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带扣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带扣制作方法
  • 发明者
    上原亮一郎, 的场博嗣
  • 公开日
    2002年4月24日
  • 申请日期
    2001年9月26日
  • 优先权日
    2000年9月28日
  • 申请人
    Ykk株式会社
  • 文档编号
    A44B11/25GK1345559SQ0113543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扣,它具有一啮合与脱开系统,其中有一插入体(2)插入一带扣体(1),其特征在于,具有弹性的、用来完成啮合与脱开的操作的弹性件位于操作部(4)的按压面(5)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4)的所述按压面(5)形成于每一插脚(21)的外表面上,所述插脚位于所述插入体(2)的相对两侧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4)的所述按压面(5)做成不会与所述带扣体(1)相滑动接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4)的所述按压面(5)形成于每一侧杆(16)的外表面上,所述侧杆位于所述带扣体(1)的相对两侧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4)的按压面(5)形成于操作板(17)上,所述操作板位于所述带扣体(1)的上侧处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扣体(1)和所述插入体(2)由热塑性树脂模制而成,所述弹性件(6)由天然橡胶、人造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制成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扣体(1)和所述插入体(2)的颜色与所述弹性件(6)的颜色不同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按压面(5)上的所述弹性件(6)从所述按压面(5)上突起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扣体(1)或所述插入体(2)和所述弹性件(6)由双色模压装置或注入模压装置一体地模制而成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6)位于所述带扣体(1)的一部分表面上11.如权利要求4或10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颜色与所述弹性件(6)不同的图案(43)或标识显示在位于所述带扣体(1)表面上的一部分所述弹性件(6)上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扣,它具有一啮合与脱开系统,其中有一阳件(即插入体)插入一阴件(即带扣体)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用来紧固带子的带扣,它一般用于服装、包、头盔、婴儿车、体育用品或其它类似物此外,图26示出了另一种有啮合与脱开系统的传统带扣,其中插入体2″的一对插脚21″插入带扣体1″的外壳8″,日本发明申请公开No.8-299030公开了这些内容在该带扣中,切去带扣体1″的外壳8″的相对两侧可形成用于操作的开口51″,而可从开口51″中露出的操作部4″就位于插入体2″的插脚21″的外部诸如弹性体、橡胶或其它类似物质的环形弹性件覆盖了上述外壳8″的开口51″,以形成一遮盖部52″从遮盖部52″的外面按压啮合的插脚21″就可使其松开在图25所示的上述带扣中,插入体2’的插脚21’的按压面5’仅由不平坦面5a’形成因此,这种带扣的手感坚硬粗糙,并不柔软另外,图26所示的带扣存在着所需制造步骤较多而使其制造成本变高的问题另外,除了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以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带扣,其设有弹性件、用于完成啮合与脱开操作的按压面分别形成在带扣的插入体的一对插脚上,从而使带扣的操作更为容易另外,除了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以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带扣,其形成在插入体上的弹性件的按压面做成可不与带扣体相滑动接触,从而可防止弹性件的磨损另外,除了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以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带扣,其设有弹性件、用于完成啮合与脱开操作的按压面形成在位于带扣体相对两侧处的侧杆上或者形成在位于其上侧的按压板上,从而使带扣的操作更为容易另外,除了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以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有啮合与脱开系统的带扣,其带扣体、插入体和设置在操作部上的弹性件的材料是特定的,可以生产出质量良好、功能优良的带扣另外,除了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以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有啮合与脱开系统的多彩带扣,其带扣体和插入体的颜色与操作部上的弹性件的颜色不同另外,除了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以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有啮合与脱开系统的带扣,其用来完成啮合与脱开的操作的操作部的手感将更好和更可靠另外,除了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以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有啮合与脱开系统的带扣,它可通过可简单模制带扣体、插入体和弹性件的装置来将它们模制成功能优良的、多彩的带扣另外,除了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以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有啮合与脱开系统的带扣,其弹性件不仅位于插入体的插脚上,还位于带扣体的表面上,从而使抓住带扣更为容易,就可精确、平滑地完成啮合与脱开的操作另外,除了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以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有啮合与脱开系统的带扣,其弹性件设置在带扣体上侧形成的按压板上,或者在带扣体的表面上,弹性件可用于显示图案或标识,在一部分弹性件上的所述图案或标识是带扣体的一部分,其颜色与弹性件不同,可扩大带扣的销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提供一种有啮合与脱开系统的带扣,它包括一插入体和一带扣体,插入体可插入带扣体在该带扣中,操作部上形成的一按压面可用来完成啮合与脱开的操作,它可位于带扣体上,也可位于插入体上一具有弹性的弹性件一体地设于操作部上形成的按压面上因此,操作部的按压面的手感柔软,从而可提高带扣的质量,并可完成平滑的啮合与脱开操作此外,根据本发明,较佳的是形成在操作部上、可用来完成啮合与脱开操作的按压面形成在一对插脚的每一外表面上,而所述插脚位于插入体上另外,根据本发明,较佳的是用于完成啮合与脱开操作的操作部的按压面并不形成在插入体的一对插脚的各个外表面上,以避免与带扣体滑动接触另外,根据本发明,较佳的是形成在操作部上、可用来完成啮合与脱开操作的按压面形成在侧杆的每一外表面上,而所述侧杆设于带扣体的相对两侧处另外,根据本发明,较佳的是形成在操作部上、可用来完成啮合与脱开操作的按压面形成在按压板的表面上,而所述按压板设于带扣体的上侧因此,具有弹性件6的操作部的按压面结构简单,从而使该带扣可适当、简便地应用于多种常用的有啮合与脱开系统的带扣另外,根据本发明,较佳的是使用热塑性树脂材料来模制带扣体和插入体,位于操作部的按压面上的弹性件由天然橡胶、人工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制成因此,可有效地使用平常使用的材料作为带扣的材料,制造出高质量的带扣另外,根据本发明,较佳的是带扣体和插入体的颜色与操作部的按压面上的弹性件的颜色不同因此,可容易地生产出美观多彩的带扣,以扩大带扣的销路另外,根据本发明,较佳的是设于操作部的按压面上的弹性件可从操作部表面上突起,而所述操作部设于带扣体和插入体上因此,可以生产出用来完成啮合与脱开操作的操作部手感和触觉更为良好的优质带扣另外,根据本发明,较佳的带扣体或插入体以及设于操作部的按压面上的弹性件由双色模压装置或注入模压装置一体地模制而成因此,可以方便地使用这种常用的模压装置来模制带扣体或插入体以及弹性件,从而生产出质优价低的带扣另外,根据本发明,较佳的是弹性件设于插入体的操作部的按压面上,或者是设于带扣体的操作部的按压面上,另一弹性件设于带扣体的一部分表面上因此,可容易地抓住带扣的外壳以平滑地完成啮合与脱开操作另外,根据本发明,较佳的是图案或标识显示在部分弹性件上,所述图案或标识是其颜色不同于弹性件的带扣体的一部分,所述弹性件设于带扣体的表面形成的按压板上或者设于带扣体的表面上因此,可以有效地使用带扣体和弹性件,并且可以在带扣上方便地显示图案和标识,以扩大带扣的销路因此,本发明的效果十分明显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带扣的制作方法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带扣的立体图,示出了带扣体和插入体分离时的状态;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插入体插入带扣体时的状态的主视图;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带扣的带扣体的主视图;图4是第一实施例的带扣的带扣体的侧视图;图5是沿图3的线V-V截取的带扣的剖视图;图6是沿图3的线VI-VI截取的带扣的剖视图;图7是沿图4的线VII-VII截取的带扣的剖视图;图8是第一实施例的带扣的插入体的主视图;图9是第一实施例的带扣的插入体的侧视图;图10是沿图8的线X-X截取的带扣的剖视图;图11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带扣的部分截开的主视图,示出了插入体插入带扣体时的状态;图12是第二实施例的带扣的带扣体的主视图;图13是沿图14的线XIII-XIII截取的剖视图;图14是第二实施例的带扣的带扣体的侧视图;图15是第二实施例的带扣的插入体的主视图;图16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带扣的主视图,示出了插入体插入带扣体时的状态;图17是沿图16的线XVII-XVII截取的带扣的剖视图;图18是第三实施例的带扣的带扣体的主视图;图19是沿图18的线XIX-XIX截取的带扣的剖视图;图20是沿图19的线XX-XX截取的带扣的剖视图;图21是第三实施例的带扣的插入体的主视图;图22是沿图21的线XXII-XXII截取的带扣的剖视图;图23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带扣的主视图,示出了插入体与带扣体分离时的状态;图24是第四实施例的带扣的主视图,示出了插入体插入带扣体时的状态;图25是一种已知带扣的主视图;图26是另一种已知带扣的主视图。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具体叙述。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带扣,其中有一啮合与脱开系统,包括称作插座的带扣体1以及称作插头的插入体2,所述插入体2可插入带扣体1。带扣还设有具有弹性的弹性件6,它位于操作部4的按压面5上,可用来完成插入体2与带扣体1的啮合与脱开的操作。如图1至10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带扣将阐述如下。带扣体1形成有扁平外壳8。如图4至7所示,外壳8由互相连接的顶板9和底板10形成,在顶板9和底板10的中心处设置有一纵向的中隔板11。外壳8三侧敞开,即前端及其相对两侧。另外,一插入口12设于外壳8的一端处,可使插入体2从此插入,而带子附连部13设于另一端处,可使带子在此附连。啮合部14向内突起并可与插入体2的啮合突起23相啮合,顶板9和底板10内部的相对两侧形成所述啮合突起。采用双色模压装置或注入模压装置将具有弹性的弹性件6设置在顶板9的前表面上。因此,可容易地抓住具有弹性件6的外壳8,从而在插入体2插入带扣体1时更为容易地完成啮合与脱开操作。插入体2上形成的插脚21在插入体2的基杆20的相对两侧处向前突伸。每一插脚21具有纵向孔部分22,它的范围处于中心,可使插脚21在其平面方向上弹性变形。另外,啮合突起23可以与设于插脚21的前端内侧的顶、底面上的啮合部14相啮合。一对突伸部24从基杆20的中心处突起,以便与设于外壳8中的中隔板11相啮合。从插脚21伸出的侧框25设于基杆20的相对两侧。在侧框25之间形成有用来连接带子的挂钩件26以及能够紧固带子的紧固件27,以便调整带子的长度。操作部4可以完成使插入带扣体1的插入体2啮合与脱开的操作,它形成于插入体2的插脚21和侧框25的外表面上。具有弹性的弹性件6一体地置于操作部4的按压面5上,以便从按压面5上突起。将具有弹性的弹性件6设置在操作部4的按压面5上,按压面5的手感会变得柔软,因而在完成使插入带扣体1的插入体2啮合与脱开的操作时可以平滑地完成啮合与脱开的操作。此外,将操作部4的按压面5置于插脚21的外表面上,在插入带扣体1的外壳8时,它只能向前和向后地在外壳8的相对两侧的外面移动。因此,它既不会磨损也不会损坏设置在按压面5上的弹性件6。
带扣体1和插入体2是由诸如聚酰胺、聚缩醛、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以及其它类似物质的热塑性树脂或者是这些树脂与防蚀加强剂的混合物制成,并用注入模压装置来模制。另一种方法是,位于操作部4的按压面5上的弹性件6是由天然橡胶、人造橡胶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酰胺、聚氨基甲酸乙酯的弹性体制成。在这种情况下,用模压带扣体1或插入体2的双色模压装置或注入模压装置将弹性件6与带扣体1或插入体2一体地模制在一起。另外,带扣体1和插入体2的颜色应当与弹性件6的颜色不同。例如,带扣体1和插入体2为黄色,而弹性件为黑色,以便制造出美观多彩的带扣。除此之外,还可以在一部分弹性件6上完全和局部地暴露带扣体1或插入体2来显示图案和标识,用以制造出有多种图案和标识的带扣。
在图5和7中,标号42表示用以模制设于外壳8的顶板9和底板10的每一内表面上的每一啮合部14的中心孔部分。在图5和7中,中心孔部分42设于底板10上。
如图11至15所示,第二实施例的带扣在操作部4完成插入体2的啮合与脱开操作时,侧杆16位于带扣体1的外壳8的相对两侧处。具有弹性的弹性件6设置在侧杆16的按压面5上。包括顶板9、底板10和侧壁15的扁平外壳8形成带扣体1。一纵向的中隔板11设于顶板9和底板10的中心处。侧杆16的基部与带扣体I相连,并可自由地弹性变形,它从插入口12一侧的侧壁15伸向前端。向内突起的突出部17设置在这些侧杆16的前端上,可使突出部17按压插入体2的插脚21。另外,啮合部14插在顶板9和底板10之间邻近突出部17的前端,从而使啮合部14与插入体2的插脚21的啮合突起23相啮合。另外,插脚21可以插在啮合部14和中隔板11之间。
如图12所示,在外壳8中,用双色模压装置或注入模压装置将具有弹性的弹性件6一体地模制在侧杆16的按压面5上,以使其从按压面5上突起。另外,将一弹性件6一体地模制在顶板9的表面上,以使其从顶板9上突起。使用者可用一只手按下侧杆16以完成脱离操作。另一方面,用一只手固定外壳8的顶板9和底板10,用另一只手将插入体2插入外壳8就可完成啮合操作。在这种情况下,顶板9上的弹性件6的手感与侧杆16上的弹性件6一样柔软,因而可以平滑地完成操作。另外,如图12所示,顶板9上的一部分弹性件6上部分露出带扣体1的材料,显示出图案43,因而可以形成多彩的带扣体1。
如图15所示,插入体2在基杆20的相对两端设有引导件28,用于从此处突起。当插脚21插入外壳8时,引导件28将引导插脚21并防止插脚21的摆动。此外,一对插脚21从基杆20的前表面上突起。具有弹性的每一插脚21在其中心设有纵向孔部分22,一钩形的啮合突起23形成于插脚21的外面,以使插脚21与外壳8的啮合部14相啮合。侧框25设于基杆20的另一端的相对两侧。在侧框25之间形成有用来连接带子的挂钩件26以及能够紧固带子的紧固件27,以便调整带子的长度。另外,与第一实施例类似,侧框25的外表面上也可以设置弹性件6。
如图11所示,为了松开带扣体1和插入体2的啮合以便将它们分离,可按压设置在侧杆16的按压面5上的弹性件6,以松开啮合部14和啮合突起23的啮合。结果,将插脚21拉离外壳8可使插脚21与外壳8分离。
图16至22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带扣在带扣体1的外壳8的顶板9上设有按压板17,可作为完成插入体2的啮合与脱开操作的操作部4。具有弹性的弹性件6设于按压板17的按压面5上。带扣包括带扣体1和插入体2。如图18至20所示,带扣体1在外壳8的一端设有一插入口12,可将插入体2的插入板29插入其中。除插入口12一侧以外,顶板9在其中的三侧开有切口,形成有弹性的舌形按压板17。按压面5形成于该按压板17的表面,而由双色模压装置或注入模压装置一体地模制的弹性件6安装在按压面5上,以便从按压面5上突起。
插入口12形成在顶板9和基台18之间,所述基台形成在外壳8的相对侧壁15之间。具有弹性的舌形啮合片19以插入体2的插入方向从基台18上突伸出来。啮合片19的前端略微向上突起。如图21和22所示,插入体2具有一插入板29,所述扁平的插入板从基杆20的前表面上突起。一具有弹性的舌形弹性舌部分31设于该插入板29的中心部分,除基杆20一侧以外,所述插入板的三侧已被切去。啮合片19设有一容纳部32,它位于一较低部分,用来与插入体2的插入板29上的锁定爪30相啮合。当插入板29插在啮合片19前面时,容纳部32可容纳插入板29的前端。
按压板17设有一按压突起33,它突起于按压板17的后表面的中心,以便在插入体2的插入板29插入带扣体1时使用向下按压的方法松开啮合片19和插入板29的锁定爪30的啮合。当该按压突起33将按压板17压下时,被压下的啮合片19的前端因而可松开插入板29和锁定爪30。另外,按压板17在按压突起33和其非突起部分之间的中部设有一倾斜部分34。当插入板29插入带扣体1时,倾斜部分34可使弹性舌部分31弹性变形,以使锁定爪30与啮合片19相啮合。另外,在压下按压突起33、松开啮合片19和插入板29的锁定爪30的啮合时,弹性舌部分31迫使插入板29沿倾斜部分34移动,使插入板29被逐出外壳8。一钩形的小舌部分35突起于按压突起33的较低的前端上,用以与钩部37相啮合,所述钩部形成于后壁36的上部,所述后壁形成于外壳8的侧壁15之间,用来控制按压板17向上的摆动。
此外,插入体2的弹性舌部分31可做成弹性地倚靠在带扣体1的按压板17的倾斜部分34上。在弹性舌部分31之前的插入板29在其中心处是分离的,它可以分为右部和左部,形成切口部分38。当插入体2插入带扣体1时,切口部分38可避免碰到按压板17的按压突起33。钩形的锁定爪30设于该插入板29的前端的较低表面上,以便与带扣体1的啮合片19相啮合。
高侧框25连接基杆20的相对两侧。侧框25之间设有用来钩住带子的挂钩件26和可以紧固带子的紧固件27,以便调整带子的长度。另外,根据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类似,也可以在侧框25的外表面上设置一弹性件6。
为了松开啮合的带扣,使其分为带扣体1和插入体2,将上面具有弹性件6的按压面5设于带扣体1的外壳8的按压板17上方,下推所述按压面使其通过插入板29的切口部分38、压下按压突起33,并压下啮合片19的前端。因此,容纳部32支承的插入板29可松开啮合片19与锁定爪30,倾斜部分34同时迫使插入板29的弹性舌部分31向后运动,以便分离和松开插入板29和外壳8。
如图23和24所示,第四实施例的带扣包括一带扣体1和一插入体2。带扣形成有扁平形状的外壳8,所述外壳包括顶板9、顶板10和侧壁15。带扣体1的一端形成有一插入口12,在其另一端有带子附连部13。侧壁15切割成曲线形,形成开口39。开口39可使操作部4的按压面5从开口39中露出,所述按压面形成于插入体2的插脚21上,可用来根据带扣体1完成啮合与脱开操作。另外,第二啮合部40位于开口39的插入口12一侧的每一侧壁15上,以便与第二连接突起相啮合,所述第二连接突起形成于插入体2的每一插脚21上。
在外壳8中心纵向地设有一连接顶板9和底板10的中隔板11。中隔板11可使插入体2的插脚21适合中隔板11的相对两侧。向内突伸的第一啮合部14位于开口39内侧的顶板9和底板10的内表面上,可使第一啮合部14与啮合突起23相啮合,所述啮合突起形成于插入体2的插脚21的第一端。采用双色模压装置或注入模压装置将一可以是任何形状的弹性件6一体地模制在外壳8的表面上,即顶板9的表面上。因而形成手感柔软的外壳8。
插入体2做成带有一对从基杆20的前部相对两侧上突伸的插脚21。每一插脚21形成有一中心纵向孔部分22,以使插脚21在平面方向上弹性变形。另外,向外凸出的操作部4位于插脚21的外表面中心处。采用双色模压装置或注入模压装置将弹性件6一体地模制在操作部4的按压面5上。当插入体2插入外壳8时,弹性件6被模制在接触插入口12的侧壁15的按压面5上。因此,较好的是,可以容纳弹性件6的凹陷部分设于按压面5上,用来在凹陷部分中填入弹性件6以保持外形、防止磨损。
插入体2的插脚21的形状略微向内弯曲。另外,插脚21形成有啮合突起23,它可以与设于外壳8的内表面的顶部和底部上的第一啮合部14相啮合。啮合突起23在插脚21的前端的顶、底表面上突伸。一对突伸部24从基杆20的中心处伸出,用于容纳外壳8的中隔板11,以便引导插入体2并且防止插脚21的摆动。另外,侧框25连接基杆20的相对两侧。在这些侧壁之间形成用来连接带子的挂钩件26以及能够紧固带子的紧固件27,以便调整带子的长度。根据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弹性件6也可以设置在侧框25的外表面上。
如图24所示,当插入体2的插脚21插入带扣体1的外壳8时,插脚21的啮合突起23与外壳8的第一啮合突起14相啮合,每一插脚21的中心处形成的第二啮合突起21与外壳8的第二啮合部40相啮合,用来起到固定的作用。为了松开啮合的带扣并使其分成带扣体1和插入体2,可将插入体2的插脚21向里推动。因而松开啮合突起23和啮合部14的啮合以及第二啮合突起41和第二啮合部40的另一啮合。因而从外壳8中拉出插脚21,以使带扣分成带扣体1和插入体2。
尽管在这里已经图示并叙述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图示和叙述。应当清楚的是,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还可结合和实施多种变化和修改以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


一种带扣包括带扣体(1)和插入体(2)。带扣包括一插入体(2)插入带扣体(1)的啮合与脱开系统。具有弹性的弹性件(6)可由诸如天然橡胶、人工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制成,而用双色模压装置或注入模压装置将它一体地模制在按压面(5)上,所述按压面形成于操作部(4)上,用来完成啮合与脱开操作。操作部(4)的按压面(5)可位于带扣体(1)或插入体(2)上。无论哪一种情况都可制造出具有良好手感的带扣。因此,由于操作部(5)的手感柔软,就可使带扣实现平滑的啮合与脱开操作。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