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可抛式玩具降落伞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可抛式玩具降落伞制作方法
  • 发明者
    罗乃正
  • 公开日
    2009年10月7日
  • 申请日期
    2008年12月17日
  • 优先权日
    2008年12月17日
  • 申请人
    罗乃正
  • 文档编号
    A63H33/20GK201320410SQ20082020577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抛式玩具降落伞,其伞体包括伞面(1)和伞绳(2),伞绳朝上一端与伞面相接,其特征是伞体还包括底网(3),伞绳朝下一端和底网相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抛式玩具降落伞,其特征是所述降落伞还包括上伞壳(4)和下伞壳(5),整个伞体团裹在由上伞壳和下伞壳围成的空腔内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抛式玩具降落伞,其特征是所述伞面(1)与上伞壳(4)中央相接,底网(3)与下伞壳(5)中央相接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可抛式玩具降落伞,其特征是所述上伞壳(4)和下伞壳(5)之间设置有连接件(6),该连接件的顶部从内朝外压在底网(3)的底部并贴附在下伞壳(5)中央,其底部与下伞壳相接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可抛式玩具降落伞,其特征是所述降落伞包括抛绳,该抛绳与下伞壳(5)相接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可抛式玩具降落伞,其特征是所述抛绳穿过下伞壳(5)后,与连接件(6)相接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可抛式玩具降落伞,其特征是所述抛绳包括环绳(7)和带绳(8),环绳和带绳相接的一端与连接件(6)或下伞壳(5)相接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可抛式玩具降落伞,其特征是所述环绳(7)的另一端围绕由上伞壳(4)和下伞壳(5)组成的伞壳一周,带绳(8)的另一端穿过环绳的另一端9.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可抛式玩具降落伞,其特征是所述上伞壳(4 )比下伞壳(5)小,上伞壳和下伞壳组合为一完整的球状伞壳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可抛式玩具降落伞,其特征是所述上伞壳(4)和下伞壳(5)为弹性体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降落伞,特别是一种可抛式玩具降落伞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一种可抛式玩具降落伞,其伞体包括伞面和伞绳,伞绳朝上一端与伞面相接,其结构特征是伞体还包括底网,伞绳朝下一端和底网相接。降落伞还包括上伞壳和下伞壳,整个伞体团裹在由上伞壳和下伞壳围成的空腔内。伞面与上伞壳中央相接,底网与下伞壳中央相接。上伞壳和下伞壳之间设置有连接件,该连接件的顶部从内朝外压在底网的底部并贴附在下伞壳中央,其底部与下伞壳相接。降落伞包括抛绳,该抛绳与下伞壳相接。抛绳穿过下伞壳后,与连接件相接。抛绳包括环绳和带绳,环绳和带绳相接的一端与连接件或下伞壳相接。环绳的另一端围绕由上伞壳和下伞壳组成的伞壳一周。本实用新型具有伞绳不会相互缠绕、操作简便灵活的特点。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可抛式玩具降落伞的制作方法中国专利文献号CN 2078189U中公开了 一种可抛式玩具降落伞,其特征在于两半球壳一侧有一豁口,豁口中间处各有一探出并相互嵌卡的铰连板,铰连板通过销轴铰连在一起铰连板上连有抛绳,铰连板里侧与团裹放置在两半球壳内腔中的伞布的各伞绳连接;两半球壳的豁口的对应侧有一孔洞。各伞绳与伞布粘连.各伞绳下端通过套管聚束在一起并与铰连板里侧凸起的孔板的孔眼连接;球壳唇形豁口中心处探出有铰连板;球壳唇形豁口中心外探的铰连板嵌入铰连板中间豁口内,铰连板通过前端带有开口的销轴铰连在一起;铰连板中心有一凸起的连接柱,连接柱有一穿连抛绳的孔眼。这种可抛式玩具降落伞零部件多,结构复杂,制作成本也比较高,其伞绳容易相互缠绕在一起,难于分开,两半球壳之间的铰链在降落伞升空和降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能打开的状况,从而影响其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伞绳不会相互缠绕、操作简便灵活的可抛式玩具降落伞,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可抛式玩具降落伞,其伞体包括伞面和伞绳,伞绳朝上一端与伞面相接,其结构特征是伞体还包括底网,伞绳朝下一端和底网相接。所述降落伞还包括上伞壳和下伞壳,整个伞体团裹在由上伞壳和下伞壳围成的空腔内。所述伞面与上伞壳中央相接,底网与下伞壳中央相接。所述上伞壳和下伞壳之间设置有连接件,该连接件的顶部从内朝外压在底网的底部并贴附在下伞壳中央,其底部与下伞壳相接。所述降落伞包括抛绳,该抛绳与下伞壳相接。
所述抛绳穿过下伞壳后,与连接件相接。
所述抛绳包括环绳和带绳,环绳和带绳相接的一端与连接件或下伞壳相接。
所述环绳的另一端围绕由上伞壳和下伞壳组成的伞壳一周,带绳的另一端穿过环绳的另一端。所述上伞壳比下伞壳小,上伞壳和下伞壳组合为一完整的球状伞壳。所述上伞壳和下伞壳为弹性体。
本实用新型中的伞壳采用上伞壳和下伞壳组合的球状结构,该球状伞壳不仅仅是功能上的配件,而且是整个降落伞的外包装盒,可以大大降低包装成本。将其进行抛扔时,可以达到尽可能的最高点,当伞壳打开时,其不仅利用重力和空气阻力,还利用伞体本身的张力,使到伞壳打开更加容易。其上伞壳和下伞壳并非均分,而是上伞壳比下伞壳稍微小一些,因此,在不影
响伞壳打开的情况下,可以减轻上伞壳的质量,延长伞体打开的时间,让伞体打开的更加充分,提高逼真程度。
本实用新型先将伞面与伞绳朝上一端进行连接,然后将伞绳朝下一端与用网布制作的底网进行连接,共同组成伞体,其中,伞面完全用布组成,看
上去比较高档且美观大方;利用底网与下伞壳连接,可避免降落伞在空中打开时,伞绳互相缠绕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与直接釆用网布和伞面制作的降落伞不同,在网布和伞面之间加插一段伞绳,可以大大扩大进风口,让整个伞体更加容易打开。
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件为吸盘型,其顶部的面积比较大,可以让伞体中的底网大面积地贴住下伞壳,在降落时,下伞壳不会出现左摇右摆,也不会影响整个降落伞的降落效果。该连接件的装配也比较简单,其既可以将伞体和下伞壳锁紧,又不容易出现脱落。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抛绳与连接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伞壳和下伞壳在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抛绳缠绕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l-图3,本可抛式玩具降落伞,包括团裹在上伞壳4和下伞壳5内的伞体以及抛绳,伞体的顶端与上伞壳的中心相接,伞体的底端与下伞壳的中心相接,抛绳穿过下伞壳后与伞体的底端相接。上伞壳4比下伞壳5小,上伞壳4和下伞壳5组合为一完整的球状的伞壳。上伞壳4和下伞壳5为弹性体。
伞体包括位于上部的伞面1,位于中部的伞绳2和位于下部的底网3,伞面1的顶端与上伞壳4相接,底网3的底端与连接件6的顶部相接,抛绳穿过下伞壳5后,与连接件相接,见图4。
抛绳包括环绳7和带绳8,环绳7和带绳8相接的一端与连接件6的底部相接。连接件6的截面呈蘑菇状或Y形,其顶部从内朝外压在底网3的底部并贴附在下伞壳5中央,其底部设置有防脱的止退台阶,下伞壳5对应连接件6的底部设置有装配孔5.1。
在将降落伞抛扔前,先将伞体收藏在伞壳内,见图5-图6,接着用环绳7缠绕球状伞壳一周,然后用带绳8的另 一端穿过环绳子7的另 一端来锁紧;稍微拉紧一下,即可将其向上抛起。由于空气的阻力和伞坠重力,再加上伞体本身的张力,伞体会挣脱伞壳和抛绳的扣合,自动打开并缓缓下落。相对于以前采用一段很长的抛绳带,缠绕好几圈的做法,本实用新型大大简化了操作步骤,并大大降低因缠绕过紧而造成伞体在空种无法挣脱伞盒现象的发生几率,能达到最佳效果。本降落伞中的伞面可印刷多种图案,可以做广告宣传。收藏时,可把伞体完全收藏在伞壳内,并用抛绳缠绕锁紧,其占用体积小,携带方便。
整个伞壳用软体材料制成,如橡胶等,其整体安全美观,且手感好。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