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安全壳上下封头组装方法及胎架结构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核电壳体组装方法及胎架结构。[0002]CV安全壳由底封头、下部筒体、中部筒体、上部筒体和顶封头5大组件组成,材质为SA738GrB。主要安装难点在上下封头的组装上,上下封头内径为39624mm,高度11468mm,每个封头约575T,均由4带组成,每带球壳板数量依次为2、6、24和32块,最大单板重量约10.5T。由于封头直径大,球壳板数量多,过去采用拼装胎架组装方法,使用若干支腿、平台形成网状支架,再将安全壳的壳板拼接在胎架上,利用支架上的球铰调节器调整壳板姿态,完成安装。这种方法的胎架复杂,存在施工难度大、周期长、造价高等缺点,而调节装置由于板块过重,经常出现调节困难,甚至无法调节的情况。类似的技术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20240731.4公开了一种AP1000核电穹顶拼装胎架,包括支撑穹顶环梁的沿整个周向布置的内圈立柱、支撑穹顶径向梁一端的沿整个周向布置的外圈立柱、支撑穹顶径向梁另一端的沿整个周向布置的混凝土基础。内圈立柱与外圈立柱沿轴向由两段组成,在穹顶本体拼装完毕后,将内圈立柱与外圈立柱的上半段拆除,内圈立柱与外圈立柱的下半段通过支撑牛腿连接;支撑牛腿与穹顶模块连接。该技术采用双层立柱,成本高,结构复杂。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核电安全壳上下封头组装方法及胎架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0004]一种核电安全壳上下封头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05]一.下封头组装方法:[0006]I)组装环形下支柱支撑结构;
[0007]支柱基础上设置地脚螺栓,支柱下垫板开长圆孔,便于调整支柱位置,使用天吊竖立支柱并连接拉杆,形成闭环圆环形结构;
[0008]2)竖立中心柱;
[0009]在环形支撑中心竖立中心柱,中心柱分上下两段,采用螺栓连接,上中心柱设置多个吊耳,下端支柱底板与地面埋件焊接,保证稳定性;
[0010]3)放线;在现场设置全站仪,测量支柱位置并通过拉杆上的松紧节调整支柱位置,定位后将支柱下垫板焊死固定;
[0011]4)组对赤道带;首先组装有支柱结构的壳板,然后插入无支柱壳板,并使用定位块锁紧,通过定位块上的楔子调整组对间隙,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赤道带闭合;
[0012]5)组对下温带;使用天吊将下温带壳板吊装到预定位置,连接下温带壳板与中心柱之间拖拉绳,调整壳板角度,到位后用定位块与赤道带连接;第一块壳板就位后,安装相邻位置的壳板,采用与第一块相同的方法,就位后与赤道带和上一块壳板连接;重复以上步骤,直至下温带闭合;下温带闭合后,通过调整定位块上的楔子,调整组对间隙,合格后拆除下温带上全部拖拉绳;
[0013]6)组对下寒带和拆除下寒带拖拉绳;组装方法与下温带相同;
[0014]7)拆除中心柱;下寒带安装结束后,将中心柱拆卸,分两段用天吊拆除;
[0015]8)组对下极板;中心柱拆除后,使用天吊将下极板吊装就位,调整到位后是用定位块锁紧;同样方法安装另一块下极板;
[0016]9)检查拼装尺寸、调缝;整体组装就位后,检查整体拼装尺寸,通过定位块上的楔子调整组对间隙,外形尺寸,合格后准备焊接;
[0017]10)连接运输支架,顶升封头,拆除其余支柱,运输;
[0018]二.上封头组装方法
[0019]采用与下封头支柱相同的环形支柱及中心柱,包括如下步骤:
[0020]I)组对赤道带;组对前在赤道带壳板内侧焊接与壳板相同材质的垫板,之后在垫板上焊接上段支柱,将焊接了上段支柱的赤道带壳板安装到下段支柱上,再安装相邻支柱的赤道带板,最后插接中间不带上段支柱的赤道带板,并通过定位块紧固、定位,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赤道带闭合;
[0021]2)组装上温带、上寒带与上极板;组装方式与下封头相同,使用天吊与拖拉绳的配合来定位,通过定位块的楔子调整组装间隙。
[0022]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实现所述方法的胎架结构,包括环形设置的下支柱支撑结构和设置在环形中心位置的中心柱,所述下支柱支撑结构包括横拉杆、斜拉杆、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由下段支柱、上段支柱组成;所述下段支柱为液压升降结构,所述横拉杆连接相邻的两个支撑柱,所述斜拉杆与相邻的两个支撑柱呈对角形式连接;所述中心柱分上下两段,采用螺栓连接,上中心柱设置多个吊耳,下端支柱底板与地面埋件焊接,保证稳定性。
[0023]所述支撑柱数量为16个。
[0024]所述连接吊耳数量为24个。
[0025]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能满足安全壳施工的要求,采用中心柱调节壳板的方式能更加便捷有效,同时支柱支撑结构更为简单高效,可节约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0026]图1为安全壳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28]图3为环形下支柱支撑结构;
[0029]图4为中心柱结构;
[0030]图5为赤道带安装示意图;
[0031]图6为下温带安装示意图;
[0032]图7为下寒带安装示意图;
[0033]图8为运输示意图;
[0034]图9为上封头赤道带安装示意图;
[0035]图中,I为赤道带,2上温带,3为上寒带,4为上极带,5为下温带,6为下寒带,7为下极带,8为环形下支柱支撑结构,81为上段支柱,82为下段支柱,83为横拉杆,84为斜拉杆,9为中心柱,91为连接吊耳,92为螺栓,101为吊索,811为垫板.
[0036]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如图1所示,壳体可分成以下几个部分:上封头为赤道带、上温带、上寒带、上极带,下封头为赤道带、下温带、下寒带、下极带;如图2所示,每个带均由不同数量的壳体组成;
[0037]如图3和图4所示,胎架结构包括环形设置的下支柱支撑结构和设置在环形中心位置的中心柱,所述下支柱支撑结构包括横拉杆、斜拉杆、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由下段支柱、上段支柱组成;所述下段支柱为液压升降结构,所述横拉杆连接相邻的两个支撑柱,所述斜拉杆与相邻的两个支柱呈对角形式连接;所述中心柱分上下两段,采用螺栓连接,上中心柱设置多个刚性调节拉杆连接吊耳,下端支柱底板与地面埋件焊接,保证稳定性。中心柱分段设计可使钢柱的挠度减小,同时便于拆除。
[0038]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数量为16个,所述连接吊耳数量为24个。根据不同的壳体数量,可做适当调整。
[0039]如图5-图8所示,下封头主要施工流程包括:
[0040]1.1组装环形下支柱支撑结构。支柱基础上设置地脚螺栓,支柱下垫板开长圆孔,便于调整支柱位置,使用天吊竖立支柱并连接拉杆,形成闭环圆环形结构。
[0041]1.2竖立中心柱。在环形支撑中心竖立中心柱。中心柱分上下两段,采用螺栓连接,上中心柱设置24个拖拉绳连接吊耳,下端支柱底板与地面埋件焊接,保证稳定性。
[0042]1.3放线。在现场设置全站仪,测量支柱位置并通过拉杆上的松紧节调整支柱位置,定位后将支柱下垫板焊死固定。
[0043]1.4组对赤道带。首先组装有支柱结构的壳板,然后插入无支柱壳板,并使用定位块锁紧,通过定位块上的楔子调整组对间隙,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赤带闭合。
[0044]1.5组对下温带。使用天吊将下温带壳板吊装到预定位置,连接下温带壳板与中心柱之间拖拉绳,用手拉葫芦调整壳板角度,到位后用定位块与赤道带连接。第一块壳板就位后,安装相邻位置的壳板,采用与第一块相同的方法,就位后与赤道带和上一块壳板连接。重复以上步骤,直至下温带闭合。
[0045]1.6拆除下温带拖拉绳。下温带闭合后,通过调整定位块上的楔子,调整组对间隙,合格后拆除下温带上全部拖拉绳。
[0046]1.7组对下寒带和拆除下寒带拖拉绳。组装方法与下温带相同。
[0047]1.8拆除中心柱。下寒带安装结束后,将中心柱拆卸,分两段用天吊拆除。
[0048]1.9组对下极板。中心柱拆除后,使用天吊将下极板吊装就位,用吊绳上的手拉葫芦调整,到位后是用定位块锁紧。同样方法安装另一块下极板。
[0049]1.10检查拼装尺寸、调缝。整体组装就位后,检查整体拼装尺寸,通过定位块上的楔子调整组对间隙,外形尺寸,合格后准备焊接。
[0050]1.11关于运输的考虑。如图8,黑色圆点表示为带液压结构的支柱,在整体焊接结束后,将这四根支柱利用液压装置拆除,保证运输车辆进入,图中箭头表示运输车辆及支架进入方向,之后连接运输支架,顶升封头,拆除其余支柱,运输。
[0051]2上封头主要施工流程
[0052]采用与下封头支柱相同的环形支柱及中心柱,包括如下步骤:[0053]I)组对赤道带;如图9所示,组对前在赤道带壳板内侧焊接与壳板相同材质的垫板,之后在垫板上焊接上支柱,将焊接了上支柱的赤道带壳板安装到下支柱支撑结构上,再安装相邻支柱的赤道带板,最后插接中间不带上支柱的赤道带板,并通过定位块紧固、定位,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赤道带闭合。支柱上另设斜撑结构,可以帮助赤道带壳板定位与防变形。
[0054]2)组装上温带、上寒带与上极板;组装方式与下封头相同,使用天吊与拖拉绳的配合来定位,通过定位块的楔子调整组装间隙。
一种核电安全壳上下封头组装方法及胎架结构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周大杰方娟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刘莎莎纪爱师A·C·加斯佩鲁特高攀科
专利相关信息
-
高攀科高攀科周大杰刘祥华刘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