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解酒口服药物的组方及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近年来调查表明,我国白酒消费人群大约有3亿,年实际消费量在400万吨左右。 醉酒和酒精中毒不仅给社会、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同时也对机体造成严重损害。酒精对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骼系统、造血系统等多系统都有一定毒性。有资料表明,一些癌症也与过量的饮酒紧密相关,急性大量的饮酒可引起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细运动能力受损和情绪不稳定,导致意外事故(如车祸)发生率增加,甚至发生急性死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既能饮酒又不醉酒的想法成为众人追求的目标。我国历史上,许多中药在解酒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有待经一步研发利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醒脾祛湿,醒脑开窍、可以减少乙醇对胃肠道的损伤人解酒口服药物的组方及制备工艺。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解酒口服药物的组方及制备工艺,其特征是一种解酒的口服药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葛花、枳犋子、茶多酚和L-谷氨酰胺按重量百分比配制加工而成。所述的葛花、枳犋子、茶多酚和L-谷氨酰胺的重量百分比是葛花49%-50%枳犋子49%-50%茶多酚谷氨酰胺所述的葛花、枳犋子、茶多酚和L-谷氨酰胺按上述的重量百分比配制加工工艺是将49% -50%的葛花和49% -50%的枳犋子加水煎煮,将获得的药液合并后浓缩,喷雾干燥后加入0. 5% -1%的茶多酚和0. 5% -1%的L-谷氨酰胺制粒。所述的葛花、枳犋子、茶多酚和L-谷氨酰胺按上述的重量百分比配制加工工艺是将49% -50%的葛花和49% -50%的枳犋子加水超声浓缩提取,喷雾干燥后加入 0.5% -1%的茶多酚和0.5% -1%的L-谷氨酰胺制粒。所述的加水煎煮煮三次,加水量分别为药材重量的10倍、8倍和8倍,煎煮时间均为0. 5小时,将获得的药液合并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喷雾干燥成细粉后,加入茶多酚和L-谷氨酰胺及适量辅料,制粒。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药品组成中葛花味甘性凉,甘能醒脾,凉能清热,散酒浊, 清郁热,有“解酒醒脾”之效(《滇南本草》),是消酒首选之品,为方中君药。枳犋子味甘,性平,入心脾两经,味甘者入脾,以果实而味甘如蜜,必然属味厚者,入脾则能去脾湿,降胃气,与葛花配伍加强葛花解酒醒脾之力,脾胃和降有序,则酒湿之毒得化则酒毒可解。然葛花枳犋子配伍醒脾解酒,重在祛湿化浊,为治本之法。而酒醉之际神气昏蒙当求速效,故在葛花枳犋子配伍基础上加入直通脑府以醒脑开窍之品-茶多酚,且L-谷氨酰胺在胃肠道保护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上述原料的组合实现标本兼治之效。全方为中西医结合制剂,既能醒脾祛湿,又能醒脑开窍,该制剂组方精灵,药性平和,为标本兼治之剂。可用于改善饮酒后不适,又能用于防醉酒之用。本发明选用天然植物药材为原料药,同时辅以具有对胃肠道粘膜具有保护作用的维生素,各组份符合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产品制造成本低廉,饮酒前3粒,酒后3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原料构成简单、解酒效果显著,中药药性平和,具有醒脾祛湿,醒脑开窍之功效,谷氨酰胺可以减少乙醇对胃肠道的损伤。它在我国传统解酒药制品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组方简单、机理明确、毒副作用小,不但对于饮酒后各种不适症状(如头痛、胃不适等)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还可以预防醉酒的发生。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是一种解酒的口服药,具体地说是以中药和维生素为原料制备的一种解酒口服药物的组方及制备工艺。它包括葛花、枳椇子、茶多酚和L-谷氨酰胺按重量百分比配制加工而成。所述的葛花、枳椇子、茶多酚和L-谷氨酰胺的重量百分比是葛花49%-50%;枳椇子49%-50%;茶多酚0.5%-1%;谷氨酰胺0.5%-1%。
一种解酒口服药物的组方及制备工艺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王秀云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佘志清佘志清
专利相关信息
-
张伟, 肖玲陈凯, 陈树德陈凯, 陈树德倪友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