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浅层作业大蒜收获机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浅层作业大蒜收获机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马灿魁
  • 公开日
    2012年12月12日
  • 申请日期
    2012年6月24日
  • 优先权日
    2012年6月24日
  • 申请人
    马灿魁
  • 文档编号
    A01D13/00GK102812810SQ20121022875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浅层作业大蒜收获机,主要由机架,行走轮,作业铲组成,其特征在于作业铲作业深度为4至6厘米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浅层作业大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行走轮为单排,作业铲底面所在平面与行走轮最近处为4至6厘米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浅层作业大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行走轮为前后两排,作业铲铲刃在作业状态下位于各行走轮最低处所在平面以下4至6厘米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浅层作业大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在机器后部设置扶手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浅层作业大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设置动力机械和变速装置,动力机械和变速装置相连,变速装置与一排行走轮相连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挖掘机械,具体为ー种浅层作业大蒜收获机械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I如图I所示,本发明的浅层作业大蒜收获机,主要包括配套动カ机10和作业铲,其特征在于配套动カ机行走轮分前后两排,由行走前轮11和行走后轮9组成,行走前轮11和行走后轮9均对应于大蒜行间设置,具体做法有两种ー是根据蒜农普遍采用的大蒜行距确定左右相対的行走轮距ニ是采用左右轮距可调的配套动カ机,如本发明者发明的多功能田间作业车等,配套动カ机10的后部设有作业铲固定件8,也可以用配套动カ机上的某一适当的部件代替之所述作业铲由螺丝3固定于作业铲固定件8上,其入土工作部分位于行走后轮9之后的位置或设置蒜苗捡拾装置或任何结构的蒜苗挪移装置等以避免机器压坏蒜头,也可以使位于作业铲之后的行走轮避开作业铲作业蒜行之左右行间设置本发明的浅层作业大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铲由作业铲固定体5和作业铲升降体7组成,所述作业铲固定体5由螺丝3固定于配套动カ机10之作业铲固定件8 上,所述作业铲固定体5上设有若干同心的轴或筒12,其轴心线水平且左右方向设置,在作业铲升降体7上设有可以与作业铲固定体5上的轴或筒12相互套装的筒13,二者套装设置,以使作业铲升降体7能绕轴或筒12转动,在作业铲固定体5与作业铲升降体7之间设置升降装置6以完成作业铲的升降操作本发明的浅层作业大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铲固定体5或作业铲固定件8上留有多组用于固定作业铲固定体5的螺丝固定位置或者二者均留有多组用于固定作业铲固定体5的螺丝固定位置本发明的浅层作业大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在配套动カ机10与作业铲固定体5之间设置作业铲固定位置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可以是螺旋,也可以是液压装置,还可以是设置于作业铲固定体5与配套动カ机10之间的若干垫片,如图中所示的垫片4,通过改变垫片4之总的有效厚度来调节作业铲固定体5与配套动カ机7的位置关系,借以调节作业铲入土深度,其特征在于作业铲作业深度在4至6厘米之间,一般采用5厘米左右的作业深度,即作业铲铲刃在作业状态下位于位于各行走轮最低处所在平面以下4至6厘米处,一般采用5厘米左右的作业深度本发明的浅层作业大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宽度不超过13cm实施例2如图2、图3所示,本发明的浅层作业大蒜收获机,行走轮A18和行走轮C26为定向轮,它们分别通过半轴28和半轴27与一个差速器相连并且该差速器通过传动装置与设置于支架19上的动カ机17相连,行走轮A18和行走轮C26设置于前排,设置于支架19上的行走轮B20単独设置于后排并且与行走轮A18设置于同一个大蒜行间在支架19后部设置扶手25和支架作业铲固定件22,作业铲24通过与作业铲24 —体的铲体作业铲固定件23靠螺丝21固定干支架作业铲固定件22上本发明的浅层作业大蒜收获机,在支架作业铲固定件22上设置横向条状固定孔,在铲体作业铲固定件23上设置与设置于支架作业铲固定件22上的横向条状固定孔相对应的竖向条状固定孔,螺丝21通过设置干支架作业铲固定件22上的横向条状固定孔和设置于铲体作业铲固定件23上的竖向条状固定孔将铲体作业铲固定件23和支架作业铲固定件22固定在一起,通过设置干支架作业铲固定件22上的横向条状固定孔调节作业铲在支架上的横向位置,而通过设置于铲体作业铲固定件23上的竖向条状固定孔调节作业铲的作业深度,其特征在于作业铲作业深度为4至6厘米,即作业铲的铲刃作业状态下位于各行走轮最低处所在平面以下4至6厘米,一般为5厘米左右 本说明书所未述之技术细节皆属已知技术,故不详述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浅层作业大蒜收获机的制作方法目前大蒜收获机械仍处于试验研制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作业铲作业深度过深,带上较多,不利于联合收获机械的后续作业或者不利于简易型收获机械的人工清理工作,而且由于作业深度过深又不利于田间套种作物的安全,从而导致大蒜收获机械不能推广应用。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作业深度很浅的浅层作业大蒜收获机。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的浅层作业大蒜收获机,主要由机架,行走轮,作业铲组成,其特征在于作业铲作业深度为4至6厘米,一般采用5厘米的作业深度。本发明的浅层作业大蒜收获机,或者,行走轮为单排,作业铲底面所在平面与行走轮最近处为4至6厘米,一般采用5厘米的作业深度。本发明的浅层作业大蒜收获机,或者,行走轮为前后两排,作业铲铲刃在作业状态下位于各行走轮最低处所在平面以下4至6厘米,一般采用5厘米的作业深度。本发明的浅层作业大蒜收获机,或者,在机器后部设置扶手供操作使用。本发明的浅层作业大蒜收获机,或者,在机架上设置动力机械和变速装置,动カ机械与变速装置相连,变速装置与ー排行走轮相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人们的偏见,大胆采用5厘米左右的作业深度,成功解决了普遍存在的作业深度过深,带土较多的问题,取得了不需要专门清理泥土的作业效果,使得大蒜收获机的作业效果超过了手工作业的作业效果,为大蒜收获机的推广应用创造了必要条件。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I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中主要部件位置关系侧视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其中1转向装置,2司机座位,3螺丝,4垫片,5作业铲固定体,6升降装置,7作业铲升降体,8作业铲固定件,9行走后轮,10配套动カ机,11行走前轮,12轴或筒,13筒,17小型动カ机,18行走轮A,19支架,20行走轮B,21螺丝,22支架作业铲固定件,23铲体作业铲固定件,24作业铲,25扶手,26行走轮C,27半轴,28半轴。


浅层作业大蒜收获机,主要由机架,行走轮,作业铲组成,其特征在于作业铲作业深度为4至6厘米,一般采用5厘米左右的作业深度,其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人们的偏见,大胆采用4至6厘米的作业深度,成功解决了普遍存在的作业深度过深,带土较多的问题,为大蒜收获机械的推广应用创造了必要条件。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