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非织造布强力补偿机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非织造布强力补偿机制作方法
  • 发明者
    井孝安, 孙彦洁, 安传海, 张传明, 朱湘萍, 高志勇
  • 公开日
    2009年6月24日
  • 申请日期
    2008年12月31日
  • 优先权日
    2008年12月31日
  • 申请人
    井孝安
  • 文档编号
    D06C3/00GK101463542SQ200810190939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非织造布强力补偿机,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有成对的轴承座,在上述每对轴承座的上、下轴孔的滚动轴承内分别设有上、下转辊的短轴,由圆筒、端板及两短轴组成的上、下转辊,其圆筒表面以长度中心为分界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右旋的3-6条并列沟槽,其中主动下转辊穿过轴承的短轴与电动机变速箱的输出轴相连,在主动下转辊短轴上设有主动下齿轮,其与设在主动上转辊短轴上的上齿轮相啮合,在主动转辊的短轴上还设有链轮,其与相邻的从动转辊短轴上的链轮由链条相连,该从动转辊短轴上的另一链轮又与另一相邻的从动转辊短轴上的链轮由链条相连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织造布强力补偿机,其特征在于上、 下转辊的左右旋沟槽是以圆筒长度中心为对称的3、 根据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非织造布强力补偿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上、下转辊主体部分均为内层为碳钢外层为不锈钢的复合圆筒, 圆筒表面进行喷砂处理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织造布强力补偿机,其特征在于轴承 座的上轴孔是活动的,即轴孔设在滑块上,滑块两侧与轴承座上开口 槽两侧组成滑动副,滑块上部与竖直的导杆下端相连,该导杆上部设 调整滑块位置的机构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织造布强力补偿机,其特征在于轴承 座上导杆的上部与与固定在轴承座上的升降气缸的活塞相连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非织造布的设备
  • 背景技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非织造布强力补偿机的制作方法目前国内外生产纺粘无纺布所用的气流牵伸器主要采用 管式牵伸和宽狭缝牵伸两种形式,管式牵伸成网的既可以做热轧无纺 布,又可以做针刺无纺布,宽狭缝牵伸主要做热轧无纺布。本发明主 要用于管式牵伸成网生产的热轧无纺布和针刺无纺布。由于纺粘法生 产无纺布生产方式决定,其产品纵横向强力存在一定的差别,为此有 人设计了横向拉幅机,如在2007年10月24日实用新型专利公报上 公开的一种《非织造土工布横向拉幅机》(专利号2006201302298) 其主要内容是安装在机架上按辐射状排列的数条辐射梁,每条辐射 梁上安装的与辐射梁平行的传动链、驱动传动链的动力装置。所述每 条传动链的链条的一侧内链板和外链板上带有支撑平面,支撑平面上 固定有竖立刺针的针板。该拉幅机虽然可增加土工布纤维的横向分量 减少纵向分量,使土工布纵横向强度趋于一致,但它也存在较大的缺 陷,即依靠针刺定位再拉伸, 一则布面各处受力不均,同时又对布面 有所损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使非织造布纵横向强度趋于一致又能使布面各处受力均匀、无损伤的非织造布强力补偿机。本 发明主要是该强力补偿机设有若干组其上设有双向螺旋沟槽的对辊 机构。本发明主要包括有机架、动力机构、轴承座、上下转辊,其中机架上设有成对的轴承座,最好是3-6对,每个轴承座下部设有一个固 定下轴孔,内设滚动轴承,轴承座上部也有轴孔,其可以是与下轴孔 一样固定的上轴孔,最好上轴孔是活动的,即轴孔设在滑块上,滑块 两侧与轴承座上开口槽两侧组成滑动副,滑块可在轴承座上下移动。 滑块上部与竖直的导杆下端相连,该导杆上部设调整滑块位置的机 构,其可以是上端位于轴承座外并带手轮的螺杆,该螺杆与由紧固件 固定在轴承座上的轴承盖的螺孔相啮合,用于手动调整滑块内的上轴孔与下轴孔的距离,进而调整上、下转辊与布面的接触压力;最好导 杆的上部与固定在轴承座上的气动装置活塞相连,通过气动装置实 现自动调整上、下转辊与布面的接触压力。在上述每对轴承座的上、下轴孔内分别设有成对的上转辊和下转 辊,该上转辊与下转辊结构相同,主体部分均为圆筒,其可以是单一 的不锈钢筒,也可以是内层为碳钢外层为不锈钢的复合筒,最好圆筒 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在上述圆筒表面以长度中心为分界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右旋的3-6条并列沟槽,最好左右旋沟槽是以圆筒长度中心为 对称的。在上述圆筒两端分别设有端板,其可以是整板也可以是辐板, 该两端板的中心均固定有与圆筒同轴线的短轴的一端,上述圆筒、端 板及两短轴组成上转辊或下转辊,每对转辊中的下转辊,其两端的短 轴分别穿过一对轴承座两下轴孔内的滚动轴承,而上转辊两端的短轴 分别穿过该对轴承座两上轴孔内的滚动轴承。在机架上设有电动机及 变速箱,该变速箱的输出轴与主动下转辊短轴相连,以便驱使下转辊转动,它们的连接方式很多,其可以是输出轴上直接设齿轮,该齿轮 与主动下转辊短轴上的齿轮相啮合;也可以是输出轴上设链轮,其通 过链条与主动下转辊短轴上的链轮相连;还可以是输出轴上设皮带 轮,其通过皮带与主动下转辊短轴上的皮带轮相连。在主动下转辊短 轴上设有主动下齿轮,其与设在主动上转辊短轴上的上齿轮相啮合。 当变速箱输出轴驱动下齿轮转动时,该下齿轮又驱动上齿轮与之反向 转动,于是上、下齿轮所在的转辊便相对转动。最好上述的上下齿轮 轴分别通过万向节与上下辊短轴相连,用于自动调整上下辊的间隙。 在主动转辊的短轴上还设有链轮,其与相邻的从动转辊短轴上的链轮 由链条相连,该从动转辊短轴上的另一链轮又与另一相邻的从动转辊 短轴上的链轮由链条相连,以此类推,可将多对上下转辊相连,其中 从动上下转辊短轴上也设上下对应的齿轮时,由与各下转辊链轮上的 链条相连即可;当从动上下转辊短轴上没设上下对应的齿轮时,则分 别由与各上、下转辊链轮上的两组链条相连。上述各转辊上的链轮可 设在它们的同一侧也可以设在它们的两侧。
本发明的上、下转辊在相对转动时,位于两者之间的非织造布不 仅受到挤压使布面平整,而且在导布的同时又向其施加一个横向张 力,根据双向螺旋线原理,由于上、下转辊上设有螺旋沟槽,该转动 的螺旋沟槽作用在非织造布上即为展开的斜线槽,它可使非织造布以 中心线为分界受到两个以中心线为对称并呈一定角度的拉力,该拉力 分解后有一个纵向分力和一个横向分力,这样便将现有技术中全部都 是纵向力分出一部分成为橫向力,使横向强力得到补偿,以达到纵横向的强力比为l: 1的理想值。上述横向分力在补偿横向强力的同时 可将布的幅面扩宽,最高可扩出20%。在生产热轧无纺布时,本发明 的装置在热轧机前使用;在生产针刺无纺布时,本发明的装置在针刺
机前使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 本发明不仅能导布,而且能对非织造布张力进行调整,使横向 强力得到补偿,以达到纵横向强力比为l: 1。
2、 在补偿横向强力的同时可将布的幅面扩宽,最高可扩出20%。
3、 经横向强力补偿和幅面扩宽的布面,其各处受力非常均匀,且 布面本身无损伤。
4、 提高了布面的平展性、均匀性及以后的加工性能。
5、 本发明适用于管式牵伸的纺粘针刺、热轧无纺布、土工布、防
水巻材基胎布。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示意简图。
图2是本发明的半俯视示意简图。 图3是图1的A-A视图。 图4是图3中c的放大示意简图。 图5是本发明转辊的局剖示意简图。

在图1、图2和图3所示的非织造布强力补偿机 的示意图中,机架1上设有3对轴承座2,每个轴承座下部设有一个 固定下轴孔3,内设滚动轴承,轴承座上部的轴孔是活动的,即轴孔设在滑块4上,滑块两侧与轴承座上开口槽两侧组成滑动副。滑块上 部与竖直的导杆5下端相连,该导杆的上部与固定在轴承座上的升降 气缸6活塞相连。如图4所示。在上述每对轴承座的上、下轴孔内 分别设有成对的上转辊7和下转辊8。在图5所示的本发明转辊的局 剖示意图中,该上转辊与下转辊主体部分均是内层9为碳钢外层10 为不锈钢的复合筒,并且圆筒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在上述圆筒表面设 有以圆筒长度中心为分界并以其为对称的3条并列的左、右旋沟槽 11。在上述圆筒两端分别设有辐板式端板12,该两端板的中心均固 定有与圆筒同轴线的短轴13的一端,上述圆筒、端板及两短轴组成 上辊或下辊。又在图l、图2和图3中,每对转辊中的下转辊,其两 端的短轴分别穿过一对轴承座两下轴孔内的滚动轴承,而上转辊两端 的短轴分别穿过该对轴承座两上轴孔内的滚动轴承。在机架上设有电 动机14及变速箱,该变速箱的输出轴与主动下转辊短轴相连,即输 出轴上设链轮15,其通过链条16与主动下转辊短轴上的链轮17相 连。在主动下转辊短轴上设有主动下齿轮18,其与设在主动上转辊 短轴上的上齿轮19相啮合。上述的上下齿轮轴分别通过万向节20 与上下转辊短轴相连。在主动下转辊的短轴上还设有链轮21,其与 相邻的从动下转辊短轴上的链轮22由链条23相连,该从动下转辊 短轴上的另一链轮24又与另一相邻的从动下转辊短轴上的链轮25 由链条26相连。


一种非织造布强力补偿机,其机架上设有成对的轴承座,在每对轴承座的上、下轴孔内分别设有上、下转辊的短轴。该上、下转辊圆筒表面以长度中心为分界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右旋的3-6条并列沟槽。主动下转辊穿过轴承的短轴与电动机变速箱的输出轴相连,在主动下转辊短轴上设有主动下齿轮,其与设在主动上转辊短轴上的上齿轮相啮合,在主动转辊的短轴上还设有链轮,其与相邻的从动转辊短轴上的链轮由链条相连,该从动转辊短轴上的另一链轮又与另一相邻的从动转辊短轴上的链轮由链条相连。本发明能对非织造布张力进行调整,以达到纵横向强力比为1∶1;同时可将布的幅面扩宽,最高可扩出20%;其各处受力非常均匀,且布面本身无损伤。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