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养颜饮料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养颜饮料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周占祥, 周智渊, 周胥渊
  • 公开日
    2014年1月15日
  • 申请日期
    2012年6月19日
  • 优先权日
    2012年6月19日
  • 申请人
    三门峡乐华康源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文档编号
    A23L1/29GK103504416SQ201210202327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养颜饮料,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原料玉竹、枸杞、仲思枣、山楂、白砂糖、蜂蜜以及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颜饮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提取液、白砂糖、蜂蜜按质量比为721的比例混合后加水制成; 玉竹10%?30%枸杞15%?35% 仲思枣15%?25% 山楂10%?40%3.—种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养颜饮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O取原料将玉竹、枸杞、仲思枣、山楂分别除去杂质,清洗干净,晾干,作为原料备用; (2)制取原料提取液将玉竹、枸杞、仲思枣、山楂加入提取器,第一次加水,沸水煮后,第一次过滤,得到第一次滤洛与第一次滤液;将第一次滤洛进行第二次加水,沸水煮后,第二次过滤,得到第二次滤渣与第二次滤液,将第一次滤液与第二次滤液混合均匀,静置,第三次过滤,得到原料提取液; (3)制取养颜饮料将(2)所得到的原料提取液与白砂糖、蜂蜜按质量比为721的比例混合,进行第三次加水,搅拌均匀,即得到养颜饮料; (4)将(3)所得养颜饮料经杀菌处理、灌装,最后得到预包装养颜饮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养颜饮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加水量为原料玉竹、枸杞、仲思枣、山楂总重量的1.5?3.0倍;第二次加水量为第一次滤液重量的1.0?2.0倍;第三次加水量为提取液、白沙糖、蜂蜜总重量的5?12倍;沸水煮30分钟;静置4小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养颜饮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处理的条件如下温度为110?120°C,时间为15?30秒
  •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美容养颜效果的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饮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养颜饮料,以玉竹、枸杞、仲思枣、山楂、白砂糖、蜂蜜以及水为原料,并且还公开了养颜饮料的制作方法,具体为选取原料,将玉竹、枸杞、仲思枣、山楂制成提取液,再将此提取液、白砂糖、蜂蜜按照721的比例混合后加水制成。本发明的养颜饮料具有可靠的祛斑养颜作用,有效率达95%以上,适宜长期服用,无不良反应等优点,本发明养颜饮料的制作方法工艺简单,方便生产。
  • 发明内容
  • 专利说明
    一种养颜饮料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一种养颜饮料的制作方法[0002]祖国医学认为:女子四七(28)岁以后,中土渐虚,年五七(35)岁,肾渐衰,面始见斑。中土者脾胃也,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人体五脏六腑,生理活动及气血神营运升华赖于肾精充盈与否,先天肾精充盈,依赖后天脾胃生化气血来滋养。气血盈而精不衰,精不衰而成神升华充于面,神华盈而颜斑自消,斑自消而好容颜自现。[0003]目前美容类产品很多,如:女士的化妆品水、乳、霜,以遮瑕为主,而不能从根本上达到美容养颜的效果,并且化妆品水、乳、霜均为化学合成物质,具有一定的副作用。
[000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养颜饮料,具体为一种以内调为主、标本兼治的美颜饮料。[0005]本发明第一目的是公开一种养颜饮料,包括以下原料:玉竹、枸杞、仲思枣、山楂、白砂糖、蜂蜜以及水。[0006]优选的,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提取液、白砂糖、蜂蜜按照质量比为7:2:1的比例混合后加水制成; 玉竹 10% — 30%枸杞 15% — 35%
仲思枣15% — 25%山楂10% — 40%。
[0007]据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11月版第一版,1996年2月第I版第九次印刷的《本草纲目》记载:
仲思率,性味甘、温、无毒,补虚益气、润五脏,使人获得好颜色。
[0008]枸杞,苦、寒、无毒,补精气之不足,易颜色,令人长寿。
[0009]玉竹,甘、平、无毒,久服去面黑斑,好颜色润泽,轻身不老。
[0010]山楂,酸、冷,消食积,补脾健胃,化饮食,消痞满。
[0011]本发明的养颜饮料中:枸杞的补精为主药,玉竹的好颜润泽为其次药,仲思枣的润五脏、好颜色为佐药,山楂的补脾健胃为使药,各种药类组合,达到生精、填精、生神充于面,起到祛除面斑、美容颜之功效;同时,本发明养颜饮料中添加白砂糖、蜂蜜,用于调节口味,使得本发明的养颜饮料酸甜适口。
[001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历经30年,共3160位临床的具有颜斑的病人实验证明,2650人明显有效,360人颜斑减轻,150人无效,有效率达95%以上。
[0013]本发明所得养颜饮料每天饮用一次,晚服,每次150?200毫升。
[0014]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公开如上所述养颜饮料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
第一步:取原料,将玉竹、枸杞、仲思枣、山楂分别除去杂质,清洗干净,晾干,作为原料备用;
第二步:提取液制取,将作为原料的玉竹、枸杞、仲思枣、山楂加入提取器,加水,沸水煮后,第一次过滤,得到第一次滤洛与第一次滤液;将第一次滤洛加水,沸水煮后,第二次过滤,得到第二次滤渣与第二次滤液,将第一次滤液与第二次滤液混合,静置,第三次过滤得到提取液;
第三步:制取养颜饮料,将第二步中所得到的提取液与白砂糖、蜂蜜按质量比为7:2:1的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均匀,即得到养颜饮料。
[0015]第四步:将(3)所得养颜饮料经杀菌处理、灌装,最后得到预包装养颜饮料。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次加水量为原料玉竹、枸杞、仲思枣、山楂总重量的1.5~3.0倍;第二次加水量为第一次滤液重量的1.0~2.0倍;第三次加水量为提取液、白沙糖、蜂蜜总重量的5~12倍;沸水煮30分钟;静置4小时。
[0017]优选的,所述杀菌处理的条件如下:温度为110~120°C,时间为15~30S。
[0018]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易于生产。

[0019]下面将结合具体实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0020]实施例1:
按生产1000千克养颜饮料计
1、将玉竹、枸杞、仲思枣、山楂分别除去杂质,清洗干净,晾干,作为原料备用;分别称取20千克的仲思枣、30千克的枸杞 、25千克的玉竹、25千克的山楂;
2、将称好的玉竹、枸杞、仲思枣、山楂加入提取器中加水200千克煮30分钟,第一次过滤,得到第一次滤洛与第一次滤液;将第一次滤洛加水150千克煮30分钟,第二次过滤,得到第二次滤渣与第二次滤液;合并第一次滤液与第二次滤液,静置4小时,进行第三次过滤,得到70千克的提取液;
3、将70千克的提取液中加入20千克的白砂糖、10千克的蜂蜜混合后加水至1000千克,搅拌均匀,即得养颜饮料。
[0021]4、将上述养颜饮料经杀菌处理后灌装即得到预包装养颜饮料,杀菌处理的条件为:温度为120°C,时间为30秒。
[0022]本实施例养颜饮料的指标如下:
1、检测指标:
可溶性固形物> 7.0Brix 总酸(以柠檬酸计)≤2.0mg /L 总砷(以As计)(0.2mg /L 铅(Pb)≤ 0.05mg /L 铜(Cu) ( 5mg/L 展青霉素< 50 μ g /L 细菌总数≤100cfu/ml 大肠菌群≤3MPN/100ml 霉菌 < 10cfu/ml 酵母 < 10cfu/ml致病菌不得检出
2、感官指标 颜色:呈深红色
香气:具有浓厚的清香味,无异味 味道:酸甜适口,无异味 性状:透明,允许有少许沉淀,无明显分层 杂质: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
[0023]实施例2:
按生产1000千克养颜饮料计
.1、将玉竹、枸杞、仲思枣、山楂分别除去杂质,清洗干净,晾干,作为原料备用;分别称取18千克的仲思枣、26千克的枸杞、28千克的玉竹、28千克的山楂;
. 2、将称好的玉竹、枸杞、仲思枣、山楂加入提取器中加水200千克煮30分钟,第一次过滤,得到第一次滤洛与第一次滤液;将第一次滤洛加水150千克煮30分钟,第二次过滤,得到第二次滤渣与第二次滤液;合并第一次滤液与第二次滤液,静置4小时,进行第三次过滤,得到70千克的提取液;
. 3、将70千克的提取液中加入20千克的白砂糖、10千克的蜂蜜混合后加水至1000千克,搅拌均匀,即得养颜饮料。
[0024].4、将上述养颜饮料经杀菌处理后灌装,即得到预包装养颜饮料,杀菌处理的条件为:温度为115°C,时间为30秒。
[0025]本实施例养颜饮料的指标如下:
. 1、检测指标:
可溶性固形物≥7.0Brix 总酸(以柠檬酸计)≤2.0mg /L 总砷(以As计)≤0.2mg /L 铅(Pb)≤ 0.05mg /L 铜(Cu) ≤5mg/L 展青霉素≤ 50 μ g /L 细菌总数≤100cfu/ml 大肠菌群≤3MPN/100ml 霉菌≤ 10cfu/ml 酵母 ≤10cfu/ml 致病菌不得检出
.2、感官指标:
颜色:呈深红色
香气:具有浓厚的清香味,无异味 味道:酸甜适口,无异味 性状:透明,允许有少许沉淀,无明显分层 杂质: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
[0026]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在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