按压片52的滚筒53会通过上述连接连杆136的转动而离开上述工作杆38下端部的下斜面38b。另ー方面,如图11所示,在后轮8被制动构件44锁定而且座缓冲体15的后端侧上升的状态下利用者就座而使上述座缓冲体15朝躺倒方向转动时,连接连杆136的一端朝上升的方向转动,并且,第一工作连杆42、第二工作连杆43与该转动联动地转动。由此,工作杆38从图11所示的状态朝与箭头R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如图13所示,后轮8被上述制动构件44锁定的状态解除。在图13所示的利用者就座的状态下,若使上述工作杆38朝图11所示的箭头R方向转动,则第一工作连杆42、第二工作连杆43会与其转动联动,因此,后轮8会被上述制动构件44锁定。S卩,即使是第二实施方式所示结构的工作连杆机构45A,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也能进行后轮8的锁定和锁定状态的解除。 实施例3图14表不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导向体26的变形例。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在导向体26上设置导向滚筒29,而是在导向体26的摆动构件28上设置通孔61,该通孔61呈扁平状,供工作皮带25穿过,该通孔61的与工作皮带25接触的面形成为凸圆弧面。另外,在导向体26的摆动构件28上形成通孔61吋,既可将该导向体26以能摆动的方式设于扶手部6,也可将该导向体26在以上述通孔61向车身I后方按规定角度升高的方式倾斜的状态下固定设置于扶手部6。另外,虽未图示,但也可不在车身I上设置摆动构件28,而在扶手部6上形成通孔,并在该通孔内穿过工作皮带25。在这种情况下,若将上述通孔以向车身I后方升高的方式倾斜形成,则能将穿过该通孔的工作皮带25以斜向下的角度引出。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导向体26上设有导向滚筒29,但也可设置与工作皮带25接触的面形成为圆弧面的导向构件来代替导向滚筒29。实施例4图15表第四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利用与设于第二实施方式所工作皮带25两端的连接件33连接的连接环136来进行上述工作皮带25的长度调整,而不是利用图2所示的长度调整构件32来进行上述工作皮带25的长度调整。S卩,在上述连接连杆136的一端部形成有向下方弯曲的连接部136a。在上述连接部136a上,在上下方向上形成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连接孔65a 65c。另外,上述连接件33可利用销66选择性地与三个连接孔65a 65c中的ー个连接孔连接。另外,也可利用螺钉来代替销66。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连接件33与三个连接孔65a 65c中最上面的连接孔65a连接。由此,上述工作皮带25能在最长的状态下进行使用。若使上述连接件33与最下面的连接孔65c连接,则上述工作皮带25能在最短的状态下进行使用。S卩,能根据座部5的宽度尺寸和赋予工作皮带25的张カ等,利用设于上述连接环136的弯曲部136a的三个连接孔65a 65c来设定上述工作皮带25的长度。实施例5图16是表示座缓冲体的变形例的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示的座缓冲体115中,硬质的板材71被外包装材料72覆盖而形成的基部73和弹性材74被外包装材料75覆盖而形成的缓冲部76利用布制的带(未图示)以能装拆的方式进行层叠。由此,在因使用而在缓冲部76产生弹カ减弱吋,能将该缓冲部76从基部73拆下来进行更换。实施例6图17和图18是表示座缓冲体的变形例的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 中,在座缓冲体15下表面的与工作皮带25抵接的部分利用面状扣件(未图示)以能装拆的方式设有增强带81,该增强带81具有与上述工作皮带25相同或比其略大的宽度尺寸。由此,即便座缓冲体15的下表面受到工作皮带25的摩擦,也能防止该下表面产生损伤。另外,若上述增强带81因长期使用而受损,则能更换该增强带81。另外,在座缓冲体15的下表面利用面状扣件以能装拆的方式设置工作皮带25吋,阳侧和阴侧的面状扣件中,将阳侧的面状扣件设于增强带81,将阴侧的面状扣件设于座缓冲体15的下表面。阴侧的面状扣件呈环状,与钩状的阳侧的面状扣件相比要柔软。因此,即便增强带81以偏离正规安装位置的方式安装于座缓冲体15的下表面而使阴侧的面状扣件从增强带81露出,也能防止阴侧的面状扣件损伤工作皮带25和座部5。实施例7图19是表示座缓冲体的变形例的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座缓冲体15的上表面,将后端侧的角部这2个部位与除此之外的部分用顔色区别开,以便能进行识别。例如,后端侧的角部这2个部位形成为黄色的第一顔色区别部15a,其它部分形成为黑色的第二顔色区别部15b。由此,特别是在老人等利用者就座时,能在视觉上进行识别,以便以臀部坐于第二顔色区别部15b的方式就座,因此,能防止就座于第一顔色区别部15a、即座缓冲体15上表面后端侧的角部而成为不稳定的状态。(符号说明)I……车身,4……背部,5……座部,8……后轮,15……座缓冲体,25……工作皮
带,26……导向体,28……摆动构件,29……导向滚筒,36……连接连杆,36a……第一连杆片,36b……第二连杆片,38……工作杆,42……第一工作连杆,43……第二工作连杆,44……制动构件。


包括以能将前端部作为支点进行转动的方式载放于座部(5)的座缓冲体(15);中途部被配置在座缓冲体的下表面侧的工作皮带(25);将工作皮带的两端部朝车身(1)两侧的下方引导的导向滚筒(29);将工作皮带的两端部向下方弹性拉拽的拉伸弹簧(34);一端与工作皮带的末端连接,另一端以能转动的方式与车身连接,在座缓冲体以前端部作为支点转动而使工作皮带的两端部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时转动的连接连杆(36);以及设置成与连接连杆的转动联动地工作,根据连接连杆的转动方向而变位至使制动构件(44)离开后轮以解除制动的状态或者使制动构件与后轮压接以实施制动的状态的工作连杆机构(45)。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