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治疗气阴两虚型胸痹的中药制备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治疗气阴两虚型胸痹的中药制备方法
  • 发明者
    朱素娟
  • 公开日
    2012年1月4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9月11日
  • 优先权日
    2011年9月11日
  • 申请人
    朱素娟
  • 文档编号
    A61K31/7016GK102302696SQ20111026762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气阴两虚型胸痹的中药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取人参9克、干地黄6克、小麦9克、玉竹6克、甘草9克、龙眼肉6克、北沙参6克、白术3克、白芍药6克、白扁豆3克、 西洋参6克、麦门冬3克、杨梅6克、鸡子黄3克、枸杞子9克、党参6克、桑椹子6克、黄芪 3克、黄精3克、川芎6克、月季花3克、丹参6克、凤仙花6克、水蛭3克、水红花子3克、地锦草3克、延胡索6克、自然铜6克、刘寄奴3克、红花6克、杜鹃花3克、苏木6克、皂角刺3 克、没药6克、鸡血藤3克、饴糖6克和大枣9克,将以上37味中药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共煎药液390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气阴两虚型胸痹的中药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气阴两虚型胸痹的中药制备方法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取人参9g、干地黄6g、小麦9g、玉竹6g、甘草9g、龙眼肉6g、北沙参6g、白术3g、 白芍药6g、白扁豆3g、西洋参6g、麦门冬3g、杨梅6g、鸡子黄3g、枸杞子9g、党参6g、桑椹子6g、黄芪3g、黄精3g、川芎6g、月季花3g、丹参6g、凤仙花6g、水蛭3g、水红花子3g、地锦草3g、延胡索6g、自然铜6g、刘寄奴3g、红花6g、杜鹃花3g、苏木6g、皂角刺3g、没药6g、鸡血藤3g、饴糖6g和大枣9g,以上37味药一起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气阴两虚型胸痹的中药共煎药液390毫升, 当气阴两虚型胸痹的病人需要治疗时,使药液温度为35°C,每次130毫升,口服,每日三次, 二日为一疗程,若症状仍存,再服第二疗程,以至痊愈398例气阴两虚型胸痹患者中,男性166例,占41. 7% ;女性232例,占58. 3%女性多于男性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气阴两虚型胸痹的中药制备方法目前治疗气阴两虚型胸痹,一般采用1、卡波罗孟有头晕、恶心、关节痛;静脉注射时可见面部潮红、胸部发热、心悸等。2、硝酸甘油①用药后由于颅内血管紧张度减低,可致搏动性头痛,尚可致头昏、眩晕;②血管扩张而有舌烧灼感、脸部充血、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扩张眼内血管而增加眼压,故青光眼患者忌用;③长期应用可发生耐药性;④静脉注射时必需严密监测血压、心率。3、双嘧达莫有上腹不适或恶心,头痛、头晕较常发生,偶有过敏性皮疹、低血压。急性心肌梗死时慎用。4、亚硝酸异戊酯过量产生较多的变性血红蛋白,可致缺氧性贫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需要亚甲蓝广ang/kg作5min以上的静脉注射, 或吸氧及输血。5、尼可地尔可见头痛、头晕、恶心。面红、乏力、食欲减退。青光眼、孕妇、 严重肝功能不良者慎用。6、哌克昔林服用初期有头晕、头痛、眼花、恶心、呕吐、震颤、乏力等。大剂量可使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升高,可使糖尿病人发生低血糖,故肝、肾病及糖尿病患者禁用。7、硝酸异山梨脂有恶心、呕吐、不安、苍白、出汗甚至虚脱,偶有皮疹,甚至剥脱性皮炎。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治疗气阴两虚型胸痹的中药制备方法。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气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胸痹的临床表现最早见于《内经》。《灵枢 五邪》篇曾经指出“邪在心,则病心痛”。《素问 藏气法时论篇》亦说“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灵枢 厥论》篇还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这种真心痛讲的就是胸痹的重证。病因病机胸痹日久,气阴两虚,气虚则无以行血,阴虚则脉络不利,均可使血行不畅,气血瘀滞而发本病。临床表现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甚,舌偏红或有齿印,脉细弱无力,或结代。它的技术方案为取人参9重量份、干地黄6重量份、小麦9重量份、玉竹6重量份、 甘草9重量份、龙眼肉6重量份、北沙参6重量份、白术3重量份、白芍药6重量份、白扁豆3 重量份、西洋参6重量份、麦门冬3重量份、杨梅6重量份、鸡子黄3重量份、枸杞子9重量份、党参6重量份、桑椹子6重量份、黄芪3重量份、黄精3重量份、川芎6重量份、月季花3 重量份、丹参6重量份、凤仙花6重量份、水蛭3重量份、水红花子3重量份、地锦草3重量份、延胡索6重量份、自然铜6重量份、刘寄奴3重量份、红花6重量份、杜鹃花3重量份、苏木6重量份、皂角刺3重量份、没药6重量份、鸡血藤3重量份、饴糖6重量份和大枣9重量3份,将以上37味中药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 共煎药液390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气阴两虚型胸痹的中药。 该发明的优点是本方37味中药,在药店均能买到,制作简单,制成的中药液毒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君臣佐使,恰到好处。应用中药的同时,避免了西药引起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人参、干地黄、小麦、玉竹、甘草、龙眼肉、北沙参、白术、白芍药、白扁豆、西洋参、麦门冬、杨梅、鸡子黄、枸杞子、党参、桑椹子、黄芪、黄精以上19味药具有安神定悸、纳气平喘、生津止渴、补中益气、益肾补元、养心益脾、缓急止痛、调和药性、补气健脾之功效,在治疗气阴两虚型胸痹的过程中,起主要治疗作用,故为君药。川芎、月季花、丹参、凤仙花、水蛭、水红花子、地锦草、延胡索、自然铜、刘寄奴、红花、杜鹃花、苏木、皂角刺、没药、鸡血藤,以上16味药具有行气开郁、活血止痛、去瘀止痛、散血破癥、润燥滑肠之功效,在治疗气阴两虚型胸痹的过程中,能辅助主药发挥治疗作用,故为臣药。饴糖甘, 温。入脾、胃、肺经。缓中止痛、益气补虚、生津润燥、主补虚乏、消骨化刺。能率诸药直达病灶,故为佐药。大枣甘、温。入脾、胃经。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既能纠诸药之偏性,又能缓解诸药之毒性,故为使药。人参、干地黄、小麦、玉竹、甘草、龙眼肉、北沙参、白术、 白芍药、白扁豆、西洋参、麦门冬、杨梅、鸡子黄、枸杞子、党参、桑椹子、黄芪、黄精、川弯、月季花、丹参、凤仙花、水蛭、水红花子、地锦草、延胡索、自然铜、刘寄奴、红花、杜鹃花、苏木、 皂角刺、没药、鸡血藤,饴糖、大枣这37味药配伍应用,共同起到纳气平喘、生津止渴、补中益气、益肾补元、养心益脾、缓急止痛、补气健脾、活血止痛、去瘀止痛、散血破癥、润燥滑肠、 利气宽胸散结之功效。君臣佐使,配伍得当,是治疗气阴两虚型胸痹的最佳配方。人参甘、 微苦,温。入脾、肺经。益气救脱、安神定悸、培补气血、纳气平喘、生津止渴、补中益气、益肾补元、扶正去邪。干地黄甘、苦,凉。入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逐血痹,治疗胎动不安。小麦甘,凉。入心、脾、肾经。养心益脾、清热润燥、止血散血。玉竹甘,平。入肺、胃经。养阴润燥、补肾防衰、扶正截疟。甘草甘、平;无毒。入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龙眼肉甘,温。入心、脾经。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肺止咳。北沙参甘、淡,微寒。入肺、脾、胃经。养阴益胃、养阴清肺。白术苦、 甘,温。入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化痰、利水退肿、祛风散寒、固表止汗、益气安胎。白芍药苦、酸,微寒。入肝、脾经。养血柔肝、敛阴止汗、缓中止痛、平抑肝阳。白扁豆甘、微温。 入脾、胃经。化湿解暑、健脾和中、除湿止带、生津止渴、解毒、消积化癥。西洋参辛、甘、苦, 寒。入心、肺、胃、肾、大肠经。补气益阴、清热生津、清热止血。麦门冬甘、微苦,寒。入肺、 胃、心经。养阴润肺、清热除烦、益胃生津、凉血止血。杨梅甘、酸,温。入脾、胃、肝经。养阴生津、和胃消食。鸡子黄甘,平。入心、肾经。滋阴润燥、养血息风、清热止痢、凉血止漏、 清热消肿。枸杞子甘,平。入肝、肾经,兼入肺经。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党参甘、平。入肺、脾经。益气健脾、益气生津、补气除热。桑椹子甘,寒。 入肝、肾、心经。补益肝肾、增液生津、滋阴养血、延年益寿。黄芪甘,微温,无毒。入肺、脾经。补气升阳、补气摄血、补气行滞、去瘀散结、益气固表、补气益阴、利水消肿、温里散寒、托脓生肌、强体质、延年益寿。黄精甘,平,无毒。入脾、肺、肾经。治肺阴虚咳嗽、治肺痨咳血、益精壮筋骨、治内热消渴、治脾胃虚弱。川芎辛、苦,温。入肝、胆、膀胱、三焦经。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消肿排脓。月季花甘,温。入肝经。活血调经、消肿解毒。丹参苦,微寒。入心、肝、肾、脾经。活血调血、祛瘀止痛、凉血消肿、养血安神、补血益气。凤仙花甘、微苦,温。入肝经。活血通经、祛风止痛。水蛭咸、苦,平、有小毒。入肝经。破血逐瘀。水红花子咸,寒。入肝、胃、脾经。散血破癥、利水消肿、消积止痛。地锦草苦、辛, 平,涩。入肺、肝、胃、大肠、膀胱经。活血止血、清热解毒、利湿退黄、通乳,治疗疳积。延胡索辛、苦,温。入心、肝、脾经。活血行气、活血散瘀。自然铜辛、苦,平。入肝、肾经。散瘀止痛、接筋续骨。刘寄奴苦,温。入心、肝、脾经。破血通经、散瘀止痛、醒脾消食。红花 辛,温。入心、肝经。活血祛瘀、通经止痛、调血和血。杜鹃花辛、甘、酸,温。入肝、脾、肾经。活血止血、祛风除湿。苏木甘、咸,平。入肝、胃、大肠经。行血破瘀、消肿止痛。皂角刺辛,温。入肝、肺经。消肿排脓、搜风拔毒、行气理气。没药苦、辛,平。入心、肝、脾、肾经。散血祛瘀、活血止血、生肌治痿、坠胎、疗目祛翳。鸡血藤苦、甘,温。入心、脾经。活血化瘀、舒筋通络、补中暖胃。饴糖甘,温。入脾、胃、肺经。缓中止痛、益气补虚、生津润燥、 主补虚乏、消骨化刺。大枣甘、温。入脾、胃经。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一种治疗气阴两虚型胸痹的中药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治疗气阴两虚型胸痹一般采用硝酸甘油,用药后容易引起不良反应。该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取人参、干地黄、小麦、玉竹、甘草、龙眼肉、北沙参、白术、白芍药、白扁豆、西洋参、麦门冬、杨梅、鸡子黄、枸杞子、党参、桑椹子、黄芪、黄精、川芎、月季花、丹参、凤仙花、水蛭、水红花子、地锦草、延胡索、自然铜、刘寄奴、红花、杜鹃花、苏木、皂角刺、没药、鸡血藤、饴糖和大枣,将以上中药放入水中浸泡,然后文火煎制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气阴两虚型胸痹的中药。它的优点是该中药液副作用小、毒性小。口服后在消化道内吸收好,并且疗效稳定,不易反弹。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