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清针机构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清针机构制作方法
  • 发明者
    付洪平, 张和中, 金永良
  • 公开日
    2009年12月2日
  • 申请日期
    2009年6月19日
  • 优先权日
    2009年6月19日
  • 申请人
    常熟市金龙机械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D04B15/00GK101591833SQ20091003163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清针机构,它包括上三角底板(1)、与上三角底板(1)固装在一起的下三角底板(9)、固装在上三角底板(1)上的第一、第二推片复位三角(2、8)、固装在下三角底板(9)上的第一、第二、第三导针三角(4、5、6)、固装在下三角底板(9)上的第一、第二预选针三角(11、15)、固装在下三角底板(9)上的第一、第二选针器(10、16)、选针脚复位三角(13)、垂直地进出于下三角底板(9)的第一、第二推针三角(12、14)和配套使用的选针脚(17)以及推片(1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推片复位三角(2)上具有一第一凸面(21),而所述的第二推片复位三角(8)上具有一第二凸面(81),所述的第一预选针三角(11)上构成有一第一凹面(111),该第一凹面(111)与所述的第一凸面(21)相对应,所述的第二预选针三角(15)上构成有一第二凹面(151),该第二凹面(151)与所述的第二凸面(81)相对应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针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清针机构
  • 背景技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清针机构的制作方法电脑针织横编机中所使用的织针组件通常包括织针、挺针脚、推片和选针脚,其中, 推片有三种工作位置, 一是编织或翻针位置;二是初始位置;三是集圈或接针位置,业界 通常称这三种位置为A位、B位和H位(以下同)。人们将作用于推片并使推片能够由 A位或H位回复到初始位置的B位的相关部件或称相关零部件称为清针机构。图l是已有技术中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清针机构的结构图,包括上三角底板l、与上 三角底板1固装在一起的下三角底板9、固装在上三角底板1上的第一推片复位三角2和 第二推片复位三角8、可垂直进出于上三角底板l上的第一、第二清针三角3、 7、固装在 下三角底板9上的第一、第二、第三导针三角4、 5、 6、固装在下三角底板9上的第一、 第二选针器10、 16、选针脚复位三角13、固装在下三角底板9上的第一、第二预选针三 角ll、 15、可垂直于下三角底板9进出的第一、第二推针三角12、 14和配套使用的选针 脚17及推片18。上述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清针机构的清针过程即清针轨迹分别由图2、图3和图4所示。 不选针时的清针的清针轨迹。请见图2,假设机头右行,此时,第二清针三角7縮入 上三角底板l,第一推针三角12缩入下三角底板9,第一、第二选针器IO、 16均不选针, 选针脚17和推片18都保持在原始位置即推片18处于上面所述的B位置,图2中上面一 条粗实线表示推片18的运行轨迹,图2中示意的下面的两条粗实线表示选针脚17的运行 轨迹。只有预选针时的清针轨迹。请见图3,假设机头左行,此时的第一清针三角3縮入上 三角底板l,第二推针三角14縮入下三角底板9,第一选针器10不选针,而第二选针器 16选针,将下一行需要参与编织或集圈,或者需要移圈或接圈的织针所对应的选针脚17 选上,第二预选针三角15将选上的选针脚17推到第二预选针三角15的最高处,与此同 时,选针脚17将推片18由B位置推到H位置,完成下一行的预选针。第二次选针和预选针同时进行时的清针轨迹。请见图4,假设机头完成了如图3所示 的预选针后,机头便换向,即机头右行,此时,第二清针三角7縮入上三角底板1,第一推针三角12縮入下三角底板9,第三导针三角6使选针脚17回复到初始位置,第二选针 器16再次选针,第二推针三角14将选上的选针脚17推到最高位,然后选针脚17经过第 二导针三角5和选针脚复位三角13回复到初始位置,第一选针器10将下一行需要参与编 织或集圈或者需要参与移圈或接圈的织针所对应的选针脚17选上,第一预选针三角11将 选上的选针脚17推到第一预选针三角的11的最高处,同步地,上一行中被预选上的处于 H位置的推片18有一部分即被第二选针器16选上的选针脚17推到A位置,处于A位置 的推片18所对应的织针参加编织或移圈,而其余推片18保持在H位置,处于H位置的 推片18所对应的织针参加集圈或接圈,处于A位置的推片18在经过第一推片复位三角2 和第一清针三角3后回复到B位置,处于H位置的推片18在经过第一清针三角3后回复 到B位置,下一行中需参加编织或集圈,或者移圈或接圈的织针所对应的推片18被由第 一选针器10选上的选针脚17推到H位置,完成下一行的预选针。由申请人对上述即已有技术中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清针机构的清针原理的描述可 知,第一清针三角3和第二清针三角7必须随机头的运行方向的变化而改变它们伸出上三 角底板l或縮入上三角底板l的状态,具体的要求是机头左行时,第一清针三角3缩入 上三角底板l,而第二清针三角7伸出(探出)上三角底板l;机头右行时,第一清针三 角3伸出上三角底板1,而第二清针三角7缩入上三角底板1。从而必须有一套相关的机 构来控制第一、第二清针三角的动作,否则无法满足清针原理的要求。正是由于这套用来 控制第一、第二清针三角3、 7动作的机构的存在,从而增加了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制造工 作量和整机成本,并且这套机构要求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为一旦控制动作错误, 则会造成清针错误,引起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的错误编织甚至发生撞损织针的故 障。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无需使用清针三角而藉以既简化结构,又杜绝清针错误 以及避免编织机构错误编织甚至撞针现象出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清针机构。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 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清针机构,它包括上三角 底板、与上三角底板固装在一起的下三角底板、固装在上三角底板上的第一、第二推片复 位三角、固装在下三角底板上的第一、第二、第三导针三角、固装在下三角底板上的第一、 第二预选针三角、固装在下三角底板上的第一、第二选针器、选针脚复位三角、垂直地进 出于下三角底板的第一、第二推针三角和配套使用的选针脚以及推片,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推片复位三角上具有一第一凸面,而所述的第二推片复位三角上具有一第二凸面,所 述的第一预选针三角上构成有一第一凹面,该第一凹面与所述的第一凸面相对应,所述的 第二预选针三角上构成有一第二凹面,该第二凹面与所述的第二凸面相对应。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优点,由于摒弃了已有技术中的清针三角,因而不含有 对清针三角实施控制的相关机构,从而不仅简化了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能够避免清 针错误发生,保障编织机构编织的正确性,以及杜绝撞针情形的发生。


图1为已有技术中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清针机构的结构图。 图2为已有技术中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清针机构不选针时的清针轨迹图。 图3为已有技术中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清针机构只有预选针时的清针轨迹图。 图4为已有技术中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清针机构第二次选针与预选针同时进行时的 清针轨迹图。
图5为本发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清针机构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清针机构的清针轨迹图。
图7为本发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清针机构只有预选针时的清针轨迹图。
图8为本发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清针机构的第二次选针与预选针同时进行时的清针
轨迹图。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査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 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 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 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请见图5,给出了一上三角底板1和一下三角底板9,下三角底板9用紧固件与上三 角底板l固定在一起。 一第一推片复位三角2,固定在上三角底板l的上部的一端即图示 的左端, 一第二推片复位三角8,固定在上三角底板l的上部的另一端即图示的右端,第 一、第二推片复位三角2、 8在上三角底板1上的位置处于同一轴线上,即两者在上三角 底板l上所处的位置是一致的。第一、第二、第三导针三角4、 5、 6固定在下三角底板9 的长度方向的上部,其中,第一导针三角4与前述的第一推片复位三角2相对应,第三导 针三角6与前述的第二推片复位三角8相对应,而第二导针三角5居于第一、第三导针三角4、 6之间。第一、第二预选针三角ll、 15,分别固定在下三角底板9的长度方向的下 部的两端,并且,第一预选针三角11与第一推片复位三角2相对应,第二预选针三角15 与第二推片复位三角8相对应。第一、第二选针器IO、 16,分别固定在下三角底板9的两 端并且分别对应于第一、第二预选针三角11、 15的上方。选针脚复位三角13固定在下三 角底板9的下端正中,与前述的第二导针三角5相对应。第一、第二推针三角12、 14,可 垂直地进出于下三角底板9。此外还有依据公知的常识而配套使用的选针脚17和推片18。
继续见图5,作为本发明所推荐的技术方案的要点在第一推片复位三角2朝向下的 部位并且偏一端(图示的左端)构成有一第一凸面21,该第一凸面21的形状趋向于倒置 的Q形;在第二推片复位三角8朝向下的部位并且偏一端(图示的右端)同样构成有一第 二凸面81,第二凸面81的形状与第一凸面21相同。在第一预选针三角ll朝向上的部位 并且偏一端(图示的左端)构成有一第一凹面111,第一凹面111的形状与前述的第一凸 面21的形状相反并且与第一凸面21相对应;在第二预选针三角15朝向上的部位并且偏 一端(图示的右端)构成有一与第一凹面111相同的第二凹面151,该第二凹面151与第 二凸面81相对应,而形状则与第二凸面81相反。
本发明所推荐的上述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清针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请见图6,申请人叙述不选针时的清针轨迹。假设机头右行,这时的第一推针三角 12縮入下三角底板9,第一选针器10和第二选针器16都不选针,选针脚17和推片18均 保持在原始位置,图中的上面一条粗实线表示推片18的运行轨迹,而中间的一条粗实线 以及下面的一条粗实线表示选针脚17的运行轨迹。
请见图7,申请人叙述只有预选针时的清针轨迹。假设机头左行,这时,第二推针三 角14縮入下三角底板9,第一选针器10不选针,而第二选针器16选针,将下一行需要参 加编织或集圈,或者需要移圈或接圈的织针所对应的选针脚17选上,第二预选针三角15 将选上的选针脚17推到第二预选针三角15最高处,选针脚17将相应的推片18由B位置 推到H位置,之后,推片18因受第二推片复位三角8的第二凸面81的作用而复位到B 位置,并将选针脚17下推到第二预选针三角15的第二凹面151的底部,第二预选针三角 15的第二凹面151的右端(右侧)斜面再将选针脚17推到最高位,选针脚17推动推片 18再次到H位置,从而完成下一行的预选针。
请见图8,申请人叙述第二次选针和预选针同时进行的清针轨迹。假设机头完成了如
图7所示的预选针后,换向,向右行移(移动),这时,第一推针三角12缩入下三角底板9,第二推片复位三角8的第二凸面81的右端斜面(即右侧的斜面)使处于H位置的推片 18回复到B位置,并将相对应的选针脚17推到第二预选针三角15的第二凹面151的底 部,第二预选针三角15上的第二凹面151的左端斜面(即左侧斜面)再将选针脚17推到 最高位,选针脚17推动推片18再次到H位置。之后,第三导针三角6将选针脚17回复 到初始位置,第二选针器16再次选针,推动第二推针三角14将选上的选针脚17推到最 高位,选针脚17将相应的推片18由H位置推到A位置,处于A位置的推片18所对应的 织针进行编织或移圈,而未被推到A位置的仍处于H位置的推片18所对应的织针将进行 集圈或接圈。再之后,选针脚17经过第二导针三角5和选针脚复位三角13回复到初始位 置,第一选针器10将下一行需参与编织或集圈,或者移圈或接圈的织针所对应的选针脚 17选上,第一预选针三角11将选上的选针脚17推到第一预选针三角11的最高处,同步 地,处于A位置和H位置的推片18在经过第一推片复位三角2上的第一凸面21时都回 复到B位置,并将被第一预选针三角11推上的选针脚17回推到第一预选针三角11的第 一凹面111的底部,第一预选针三角11上的第一凹面111的左端斜面(左侧斜面)再将选 针脚17推到最高位,推动相应的推片18到H位置,完成下一行的预选针。


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清针机构,属于针织机械技术领域。包括上三角底板、下三角底板、第一、第二推片复位三角、第一、第二、第三导针三角、第一、第二预选针三角、第一、第二选针器、选针脚复位三角、第一、第二推针三角和选针脚以及推片,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推片复位三角上具有一第一凸面,而所述的第二推片复位三角上具有一第二凸面,所述的第一预选针三角上构成有一第一凹面,该第一凹面与所述的第一凸面相对应,所述的第二预选针三角上构成有一第二凹面,该第二凹面与所述的第二凸面相对应。优点简化了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避免清针错误发生,保障编织机构编织的正确性,以及杜绝撞针情形的发生。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