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治疗鱼类孢子虫疾病的复方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治疗鱼类孢子虫疾病的复方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者
    何义进, 周群兰, 陈绍郎, 金武, 陈佳栋, 陈永生, 韦众, 陆莺
  • 公开日
    2014年8月20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5月14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5月14日
  • 申请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无锡瑞普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61K9/14GK103989865SQ201410202523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鱼类孢子虫疾病的复方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方制剂包含的药物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姜黄酮5-10份、黄芪多糖10-20份、雷丸3-5份、常山酮1-5份、植物酮1-5份、槟榔2-5份、苦参15-20份、葡萄糖40-50份2.—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鱼类孢子虫疾病的复方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姜黄酮、黄芪多糖、雷丸、常山酮、植物酮、槟榔、苦参、葡萄糖粉碎,用60目筛进行筛选,然后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各组分,在常温下混合均匀,即制成治疗鱼类孢子虫疾病的复方散剂
  •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鱼类孢子虫疾病的复方散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水产病害防治养殖
  •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鱼类孢子虫疾病的复方散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方制剂包含的药物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姜黄酮5-10份、黄芪多糖10-20份、雷丸3-5份、常山酮1-5份、植物酮1-5份、槟榔2-5份、苦参15-20份、葡萄糖40-50份。所述制备方法是先将姜黄酮、黄芪多糖、雷丸、常山酮、植物酮、槟榔、苦参、葡萄糖粉碎,用60目筛进行筛选,然后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各组分,在常温下混合均匀。本发明的复方散剂成分明确,效果稳定,可直接内服,使用方便,生物利用率高,不受天气环境条件的影响;使用后可迅速恢复鱼体体质及食量,减少孢子虫数量,控制因孢子虫引起的鱼类死亡,使鱼尽快恢复正常。
  • 发明内容
  • 专利说明
    一种治疗鱼类孢子虫疾病的复方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一种治疗鱼类孢子虫疾病的复方散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2]粘孢子虫病对我国水产养殖危害非常严重,本发明拟以鲫鱼粘孢子虫病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对粘孢子虫病流行病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和防治药物的筛选的研究,研发出粘孢子虫病有效的生态防控措施和治疗药物。鲫鱼是我国主要的大宗淡水鱼类之一,由于其肉质鲜美而深受人们喜爱。江苏省是我国鲫鱼(异育银鲫)的主要养殖地区,高密度精养殖面积达160万亩以上,年产量约80万吨,产值约60多亿元。目前,鲫鱼养殖已成为江苏省一特别是苏北地区农副产品的重要产业。鲫鱼养殖业在扩大渔民就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密度精养,苗种退化、病害、养殖水环境恶化、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日益严重影响着鲫鱼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其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是鲫鱼寄生粘孢子虫病。自90年代起,该地区的鲫鱼养殖业一直遭受粘孢子虫病的严重困扰,每年都有鲫鱼大量死亡的报告,对当地渔业养殖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0003]寄生虫病害的防治策略和药物研发依赖于其完整生活史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如疟疾、血吸虫病等防治的研究。鱼类寄生虫病亦不例外。然而我国对粘孢子虫生活史研究尚属空白,迄今只从湖泊水体中苏氏尾鳃蚓报道了一种三突放射孢子虫,其所对应的粘孢子并未检测到(王桂堂等,2000)。对淡水养殖水体的底栖动物区系的研究也十分缺乏。直到最近,才由我们系统调查了粘孢子虫发病池塘与非发病池塘的底栖寡毛类构成,发现发病池的底栖寡毛类单一,而非发病池多样性较高。并对发病池的底栖寡毛类的寄生放射孢子虫做了调查,共发现三种不同类型的放射孢子虫,苏氏尾鳃蚓是其主要寄主。但我国淡水养殖品种及感染的粘孢子虫种类多样,需要大规模的进一步调查,以详细掌握养殖中危害最为严重粘孢子虫生物学特性。[0004]本项目以江苏盐城地区危害较严重的异育银鲫粘孢子虫病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全面掌握其病原巨囊碘孢虫(Myxobolus ampulIicapulus,该病原由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在近期通过形态和分子生物学手段所确定)的生活史、宿主体内的发育与移行过程、病害发生与养殖水体环境理化因子等基础上,探索生态及药防治两个层面的粘孢子虫病害防治方法。生态防治研究,拟通过发展灵敏快捷的该粘孢子虫全生活史期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调查该粘孢子虫对宿主鱼不同生长阶段的感染力差异、不同(或不同谱系)底栖寡毛类对该粘孢子虫的易感性差异,水体理化因子及底质对易感性寡毛类的影响等的研究,通过生态调节方法阻断该粘孢子虫在宿主体内的发育与传播从而达到降低病害发生的目的。药物防治,通过筛选杀灭该粘孢子虫不同阶段的候选药物,探讨候选药物对异育银鲫生长、摄食、行为等生长、生理参数。在实验室及临床两个层面,通过体外观察、病理检查及分子诊断方法研究候选药物该粘孢子虫的清除、阻断发育的效果及鱼体恢复情况,确定最适的药物浓度、给药方式(泼洒、拌饵)、给药周期、休药期等以发展异育银鲫“喉孢子虫病”的无公害药物防治策略。[0005]通过本项目的开展,对促进我国粘孢子虫生物学研究有积极意义,更为解决困扰我国淡水养殖鱼类粘孢子虫病害问题,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对粘孢子虫病害的有效控制,将为我省挽回巨大的经济损失;不仅如此,科学的、有效的控制方法将大大减少病害防治的成本、大大减轻药物对水体的污染和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因此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预计项目推广实施后,将每年为我省淡水养殖业挽回经济损失或增加经济效益I亿元人民币左右。[0006]放射孢子通过鱼体的鳃、表皮、肠道侵入鱼体,释放出孢质;然后在组织间隙或血液、神经系统中移行至适宜寄生位点。不同粘孢子虫种类其侵入、移行方式不尽相同。如早期在鲤鱼血液中发现的“UB0”被广泛认为是粘孢子虫在血液中的早期发育形态。近来,免疫杂交技术的应用证实了许多粘孢子虫存在血液期,通过抽取感染鱼血液感染新的鱼体也为粘孢子虫存在血液期提供有力佐证。然而,血液期存在时间有待进一步研究。粘孢子虫在鱼体寄生位点的发育过程分2个阶段,即活动取食的营养体阶段和不活动的孢子阶段.前者生活在寄主的器官腔或细胞组织内,形态多样,主要机能是在寄主体内摄取营养来生长、发育、无性增殖。后者是在宿主体内寄生后期形成形态固定孢子,主要机能是保护孢子内胚质不受外界环境的破坏,保证胚质感染下一宿主。在实际发生鱼类粘孢子虫病时,通常检查到的都是粘孢子虫成熟的孢子阶段,此时大量孢子分散在宿主组织间隙或被宿主结缔组织包被形成白色的孢囊。成熟的孢子由原生质特化的壳瓣、极囊和胚质组成。2片或多片坚硬壳瓣紧密缝合,腔内包含着极囊和胚质。目前对于壳瓣牢固缝合的机制尚不清楚。Keysselitz(1908)认为壳片间通过一种特殊的“凝结原生质”而粘合。徐海圣和王淑霞(2001)通过电镜观察发现在鲢碘泡虫壳片缝隙间有大量的微管。此外,Lom (1964)研究指出粘孢子冲的壳片不能被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溶解。Kudo (1921)发现壳片在稀硫酸和35%氢氧化钾溶液中煮沸都没有溶解。因 此,一般的药物很难破坏和杀灭成熟的孢子。在目前提出的防治粘孢子虫方法中,都把药物杀灭营养体作为主要预防措施,同时结合生态防治。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鱼类孢子虫疾病的复方散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方散剂成分明确,效果稳定,可直接内服,使用方便,生物利用率高,不受天气环境条件的影响;使用后可迅速恢复鱼体体质及食量,减少孢子虫数量,控制因孢子虫引起的鱼类死亡,使鱼尽快恢复正常。
[0008]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鱼类孢子虫疾病的复方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方制剂包含的药物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姜黄酮5-10份、黄芪多糖10-20份、雷丸3-5份、常山酮1-5份、植物酮1-5份、槟榔2-5份、苦参15-20份、葡萄糖40-50份。
[0009]一种治疗鱼类孢子虫疾病的复方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姜黄酮、黄芪多糖、雷丸、常山酮、植物酮、槟榔、苦参、葡萄糖粉碎,用60目筛进行筛选,然后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各组分,在常温下混合均匀,即制成治疗鱼类孢子虫疾病的复方散剂。
[001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I)本发明复方制剂成分明确,效果稳定,可直接内服,使用方便,生物利用率高,不受天气环境条件的影响;使用后可迅速恢复鱼体体质及食量,减少孢子虫数量,3-5天即可控制因孢子虫引起的鱼类死亡,使鱼尽快恢复正常。
[0011](2)本发明复方制剂利用寄生虫的趋糖性,以糖做为诱食,同时也促使鱼类摄食,黄芪多糖又能增强鱼体体质使鱼类正常摄食以让药物有效杀灭寄生虫。
[0012](3)本发明复方制剂中的各药物组分对鱼虾蟹等水产动物安全无毒绿色环保无残留,在杀灭寄生虫的同时增强鱼体体质不影响鱼正常摄食,并促使健康生长。

[001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4]实施例1:
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各药物组分:
姜黄酮5份、黄芪多糖20份、雷丸3份、常山酮5份、植物酮5份、槟榔2、苦参15份、葡萄糖50份。
[0015]先将姜黄酮、黄芪多糖、雷丸、常山酮、植物酮、槟榔、苦参、葡萄糖粉碎,用60目筛进行筛选,然后将各组分放入混合机中,在常温下搅拌混合均匀,即制成治疗鱼类孢子虫疾病的复方散剂。
[0016]将实施例1制得的复方散剂应用于溧阳别桥水产养殖场的两个池塘中,一个池塘内养殖鲫鱼成鱼,养殖面积为200亩,平均水深2米;另一个池塘内养殖鱼种,养殖面积为30亩,平均水深1.5米;两个池塘均发生孢子虫病,肉眼可见,抽样镜检发现大量活体碘孢虫,鲫鱼成鱼每天死亡2000尾左右,鱼种每天死亡3000尾左右。
[0017]将实施例1制得的复方散剂按0.5%的重量比例拌混入日常的养殖饲料中,即每吨养殖饲料加5kg复方散剂药。每天投喂2次,投喂到第3天时,鱼死亡量开始下降,第4天死亡量明显减半,到第7天时鱼停止死亡,并且鱼摄食量恢复正常,半月后抽样镜检,未再发现孢子虫。
[0018]实施例2:
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各药物组分:
姜黄酮10份、黄芪多糖10份、雷丸5份、常山酮1份、植物酮5份、槟榔5份、苦参20份、葡萄糖40份。
[0019]先将姜黄酮、黄芪多糖、雷丸、常山酮、植物酮、槟榔、苦参、葡萄糖粉碎,用60目筛进行筛选,然后将各组分放入混合机中,在常温下搅拌混合均匀,即制成治疗鱼类孢子虫疾病的复方散剂。
[0020]将实施例2制得的复方散剂应用于常州武进横山桥一鱼种养殖场的鱼种池塘中,该鱼种池塘养殖面积15亩,平均水深1.5m,发生孢子虫病,肉眼可见,镜检发现大量活体碘孢虫,鱼种每天死亡1200尾左右。 [0021]将实施例2制备的复方散剂按0.5%的重量比例拌混入日常的养殖饲料中,每天投喂2次,投喂到第4天时,鱼死亡量开始下降,第5天死亡量明显减半,到第9天时鱼停止死亡,并且鱼摄食量恢复正常,半月后抽样镜检,未再发现孢子虫。
[0022]实施例3:
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各药物组分:姜黄酮7份、黄芪多糖15份、雷丸4份、常山酮3份、植物酮3份、槟榔3份、苦参18份、葡萄糖45份。
[0023]先将姜黄酮、黄芪多糖、雷丸、常山酮、植物酮、槟榔、苦参、葡萄糖粉碎,用60目筛进行筛选,然后将各组分放入混合机中,在常温下搅拌混合均匀,即制成治疗鱼类孢子虫疾病的复方散剂。
[0024]将实施例3制得的复方散剂应用于无锡一锦鲤鱼养殖场,该养殖场的锦鲤鱼种发现孢子虫,鱼浮在水面,有零星死亡。
[0025]将实施例3制得的复方散剂按0.5%的重量比例拌混入日常的养殖饲料中,每天投喂2次,投喂到2天后就不再有鱼死亡,也没有鱼浮在水面上,4天后鱼恢复正常。
[0026]实施例4:
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各药物组分:
姜黄酮10份、黄芪多糖20份、雷丸5份、常山酮5份、植物酮5份、槟榔5份、苦参20份、葡萄糖50份。
[0027]先将姜黄酮、黄芪多糖、雷丸、常山酮、植物酮、槟榔、苦参、葡萄糖粉碎,用60目筛进行筛选,然后将各组分放入混合机中,在常温下搅拌混合均匀,即制成治疗鱼类孢子虫疾病的复方散剂。
[0028]将实施例4制得的复方散剂应用于江苏大丰一养殖场的鲫鱼养殖池塘中,该鲫鱼养殖池塘面积400亩,平均水 深1.5m,发生孢子虫病,肉眼可见,镜检发现大量活体碘孢虫,鱼每天死亡2000斤左右。
[0029]将实施例4制备的复方散剂按0.5%的重量比例拌混入日常的养殖饲料中,每天投喂2次,投喂到第3天时,鱼死亡量开始下降,第5天死亡量明显减半,到第8天时鱼停止死亡,并且鱼摄食量恢复正常。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