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球形蜂窝孔式肋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叠合板的制作方法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以及建筑结构形式的多样化,现有施工技术已不能满足要求,大跨度空间结构需要新的结构型材。现有的叠合板基本上适用于小跨度框架结构,且不能解决保温隔热的问题,随着建筑层高的增加,减轻自重也变得很重要。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叠合板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预制底板之钢筋混凝土下层受力钢筋布置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预制底板之球形蜂窝孔式肋架混凝土上层之球形蜂窝孔和肋架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预制底板之球形蜂窝孔式肋架混凝土上层球形蜂窝孔填充保温隔热层示意图[0012]图5是上述图4之A-A向剖面图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本实用新型叠合板由预制底板和现浇混凝土层组成,预制底板由钢筋混凝土下层I和逑M蜂窝孔式肋架混凝土上层2组成,在所述的钢筋混凝土下层1.沿成板宽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受力钢筋4,所述受力钢筋4上,垂直间隔连接有分布钢筋5 ;在所述的逑M蜂窝孔式肋架混凝土上层2,其蜂窝孔K是球形孔,其相邻蜂窝孔间是关联的球形肋架;在所述的逑M蜂窝孔K内填充有保温隔热层6,预制底板成型后,运至施工现场装配,在预制底板的蜂窝孔式肋架混凝土上层2上现浇一层混凝土 3,即形成叠合板。制备预制底板的钢筋混凝土下层I时,沿成板宽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受力钢筋4由预应力钢筋,或者预应力钢筋和普通钢筋组成,先对预应力钢筋进行张拉,当采用预应力钢筋和普通钢筋时,两种钢筋间隔布置,浇筑制备混凝土下层I ;浇筑完成后,立即在钢筋混凝土下层I上,间隔排布并固定球体形保温材料,再在球体形保温材料的间隙中浇筑混凝土,所浇筑混凝土层全覆盖球体形保温材料,形成球形蜂窝孔内填充有保温隔热层6的球体肋架混凝土 层2 ;至此,即形成预制底板;当预制底板达到规定的强度后,将其运至施工现场装配并现浇混凝土层3,即形成与蜂窝孔式肋架混凝土上层2结合形成一体叠合层。
球形蜂窝孔式肋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袁继雄, 陈志远袁继雄, 陈志远袁继雄, 陈志远袁继雄, 陈志远叶喆宏, 陆卫明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张鹏飞肖燎王旭明宋运来
专利相关信息
-
宋运来黄妃慧, 张兆合鱼智浩黄晓东, 张韬黄晓东, 张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