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过敏性皮炎的外用药物的制作方法 [0002]过敏性皮炎是由于接触过敏性抗原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它主要是由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凡对特异性抗原有遗传的或体质上易感的人,在接触这种抗原时,可导致速发型或迟发型过敏性皮炎,主要是指人体接触到某些过敏源而引起皮肤红肿、发痒、风团、脱皮等皮肤病症。 [0003]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是由许多因素导致的皮肤炎症反应。常见的过敏性皮炎主要有二类:接触性皮炎和化妆品皮炎。不同致病因素所致的过敏反应不同。 [0004]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是因皮肤或粘膜部位接触某种外来刺激物质后所导致的皮肤急性炎症反应。其原因可分两大类:原发性刺激,主要由强酸、强碱、斑蟊和某些刺激性较强或浓度较大的化学物质引起。此类无个体选择性,且无潜伏期,任何人接触均可立即引起皮肤急性炎症;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此型主要是迟发性变态反应(第Vl型变态反应)。是由于接触某种刺激因子(过敏原)作用于皮肤和粘膜后,仅有少数具有特异性过敏体质的人发病,初次接触后并不立即发病,而往往经过4一20天的潜伏期(平均7— 8天)使机体先致敏,如再次接触该物质后,可在12小时左右(一般不超过72小时)即可发生皮炎。此类过敏反应是接触性皮炎中最常见者。 [0005]由化妆品引起的皮肤炎症,称化妆品皮炎。有人经常使用某种化妆品,一旦停用或再次使用便会发生过敏反应;也有人在首次使用后面部即出现过敏反应,还有的是在使用后经过日光照晒而发生反应。 [0006]目前对过敏性皮炎的治疗还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或者药物。在西医治疗方面,多采用化学制剂,如激素类药物,虽然但是见效快,但副作用大,且容易复发;虽有一定的疗效,但起不到根本的治疗作用,给患者带来精神上和经济上带来沉重的负担。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及治疗皮肤疾病的西药带来的不良反应、中药疗效不明显的问题,通过临床试验反复验证配制而成的,符合传统中医学理论,从而提供一种防治过敏性皮炎的外用药物,以篇蓄、泽漆、穿心莲、纤毛婆婆纳、薄荷为君药主要作用于皮肤过敏性皮炎部位的消炎,止痒;冬瓜、漆大姑、田旋花、罗汉果叶、女贞叶、芦荟为臣药既有治疗作用,又有保护皮肤的作用,以千里光、雷公藤、玉兰花、西河柳、马鞍藤根、大风子、薅田薦、轻粉、山香草、东方乌毛蕨叶、轻粉、冰片、维生素B 6和赛庚啶为辅佐之药,促进君臣之药的药效,并有协调作用;赛庚啶具有抗胆碱及抗组胺作用,维生素B 6易溶于水,能增加皮肤粘膜的新陈代谢和抑制过敏反应,促进细胞的生长;
芦荟对皮肤有保湿、滋润和延长局部药效的作用。冰片和薄荷油具有清凉解毒、护肤的作用,最终治愈过敏性皮炎,并防止炎症频繁复发。
[0008]本发明所述防治过敏性皮炎的外用药物,是由以下重量配份的原料制成:
篇蓄30-40份、泽漆30-40份、穿心莲30-40份、纤毛婆婆纳30-40份、薄荷30-40份、冰片30-40份、冬瓜20-30份、漆大姑20-30份、田旋花20-30份、罗汉果叶20-30份、女贞叶20-30份、芦荟20-30份、千里光10-20份、雷公藤10-20份、玉兰花10-20份、西河柳10-20份、马鞍藤根10-20份、大风子10-20份、薅田薦1-10份、轻粉1-10份、山香草1-10份、东方乌毛蕨叶1-10份、维生素B 6 1-10份、赛庚啶1-10份。
[0009]制备方法:按比例称取篇蓄、泽漆、穿心莲、纤毛婆婆纳、薄荷、冬瓜、漆大姑、田旋花、罗汉果叶、女贞叶、芦荟、千里光、雷公藤、玉兰花、西河柳、马鞍藤根、大风子、薅田薦、山香草、东方乌毛蕨叶各味药物,分别去除杂质、洗净、晾干炒黄,将药物混合,加四倍量药物的清水浸泡3小时,移入砂锅中加入食盐大火至沸,然后文火煎煮3小时,滤出药液,再加二倍量药物的清水继续煎煮2小时,取上清液加入轻粉、冰片、维生素B 6和赛庚啶搅拌均匀,然后于O — 10°C温度下用超声波匀化10 - 30分钟,分装即为成品。
[0010]用棉签蘸取配好的药物制剂,均匀涂于患处,面积略大于皮损,早、中、晚各一次,疗程一个星期。
[0011]本发明所述防治过敏性皮炎的外用药物,是由以下重量配份的原料制成:
篇蓄32-38份、泽漆32-38份、穿心莲32-38份、纤毛婆婆纳32-38份、薄荷32-38份、冰片32-38份、冬瓜22-28份、漆大姑22-28份、田旋花22-28份、罗汉果叶22-28份、女贞叶22-28份、芦荟22-28份、千里光12-28份、雷公藤12-28份、玉兰花12-28份、西河柳12-28份、马鞍藤根12-28份、大风子12-28份、薅田薦2_8份、轻粉2_8份、山香草2_8份、东方乌毛蕨叶2-8份、维生素B 6 2-8份、赛庚啶2-8份。
[0012]本发明所述防治过敏性皮炎的外用药物,是由以下重量配份的原料制成:
篇蓄35份、泽漆35份、穿心莲35份、纤毛婆婆纳35份、薄荷35份、冰片35份、冬瓜25份、漆大姑25份、田旋花25份、罗汉果叶25份、女贞叶25份、芦荟25份、千里光15份、雷公藤15份、玉兰花15份、西河柳15份、马鞍藤根15份、大风子15份、薅田薦5份、轻粉5份、山香草5份、东方乌毛蕨叶5份、维生素B 6 5份、赛庚唳5份。
[0013]本发明所选用中草药的药性及药理分别为:
篇蓄:
苦,微寒。归膀胱经。该品苦降下行,通利膀胱,苦燥又能杀虫除湿止痒,主要用于淋痛及湿疹。
[0014]1.利水通淋用于湿热淋证,可治疗泌尿系感染、结石、血尿等。
[0015]2.杀虫止痒可治疗蛲虫等寄生虫病。亦可煎汤外洗治疗皮肤疮疹、瘙痒。
[0016]3.治赤白痢,黄疸。
[0017]泽漆:
【性味归经】辛、苦,微寒;有毒。归肺、小肠、大肠经。
[0018]【功能主治】利水消肿,化痰散结,杀虫。用于水肿,肝硬化腹水,细菌性痢疾;外用治淋巴结结核,结核性瘘管,神经性皮炎。并可灭蛆、孑孓。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乳汁对口腔粘膜有刺激作用,如入眼内有失明危险。内服过量引起腹痛、腹泻、呕吐、严重者脱水。
[0019]穿心莲: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肺、大肠、膀胱经。
[0020]【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治疗神经性皮炎、湿疹。
[0021]纤毛婆婆纳:
【性味归经】苦、涩,寒。
[0022]【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利湿。用于肝炎,胆囊炎,风湿痛,荨麻疹。
[0023]薄荷:
【性味归经】性凉、味辛;
【功用】抗刺激作用导致气管产生新的分泌,而使稠厚的粘液易于排除,故有祛痰、杀菌的作用。
[0024]是中华常用中药之一。它是辛凉性发汗解热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处用可治神经痛、皮肤瘙痒、皮疹和湿疹等。光朋温室采摘的薄荷又是春节餐桌上的鲜菜。清爽可口。平常以薄荷代茶,清心明目。薄荷有极强的杀菌抗菌作用,常喝它能预防病毒性感冒、口腔疾病,使口气清新。用薄荷茶汁漱口,可以预防口臭。用薄荷茶雾蒸面,还有缩细毛孔的作用。拿泡过茶的叶片敷在眼睛上会感觉到清凉,能解除眼睛疲劳。据说薄荷也有“眼睛草”的别称,可用于治疗眼疾。
[0025]冬瓜:
【性味】味甘淡,性微寒。
【成份】本品含蛋白、糖类、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粗纤维和钙、磷、铁,且钾盐含量高,钠盐含量低。
【功用】清热解毒、利水消痰、除烦止渴、祛湿解暑。用于心胸烦热、小便不利、肺痈咳喘、肝硬化腹水、高血压等。
[0026]西河柳:
【性味】性平,味甘、辛。
【功能主治】散风,解毒,透疹。用于麻疹不透、风湿痹痛。
[0027]漆大姑:
【性味归经】味苦甘涩,性平;
【功效】驱风利湿,散瘀,止血,消肿。主治急性胃肠炎,痢疾,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创伤出血,漆疮,湿疹,皮炎;治漆树过敏,水田性皮炎,皮肤瘙痒,剥脱性皮炎,荨麻疹,湿疹:漆大姑鲜叶或干叶,煎水外洗。
[0028]田旋花:
【性味】辛;温;有毒;归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止痒;止痛。主风湿痹痛;牙痛;神经性皮炎。
[0029]罗汉果叶:
【性味】甘、凉,入肺;
【功能主治】解毒;止痒。主疮毒;痈肿;顽癣;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
[0030]女贞叶:
【性味归经】味微苦,平,无毒。
[0031]【功用主治】祛风,明目,消肿,止痛。治头目昏痛,风热赤跟,疮肿溃烂,烫伤,口腔炎。
[0032]芦荟:《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如是说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肝、胃、大肠经;功能与主治:清肝热,通便;用于便秘,小儿疳积,惊风;外治湿癣。《本草纲目》如是说性味:苦,寒,无毒;主治:热风烦闷,胸隔间热气,明目镇心,小儿癫痫惊风,疗五疳,杀三虫及痔病疮瘘,解巴豆毒。《中华本草》如是说集中草药之大成的《中华本草》将芦荟的保健功能概括为:⑴泄下,即润肠通便;⑵调节人体免疫力;ω抗肿廇;⑷保护肝脏;(5)抗胃损伤;(6)抗菌;(7)修复组织损伤;(8)对皮肤的保护作用。苦,寒。归肝、胃、大肠经。功能与主治:泄下,即润肠通便;调节人体免疫力;抗肿廇;保护肝脏;抗胃损伤;抗菌;修复组织损伤;对皮肤的保护作用。
[0033]千里光:
【性味归经】苦,甘,寒,辛,凉。无毒。
[0034]【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杀虫、明目。现代药理研究:1、抗菌作用,对志贺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腊样炭疽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2、抗螺旋体作用。3、抑制阴道滴虫作用。《中药大辞典》报道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疥癞疮毒、湿疹、阴道滴虫、各型阴道炎、宫颈炎、痈疽、痔疮等。
[0035]雷公藤:
【药性】苦、辛,凉。大毒。归肝、脾、肺经。
[0036]【功用】祛风,解毒,杀虫。外用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发痒,杀蛆虫、孑孓,灭钉螺,毒鼠。[药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I)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2)祛湿散结,用于湿热结节
玉兰花:
【性味】性味辛、温。
[0037]【功能主治】具有祛风散寒通窍、宣肺通鼻的功效。可用于头痛、血瘀型痛经、鼻塞、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玉兰花对常见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其花瓣可供食用,肉质较厚,具特有清香,清代《花镜》谓:“其(花)瓣择洗清洁,拖面麻油煎食极佳,或蜜浸亦可。”玉兰花含有挥发油,其中主要为柠檬醛、丁香油酸等,还含有木兰花碱、生物碱、望春花素、癸酸、芦丁、油酸、维生素A等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0038]马鞍藤根:
主治风火牙痛、关节风湿痛、流火、湿疹等功效。
[0039]①治风火牙痛:马鞍藤鲜根每次四至五两(干的一两半)。水煎服。(《泉州本草》)
②治关节风湿痛:马鞍藤干根一两,水煎调红糖或酒服。
[0040]③治流火(丝虫病引起淋巴管炎):马鞍藤干根一两,毛天仙果干根一两,老鼠耳干根一两。水煎服。
[0041]④治湿疹:马鞍藤鲜根一两。水煎服;鲜叶煎汤洗或捣汁涂抹患处。(②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⑤治外痔:马鞍藤根晒干,烧存性,研末,加三仙丹、冰片少许,冷开水调涂。(《福建民间草药》) 大风子:
【性味归经】辛,热,有毒。
[0042]【功能主治】祛风,功毒,杀虫。用于麻风;外用治疥、癣。
[0043]【用法用量】0.5?I钱。大风子霜多入丸、散剂用;外用大风子适量,研烂搽,或烧存性麻油调搽。亦可榨取大风子油搽患处。
[0044]【备注】I)本品有毒,内服、外用常致恶心,呕吐,胸腹疼痛,严重者可出现溶血,肾炎,肝脂肪变性等病变。解救方法:洗胃,导泻,服活性炭。胸腹疼痛,可用镇痛剂,溶血可口服硫酸低铁及注射卡古地铁,必要时输血。
[0045]薅田薦(haotian pao):
【性味】苦、潘,凉。
[0046]【功能主治】又名茅莓;清热凉血,散结,止痛,利尿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咯血,吐血,痢疾,肠炎,肝炎,肝脾肿大,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月经不调,白带,风湿骨痛,跌打肿痛;外用治湿疹,皮炎;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0047]山香草:
【性味归经】辛、苦,平。
[0048]【功效主治】疏风利湿,行气散瘀。用于感冒头痛,胃肠炎,痢疾,腹胀;外用治跌打肿痛,创伤出血,痈肿疮毒,虫蛇咬伤,湿疹,皮炎。
[0049]东方乌毛蕨叶:
【性味】苦;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痈肿疮疖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野生药植图说》:捣敷肿痛,可消肿、拔毒、生肌轻粉:
【性味】辛、寒、有毒,入肝,肾经;
【功效】攻毒、利水、通便、治疥癣、瘰疬,梅毒,下疳,皮肤溃疡,水肿,臌胀,大小便闭。
[0050]冰片:
【性味归经】味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烃。
[0051]【功用】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0052]古籍摘要
1.《新修本草》:“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聋,明目,去目赤肤翳。”
2.《本草纲目》:“疗喉痹、脑痛、鼻癔、齿痛、伤寒舌出、小儿痘陷。通诸窍,散郁火。”
3.《医林纂要》冰片主散郁火,能透骨热,治惊痫、痰迷、喉痹,舌胀、牙痛、耳聋、鼻息、目赤浮翳、痘毒内陷、杀虫、痔疮、催生,性走而不守,亦能生肌止痛[1]。然散而易竭,是终归阴寒也。”
维生素B 6:易溶于水,能增加皮肤粘膜的新陈代谢和抑制过敏反应,促进细胞的生长。
[0053]赛庚啶:具有抗胆碱及抗组胺作用。
[0054]
篇蓄30mg、泽漆30mg、穿心莲30mg、纤毛婆婆纳30mg、薄荷30mg、冰片30mg、冬瓜20mg、漆大姑20mg、田旋花20mg、罗汉果叶20mg、女贞叶20mg、芦荟20mg、千里光10mg、雷公藤10mg、玉兰花10mg、西河柳10mg、马鞍藤根10mg、大风子10mg、薅田薦lmg、轻粉lmg、山香草lmg、东方乌毛蕨叶lmg、维生素B 6 lmg、赛庚唳lmg。
[0055]制备方法:按比例称取篇蓄、泽漆、穿心莲、纤毛婆婆纳、薄荷、冬瓜、漆大姑、田旋花、罗汉果叶、女贞叶、芦荟、千里光、雷公藤、玉兰花、西河柳、马鞍藤根、大风子、薅田薦、山香草、东方乌毛蕨叶各味药物,分别去除杂质、洗净、晾干炒黄,将药物混合,加四倍量药物的清水浸泡3小时,移入砂锅中加入食盐大火至沸,然后文火煎煮3小时,滤出药液,再加二倍量药物的清水继续煎煮2小时,取上清液加入轻粉、冰片、维生素B 6和赛庚啶搅拌均匀,然后于O — 10°C温度下用超声波匀化10 - 30分钟,分装即为成品。
[0056]用棉签蘸取配好的药物制剂,均匀涂于患处,面积略大于皮损,早、中、晚各一次,疗程一个星期。
[0057]动物局部刺激试验:
本发明栓剂的豚鼠皮肤过敏试验。结果表明:皮肤过敏试验,高剂量组0.Sg(药)/kg、低剂量组0.1g(药)/kg,分别相当于拟临床人用量[0.04g(药)/kg]的20倍、2.5倍,经皮肤给药,均未见动物产生变态反应;直肠用药刺激性试验高剂量组5.0g (药)/kg,低剂量组3.2g (药)/kg,分别相当于拟临床人用量的125、80倍,在规定的时间内观察直肠粘膜均无充血、水肿等现象,病理组织学检查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未见出现明显的刺激性反应,每组留存的部分动物其全身状况,体重、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系统及四肢活动等,均无明显异常反应。
[0058]实施例2,配方:
篇蓄32mg、泽漆32mg、穿心莲32mg、纤毛婆婆纳32mg、薄荷32mg、冰片32mg、冬瓜22mg、漆大姑22mg、田旋花22mg、罗汉果叶22mg、女贞叶22mg、芦荟22mg、千里光12mg、雷公藤12mg、玉兰花12mg、西河柳12mg、马鞍藤根12mg、大风子12mg、薅田薦2mg、轻粉2mg、山香草2mg、东方乌毛蕨叶2mg、维生素B 6 2mg、赛庚唳2mg。
[0059]制备方法和用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60]实施例3,配方:
篇蓄35mg、泽漆35mg、穿心莲35mg、纤毛婆婆纳35mg、薄荷35mg、冰片35mg、冬瓜25mg、漆大姑25mg、田旋花25mg、罗汉果叶25mg、女贞叶25mg、芦荟25mg、千里光15mg、雷公藤15mg、玉兰花15mg、西河柳15mg、马鞍藤根15mg、大风子15mg、薅田薦5mg、轻粉5mg、山香草5mg、东方乌毛蕨叶5mg、维生素B 6 5mg、赛庚唳5mg。
[0061]制备方法和用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配方:
篇蓄38mg、泽漆38mg、穿心莲38mg、纤毛婆婆纳38mg、薄荷38mg、冰片38mg、冬瓜28mg、漆大姑28mg、田旋花28mg、罗汉果叶28mg、女贞叶28mg、芦荟28mg、千里光28mg、雷公藤28mg、玉兰花28mg、西河柳28mg、马鞍藤根28mg、大风子28mg、薅田薦8mg、轻粉8mg、山香草8mg、东方乌毛蕨叶8mg、维生素B 6 8mg、赛庚唳8mg。
[0062]制备方法和用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63]实施例5,配方:
篇蓄40mg、泽漆40mg、穿心莲40mg、纤毛婆婆纳40mg、薄荷40mg、冰片40mg、冬瓜30mg、漆大姑30mg、田旋花30mg、罗汉果叶30mg、女贞叶30mg、芦荟30mg、千里光20mg、雷公藤20mg、玉兰花20mg、西河柳20mg、马鞍藤根20mg、大风子20mg、薅田薦10mg、轻粉10mg、山香草10mg、东方乌毛蕨叶10mg、维生素B 6 10mg、赛庚唳10mg。
[0064]制备方法和用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65]治疗皮炎疗效观察
皮炎是皮肤科的常见病。我们于2010年一2014年采用自制皮炎药物组合物制剂治疗过敏性皮炎10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0066]典型临床病例入选标准:
入选标准: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符合过敏性皮炎的诊断标准S发病时间内未做任何药物治疗,无合并其他疾病。
[0067]剔除标准:对本品过敏者;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者;症状性脓疱或者痤疮;中断治疗及不能复诊者。
[0068]临床治疗结果统计
★痊愈临床改善率彡95% ;
★显效临床改善率< 95%,彡80% ;
★无效临床改善率< 10%。
防治过敏性皮炎的外用药物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孔庆忠, 张婕吕小波吕小波吕小波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严春霞吴红霞吴红霞吴红霞张生华, 麻旭
专利相关信息
-
郭俊田, 郭双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