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马铃薯与玉米的套种高产栽培方法

  • 专利名称
    马铃薯与玉米的套种高产栽培方法
  • 发明者
    刘少华, 舒进康
  • 公开日
    2011年4月20日
  • 申请日期
    2010年10月13日
  • 优先权日
    2010年10月13日
  • 申请人
    巫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文档编号
    A01G1/00GK102017859SQ201010504869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马铃薯与玉米的套种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备种备地选取破休眠的健康脱毒种薯,对所选种薯进行消毒后晾干备用;于每 年12月至次年1月期间,选择无雨雪天气于平整好的栽培地上按厢宽1.0-1.2米开厢,于 每厢的一边种植一行马铃薯、另一边预留一行玉米空行;马铃薯行宽60-70厘米,窝距 33-40厘米,窝深8-lOcm;预留玉米空行40-50厘米待播;b、播种每个薯窝播2个种薯和/或薯块,播种时每亩栽培地施用50-52kg无氯 型复合肥,复合肥施于薯窝底部,种薯相对设置于薯窝两侧,并与复合肥保持4-5cm距 离,粗壮芽朝上,薯块切面朝下,每亩播种马铃薯2850-3100株;然后每亩地均勻施加 2000-2500kg农家肥覆盖薯窝,最后于马铃薯栽培行上覆土起垄,垄面呈瓦背型,垄高为 15-20cm;C、追肥待马铃薯即将出苗时,每亩栽培地用清粪水1000-1200公斤勾兑尿素 5-10kg进行追肥,然后除去杂草并增加马铃薯栽培行上的垄高至21-25cm ;d、病害防治在马铃薯植株自然生长至封行前,用100克质量分数为72%的克露可 湿性粉经水稀释至500倍,每亩栽培地用该稀释液30公斤对马铃薯植株进行喷雾;7-10 天后,用687.5克/升银法利悬浮剂50毫升经水稀释至600倍,每亩栽培地用该稀释液 30公斤对马铃薯植株进行喷雾,待马铃薯植株自然生长至果实成熟后采收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与玉米的套种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a中,选出单薯重量50克以下的小种薯作整薯播种用,或将50克以上的种薯分切成重 25-50克的薯块,每个薯块或种薯上保留1-2个0.5-0.6厘米长的粗壮芽,将所述薯块的切 口表面采用酒精消毒后,用草木灰沾干其表面的水分,所得整薯或薯块备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铃薯与玉米的套种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马铃薯 植株进入开花期后7天,每亩栽培地取30kg质量分数为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对马铃薯 植株进行叶面喷雾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栽培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和玉米套种的栽培方法
  • 背景技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马铃薯与玉米的套种高产栽培方法马铃薯与玉米套种,在我国多数地区均有栽培。一般适于在丘陵、山区发展种 植。过去多采用单行或窄距套种模式,由于窄行使玉米不能早播,不便于管理和收获, 以及光照彼此影响等,所以逐步向宽幅多行间套方式发展,即宽幅套种模式。如今,马 铃薯与玉米套作已成为西南山区的主要栽种模式,但由于栽培方法的差异,常常发生马 铃薯和玉米竞争关系明显或者浪费土地资源的状况。同时,马铃薯在大面积栽培上主要是用薯块繁殖,即无性繁殖,其对土壤的适 应性很强,对气候要求凉、冷;但种植若干代以后品种退化现象严重,这是因为在无性 繁殖的过程中,病毒性病害极易侵染马铃薯的根、茎、叶、块茎等无性器官且不断积累 并将病毒传递到下一代,造成品种不断退化,这是马铃薯无性繁殖的致命弱点,在田间 环境中有很多途径都可能使马铃薯感染病毒;更为重要的是,净种及窄距套种常造成植 株间荫蔽严重,株行间湿度过大,及易诱发加重晚疫病发生危害,因而本应高产的马铃 薯常常无法高产稳产。有必要克服所述缺陷,提供一种春马铃薯与玉米的套种高产栽培方法,采用马 铃薯与玉米适距套种栽培模式,克服马铃薯与玉米净种或者窄距套种栽培模式带来的缺 点,提高土地有效利用率,增强马铃薯植株对晚疫病的抵抗力,降低病毒侵染机会,提 高马铃薯及玉米的稳定持续高产。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马铃薯与玉米的套作高产栽培方法,采用 马铃薯与玉米套种栽培模式,克服马铃薯与玉米窄距套种模式存在的竞争缺点,同时, 提高土地有效利用率,增强马铃薯植株对晚疫病抵抗力,降低病毒侵染机会,提高马铃 薯及玉米的稳定持续高产。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马铃薯与玉米的套种高产栽培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备种备地选取破休眠的健康脱毒种薯,对所选种薯进行消毒后晾干备用; 于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期间,选择无雨雪天气于平整好的栽培地上按厢宽1.0-1.2米开 厢,于每厢的一边种植一行马铃薯、另一边预留一行玉米空行;马铃薯行宽60-70厘 米,窝距33-40厘米,窝深8-lOcm;预留玉米空行40-50厘米待播;b、播种每个薯窝播2个种薯和/或薯块,播种时每亩栽培地施用50_52kg无 氯型复合肥,复合肥施于薯窝底部,种薯相对设置于薯窝两侧,并与复合肥保持4-5cm 距离,粗壮芽朝上,薯块切面朝下,每亩播种马铃薯2850-3100株;然后每亩地均勻施 加2000-2500kg农家肥覆盖薯窝,最后于马铃薯栽培行上覆土起垄,垄面呈瓦背型,垄高为 15-20cm ;C、追肥待马铃薯即将出苗时,每亩栽培地用清粪水1000-1200公斤勾兑尿素 5-10kg进行追肥,然后除去杂草并增加马铃薯栽培行上的垄高至21-25cm ;d、病害防治在马铃薯植株自然生长至封行前,用100克质量分数为72%的克 露可湿性粉经水稀释至500倍,每亩栽培地用该稀释液30公斤对马铃薯植株进行喷雾; 7-10天后,用687.5克/升银法利悬浮剂50毫升经水稀释至600倍,每亩栽培地用该稀 释液30公斤对马铃薯植株进行喷雾,待马铃薯植株自然生长至果实成熟后采收即得。进一步,步骤a中,选出单薯重量50克以下的小种薯作整薯播种用,或将50克 以上的种薯分切成重25-50克的薯块,每个薯块或种薯上保留1-2个0.5-0.6厘米长的粗 壮芽,将所述薯块的切口表面采用酒精消毒后,用草木灰沾干其表面的水分,所得整薯 或薯块备用;进一步,马铃薯植株进入开花期后7天,每亩栽培地取30kg质量分数为0.4%的 磷酸二氢钾溶液对马铃薯植株进行叶面喷雾。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马铃薯与玉米套种栽培模式,结合马铃薯及 玉米自身的生长特性,在实施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控制种植条件,提高土壤有效利用率, 并克服马铃薯与玉米净作栽培模式的缺点,使马铃薯及玉米有效增产,同时降低生长季 节降水多,早晚多雾露,田间湿度大且日照时数少等不利条件的影响,提高马铃薯植株 对晚疫病的抵抗力,降低病毒侵染机会,马铃薯亩产量不低于31001 ,玉米亩产量不低 于450kg,且二者产量多年持续稳定,适合西南山区推广实施。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 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 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 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取重庆巫溪海拔900米的尖山镇地区作为栽培区域,年日照1350小时,马铃 薯栽培季节平均每月日照120-125小时,年降雨量1750mm,马铃薯栽培季节月降雨量 150mm,全年降水日数140-145天,马铃薯栽培季节月降水日数约5_7天,4_5月份关键 生长期月降水日数达10-15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5%。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栽培
a、备种备地选取破休眠的健康脱毒种薯,对所选种薯进行消毒后晾干备用; 本实施例中,选出单薯重量50克以下的小种薯作整薯播种用,或将50克以上的种薯分切 成重25-50克的薯块,每个薯块或种薯上保留1-2个0.5-0.6厘米长的粗壮芽,将所述薯 块的切口表面采用质量分数为75%的洒精消毒后,用草木灰沾干其表面的水分,所得整 薯或薯块备用;
于每年1月初,选择无雨雪天气于平整好的栽培地上按厢宽1.17米开厢,于每 厢的一边种植一行马铃薯、另一边预留一行玉米空行;马铃薯厢宽68厘米,窝距35厘 米,窝深10厘米;预留玉米厢宽49厘米待播。
b、播种每个薯窝播2个种薯和/或薯块,播种时每亩栽培地施用501 无氯 型复合肥(本实施例中具体为NltlP15K15),复合肥施于薯窝底部,种薯相对设置于薯窝 两侧,并与复合肥保持4-5厘米的距离,粗壮芽朝上,薯块切面朝下,每亩播种马铃薯 3000株;然后每亩地均勻施加22001 农家肥覆盖薯窝,最后于马铃薯栽培行上覆土起 垄,垄面呈瓦背型,垄高为15-20厘米;
C、追肥待马铃薯即将出苗时,每亩栽培地用清粪水1000公斤勾兑尿素IOlcg 进行追肥,然后除去杂草并增加马铃薯栽培行上的垄高至21-25cm ;
d、病害防治在马铃薯植株自然生长至封行(封行是指植物的营养生长达到行 与行之间的叶有交错的阶段)前,用100克质量分数为72%的克露可湿性粉经水稀释至 500倍,每亩栽培地用该稀释液30公斤对马铃薯植株进行喷雾;7-10天后,用687.5克 /升银法利悬浮剂50毫升经水稀释至600倍,每亩栽培地用该稀释液30公斤对马铃薯植 株进行喷雾,待马铃薯植株自然生长至果实成熟后采收即得。
采用本实施例方法栽培马铃薯后,在该地区,通常在4月-5月期间对玉米进行 播种,马铃薯与玉米的共生期一般为30-40天,共生期间短,马铃薯和玉米的竞争关系 较小。通过实验证明采用本方法栽培马铃薯和玉米,与传统的净种或窄距套种方式相 比,马铃薯亩产量为3150kg,相比之下,产量增加33.3%;玉米亩产量为452kg,几乎与 传统玉米栽培方法保持一致。栽培期间平均每亩栽培地中马铃薯病害植株出现数量为10 株,说明按本发明方法套作栽培马铃薯和玉米过程中,马铃薯植株及玉米植株对晚疫病 抗性强,病害植株明显少。
重复实施例一栽培方法三次(连续栽培3年,一年一次),第一次栽培结束马铃 薯成熟采收后,马铃薯亩产量为31701 ,玉米亩产量4581 ,第二次栽培结束马铃薯成 熟采收后,马铃薯亩产量为31301 ,玉米亩产量4601 ,第三次栽培结束马铃薯成熟采 收后,马铃薯亩产量为3150kg,玉米亩产量455kg。因此,说明本发明方法使马铃薯及 玉米栽培均能够实现稳定持续高产。
实施例二
取贵州遵义海拔886米的绥阳地区作为栽培区域,年日照1120小时,马铃薯 栽培季节平均每月日照110-115小时,年降雨量1170mm,马铃薯栽培季节月降雨量 130mm,全年降水日数120-125,马铃薯栽培季节月降水日数约11_12天,年平均相对湿 度 70%。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栽培
a、备种备地选取破休眠的健康脱毒种薯,对所选种薯进行消毒后晾干备用; 本实施例中,选出单薯重量50克以下的小种薯作整薯播种用,或将50克以上的种薯分切 成重25-50克的薯块,每个薯块或种薯上保留1-2个0.5-0.6厘米长的粗壮芽,将所述薯 块的切口表面采用质量分数为75%的酒精消毒后,用草木灰沾干其表面的水分,所得整 薯或薯块备用;
于每年12月中旬,选择无雨雪天气于平整好的栽培地上按厢宽1.2米开厢,于 每厢的一边种植一行马铃薯、另一边预留一行玉米空行;马铃薯厢宽70厘米,窝距35厘 米,窝深10厘米;预留玉米厢宽50厘米待播。
b、播种每个薯窝播2个种薯和/或薯块,播种时每亩栽培地施用501 无氯型复合肥(本实施例中具体为NltlP15K15),复合肥施于薯窝底部,种薯相对设置于薯窝 两侧,并与复合肥保持4-5厘米的距离,粗壮芽朝上,薯块切面朝下,每亩播种马铃薯 3000株;然后每亩地均勻施加22001 农家肥覆盖薯窝,最后于马铃薯栽培行上覆土起 垄,垄面呈瓦背型,垄高为15-20厘米;
C、追肥待马铃薯即将出苗时,每亩栽培地用清粪水1200公斤勾兑尿素IOlcg 进行追肥,然后除去杂草并增加马铃薯栽培行上的垄高至21-25cm ;
d、病害防治在马铃薯植株自然生长至封行(封行是指植物的营养生长达到行 与行之间的叶有交错的阶段)前,用100克质量分数为72%的克露可湿性粉经水稀释至 500倍,每亩栽培地用该稀释液30公斤对马铃薯植株进行喷雾;7-10天后,用687.5克 /升银法利悬浮剂50毫升经水稀释至600倍,每亩栽培地用该稀释液30公斤对马铃薯植 株进行喷雾,待马铃薯植株自然生长至果实成熟后采收即得。
采用本实施例方法栽培马铃薯后,在该地区,通常在3月-4月期间对玉米进行 播种,马铃薯与玉米的共生期一般为40-50天,共生期间较短,马铃薯和玉米的竞争关 系较小。通过实验证明采用本方法栽培马铃薯和玉米,与传统的净种或窄距套种方式 相比,马铃薯亩产量为3162kg,相比之下,产量增加了沈.8%;玉米亩产量为455kg,几 乎与传统玉米栽培方法保持一致。栽培期间平均每亩栽培地中马铃薯病害植株出现数量 为12株,说明按本发明方法套作栽培马铃薯和玉米过程中,马铃薯植株及玉米植株对晚 疫病抗性强,病害植株明显少。
重复实施例一栽培方法三次(连续栽培3年,一年一次),第一次栽培结束马铃 薯成熟采收后,马铃薯亩产量为31601 ,玉米亩产量4501 ,第二次栽培结束马铃薯成 熟采收后,马铃薯亩产量为34401 ,玉米亩产量4561 ,第三次栽培结束马铃薯成熟采 收后,马铃薯亩产量为3155kg,玉米亩产量455kg。因此,说明本发明方法使马铃薯及 玉米栽培均能够实现稳定持续高产。
实施例三
取四川泸州叙永县海拔900米的地区作为栽培区域,年日照1170小时,马铃 薯栽培季节平均每月日照110-115小时,年降雨量1170mm,马铃薯栽培季节月降雨量 128mm,全年降水日数110-115天,马铃薯栽培季节月降水日数约10-12天,年平均相对 湿度73%。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栽培
a、备种备地选取破休眠的健康脱毒种薯,对所选种薯进行消毒后晾干备用; 本实施例中,选出单薯重量50克以下的小种薯作整薯播种用,或将50克以上的种薯分切 成重2550克的薯块,每个薯块或种薯上保留1-2个0.5-0.6厘米长的粗壮芽,将所述薯块 的切口表面采用质量分数为75%的酒精消毒后,用草木灰沾干其表面的水分,所得整薯 或薯块备用;
于每年1月底,选择无雨雪天气于平整好的栽培地上按厢宽1米开厢,于每厢 的一边种植一行马铃薯、另一边预留一行玉米空行;马铃薯行宽60厘米,窝距33-40厘 米,窝深8-lOcm;预留玉米空行40厘米待播;
b、播种每个薯窝播2个种薯和/或薯块,播种时每亩栽培地施用511 无氯 型复合肥(本实施例中具体为NltlP15K15),复合肥施于薯窝底部,种薯相对设置于薯窝两侧,并与复合肥保持4-5cm距离,粗壮芽朝上,薯块切面朝下,每亩播种马铃薯四00 株;然后每亩地均勻施加25001 农家肥覆盖薯窝,最后于马铃薯栽培行上覆土起垄,垄 面呈瓦背型,垄高为15-20cm ;
C、追肥待马铃薯即将出苗时,每亩栽培地用清粪水1200公斤勾兑尿素51 进 行追肥,然后除去杂草并增加马铃薯栽培行上的垄高至21-25cm ;
d、病害防治在马铃薯植株自然生长至封行(封行是指植物的营养生长达到行 与行之间的叶有交错的阶段)前,用100克质量分数为72%的克露可湿性粉经水稀释至 500倍,每亩栽培地用该稀释液30公斤对马铃薯植株进行喷雾;10天后,用687.5克/升 银法利悬浮剂50毫升经水稀释至600倍,每亩栽培地用该稀释液30公斤对马铃薯植株进 行喷雾,待马铃薯植株自然生长至果实成熟后采收即得。
采用本实施例方法栽培马铃薯后,在该地区,通常在4月-5月期间对玉米进行 播种,马铃薯与玉米的共生期一般为30-40天,共生期间较短,马铃薯和玉米的竞争关 系较小。通过实验证明采用本方法栽培马铃薯和玉米,与传统的净种或窄距套种方式 相比,马铃薯亩产量为3210kg,相比之下,产量增加了 25%;玉米亩产量为465kg,几 乎与传统玉米栽培方法保持一致。栽培期间平均每亩栽培地中马铃薯病害植株出现数量 为15株,说明按本发明方法套作栽培马铃薯和玉米过程中,马铃薯植株及玉米植株对晚 疫病抗性强,病害植株明显少。
重复实施例一栽培方法三次(连续栽培3年,一年一次),第一次栽培结束马铃 薯成熟采收后,马铃薯亩产量为32101 ,玉米亩产量4651 ,第二次栽培结束马铃薯成 熟采收后,马铃薯亩产量为31951 ,玉米亩产量4561 ,第三次栽培结束马铃薯成熟采 收后,马铃薯亩产量为3200kg,玉米亩产量466kg。因此,说明本发明方法使马铃薯及 玉米栽培均能够实现稳定持续高产。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马铃薯植株进入开花期后7天,每亩 栽培地取301 质量分数为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对马铃薯植株进行叶面喷雾。利用磷 酸二氢钾对植被的病虫害的防治作用,使马铃薯的健康正常生长,进一步保证了马铃薯的高产。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中,当栽培过程中出现病害植株后,立即拔除。
综上数据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方法在早、晚多雾露、降水多、田间湿度大且 日照时数少的区域进行栽培,植株抗晚疫病特性相对较强,病毒病侵染机率减少,病害 植株少发生率低,有效保障马铃薯及玉米产量,尤其在我国西南山区取得了较好的收 效,被广泛推广使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 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 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铃薯与玉米的套种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备种备地、播种、追肥和病害防治等步骤,结合马铃薯及玉米自身的生长特性,在实施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控制种植条件,提高土壤有效利用率,并克服马铃薯与玉米净作栽培模式的缺点,使马铃薯及玉米有效增产,同时克服生长季节降水多,早晚多雾露,田间湿度大且日照时数少等不利条件的影响,提高马铃薯植株对晚疫病的抵抗力,降低病毒侵染机会,马铃薯亩产量不低于3100kg,玉米亩产量不低于450kg,且二者产量稳定,适合西南山区推广实施。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