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浅层作业大蒜收获机的制作方法目前大蒜收获机械仍处于试验研制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作业铲作业深度过深,带上较多,不利于联合收获机械的后续作业或者不利于简易型收获机械的人工清理工作,而且由于作业深度过深又不利于田间套种作物的安全,从而导致大蒜收获机械不能推广应用。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作业深度很浅的浅层作业大蒜收获机。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的浅层作业大蒜收获机,主要由机架,行走轮,作业铲组成,其特征在于作业铲作业深度为4至6厘米,一般采用5厘米的作业深度。本发明的浅层作业大蒜收获机,或者,行走轮为单排,作业铲底面所在平面与行走轮最近处为4至6厘米,一般采用5厘米的作业深度。本发明的浅层作业大蒜收获机,或者,行走轮为前后两排,作业铲铲刃在作业状态下位于各行走轮最低处所在平面以下4至6厘米,一般采用5厘米的作业深度。本发明的浅层作业大蒜收获机,或者,在机器后部设置扶手供操作使用。本发明的浅层作业大蒜收获机,或者,在机架上设置动力机械和变速装置,动カ机械与变速装置相连,变速装置与ー排行走轮相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人们的偏见,大胆采用5厘米左右的作业深度,成功解决了普遍存在的作业深度过深,带土较多的问题,取得了不需要专门清理泥土的作业效果,使得大蒜收获机的作业效果超过了手工作业的作业效果,为大蒜收获机的推广应用创造了必要条件。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I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中主要部件位置关系侧视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其中1转向装置,2司机座位,3螺丝,4垫片,5作业铲固定体,6升降装置,7作业铲升降体,8作业铲固定件,9行走后轮,10配套动カ机,11行走前轮,12轴或筒,13筒,17小型动カ机,18行走轮A,19支架,20行走轮B,21螺丝,22支架作业铲固定件,23铲体作业铲固定件,24作业铲,25扶手,26行走轮C,27半轴,28半轴。
浅层作业大蒜收获机,主要由机架,行走轮,作业铲组成,其特征在于作业铲作业深度为4至6厘米,一般采用5厘米左右的作业深度,其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人们的偏见,大胆采用4至6厘米的作业深度,成功解决了普遍存在的作业深度过深,带土较多的问题,为大蒜收获机械的推广应用创造了必要条件。
浅层作业大蒜收获机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陈庆亮陈庆亮欧潜张思超, 张静波任晓楠李瑞川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马提阔, 徐子勇张奎昌, 张志年丁付杰丛锦玲丛锦玲孟现芳, 孟桂娟
专利相关信息
-
孟现芳, 孟桂娟孟现芳, 孟桂娟刘威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