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治疗心悸的中药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治疗心悸的中药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李松美
  • 公开日
    2010年2月24日
  • 申请日期
    2009年9月9日
  • 优先权日
    2009年9月9日
  • 申请人
    李松美
  • 文档编号
    A61K36/88GK101653578SQ20091001866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心悸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干地黄8~12份、砂仁4~6份、茯苓8~12份、山药9~15份、桃仁6~10份、麦门冬6~10份、五味子3~5份、炙甘草6~10份、夜交藤9~15份、丹参6~12份、川芎4~8份、桂枝2~6份、远志4~8份、泽兰6~10份、柏子仁8~12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心悸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 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干地黄10份、砂仁5份、茯苓10份、山药12份、桃仁8份、 麦门冬8份、五味子4份、炙甘草8份、夜交藤12份、丹参9 份、川芎6份、桂枝4份、远志6份、泽兰8份、柏子仁10份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心悸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 中药为粉剂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心悸的中药(二)
  • 背景技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心悸的中药的制作方法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悸动,心慌不宁,甚至不能自主或脉跳三五 不齐的病症。西医学中的各种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心律失常, 以及甲状腺机能讥进、贫血等病中以心悸心慌为主症时,属本病辩证 范畴。心悸多由内伤因素导致心的气、血、阴、阳的亏虚、失调,或 血脉瘀阻而造成心中悸动不安。中医常称心悸为"惊悸"、"怔忡",其中惊悸多由外因引发,病 较浅轻,怔忡每因内伤而致,病较深重,但二者关系密切,故常相提 并论。本病病位主要在心,但涉及他脏;病性主要为虚,但也有实证, 或虚中挟实。治疗以宁心神为基本原则。虚症多由引血亏损、心失所 养,或心阳虚衰或肾阴不足所致,治疗宜采用养血安神、补益心肾等 法。实证多由水饮上逆、淤血内结、痰火升动,或突受惊恐所致,治 疗宜采用涤痰濯饮,化瘀镇惊等法。目前,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尤其 是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病情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但是市场上 治疗此类疾病的药物较少,疗效不一,尤其缺少疗效明显、无毒副作 用的中药。(三)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疗效显著,无副作 用的治疗心悸的中药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心悸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干地黄8~12份、砂仁4~6份、茯苓8~12份、山药9 15份、 桃仁6 10份、麦门冬6~10份、五味子3~5份、炙甘草6~10份、 夜交藤9 15份、丹参6 12份、川芎4 8份、桂枝2~6份、远志4~8份、泽兰6~10份、柏子仁8 12份。 其优选的原料重量份数比为
干地黄10份、砂仁5份、茯苓10份、山药12份、桃仁8份、 麦门冬8份、五味子4份、炙甘草8份、夜交藤12份、丹参9份、 川芎6份、桂枝4份、远志6份、泽兰8份、柏子仁10份。
本发明所述中药为粉剂。将各种原料清洗干净后,置于水中煮至 膏状,再将原料风干,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后定量服用。在水中煮制 有助于增强药物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下面对各原料的药效性能进行简要介绍
干地黄清血热,益阴血,通血脉,益气力,利耳目。主治惊悸 劳劣,心肺损,吐血、衄血、崩漏、尿血、便血,消渴,血虚发热, 常觉饥馁,五心烦热,倦怠嗜卧,胸膈痞闷。调经安胎,跌打损伤;
砂仁化湿,行气,温脾,安胎。主治湿阻气滞,脘腹胀痛,不
思饮食,恶心呕吐,腹痛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血崩, 一切食
毒;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凝心安神。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
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
白浊;
山药补脾,养肺,固肾,益精。主治脾虚泄泻,食少浮肿,肺 虚咳喘,消渴,益精,带下,肾虚尿频。外用治痈肿,瘰疬;
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主治痛经,血滞经闭,产后瘀滞腹 痛,癥瘕结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肺痈,肠痈,肠燥便秘;
麦门冬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主治肺燥干咳,肺痈,
阴虚劳嗽,津伤口渴,消渴,心烦失眠,咽喉疼痛,肠燥便秘,血热
吐衄;
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主治久咳虚喘,梦遗 滑精,尿频遗尿,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心悸失眠;
炙甘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主治脾胃虚弱,倦
怠食少,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心悸,脏躁,肺痿咳嗽;
夜交藤养心安神,祛风通络。主治失眠,多梦,血虚身痛,肌肤麻木,风湿痹痛,风疹瘙痒;
丹参活血祛瘀,调经止痛,除烦安神,凉血消痈。主治妇女月 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心腹疼痛,癥瘕积聚,热痹肿 痛,跌打损伤,热人营血,烦躁不安,心烦失眠,痈疮肿毒;
川芎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 经,产后瘀滞腹痛,癥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 打损伤,痈疽疮疡;
桂枝散寒解表,温经,通阳。主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 厥冷,经闭痛经,癥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
远志宁心安神,祛痰开窍,解毒消肿。主治心神不安,惊悸失 眠,健忘,惊痫,咳嗽痰多,痈疽发背,乳房肿痛;
泽兰活血化瘀,利水消肿,解毒消痈。主治妇女经闭,痛经, 产后瘀滞腹痛,癥瘕,身面浮肿,跌打损伤,痈肿疮毒;
柏子仁养心安神,敛汗,润肠通便。主治惊悸怔忡,失眠健忘, 盗汗,肠燥便秘。
配方中,泽兰、桃仁、丹参、夜交藤的作用在于活血祛瘀,祛风 通络,养心安神,改善血液循环;加配麦门冬、远志、柏子仁,用于 滋阴润肺,清心除烦;又配茯苓、山药、桂枝,用于温补心阳,健脾 和胃,养肺固肾,宁心安神;再配以干地黄、砂仁、川芎,用于行气 开郁、通血益气,有助于定悸安神;最后加用炙甘草用于清热解毒、 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缓解药物的毒性和烈性。
本发明主要用于治疗心悸失眠,心烦胸闷,头晕健忘,倦怠乏力, 少寐多梦,面色不华,脉象虚弱,耳鸣腰酸等心悸引起的症状。
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
对10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男43例,女57例,年龄 在40 67岁之间,平均年龄51岁,病程2年 12年,平均5.3年。
(2) 治疗方法
口服, 一日三次,每次5 10g,饭前服用,IO天为一疗程。根据 患者病情轻重计算治疗时间,轻度患者服用1 2个疗程,重病患者连服5个疗程即可痊愈。
(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症状全部消失;主要理化检测指标均为正常。 显效全部症状消除或主要症状消除;理化检测指标基本正常。 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主要理化检测指标有所改善。 无效主要理化检测指标与治疗前无变化。
(4) 临床结果
临床治愈91例(91%),显效6例(6%),有效2例(2%),无效 l例(11%),总有效率为99%。
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 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
实施例1:
取干地黄8g、砂仁4g、茯苓8g、山药9g、桃仁6g、麦门冬6g、 五味子3g、炙甘草6g、夜交藤9g、丹参6g、川芎4g、桂枝2g、 远志4g、泽兰6g、柏子仁8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置于水中煮 至膏状,再将原料风干,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后定量服用。
用法用量口服, 一日三次,每次5 10g,饭前服用。
实施例2:
取干地黄12g、砂仁6g、茯苓12g、山药15g、桃仁10g、麦 门冬10g、五味子5g、炙甘草10g、夜交藤15g、丹参12g、川芎8g、 桂枝6g、远志8g、泽兰10g、柏子仁12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 置于水中煮至膏状,再将原料风干,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后定量服用。
用法用量口服, 一日三次,每次5 10g,饭前服用。
实施例3:
取干地黄10g、砂仁5g、茯苓10g、山药12g、桃仁8g、麦门 冬8g、五味子4g、炙甘草8g、夜交藤12g、丹参9g、川芎6g、 桂枝4g、远志6g、泽兰8g、柏子仁10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 置于水中煮至膏状,再将原料风干,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后定量服用。
用法用量口服, 一日三次,每次5 10g,饭前服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特别公开了一种治疗心悸的中药。它以干地黄、砂仁、茯苓、山药、桃仁、麦门冬、五味子、炙甘草、夜交藤、丹参、川芎、桂枝、远志、泽兰、柏子仁为原料按一定重量配比组成。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