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温热治疗垫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温热治疗垫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李相福
  • 公开日
    2006年9月27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8月9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8月9日
  • 申请人
    北京美健寰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61F7/00GK2820144SQ20052010354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温热治疗垫,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可让用户可躺在上面的主体,在所述主体内部一侧设置固定的双向驱动电机,上述驱动电机通过传送带传送把驱动力传给一个螺杆,使螺杆形成转动,在所述螺杆上具有一个用螺钉与其螺杆相结合的并且在螺杆转动时可前后往返移动的移动体,该移动体具有形成垂直方向升降空间;一个治疗器移动板,其底面具有可插入上述移动体的升降空间内的移动棒,该治疗器移动板的底面还设有移动轨道,而其治疗器移动板的上面是安置固定的温热治疗器,在主体上设置具有曲线面的曲线轨道,该曲线轨道是与所述的移动轨道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热治疗垫,其特征在于其中在主体内部设置有压缩机,该压缩机连接着冷暖风发生器,其冷暖风发生器连接有管路,所述的管路沿着主体边缘设置并且具有出风口,在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覆盖纸,该覆盖纸的三个周边是与主体表面结合在一起,仅有一个入口,该入口是橡胶带式可伸缩材料构成;此外,在主体上还设置有加热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热治疗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移动棒的下端形成有悬挂台,该悬挂台是位于移动体所形成的一个垂直的流动空间中,在所述的治疗器移动板与移动体之间的移动棒上设有升降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热治疗垫,其特征在于在主体的一端设置有一个辅助垫子,该辅助垫子有一个收纳空间,且收纳空间具有一个开关件,在温热治疗器不使用时,可将温热治疗器放置于内,在主体的一个侧端设置有温热治疗垫的输出连接操作部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热治疗垫,特别是涉及一种主体为垫子型,其温热治理器在此垫型的主体上直线往返运动时,可上下移动,同时,可对用户的各椎关节更有效的加压热敷的温热治疗垫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热治疗垫,其包括一个主体,在所述主体内部一侧设置固定的双向驱动电机,上述驱动电机通过传送带传送把驱动力传给一个螺杆,使螺杆形成转动,在所述螺杆上具有一个用螺钉与其螺杆相结合的并且在螺杆转动时可前后往返移动的移动体,该移动体具有形成垂直方向升降空间;一个治疗器移动板,其底面具有可插入上述移动体的升降空间内的移动棒,该治疗器移动板的底面还设有移动轨道,而其治疗器移动板的上面是安置固定的温热治疗器,在主体上设置具有曲线面的曲线轨道,该曲线轨道是与所述的移动轨道相配合。这样,治疗器移动板一方面在螺杆转动下做直线往返运动,并随着曲线轨道可上下移动,故会获得更有效的治疗效果。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温热治疗垫的制作方法一般情况下,在家庭或者特定场所广泛使用的物理治疗器大多是利用氦灯、红外线灯,对用户的患部加压热敷的温热治疗器及利用高频灯的高频治疗器。这些各种治疗器将正确地对准用户椎关节的穴位后,其效果非常显著。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将仪器对准原来的椎关节后,经过一定时间,应移向下一椎关节。然而,使用这种治疗器时,因为用户直接对准脊柱后,经过一段时间,使用时,向下一椎关节移动,对活动不便的患者或无法正确地对准椎关节穴位的患者来讲,其效果并不理想。即使是使用,大部分用户无法将治疗器准确地对准椎关节穴位,这使温热治疗器的效果不显著。即使有移动装置因为这是床型,其体积非常大,占据很多空间。又因为是简单的直线往返运动,存在无法有效地指压各椎关节穴位的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以往技术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热治疗垫,其是将主体以垫子型制作后,提供在此垫子型的主体上温热治疗器直线往返运动时,可上下移动,对用户的各椎关节进行更有效的指压热敷的温热治疗垫。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温热治疗垫,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可让用户可躺在上面的主体,在所述主体内部一侧设置固定的双向驱动电机,上述驱动电机通过传送带传送把驱动力传给一个螺杆,使螺杆形成转动,在所述螺杆上具有一个用螺钉与其螺杆相结合的并且在螺杆转动时可前后往返移动的移动体,该移动体具有形成垂直方向升降空间;一个治疗器移动板,其底面具有可插入上述移动体的升降空间内的移动棒,该治疗器移动板的底面还设有移动轨道,而其治疗器移动板的上面是安置固定的温热治疗器,在主体上设置具有曲线面的曲线轨道,该曲线轨道是与所述的移动轨道相配合。这样,在温热治疗垫工作过程中,治疗器移动板一方面在螺杆转动下做直线往返运动,同时随着其移动轨道沿着曲线轨道运行中可做上下移动,因此温热治疗器通过这样的运动的结合,可对用户各椎关节进行指压热敷。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其中对于提供的温热治疗垫,在所述的移动棒的下端形成有悬挂台,该悬挂台是位于移动体所形成的一个垂直的流动空间中,在所述的治疗器移动板与移动体之间的移动棒上设有升降弹簧,这样可使得进一步提高对使用者患部指压热敷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其中在主体内部设置有压缩机,该压缩机连接着冷暖风发生器,其冷暖风发生器连接有管路,所述的管路沿着主体边缘设置并且具有出风口,在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覆盖纸,该覆盖纸的三个周边是与主体表面结合在一起,仅有一个入口,该入口是橡胶带式可伸缩材料构成,因此,冷暖风发生器随着压缩机的启动,根据用户的选择产生冷风或暖风,此时,冷风或暖风通过出风口,向主体内排出,向主体内排出的冷风或暖风不向外部泄漏,随着覆盖纸的膨胀,用户可接受冷敷或热敷;此外,在主体上还设置有加热器,这样可使主体的表面温度上升到一定的程度,使用户的身体发热,产生促进循环的效果,使温热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另外,在主体的一端设置有一个辅助垫子,该辅助垫子有一个收纳空间,且收纳空间具有一个开关件,在温热治疗器不使用时,可将温热治疗器放置于内,在主体的一个侧端设置有温热治疗垫的输出连接操作部,温热治疗器可插入到其上,并且可根据其上的操作键进行工作。
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特征与功效,使得能够对本实用新型有进一步清楚地了解。


图1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温热治疗垫平面图;图2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温热治疗垫横断面图;图3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曲线轨道正面图;图4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升降构件的使用状态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斜视图;图6是图5实施例的平面图;图7是图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辅助垫子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请先参看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温热治疗垫的结构平面图,图2为温热治疗垫的横断面图,图3为轨道的正面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温热治疗垫由以下构造组成其包括一个可让用户可躺在上面的主体100,在所述主体内部一侧设置固定的双向驱动电机200,上述驱动电机通过传送带210传送把驱动力传给一个螺杆300,使螺杆300形成转动,在所述螺杆300上具有一个用螺钉(未示出)与其螺杆300相结合的并且在螺杆300转动时可前后往返移动的移动体500,该移动体500具有形成垂直方向升降空间510;一个治疗器移动板400,其底面具有可插入上述移动体的升降空间510内的移动棒420,该治疗器移动板400的底面还设有移动轨道410,而其治疗器移动板400的上面是安置固定的温热治疗器(未示出),在主体100上设置具有曲线面610的曲线轨道600,该曲线轨道600是与所述的移动轨道410相配合。这样,在温热治疗垫工作过程中,治疗器移动板400一方面在螺杆300转动下做直线往返运动,同时随着其移动轨道410沿着曲线轨道600运行中可做上下移动,因此温热治疗器通过这样的运动的结合,可对用户各椎关节进行指压热敷。
在这里,温热治疗垫在已经输入的程序作用下,虽然可自动启动,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希望集中治疗时,可手动启动。
若使用这种构造,首先,应将温热治疗器安置固定在治疗器移动板400上后,用户躺在主体100上的情况下,打开双向电机300,则双向电机200的驱动力,通过传送带210的传送,传送到螺杆300,螺杆300随着双向电机200驱动方向,处于空转状态。
那么,移动体500随着螺杆300可直线往返运动,此时,治疗器移动板400在移动棒420的作用下,不仅与移动体500仪器在曲线轨道600上直线往返运动,随着曲线面,在移动轨道410的引导下,移动台420在升降空间510可自由移动。因此,治疗器移动板400与温热治疗器通过上下移动,对用户各椎关节进行指压热敷。
下面请参看图4,其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升降构件的使用状态图;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方式中,其中对于提供的温热治疗垫,在所述的移动棒420的下端形成有悬挂台422,该悬挂台是位于移动体500所形成的一个垂直的流动空间421中,在所述的治疗器移动板400与移动体500之间的移动棒420上设有升降弹簧423,这样可使得进一步提高对使用者患部指压热敷效果。
请继续参看附图5至7,其中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斜视图;图6是图5实施例的平面图;图7是图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方式中,其中在主体100内部设置有压缩机103,该压缩机103连接着冷暖风发生器102,其冷暖风发生器102连接有管路(未示出),所述的管路沿着主体边缘设置并且具有出风口104,在主体100的上表面设置有覆盖纸101,该覆盖纸101的三个周边是与主体100表面结合在一起,仅有一个入口(参看图5和7),该入口是橡胶带式可伸缩材料构成,因此,冷暖风发生器102随着压缩机103的启动,根据用户的选择产生冷风或暖风,此时,冷风或暖风通过出风口104,向主体100内排出,向主体100内排出的冷风或暖风不向外部泄漏,随着覆盖纸101的膨胀,用户可接受冷敷或热敷;此外,在主体100上还设置有加热器105,这样可使主体100的表面温度上升到一定的程度,使用户的身体发热,产生促进循环的效果,使温热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参看附图8,其是本实用新型的有关辅助垫子的实施例示意图,其是在主体100的一端设置有一个辅助垫子700,该辅助垫子700有一个收纳空间710,且收纳空间710具有一个盖件720,在温热治疗器800不使用时,可将温热治疗器800放置于内,在主体100的一个侧端设置有温热治疗垫的输出连接操作部730,温热治疗器800可插入到其上,并且可根据其上的操作键进行工作,所述的辅助垫子700是通过结合件740而与主体100结合在一起的。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因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100为垫子型,其大小为小型化,所占据的空间不仅很小,而且为消费者减轻了经济负担。
另外,安置固定于治疗器移动板上的温热治疗器随着直线往返运动的同时,随着曲线轨道可上下移动,因此,可以获得更加显著的指压热敷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手段确可达致预期的目的与功效,同时解决了习知装置的种种问题及缺点而具有长远进步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创作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