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双针床经编机的成圈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双针床经编机的成圈装置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刘莉萍, 徐敏平, 朱晓宏, 王占洪
  • 公开日
    2009年8月19日
  • 申请日期
    2008年10月30日
  • 优先权日
    2008年10月30日
  • 申请人
    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D04B27/00GK201292440SQ20082018686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双针床经编机的成圈装置,包括舌针(1)、针床(2)、上摆臂(3)、针床支架(4)、上摆杆(5)、下摆杆(6)、拉杆(7)、下摆臂(8)、连接杆(9)以及脱圈板(10),所述舌针(1)和针床(2)安装在所述上摆臂(3)上,所述上摆臂(3)、针床支架(4)、上摆杆(5)和下摆杆(6)构成一个四连杆机构,所述拉杆(7)的一端与上摆臂(3)及上摆杆(5)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销孔(8-1)与所述下摆臂(8)转动连接,所述下摆臂(8)的一端套装在机架主轴(11)上,另一端通过第二销孔(8-2)与连接杆(9)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摆臂(8)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调节所述舌针(1)高度位置及与脱圈板(10)之间的相对位置的调节孔(8-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针床经编机的成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 节孔(8 - 3 )设置在邻近所述第一销孔(8 - 1)的一端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针床经编机的成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 述调节孔(8 - 3 )有两个,且分别布置在所述第一销孔(8 - 1)的两侧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针床经编机的成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 节孔(8 - 3 )设置在邻近所述第二销孔(8 - 2)的一端5、 冲艮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针床经编机的成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 述调节孔(8-3)有两个,且分别布置在所述第二销孔(8-2)的两侧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针床经编机的成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 述调节孔(8-3)有两个,且分别布置在邻近所述第一销孔(8-1)的一端及 邻近所述第二销孔(8 - 2)的一端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针床经编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针床经编机的成 圏装置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针床经编机的成圈装置,包括舌针、针床、上下摆臂、针床支架、上下摆杆、拉杆、连接杆和脱圈板;上摆臂、针床支架及上下摆杆构成四连杆机构,拉杆的一端与上摆臂及上摆杆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销孔与下摆臂转动连接,下摆臂的一端套装在机架主轴上,另一端通过第二销孔与连接杆转动连接,下摆臂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调节所述舌针高度位置及与脱圈板之间的相对位置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可设置在邻近第一销孔或者第二销孔的一端,也可将调节孔设为两个,并且分别布置在邻近第一销孔的一端及邻近第二销孔的一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更大范围地调节舌针的高度位置及与脱圈板之间的相对位置,能满足目前花型的生产需要。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双针床经编机的成圈装置的制作方法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200620070632公开了一种双针床经编机的 成圈机构,其具有舌4十、针床、上摆臂、针床支架、上摆杆、下摆杆、#^干、 下#^、连接杆以舰圈板,所述舌针和针床固定安絲所紅#^上,上 摆臂、针床支架、上摆杆和下摆杆组成一个四连杆才几构,^^干的一端与上摆 臂;SJi摆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摆臂转动连接,所述下摆臂的一端套 ^才几架主轴上,另一端与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干由两螺4干及固定该两 螺杆的螺母构成,通过两螺杆端部分别设置的螺纟丈段与螺套的旋合深度来改 变^i^干的长度,从而改变舌针所处的高度位置及与脱圏板之间的相对位置, 以满足织造时根据花型变化而与脱圈板配合的需要;然而,随着花型变化的 日益繁多,仅靠改变拉杆螺紋段与螺套的旋合深度,往往不能使舌针达到织 造某些花型所需的高度位置及与脱圈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因而造成了织造花 型的局P艮性,给生产带来了不便。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更大范围地调节舌针的高度 位置及与脱圈板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满足生产更多种花型的双针床经编机 的成圈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一种双针床经编机的成圏 装置,包括舌针、针床、上4f^、针床支架、上摆杆、下摆杆、4i#、下摆 臂、连接杆以及脱圏板,所述舌针和针床安装在所述上摆臂上,所述上摆臂、 针床支架、上摆杆和下摆杆构成一个四连杆机构,所述4*的一端与上摆臂 及上摆杆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销孔与所述下摆臂转动连接,所述下摆 臂的一端套^4机架主轴上,另一端通过第二销孔与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 下摆臂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调节所述舌针高度位置及与脱圈板之间的相对 位置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可设置在邻近所述第 一销孔的 一端或者设置在邻近所述第二 销孔的一端,也可将调节孔设置为两个,并且分别布置在邻近所述第一销孔 的一端及邻近所述第二销孔的一端,这样调节的范围更广。3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在下#^上还设有调节孔,因而拍軒或者连接 杆与下摆臂的铰接位置可以改变,从而使舌针高度位置及与脱圈板之间的相对位置也随U生改变;当在邻近第一销孔及第二销孔的一端均设置调节孑U 则拍浙及连接杆与下^妄f的铰^务f立置可以形成多种组合搭配,从而得到更多 的舌4H立置变4匕。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针床经编机的成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
图1中所示下^^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沿A-A线的剖3见图。

参见
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双针床经编机的成圈装置,包括舌针1、针 床2、上摆臂3、针床支架4、上摆杆5、下摆杆6、 7、下#^8、连接 杆9以及脱圏板10,所述舌针1和针床2安装在所述上摆臂3上,所述上摆 臂3、针床支架4、上摆杆5和下摆杆6构成一个四连杆机构,通过上下摆杆 的摆动实现针床的上下运动,所述^M干7的一端与上4罢臂3 AJi摆杆5转动 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销孔8-1与所述下4I^8转动连接,所述下摆臂8 的一端套M机架主轴11上,另一端通过第二销孔8-2与连接杆9转动连 接,所述^^干由两螺杆及固定该两螺杆的螺母构成,所述下摆臂8上设有至 少一个用于调节所述舌针1高度位置及与脱圈板10之间的相对位置的调节孔 8-3。
所述调节孔8-3可设置在邻近所述第一销孔8 - 1的一端,也可设置在 邻近所述第二销孔8-2的一端;所述调节孔8-3也可设为两个,并且分别 布置在所述第一销孔8 - 1的两侧,或者分别布置在所述第二销孔8 - 2的两 侧。如图2、 3所示,可在邻近第一销孔8 - 1及第二销孔8-2的一端均设置 两个调节孔8-3,则拉杆7及连接杆9与下摆臂8的铰接位置可以形成多种 搭配组合,如J^竖直的两铰^^立置搭配或相距较远两铰接位置的交叉搭配, 从而得到较多的舌针1高度位置及与脱圏板IO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示实施方式的结构,还可有其它变换,例如调节 孔为腰圆形孔。只要在下摆臂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舌针高度位置及与脱圈板 之间的相对位置的调节孔即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