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西红花活性组分的提取制备方法 [0002] 西红花是一种昂贵的中药材,具有治疗精神类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 学习记忆障碍、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胃溃疡、月旨 肪肝、癫痫、惊厥等多种活性,其物质基础以西红花苷类(crocins)、西红花苦苷 (picrocrocin)和藏花醒(safranal)为代表,但是西红花的活性成分稳定性差 (Tsimidou, M.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1993. 58 (5) :1073-1075 ;0rfanou, 0. T. , Μ. Developments in Food Science,1995. 37:881-894 ;Raina, B. L.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1996. 71 (1):27-32 ;Alonso,G.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1990. 55(2):595-596 ;Tsimidou,M.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1997. 45 (8) : 2890-2898 ;Morimoto, S. Planta Med, 1994. 60 (5) : 438-40.),如西 红花苷类为长链多烯烃类成分,易被氧化;西红花苦苷易被水解成藏花醛,但是藏花醛为挥 发性成分,在室温下容易挥发。因此,西红花放置一两年之后,其活性成分几乎会完全降解, 所以,为了保证西红花的药效,必须有效组分的稳定性。 [0003] 为了提高西红花有效成分的稳定性,目前主要采用包埋技术。如专利 (CN101422612A)采用了多种包埋材料包埋了西红花酸,但未涉及稳定性问题。 K. Selim采用无定形淀粉、PVP40和PVP360包埋西红花苷类成分,并比较了其包合 后的稳定性,在相同储藏条件下,未包合组的半衰期仅为59. 7天,其他三组的半衰 期都达到了 100天以上,以PVP40组的半衰期最长,达到了 256. 7天(Selim, K. Food Chemistry, 2000. 71 (2) : 199-206.)。但是以上工艺的研究对象仅涉及了西红花中一类重 要活性成分即西红花苷类,或者仅研究了西红花苷中一种单体成分--西红花酸,对西红 花中另外两大类活性成分即西红花苦苷和藏花醛并没有进行过研究。此外,如采用常规方 法制备西红花有效组分(包含西红花总苷和西红花苦苷)包埋物--即先提取后包埋的方 法,生产周期较长;而且无法避免西红花有效成分在提取过程中的降解,减少了提取率。
[0004]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显著性提高西红花有效组分提取率和稳定性的快速制备 工艺,采用本工艺制备西红花活性组分包埋物,不仅提高了西红花活性组分的稳定性,而且 生产周期短、提取率高,该工艺简便可行,为其相关制剂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0005]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种西红花活性组分的提取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将西红花加入逆流提取柱,采 用提取溶剂进行逆流提取,所述提取溶剂为溶解有高分子材料的水溶液,所得提取液冷冻 干燥除去溶剂,制得西红花活性组分包埋物。
[0007] 本发明所述的西红花优选为含水率不大于12%的西红花药材或西红花药材粉末。
[0008] 本发明所述的逆流提取的温度为30_60°C,优选40_50°C。
[0009] 本发明所述的逆流提取的时间为40-90min,优选60-80min。
[0010] 本发明所述的提取溶剂的质量用量为西红花的质量的10-60倍,优选30-40倍。
[0011] 本发明所述提取溶剂为溶解有高分子材料的水溶液,所述提取溶剂中高分子材料 的质量浓度为〇. 5-2 %,优选1-1. 5 %,更优选1 %。
[0012] 本发明所述的高分子材料包括环糊精类化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二醇 (PEG)、泊洛沙姆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进一步,所述环糊精类化合物优选为α -环 糊精、β-环糊精、甲基-β环糊精、羟乙基-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或随意甲基 化-β -环糊精,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可以为PVP-kl7、PVP-k25、PVP-k30或PVP-k90,所述聚 乙二醇可以为PEG2000、PEG4000、PEG6000或PEG8000,所述泊洛沙姆可以为泊洛沙姆188、 泊洛沙姆237或泊洛沙姆388。
[0013] 更优选的,所述高分子材料优选为β -环糊精、羟丙基-β -环糊精、PVP-k30、 PVP-k90、PEG2000或PEG400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更优选为β -环糊精、羟丙 基-β -环糊精、PVP-k90 或 PEG2000。
[0014]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方法可按以下步骤操作:将西红花加入逆流提取柱,采用提 取溶剂进行逆流提取,所述提取溶剂为质量浓度为0. 5-2 %的高分子材料的水溶液,在 30-60°C下逆流提取40-90min,所得提取液冷冻干燥除去溶剂,制得西红花活性组分包埋 物;所述的高分子材料包括环糊精类化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二醇(PEG)、泊 洛沙姆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所述的提取溶剂的质量用量为西红花的质量的10-60 倍。
[0015] 较为具体的,推荐本发明所述方法更优选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含水率不大于 12 %的干燥西红花药材或药材粉末加入逆流提取柱中,采用提取溶剂进行逆流提取,所述 提取溶剂为质量浓度为1-1. 5%的高分子材料的水溶液,在40-50°C下逆流提取60-80min, 所得提取液采用冷冻干燥除去溶剂,制得西红花活性组分包埋物;所述高分子材料为 β -环糊精、羟丙基-β -环糊精、PVP-k30、PVP-k90、PEG2000、PEG400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 上的混合;所述的提取溶剂的质量用量为西红花药材或药材粉末的质量的30-40倍。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7] (1)本发明将西红花有效组分的提取和包埋同时进行,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2) 本发明生产周期短,减少了有效组分的降解,并且高分子材料的快速包埋作用也有效地防 止了有效组分的降解,提高了产品得率;(3)本发明对西红花有效组分进行了包埋,提高了 西红花有效组分的稳定性,显著延长了西红花总苷和西红花苦苷半衰期。
[0018] 本发明建立了西红花有效组分提取和包埋同时进行的制备工艺,这样不仅显著性 减少了生产周期,而且降低了西红花有效组分在提取过程中损失,提高了化合物的稳定性, 为西红花相关制剂开发及应用奠定基础。
[0019]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西红花提取物的指纹图谱(0天),图中上图为440nm 下检测的西红花总苷的指纹图谱,上图中最高峰为西红花苷-1,下图为257nm下检测的指 纹图谱,下图中最高峰为西红花苦苷。
[0020]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西红花提取物的指纹图谱(125天),图中上图为440nm 下检测的西红花总苷的指纹图谱,上图中最高峰为西红花苷-1,下图为257nm下检测的指 纹图谱,下图中最高峰为西红花苦苷。
[0021] 图3是本发明对照试验制备的西红花提取物的指纹图谱(0天),图中上图为 440nm下检测的西红花总苷的指纹图谱,上图中最高峰为西红花苷-1,下图为257nm下检测 的指纹图谱,下图中最高峰为西红花苦苷。
[0022] 图4是本发明对照试验制备的西红花提取物的指纹图谱(125天),图中上图为 440nm下检测的西红花总苷的指纹图谱,上图中最高峰为西红花苷-1,下图为257nm下检测 的指纹图谱,下图中最高峰为西红花苦苷。
[0023]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 限于此。
[0024] 以下实施例中西红花有效组分稳定性测定方法为:
[0025] 稳定性考察的实验环境:湿度50%、温度为35°C。
[0026] 西红花提取物指纹图谱的色谱条件:采用aglient-C18色谱柱(250mm*4. 6mm, 5 μ m);流动相采用甲醇(A)-乙腈(B)-0.2%冰乙酸水溶液(C),梯度洗脱,0?60min,A组 分:10%?100%,B组分13. 5%?0%、C组分76. 5%?0%;柱温35°C;检测波长为257nm、 330nm和440nm ;流速1. Oml/min ;进样量:20 μ 1。检测时间为60min。
[0027] 西红花总苷的检测与含量计算方法:参照IS0/TS3632_2(2003)测定
一种西红花活性组分的提取制备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王平, 童应鹏江善祥, 沈克姑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王绍宗T.B.霍尔贝切宋伟, 许金裕宋伟, 许金裕
专利相关信息
-
宋伟, 许金裕宋伟, 许金裕克提·瑞屋, 瓦斯里奥斯·帕帕佐普洛斯崔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