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盲导孔及小孔清洗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盲导孔及小孔清洗装置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黄品椿, 刘博昇
  • 公开日
    2002年10月9日
  • 申请日期
    2001年11月23日
  • 优先权日
    2001年11月23日
  • 申请人
    亚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B08B3/02GK2514947SQ0127487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盲导孔及小孔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盲导孔清洗单元,它进一步包括有至少二组输液管,该输液管具有多个喷孔(1011),且该喷孔倾斜于一侧的方向;至少二组支承元件,每一组支承元件结合于前述的一组输液管,以构成一组喷洗装置,该两组喷洗装置设在上、下方的对称位置,且使两支承元件之间呈相对应,又,位于上、下方的两组喷洗装置,其喷孔的倾斜方向互为对称,使得上、下方的喷洒方向错开而不对应喷冲;一小孔清洗单元,它进一步包括有至少一组涌流产生元件,它具有输液管与足够大面积的翼板,在该翼板上设有与该输液管相通的喷孔(2113),该喷孔两侧的翼板面形成有相对称的斜面,以构成一长条的凹部,该涌流产生元件的喷孔是朝向上方;至少一组支承元件,是设在对应于所述涌流产生装置的上方位置;由所述涌流产生元件与支承元件所构成的洗涤装置是设在两组上、下阻水输送滚轮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导孔及小孔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盲导孔清洗单元的输液管,它设有多个凹槽,且在该凹档底部设置前述的喷孔(1011),该凹槽内部的一侧壁为直面,相对的另一侧壁为倾斜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盲导孔及小孔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液管,它设有滑轨,且该支承元件设有滑槽,由该滑轨与滑槽配合而将输液管与支承元件结合在一起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导孔及小孔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孔清洗单元,其喷孔(2113)是一连续直线的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导孔及小孔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孔清洗单元,其支承元件的下方设有凹陷空间,而且在该凹陷空间的开口处设置多个肋条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盲导孔及小孔清洗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在一贯的作业流程中能依序对于设在薄板上的细小盲导孔与细小洞孔内部做有效的洗涤作业,并且可以避免薄板在洗涤时因受到过大的作用力而挠曲,进而造成卡板现象的一种装置由于现今的印刷电路板厚度愈来愈小,加上电子元件的体积也因为日益精密而缩小化,因此钻设在印刷电路板上以用来组装电子元件的洞孔也十分细小传统上用来处理清洗印刷电路板的清洗装置,包括有“喷洒”与“涌流”两种方式;采用喷洒清洗的目的,是利用加压后的清洗液喷入非贯通的盲导孔内,利用压力将盲导孔内的粉尘或化学品冲出所谓的“涌流”则是将清洗液以低压力的方式涌出,使得印刷电路板在通过涌流区时,能让清洗液进入贯通孔内清洗孔壁前述传统的喷洒装置是在上、下方的相对位置分别设有上输液管与下输液管,上、下输液管的下方与上方分别设有喷孔,而且上、下喷孔是呈正面地对应印刷电路板由输送滚轮输送进入喷洒装置的作业区域内时,不断地从喷孔喷洒出的清洗液便直接喷入印刷电路板上的盲导孔及小通孔内以进行清洗然而,由于薄印刷电路板较软,因此受到高压力的喷洒时会造成板件挠曲变形的状况,当板件的挠曲量较大时,则可能发生板件边缘卡入输送滚轮的缺点,不仅会导致板件受损,也可能发生停机而降低生产效率再者,由于它位于上、下方的喷孔是呈垂直相对应的方式排列,因此上、下方的清洗液直接冲击在盲导孔及小通孔内的结果,也会产生太强的反作用力而四处喷溅,也因为啧孔是垂直相对应的喷洒,对小通孔则无法处理洗净另外,传统的涌流装置只是单纯地让清洗液呈低压状态地流出,并且让具有洞孔的板件被输送通过涌流出孔,使得清洗液自然地流入板件的洞孔内以进行清洗前述传统的涌流方式对于厚度较厚且所钻设的洞孔较大的传统板件固然有其效果,但由于目前的薄印刷电路板较软,因此即使低压力的清洗液作用于薄板件时仍然会造成板件挠曲变形的状况,当板件的挠曲量较大时,也可能发生板件边缘卡入输送滚轮的而导致板件受损,甚至发生停机而降低生产效率再者,涌流状态的清洗液也不容易渗进钻设在薄板件上的小孔,如此一来对小通孔便无法处理洗净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包括 一盲导孔清洗单元,它进一步包括有至少二组输液管,该输液管具有多个喷孔(1011),且该喷孔倾斜于一侧的方向;至少二组支承元件,每一组支承元件结合于前述的一组输液管,以构成一组喷洗装置,该两组喷洗装置设在上、下方的对称位置,且使两支承元件之间呈相对应,又,位于上、下方的两组喷洗装置,其喷孔的倾斜方向互为对称,使得上、下方的喷洒方向错开而不对应喷冲;一小孔清洗单元,它进一步包括有至少一组涌流产生元件,它具有输液管与足够大面积的翼板,在该翼板上设有与该输液管相通的喷孔(2113),该喷孔两侧的翼板面形成有相对称的斜面,以构成一长条的凹部,该涌流产生元件的喷孔是朝向上方;至少一组支承元件,是设在对应于所述涌流产生装置的上方位置;由所述涌流产生元件与支承元件所构成的洗涤装置是设在两组上、下阻水输送滚轮之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装置在薄板件的清洗作业流程依序设有盲导孔清洗单元与小孔清洗单元,除了使薄板件可以在一贯的流程中让盲导孔与细小洞孔受到彻底有效的清洗之外,其在对薄板件施行喷洒清洗或涌流洗涤时,均能避免板件过度挠曲而发生卡板的状况其次是其中的盲导孔清洗单元,它位于上、下方的清洗液在对板件的盲导孔进行喷洒清洗时,可以有效降低清洗液对板件的冲击力,避免清洗液四处喷溅第三是其中的盲导孔清洗单元,其位于上、下方的喷孔是呈倾斜而彼此错开,使上、下方所喷出的高压喷洗液不会互相干扰,进而可以让喷洗液顺利地进入盲导孔及小通孔内进行处理洗净最后是其中的小孔清洗单元所涌流而出的清洗液可以在预定的区域内产生适当的喷流压力,借由此种喷流压力可以让清洗液较容易地渗进薄板上的小洞孔进行清洗所述的盲导孔清洗单元1,是在输送机3上、下方的对应位置分别设有上喷洗装置10与下喷洗装置10A,且上、下喷洗装置10、10A之间保持有适当的空间以供板件5通过;板件5是经由设在输送机3上、下方的上阻水输送滚轮4A与下阻水输送滚轮4所夹持而输送,再经由上、下输送滚轮31、31A支承板件5,使得板件5可以顺利地通过上、下喷洗装置10、10A之间来获得喷洒清洗其中,位于下方的下阻水输送滚轮4是具有动力的主动轮,而位于上方的上阻水输送滚轮4A是不具有动力的被动轮;上、下输送滚轮31、31A则均为片状图形的滚轮,而且上输送滚轮31可以自由地在垂直方向移动,因此,当板件5受到上阻水输送滚轮4A与下阻水输送滚轮4夹持输送而通过上、下输送滚轮31、31A时,板件5可以将上输送滚轮31撑起,因而借由上、下输送滚轮31、31A支承板件5,让板件5保持水平状态被输送参阅图2所示,所述盲导孔清洗单元1中的上喷洗装置10与下喷洗装置10A的结构是相同的,只是所装设的位置相互对应而已,因此仅以上喷洗装置10的结构做详细说明该上喷洗装置10的结构包括有输液管101与支承元件102;其中的输液管101设有系列的洞孔1015(如图4所示),在洞孔1015所在位置的输液管101则设有延伸部1014,延伸部1014的内部为中空的通道10140,该通道10140的端部延伸出有系列柱体1016,且每一柱体1016的端部均设有一凹槽10110,该凹档10110的底部则设有一喷孔1011,且凹槽10110内的一侧面形成为斜面1013,相对的另一侧面则为直面1012;另外在延伸部1014相对两侧接近底端的位置分别设有滑轨1010所述的支承元件102的结构是在一中空体的一侧设有多个肋条1021,且肋条1021与肋条1021之间具有足够的距离供清洗液通过;对应于肋条1021的中空体另一侧则具有长条沟状的开口,该开口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凹入的滑槽1022,且滑槽1022可以供前述的滑轨1010滑入借由前述输液管101与支承元件102的结构,它将输液管101与支承元件102组合时,是将设在输液管101的滑轨1010滑入支承元件102的滑槽1022,以将输液管101与支承元件102组合在一起(如图3及图4所示),以构成喷洗装置,然后将上、下喷洗装置10、10A组装于输送机3的上、下方位置,并位于两相邻的浮动滚轮之间;借由此种状态,上喷洗装置10与下喷洗装置10A的喷孔是互为对称并且呈倾斜状态,因而所喷出的清洗液互为错开(如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盲导孔及小孔清洗装置,它包括有依清洗流程顺序而设置的盲导孔清洗单元与小孔清洗单元,该盲导孔清洗单元包括有二组输液管与二组支承元件,输液管与支承元件组合成一喷洗装置,并且设在上、下方的对称位置,又,位于上、下方的两组喷洗装置,其喷孔的倾斜方向互为对称而不冲突,借此可以将薄板上的细小盲导孔内部做彻底的喷洗。所述的小孔清洗单元包括有分别设在相对应的下方与上方位置的涌流产生元件与支承元件,其中的涌流产生元件具有输液管与足够大面积的翼板,在该翼扳上设有喷孔;由涌流产生元件与支承元件所构成的洗涤装置设在两组上、下阻水输送滚轮之间。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盲导孔及小孔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图1所示);当板件5被输送通过上、下喷洗装置10、10A之间时,板件5上的盲导孔(图中未示)便会受到喷出的清洗液冲洗,但不会让上、下方的清洗液直接冲击板件而四处喷溅;再者,由于支承元件102的肋条1021具有支撑板件5的作用,因而薄板件受到清洗液的冲击压力而产生的挠曲程度会受到限制,据以让板件保持在水平状态被输送与喷洗,不会发生卡板的缺点。再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小孔清洗单元2是在输送机3上、下方的对应位置分别设有支承元件20与涌流产生元件21,而且支承元件20与涌流产生元件21之间保持有适当的空间以供板件5通过。板件5是经由设在输送机上、下方的上阻水输送滚轮4A与下阻水输送滚轮4所夹持而输送,使得板件5可以顺利地通过支承元件20与涌流产生元件21之间来获得涌流清洗。其中,位于下方的下阻水输送滚轮4是具有动力的主动轮,而位于上方的上阻水输送滚轮4A是不具有动力的从动轮。如图5至图7所示,所述的涌流产生元件21,它具有单体结构的输液管211与足够大面积的翼板2114,输液管211与翼板2114之间是一狭长的延伸体2110,延伸体2110内部为中空的内空间2112;输液管211上方的管壁设有多个洞孔2111,而翼板2114的中央设有呈一连续直线的喷孔2113,喷孔2113两侧的翼板2114面则形成相对称的斜面,以构成一V形的凹部2115,喷孔2113经由内空间2112与洞孔2111可以和输液管211的内部相通。所述的支承元件20结构,是在一中空体的下方设有凹陷空间202,并在凹陷空间202的开口设有多个肋条201,且肋条201与肋条201之间具有足够的距离供清洗液通过。由所述涌流产生元件21与支承元件20所构成的洗涤装置是设在两组上、下阻水输送滚轮4A、4之间,而且,翼板2114的两端边和下阻水输送滚轮4之间保持著适当的距离。参阅图6所示,借由所述的小孔清洗单元2,板件5被输送通过涌流产生装置21与支承装置20之间的同时,清洗液是经由输液管211输送而通过洞孔2111进入内空间2112,再由内空间2112经由喷孔2113以低压力的状态往上方涌流而出,由于凹部2115提供了适当的空间,因而使得冲击到板件5而回落的清洗液可以在凹部2115中形成扰流,以帮助清洗液通过小孔,倘若薄板件5受到清洗液的作用而往上方挠曲时,则支承元件20的肋条201会挡住板件5,以避免板件5过度挠曲,而通过小孔的清洗液则可以再通过肋条201而进入凹陷空间202中。图6同时显示了清洗液从喷孔2113往上方涌流而出并受到板件5阻挡后会在两侧流动,进而在翼板2114端边、板件5与下阻水输送滚轮4之间的区域产生扰流,此一扰流区会阻挡清洗液快速地从翼板2114与下阻水输送滚轮4之间的空隙”快速流出,因而使持续由喷孔2113流出的清洗液在板件5下方形成较大的压力,迫使清洗液可以顺利地渗进板件5上所钻设的细小洞孔,达到清洗细小洞孔内壁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于是,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畴。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