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实施例l:本发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连5克、石膏3克、大黄5克、冰片3克、青黛10克、白芨5克、知母3克、 地榆3克、黄芩3克、马勃3克、川芎3克、生地3克、车前子3克、白鲜皮3克。其制作方法是先将石膏用清火煅研细,再将黄连、大黄、冰片、青黛、知母、 地榆、黄芩、马勃、川芎、生地、车前子和白鲜皮制成粉末,再加入研细的石膏,一 起放入研药体中细研并过120目筛,搅拌均匀至深绿色,取出备用并作为一号治疗药。另外,将白芨研细并过120目筛,并与所述的一号治疗药混合均匀,搅拌至深绿 色,组成二号治疗药。治疗时(1)用50-70克的鸡蛋清和6克的一号治疗药,当然,鸡蛋清可以酌情 增减,干湿混合搅拌均匀,然后拿出同患面大小相当的纱布放入搅拌的药中,浸湿后 的纱布拿出敷于患处,反复多次直到调和的药用完,在纱布和患处没有相粘之前拿下 纱布。(2)如果患面有水泡,需要把水泡放出沾干,然后扑上二号治疗药的药面,不 用包扎,也不用扑太厚的药面,早晚各扑一次,数日痊愈。实施例2:本发明是由以下重量克的原料药制成黄连10克、石膏5克、大黄10克、冰片5克、青黛15克、白芨10克、知母5 克、地榆5克、黄芩5克、马勃5克、川芎5克、生地5克、车前子5克、白鲜皮5 克。制备及治疗方法同实施例1,形成一号和二号治疗药。
实施例3:本发明是由以下重量克的原料药制成
黄连7克、石膏4克、大黄7克、冰片4克、青黛13克、白芨7克、知母4克、 地榆4克、黄芩4克、马勃4克、川芎4克、生地4克、车前子4克、白鲜皮4克。
制备及治疗方法同实施例1,形成一号和二号治疗药。
本发明依据现有规定,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标准",把 治疗效果分为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等级,多年来临床试验结果如下对象均 为18—70岁的烧烫伤患者,现将疗效统计如下
1、 使用实施例1的配方治疗II度烧伤420例,其中临床痊愈369例,占87.9% ;显效 19例,占4.5%;有效12例,占2.9%;无效20例,占4.8%。有效率占95.2%。
2、 使用实施例2的配方治疗烧烫伤264例,其中临床痊愈229例,占86.7%;显效13 例,占4.9%; 有效9例,占3.4%;无效13例,占4.9%。有效率95.1% 。
3、 使用实施例3的配方治疗各种II度烧伤538例,其中临床痊愈446例,占82.9%; 显效41例,占7.6%; 有效25例,占4.6%;无效26例,占4.8%。有效率95.2% 。
以上三病总例数1222例,其中临床痊愈1044例,占85.4%;显效73例,占6.0%;有 效46例,占3.8%;无效59例,占4.8%。有效率95.2% 。
其中,典型病例如下.-
王某某,男,2003年汽车水箱开锅,右臂全部烫伤,II度烫伤,疼痛难忍,用药10分 钟疼痛消失,ll天后痊愈。
赵某某,女,2005年油烫左手,表皮脱落,红肿,在西医治疗5日后,不见好转,度数 在深II度,敷中药烫伤一号治疗药面(实施例l所述的配方),IO天后痊愈。
赵某某,男孩,2009年,臀部坐在热粥盆内,当时全是水泡,II度烫伤,用了3个鸡蛋 清和18克一号治疗药(实施例3所述的配方),反复敷于患面3个小时,15日痊愈。
李某某,男,2009年,油烫前胸,深II度烫伤,水肿,加5个鸡蛋清和30克一号治疗 药(实施例3所述的配方),患面热度极高,敷药达4小时后,又扑上二号治疗药,15日痊 愈。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连5-10份、石膏3-5份、大黄5-10份、冰片3-5份、青黛10-15份、白芨5-10份、知母3-5份、地榆3-5份、黄芩3-5份、马勃3-5份、川芎3-5份、生地3-5份、车前子3-5份、白鲜皮3-5份。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对大面积的烧烫伤有特殊的疗效(1)主要是很快就不疼痛,清爽舒适,(2)消炎生肌快,(3)收敛止血,抗菌消肿迅速,(4)之后不留疤痕,总之主要的优点是相对于现有西医及中医来说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无需人工植皮,减少病人的痛苦,此药的用法用量容易掌握,携带方便。
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石长文石长文张凤兰张凤兰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张凤兰徐幸民, 徐爱民
专利相关信息
-
徐幸民, 徐爱民徐幸民, 徐爱民傅晓骏, 张婷傅晓骏, 张婷李海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