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治疗骨折及伤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日常生活中,因意外引起的骨折及伤痛较难恢复,常给患者带来许多痛苦。 目前,已公开的治疗骨折、伤痛的药物中,大多数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经研究发现有些 药物的制备工艺较复杂;有些药物所用的原料特殊,获取比较困难;有些药物以鹿茸、鹿角 等名贵药材为原料,成本高昂,普通消费者难以承受;有些药物使用的中药种类过多,导致 生产成本上升,如"乌鸡接骨膏及制备方法"、即专利号为01127402.6的专利公开的原料药 材达70多味,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因此,提供一种对骨折及伤痛疗效显著、见效快、疗程 短且成本低廉的药物显得非常必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骨折及伤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针对现 有技术的不足,所提供的制剂既可内服,也可外用,能快速消肿止痛,加快骨痂生长,縮短 骨折愈合时间,其疗效显著且成本低廉。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按照重量组分计算,治疗骨折及伤痛的中药制剂是由制马钱子 45-55份、生三七5-15份、自然铜5-15份、制乳没2-8份、土鳖5-15份、血竭2-8份和四块瓦 2-8份制成的。具体的说,按照重量组分计算,它是由制马钱子50份、生三七10份、自然铜10份、制乳 没5份、土鳖10份、血竭5份和四块瓦5份制成的。所述的中药制剂为胶囊剂、散剂、膏剂、酊剂或丸剂。本发明治疗骨折及伤痛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为按比例称取制马钱子、生三七、自然 铜、制乳没、土鳖、血竭和四块瓦,混合,研成极细末,再按常规工艺制成所需的制剂。本发明胶囊剂这样制备称取制马钱子、生三七、自然铜、制乳没、土鳖、血竭和四块 瓦,混合,研成极细末,装入胶囊,即得。本发明散剂这样制备取制马钱子、生三七、自然铜、制乳没、土鳖、血竭和四块瓦,混合,研成极细末,分装,即得。本发明膏剂这样制备称取制马钱子、生三七、自然铜、制乳没、土鳖、血竭和四块瓦 ,混合,研成极细末,加入适量蜂蜜、白酒和冰片调制成膏状,即得。本发明酊剂这样制备称取制马钱子、生三七、自然铜、制乳没、土鳖、血竭和四块瓦 ,混合,研成极细末,加入白酒浸泡,即得。本发明丸剂这样制备称取制马钱子、生三七、自然铜、制乳没、土鳖、血竭和四块瓦 ,混合,研成极细末,加入蜂蜜,制丸,即得。本发明处方中的主药马钱子所含番木鳖碱可选择性地兴奋脊髓神经,改善骨骼机的无力 状态,调动骨折区域肌群的一致性收縮,从而调整失衡移位的骨折断端,使之复位,这是内 服及外用本发明制剂整复骨折移位的主要机理。其余六味中药活血化瘀,有使骨髓腔充血, 破骨细胞及多核细胞活动,骨内膜及骨细胞增生,从而加快血肿的肌化吸收,使早期骨痂桥 接,促使骨折愈合的作用。本方符合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接骨生新的治则,故而消肿止痛 快,骨痂生长快;在强调动静结合的基础上,功能恢复也快。本发明制剂的使用方法对确诊显移位的四肢骨折,整复前先服本发明内服制剂一剂( l-5克),待患者出现以患肢为甚的阵发性肌痉挛时,适当辅以手法,使之达到或接近解剖 位置(根据经验或X光透视)时,将本发明提供的散剂以蜂蜜、白酒适量、冰片调制成药膏, 以棉垫纱布按患部大小外敷于骨折部位,夹缚固定,四肢采取不超关节的外固定,固定器材 用各型带垫制品,陈旧性骨折及躯干部位则加厚外敷药料,包扎固定, 一般第二天起,由医 护人员或家属在敷药表面每天浸酒二次,3-7天换药一次。对不稳定型骨折,为避免换药移 位,可以将本发明提供的散剂泡酒作浸润,以确保固定。在应用本发明制剂治疗骨折过程中,早期内服中药以活血祛瘀,定痛消肿为主,如当归 、川芎、赤芍、乳香、没药、红花、桃仁、地龙、儿茶、泽兰、元胡、独活煎药内服。中期 注重调理脾胃,解郁养血,促进骨痂生长,适时更换本发明的膏剂外敷,调整固定,强调动 静结合,选用当归、土鳖、骨碎补、防风、枳壳、柴胡、牛膝、丹皮、川断、白术等。后期 以滋补肝肾,强筋健骨,调理气血,选用黄芪、当归、骨碎补、补骨脂、怀夕、枸杞、地黄 、草玉梅等。并酌用伸筋草,路路通,透骨香、红藤、生草乌、岩马桑、樟根、煎水熏洗患 肢。本发明内服制剂(以散剂为例)的服用量为2-4岁l-1.5克/剂,5-10岁1.5-2克/ 剂,11-16岁2-2.5克/剂,成人3.6-5克/剂,每次一剂。具体视伤情轻重,身体强弱, 灵活掌握。伤情较重,骨折畸形明显,体质强壮者服年龄最大量。服上药剂量仍无反应,或 认为复位不理想者,可再服一次上述剂量。本发明使用时,若散剂调制的药膏外敷后,局部感觉舒适,不需服用其它止痛药。夏天 个别患者敷药后发现过敏发痒、红疹,可暂除外敷l-2日即自消,不需特殊处理。根据申请人实际应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骨折的223例病例疗效统计,按全国中草药接 骨科研协作会所定骨折临床愈合标准及等级鉴定标准,达到优级者213例,占91.4%;良级 者6例,占6.8%;尚可2例,占0.85%。骨痂生长时间为儿童2-4天,成人7-14天。消肿时 间最快1天, 一般2-5天。止痛时间最快2小时, 一般半天至24小时,部位包括尺、挠、肱骨 、腕骨、指掌骨、胫腓骨、股骨、跟骨,趾庶骨、髌骨、肋骨、锁骨、骨盆骨、胸、腰、尾 椎骨。本发明处方中所含马钱子的内服用量,较之文献所记载是过量的,但数百例骨折患者服 用的结果表明,并未出现严重的番木鳖碱中毒症状,虽有全身肌肉阵性痉挛(以患肢特别明 显)及有头昏、汗多现象,但一般2-3小时后自然平复。若反应时间较长,予甘草、网桂汤煎 服即可。反之若服用量小于文中所列年龄剂量,达不到调动骨折区域肌群的一致性收縮,从 而达不到整复骨折移位的目的。在申请人所治疗的病例中,曾有髋臼粉碎性骨折患者连续服 用5克本发明的散剂,并未出现任何马钱子药物中毒现象,但手法难以复位的骨折碎片,却 复归髋臼下缘,患者康复后尚能负较重体力劳动,步态亦不甚显短。申请人用本发明制剂治疗骨折及伤痛,历数百例临床疗效显著,以下是具体的临床病例病例l:杨XX,男,23岁,住院号693,患者80年4月26日在煤矿井下被300多斤重煤块 砸伤头部及臀部,经处理后来院。检査神志清楚,体位被动,右额6cm裂伤已缝合,右眼 眶皮下瘀血明显。心肺阴性。右下肢活动良好,左下肢功能受限,髋部不能外展曲屈,疼痛 明显。X光片示左髋臼粉碎性骨折,并有碎片向外移位,闭孔线上移3cm。治疗经过5月5日下午2时20分给本发明散剂5克内服,3时许患者全身肌肉有阵性抽搐 ,约4-5分钟一次,患肢尤甚,测体温血压无变化,即以本发明的药膏外敷左臀部,三角巾 包扎,以绳索牵引悬吊固定,辩证予中药内服,辅以抗菌素、维生素等。5月8日自觉疼痛已 止,患肢稍能用力。5月13日再服本发明散剂4克。半月后患肢能直腿抬举60cm,能伸屈。再 5天后能沿床着地,6月5日开始扶拐出入病房。X光片复査髋臼骨折线已消失,有骨痂生长, 碎片己复位于髋臼下缘。此时患肢能外展约65。,后伸约2(T ,前举约55° 。给予调补肝肾 中药内服,继续外敷本发明膏剂,中草药熏洗患肢,至六月下旬已能弃拐外出。7月19日, 拍片复査,见左髋臼骨折愈合良好,闭孔线上移0.5cm。此患者共服本发明散剂2剂,外用膏 剂10贴,内服中药45剂告愈,半年后追访患者已外出务工。病例2:吴XX,男,6岁,于81年11月5日,因骑牛摔伤右臂,即见肘上有指头大伤口 ,流血不止,经当地包扎后来院,神志清楚,能合作,右上肢肿胀明显,肘窝上内侧有 1.5cm皮肤裂伤,流血少许,可触及骨折断端。X光片示右髁骨上横断锯齿型骨折,完全移 位伴后方错位,为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肿胀。治疗经过于6日下午4时服本发明胶囊4粒(2克),5时后行手法整复,无菌包扎伤口并 外敷本发明膏剂,小夹板固定,辩证予中药内服及抗菌素。是夜患儿能安睡,7日拍片复査 ,右上肢肱骨髁对位近3/4,向后错位已纠正,对位对线良好。至14日复査拍片,断端对位 已居室5/6,并有中等量骨痂生长,骨折线基本消失,患肢肿胀全消,伤口愈合,能作伸展 ,内外旋转活动,并可稍为负重。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制剂是有助于骨折整复的良药。本产品作为一种外 用药,其膏药可敷,酊剂可涂,骨折患者只要无明显移位,仅外敷即可,能快速消肿止痛, 促进对位及骨痂生长,效果明显。 一般的外伤瘀肿,在破损处予抗菌处理后,用药膏外敷或 酊剂涂擦湿敷,均可达到止痛速,消肿快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剂既可内服,也可外用,有活血化瘀、接骨续筋之功效,能 快速消肿止痛,加快骨痂生长,整复骨折移位,縮短骨折愈合时间,其疗效显著且成本低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骨折及伤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按照重量组分计算,它是由制马钱子45-55份、生三七5-15份、自然铜5-15份、制乳没2-8份、土鳖5-15份、血竭2-8份和四块瓦2-8份制成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剂既可内服,也可外用,有活血化瘀、接骨续筋之功效,能快速消肿止痛,加快骨痂生长,整复骨折移位,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其疗效显著且成本低廉。
治疗骨折及伤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杨晓强杨晓强杨晓强张凤兰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张凤兰
专利相关信息
-
傅晓骏, 张婷傅晓骏, 张婷李海诚黄宣霖, 黄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