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富硒壶瓶碎米荠植物材料及其培育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作进一步调整,未说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实施例1土壤栽培条件下,在壶瓶碎米荠的幼苗期将亚硒酸钠与一定量的熟石灰混合以得到pH 7 8的混合物,并将其施入到壶瓶碎米荠生长的土壤中,使其生长的耕作层土壤中硒含量平均为0. lmg/kg,到收获时,采集壶瓶碎米荠植株进行硒含量的测试,其中总硒含量约为0. ang/kg,其中,以硒代蛋氨酸形态存在的硒占比约90%。水培条件下,在壶瓶碎米荠的培养基质pH调节至7 8,并将亚硒酸钠和硒酸钠以任意币混合后加入到培养基质中,使其中硒含量平均0. lmg/kg,到收获时,采集壶瓶碎米荠植株进行硒含量的测试,其中总硒含量约为0. 5mg/kg,其中,以硒代蛋氨酸形态存在的硒占比约90%。土壤栽培条件下,在壶瓶碎米荠的幼苗期将亚硒酸钠与一定量的熟石灰混合,并与腐植酸以1 10的比例混勻,以得到PH 7的混合物,并将其施入到壶瓶碎米荠生长的土壤中,使其生长的耕作层土壤中硒含量平均为0. lmg/kg,到收获时,采集壶瓶碎米荠植株进行硒含量的测试,其中总硒含量约为0. 22mg/kg,其中,以硒代蛋氨酸形态存在的硒占比约 90%。水培条件下,在壶瓶碎米荠的培养基质pH调节至7 8,并将亚硒酸钠和硒酸钠以任意币混云后再加入与其质量比为10 1的腐植酸一起置入液体培养基中,使其中硒含量平均0. lmg/kg,并到收获时,采集壶瓶碎米荠植株进行硒含量的测试,其中总硒含量约为 0. 6mg/kg,其中,以硒代蛋氨酸形态存在的硒占比约90%。实施例2土壤栽培条件下,在壶瓶碎米荠的抽薹前将硒酸钠与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混合以得到pH 7 8的混合物,并将其施入到壶瓶碎米荠生长的土壤中,使其生长的耕作层土壤中硒含量平均为0. 5mg/kg,到收获时,采集壶瓶碎米荠植株进行硒含量的测试,其中总硒含量约为1. Omg/kg,其中,以硒代蛋氨酸形态存在的硒占比约90%。
水培条件下,在壶瓶碎米荠的抽薹前将培养基质pH调节至7. 5,并将亚硒酸钠、硒酸钠、硒代氨基酸以任意币混合后加入到培养基质中,使其中硒含量平均0. 5mg/kg,到收获时,采集壶瓶碎米荠植株进行硒含量的测试,其中总硒含量约为2. 5mg/kg,其中,以硒代蛋氨酸形态存在的硒占比约90%。
土壤栽培条件下,在壶瓶碎米荠的幼苗期将硒酸钠与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混合,并与腐植酸以1 20的比例混勻,以得到pH 7 8的混合物,并将其施入到壶瓶碎米荠生长的土壤中,使其生长的耕作层土壤中硒含量平均为0. 5mg/kg,到收获时,采集壶瓶碎米荠植株进行硒含量的测试,其中总硒含量约为1. ang/kg,其中,以硒代蛋氨酸形态存在的硒占比约 90%。
水培条件下,在壶瓶碎米荠的培养基质pH调节至7 8,并将亚硒酸钠和硒酸钠以任意比混勻后再加入与其质量比为20 1的腐植酸一起置入液体培养基中,使其中硒含量平均0. 5mg/kg,并到收获时,采集壶瓶碎米荠植株进行硒含量的测试,其中总硒含量约为3. Omg/kg,其中,以硒代蛋氨酸形态存在的硒占比约90%。
实施例3
土壤栽培条件下,在壶瓶碎米荠的幼苗期将亚硒酸钠与一定量的氢氧化钾混合以得到pH 7 8的混合物,并将其施入到壶瓶碎米荠生长的土壤中,使其生长的耕作层土壤中硒含量平均为5mg/kg,到收获时,采集壶瓶碎米荠植株进行硒含量的测试,其中总硒含量约为20mg/kg,其中,以硒代蛋氨酸形态存在的硒占比约90%。
水培条件下,在壶瓶碎米荠的抽薹前将培养基质pH调节至8,并将亚硒酸钠、硒酸钠、硒代氨基酸以任意比混合后加入到培养基质中,使其中硒含量平均5mg/kg,到收获时, 采集壶瓶碎米荠植株进行硒含量的测试,其中总硒含量约为50mg/kg,其中,以硒代蛋氨酸形态存在的硒占比约90%。
土壤栽培条件下,在壶瓶碎米荠的幼苗期将亚硒酸钠与一定量的氢氧化钾混合, 并与黄腐酸以1 10的比例混勻,以得到pH 7 8的混合物,并将其施入到壶瓶碎米荠生长的土壤中,使其生长的耕作层土壤中硒含量平均为5mg/kg,到收获时,采集壶瓶碎米荠植株进行硒含量的测试,其中总硒含量约为25mg/kg,其中,以硒代蛋氨酸形态存在的硒占比约 90%。
水培条件下,在壶瓶碎米荠的培养基质pH调节至7 8,并将亚硒酸钠和硒酸钠以任意比混勻后再加入与其质量比为10 1的黄腐酸一起置入液体培养基中,使其中硒含量平均5mg/kg,并到收获时,采集壶瓶碎米荠植株进行硒含量的测试,其中总硒含量约为 70mg/kg,其中,以硒代蛋氨酸形态存在的硒占比约90%。
实施例4
土壤栽培条件下,在壶瓶碎米荠的幼苗期将硒酸钠与一定量的熟石灰混合以得到 PH 7 8的混合物,并将其施入到壶瓶碎米荠生长的土壤中,使其生长的耕作层土壤中硒含量平均为10mg/kg,到收获时,采集壶瓶碎米荠植株进行硒含量的测试,其中总硒含量约为300mg/kg,其中,以硒代蛋氨酸形态存在的硒占比约90%。
水培条件下,在壶瓶碎米荠的抽薹前将培养基质pH调节至7. 5,并将亚硒酸钠、硒酸钠、硒代氨基酸以任意比混合后加入到培养基质中,使其中硒含量平均10mg/kg,到收获时,采集壶瓶碎米荠植株进行硒含量的测试,其中总硒含量约为500mg/kg,其中,以硒代蛋氨酸形态存在的硒占比约90%。
土壤栽培条件下,在壶瓶碎米荠的幼苗期将硒酸钠与一定量的熟石灰混合,并与腐植酸以1 10的比例混勻,以得到PH 7 8的混合物,并将其施入到壶瓶碎米荠生长的土壤中,使其生长的耕作层土壤中硒含量平均为10mg/kg,到收获时,采集壶瓶碎米荠植株进行硒含量的测试,其中总硒含量约为350mg/kg,其中,以硒代蛋氨酸形态存在的硒占比约 90%。
水培条件下,在壶瓶碎米荠的培养基质pH调节至7 8,并将亚硒酸钠和硒酸钠以任意比混勻后再加入与其质量比为10 1的腐植酸一起置入液体培养基中,使其中硒含量平均10mg/kg,并到收获时,采集壶瓶碎米荠植株进行硒含量的测试,其中总硒含量约为 700mg/kg,其中,以硒代蛋氨酸形态存在的硒占比约90%。
实施例5
土壤栽培条件下,在壶瓶碎米荠的幼苗期将富硒酵母与一定量的熟石灰混合以得到pH 7 8的混合物,并将其施入到壶瓶碎米荠生长的土壤中,使其生长的耕作层土壤中硒含量平均为50mg/kg,到收获时,采集壶瓶碎米荠植株进行硒含量的测试,其中总硒含量约为1000mg/kg,其中,以硒代蛋氨酸形态存在的硒占比约90%。
水培条件下,在壶瓶碎米荠的抽薹前将培养基质pH调节至8,并将酵母磨碎至200 目以后加入到培养基质中,使其中硒含量平均50mg/kg,到收获时,采集壶瓶碎米荠植株进行硒含量的测试,其中总硒含量约为1500mg/kg,其中,以硒代蛋氨酸形态存在的硒占比约 90%。
土壤栽培条件下,在壶瓶碎米荠的幼苗期将硒酸钠与一定量的熟石灰混合,并与腐植酸以1 10的比例混勻,以得到PH 7 8的混合物,并将其施入到壶瓶碎米荠生长的土壤中,使其生长的耕作层土壤中硒含量平均为50mg/kg,到收获时,采集壶瓶碎米荠植株进行硒含量的测试,其中总硒含量约为1200mg/kg,其中,以硒代蛋氨酸形态存在的硒占比约 90%。
水培条件下,在壶瓶碎米荠的抽薹前将培养基质pH调节至8,并将酵母磨碎至200 目与腐植酸以1 10的比例混合后加入到培养基质中,使其中硒含量平均50mg/kg,到收获时,采集壶瓶碎米荠植株进行硒含量的测试,其中总硒含量约为1800mg/kg,其中,以硒代蛋氨酸形态存在的硒占比约90 %。
实施例6
土壤栽培条件下,在壶瓶碎米荠的幼苗期将富硒酵母与一定量的熟石灰混合以得到pH 7 8的混合物,并将其施入到壶瓶碎米荠生长的土壤中,使其生长的耕作层土壤中硒含量平均为100mg/kg,到收获时,采集壶瓶碎米荠植株进行硒含量的测试,其中总硒含量约为2000mg/kg,其中,以硒代蛋氨酸形态存在的硒占比约90%。
水培条件下,在壶瓶碎米荠的抽薹前将培养基质pH调节至7,并将硒化卡拉胶磨碎至200目以后加入到培养基质中,使其中硒含量平均100mg/kg,到收获时,采集壶瓶碎米荠植株进行硒含量的测试,其中总硒含量约为2500mg/kg,其中,以硒代蛋氨酸形态存在的硒占比约90%。
土壤栽培条件下,在壶瓶碎米荠的幼苗期将硒酸钠与一定量的熟石灰混合,并与腐植酸以1 10的比例混勻,以得到PH 7 8的混合物,并将其施入到壶瓶碎米荠生长的土壤中,使其生长的耕作层土壤中硒含量平均为100mg/kg,到收获时,采集壶瓶碎米荠植株进行硒含量的测试,其中总硒含量约为2200mg/kg,其中,以硒代蛋氨酸形态存在的硒占比约 90%。
水培条件下,在壶瓶碎米荠的抽薹前将培养基质pH调节至8,并将硒化卡拉胶磨碎至200目与腐植酸以1 10的比例混合后加入到培养基质中,使其中硒含量平均IOOmg/ kg,到收获时,采集壶瓶碎米荠植株进行硒含量的测试,其中总硒含量约为^00mg/kg,其中,以硒代蛋氨酸形态存在的硒占比约90%。
实施例7
土壤栽培条件下,在壶瓶碎米荠的抽薹期将富硒酵母与一定量的熟石灰混合以得到pH 7 8的混合物,并将其施入到壶瓶碎米荠生长的土壤中,使其生长的耕作层土壤中硒含量平均为250mg/kg,到收获时,采集壶瓶碎米荠植株进行硒含量的测试,其中总硒含量约为5000mg/kg,其中,以硒代蛋氨酸形态存在的硒占比约90%。
土壤栽培条件下,在壶瓶碎米荠的幼苗期将硒酸钠与一定量的熟石灰混合,并与腐植酸以1 30的比例混勻,以得到pH 7 8的混合物,并将其施入到壶瓶碎米荠生长的土壤中,使其生长的耕作层土壤中硒含量平均为250mg/kg,到收获时,采集壶瓶碎米荠植株进行硒含量的测试,其中总硒含量约为6000mg/kg,其中,以硒代蛋氨酸形态存在的硒占比约 90%。
实施例8
土壤栽培条件下,在壶瓶碎米荠的抽薹期将亚硒酸钠、硒酸钠、硒代氨基酸、富硒酵母硒化卡拉胶以任意比混合后与一定量的熟石灰勻以得到PH7 8的混合物,并将其施入到壶瓶碎米荠生长的土壤中,使其生长的耕作层土壤中硒含量平均为500mg/kg,到收获时,采集壶瓶碎米荠植株进行硒含量的测试,其中总硒含量约为10000mg/kg,其中,以硒代蛋氨酸形态存在的硒占比约90%。
土壤栽培条件下,在壶瓶碎米荠的幼苗期将硒酸钠与一定量的熟石灰混合,并与黄腐酸以1 50的比例混勻,以得到pH 7 8的混合物,并将其施入到壶瓶碎米荠生长的土壤中,使其生长的耕作层土壤中硒含量平均为500mg/kg,到收获时,采集壶瓶碎米荠植株进行硒含量的测试,其中总硒含量约为12500mg/kg,其中,以硒代蛋氨酸形态存在的硒占比约 90%。
实施例9
土壤栽培条件下,在壶瓶碎米荠的抽薹期将亚硒酸钠、硒酸钠、硒代氨基酸、富硒酵母硒化卡拉胶以任意比混合后与一定量的熟石灰勻以得到PH7 8的混合物,并将其施入到壶瓶碎米荠生长的土壤中,使其生长的耕作层土壤中硒含量平均为750mg/kg,到收获时,采集壶瓶碎米荠植株进行硒含量的测试,其中总硒含量约为15000mg/kg,其中,以硒代蛋氨酸形态存在的硒占比约90%。
土壤栽培条件下,在壶瓶碎米荠的幼苗期将硒酸钠与一定量的熟石灰混合,并与黄腐酸以1 80的比例混勻,以得到pH 7 8的混合物,并将其施入到壶瓶碎米荠生长的土壤中,使其生长的耕作层土壤中硒含量平均为750mg/kg,到收获时,采集壶瓶碎米荠植株进行硒含量的测试,其中总硒含量约为17500mg/kg,其中,以硒代蛋氨酸形态存在的硒占比约 90%。
实施例10
土壤栽培条件下,在壶瓶碎米荠的抽薹期将亚硒酸钠、硒酸钠、硒代氨基酸、富硒酵母硒化卡拉胶以任意比混合后与一定量的熟石灰勻以得到PH7 8的混合物,并将其施入到壶瓶碎米荠生长的土壤中,使其生长的耕作层土壤中硒含量平均为1000mg/kg,到收获时,采集壶瓶碎米荠植株进行硒含量的测试,其中总硒含量约为20000mg/kg,其中,以硒代蛋氨酸形态存在的硒占比约90%。
土壤栽培条件下,在壶瓶碎米荠的幼苗期将硒酸钠与一定量的熟石灰混合,并与黄腐酸以1 100的比例混勻,以得到pH 7 8的混合物,并将其施入到壶瓶碎米荠生长的土壤中,使其生长的耕作层土壤中硒含量平均为1000mg/kg,到收获时,采集壶瓶碎米荠植株进行硒含量的测试,其中总硒含量约为22000mg/kg,其中,以硒代蛋氨酸形态存在的硒占比约90%。
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是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硒壶瓶碎米荠植物材料及其培育方法,所述植物材料中硒以硒代半胱氨酸形态存在,且以硒代半胱氨酸形态的硒在所述植物材料中的含量为0.2mg/kg~20000mg/kg,占总硒含量比例的90%以上。所述富硒壶瓶碎米荠植物材料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培育,在壶瓶碎米荠的生长周期内在壶瓶碎米荠的生长介质中加入硒源,调节生长介质中的硒含量达到0.1~1000mg/kg,并同时加入碱性物质使生长介质的整体或局部环境的pH值在7~8范围内。该材料可以作为人体和动物较好的硒源补充物质,直接进行食用或作为有益于人和动物健康的富硒食品、富硒饲料使用。
富硒壶瓶碎米荠植物材料及其培育方法和应用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王运吉王运吉何玉明何玉明何玉明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何玉明何玉明严卓晟张华新
专利相关信息
-
于爱霞H·朗瓦拉仰榴青川村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