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低消耗高效率的茶叶杀青的制造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低消耗高效率的茶叶杀青的制造方法
  • 发明者
    黄赫鹰, 朱桅帆, 朱泽星
  • 公开日
    2015年3月25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11月13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11月13日
  • 申请人
    桂东县玲珑王茶叶开发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23F3/06GK204217784SQ20142067595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低消耗高效率的茶叶杀青机,包括加热腔、滚筒、电机、空气加热系统和空气循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通过支撑脚固定安装在水平面,滚筒设置在加热腔内部,所述电机设置在加热腔外部,在滚筒内部设置有延伸至外部的主轴,主轴通过传动杆与电机相连接;所述空气加热系统设置在加热腔下方,空气加热系统包括空气加热室和燃烧腔,所述空气加热室进气端连接有空气循环器,空气加热室的出气端通过热气管连接加热腔内部,在空气加热室和空气循环器之间还设置有空气干燥器;在滚筒内设置有若干杀青腔,杀青腔固定在滚筒上,杀青腔环绕主轴环形分布,在杀青腔上开有透气孔,所述滚筒的滚筒壁上同样设有透气孔,在主轴外表面涂有防热涂层;所述空气加热室内设置有电加热管,在燃烧室内设置有延伸至空气加热室内部的重力热管,在燃烧室上还设有清灰门,在重力热管内填充有传热介质;所述空气循环器还通过湿气管连接加热腔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消耗高效率的茶叶杀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为密封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消耗高效率的茶叶杀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介质为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消耗高效率的茶叶杀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热管内部抽成负压状态
  •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具体是一种低消耗高效率的茶叶杀青机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消耗高效率的茶叶杀青机,包括加热腔、滚筒、电机、空气加热系统和空气循环器,所述加热腔通过支撑脚固定安装在水平面,滚筒设置在加热腔内部,所述电机设置在加热腔外部,在滚筒内部设置有延伸至外部的主轴,主轴通过传动杆与电机相连接;所述空气加热系统设置在加热腔下方,空气加热系统包括空气加热室和燃烧腔,所述空气加热室进气端连接有空气循环器,通过在滚筒内设置多个杀青腔,增加了茶叶的热交换面积,提升了杀青效率,并且通过空气循环器使加热腔内的湿热空气重新加热进行循环,有效避免热能的流失,减少能源的消耗,空气干燥器的设置使进入加热腔内的空气干燥,使茶叶杀青质量高,成品效果好。
  • 专利说明
    一种低消耗高效率的茶叶杀青机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一种低消耗高效率的茶叶杀青的制造方法 [0002]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茶的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等,其中的绿茶由于未经发酵,保留较多天然物质,健康保健,且饮用时带有大自然的清香而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绿茶在加工时需要经过杀青、揉捻等工艺。 [0003]杀青工艺是优质绿茶达到清汤绿叶标准的关键,现有茶叶需求量较大,老式的人工杀青已不能满足市场供应,但现今的茶叶杀青机多数采用大滚筒将大量茶叶进行同时加工,这种加工方法由于受热不均匀,茶叶的质量难以保证,在对杀青机进行加热时也需要大量热量对滚筒进行加热,能量消耗大,增加加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消耗高效率的茶叶杀青机,以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低消耗高效率的茶叶杀青机,包括加热腔、滚筒、电机、空气加热系统和空气循环器,所述加热腔通过支撑脚固定安装在水平面,滚筒设置在加热腔内部,所述电机设置在加热腔外部,在滚筒内部设置有延伸至外部的主轴,主轴通过传动杆与电机相连接;所述空气加热系统设置在加热腔下方,空气加热系统包括空气加热室和燃烧腔,所述空气加热室进气端连接有空气循环器,空气加热室的出气端通过热气管连接加热腔内部,在空气加热室和空气循环器之间还设置有空气干燥器;在滚筒内设置有若干杀青腔,杀青腔固定在滚筒上,杀青腔环绕主轴环形分布,在杀青腔上开有透气孔,所述滚筒的滚筒壁上同样设有透气孔,在主轴外表面涂有防热涂层;所述空气加热室内设置有电加热管,在燃烧室内设置有延伸至空气加热室内部的重力热管,在燃烧室上还设有清灰门,在重力热管内填充有传热介质;所述空气循环器还通过湿气管连接加热腔下部。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腔为密封结构。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热介质为水。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重力热管内部抽成负压状态。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滚筒内设置多个杀青腔,增加了茶叶的热交换面积,提升了杀青效率,并且通过空气循环器使加热腔内的湿热空气重新加热进行循环,有效避免热能的流失,减少能源的消耗,空气干燥器的设置使进入加热腔内的空气干燥,使茶叶杀青质量高,成品效果好。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滚筒的剖面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杀青腔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空气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加热腔,2-滚筒,21-滚筒壁,22-杀青腔,23-透气孔,3-电机,4-空气加热室,41-电加热管,5-燃烧腔,51-重力热管,52-清灰门,6-主轴,61-防热涂层,7-传动杆,8-空气循环器,81-空气管,82-热气管,83-湿气管,9-空气干燥器,11-支撑脚。


[00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低消耗高效率的茶叶杀青机,包括加热腔1、滚筒2、电机3、空气加热系统和空气循环器8,所述加热腔1通过支撑脚11固定安装在水平面,滚筒2设置在加热腔1内部,加热腔1为密封结构,所述电机3设置在加热腔1外部,在滚筒2内部设置有延伸至外部的主轴6,主轴6通过传动杆7与电机3相连接,电机3带动主轴3和滚筒2进行转动;所述空气加热系统设置在加热腔1下方,空气加热系统包括空气加热室4和燃烧腔5,所述空气加热室4进气端连接有空气循环器8,空气加热室4的出气端通过热气管连接加热腔1内部,在空气加热室4和空气循环器8之间还设置有空气干燥器9 ;
[0018]在滚筒2内设置有若干杀青腔22,杀青腔22固定在滚筒2上并跟随滚筒2进行转动,杀青腔22环绕主轴6环形分布,在杀青腔22上开有透气孔23,方便杀青腔22内空气与外界进行循环,所述滚筒2的滚筒壁21上同样设有透气孔,在主轴6外表面涂有防热涂层61,避免主轴6长时间在湿热空气中工作造成的损坏;
[0019]所述空气加热室4内设置有电加热管41,在燃烧室5内设置有延伸至空气加热室4内部的重力热管51,在燃烧室5上还设有清灰门52,所述重力热管51在燃烧室5内为加热段,在空气加热室4内为放热段,在重力热管51内填充有传热介质,所述传热介质为水,重力热管51内部抽成负压状态,通过燃烧加热重力热管51内的传热介质使其受热气化从加热段上升至放热段,在放热段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后冷凝液化回到加热段,在负压状态下水沸点较低,加快了热交换效率;所述空气循环器8还通过湿气管83连接加热腔1下部;
[0020]当茶叶进入滚筒2时,被分流至各个杀青腔22内,茶叶跟随杀青腔22翻滚,多个杀青腔22使茶叶的热接触面积大,热交换速度快,空气循环器8通过空气管81将空气输送至空气加热腔4内部,空气加热腔4通过电加热管41和重力加热管51对空气进行加热,力口热后的气体通过热气管82进入加热腔1内与茶叶进行热交换杀青,双加热方式保证空气的加热温度,加热腔1内降温湿润的气体通过湿气管83和空气循环器8再次进入空气加热腔4进行循环,有效避免热能的流失,减少能源的消耗,气体在进入空气加热腔4之前都需要经过空气干燥器9进行干燥,保证加热腔1内的加工环境,提高杀青效率。
[00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滚筒2内设置多个杀青腔22,增加了茶叶的热交换面积,提升了杀青效率,并且通过空气循环器8使加热腔1内的湿热空气重新加热进行循环,有效避免热能的流失,减少能源的消耗,空气干燥器9的设置使进入加热腔I内的空气干燥,使茶叶杀青质量高,成品效果好。
[002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3]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