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线性排列的多路探测电极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线性排列的多路探测电极制作方法
  • 发明者
    何凯, 李江
  • 公开日
    2006年11月8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11月14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11月14日
  • 申请人
    浙江大学
  • 文档编号
    A61B5/05GK2834414SQ20052011638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线性排列的多路探测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背面绝缘层(1)、正面绝缘层(2)以及夹在两绝缘层之间的铜箔(3);正面绝缘层(2)与背面绝缘层(1)原始形状相同,但是正面绝缘层(2)的左右两侧(b、a)各截去一段,使铜箔(3)的右部(a)和左部(b)的一面裸露;铜箔由自上而下线性排列的若干条铜箔导线组成;每条铜箔导线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线宽较大的铜箔(c),一部分为线宽较小的铜箔(e);铜箔(3)在背面绝缘层(1)的左侧(b)处有一面是裸露的,在其裸露处及其绝缘层四周涂有导电粘胶;铜箔3在背面绝缘层(2)的右侧(a)处也有一面是裸露的,将其与一个接线座连接,就可以把电信号传递给相关的设备;背面绝缘层(1)左下角有一个向外的长方形突起(d),用于标识电极的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性排列的多路探测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材料为聚酯或者聚酰亚胺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线性排列的多路探测电极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性排列的多路探测电极。它包括背面绝缘层、正面绝缘层以及夹在两绝缘层之间的铜箔。正面绝缘层与背面绝缘层原始形状相同,但是正面绝缘层的左右两侧各截去一段,使铜箔的右部和左部的一面裸露。铜箔由自上而下线性排列的若干条铜箔导线组成。每条铜箔导线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线宽较大的铜箔,一部分为与之相连的线宽较小的铜箔。铜箔在正面绝缘层的左侧裸露处及其绝缘层四周涂有导电粘胶;铜箔在正面绝缘层的右侧裸露处在使用的时候将与一个接线座连接。背面绝缘层左下角有一个向外的长方形突起用于标识电极的方向。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于检测经络某段循行线上的电阻或者阻抗,以及人体手指两侧的电阻或者阻抗。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线性排列的多路探测电极的制作方法测量生物阻抗、电阻或电位都需要使用电极,为了形成回路,电极通常有两个,其中一个导电面积较大,固定在生物体体表某处,常称作参考电极,另一个放置在需要测量的部位,常称作探测电极。实用新型多通道点阵电极探头ZL93209358.2描述了一种点阵式排列的多路电极,该电极适合一个平面上多个点的电参数测量,但并不适合于对一条直线或者近似一条直线上的多个位置进行测量,原因是该多路电极使用了矩阵开关,意味着某一时刻选通的点阵组成一个十字,如果被测量的部位是一条直线或者近似一条直线,且这条直线与某一时刻选通的点阵组成的十字相吻合,则测量变得没有意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排列的多路探测电极,它由背面绝缘层、正面绝缘层以及两者之间的铜箔组成。铜箔由自上而下线性排列的若干条铜箔导线组成。将一种线性排列的多路探测电极黏附在生物体的某个部位,则可以快捷地测量生物体在电极所黏附位置直线排列或者近似直线排列的多点阻抗、电阻(例如经络循行线上的一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背面绝缘层、正面绝缘层以及夹在两绝缘层之间的铜箔。正面绝缘层与背面绝缘层原始形状相同,但是正面绝缘层的左右两侧各截去一段,使铜箔的右部和左部的一面裸露。铜箔由自上而下线性排列的若干条铜箔导线组成。每条铜箔导线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线宽较大的铜箔,一部分为与之相连的线宽较小的铜箔。由于正面绝缘层的左侧被截去一段,因此铜箔在正面绝缘层的左侧处有一面是裸露的,在其裸露处及其绝缘层四周涂有导电粘胶,使用的时候可以帮助电极黏附在生物体表面;铜箔在正面绝缘层的右侧处也有一面是裸露的,使用的时候将其与一个接线座连接,就可以把电信号传递给相关的设备。背面绝缘层左下角有一个向外的长方形突起用于标识电极的方向。背面绝缘层和正面绝缘层的原始形状相同,但是与背面绝缘层相比,正面绝缘层的左右两侧各被截去一段。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它适合于同时检测一个区域内呈直线排列或者近似直线排列的多点阻抗、电阻(例如经络循行线上的一段);电极是由柔性线路板制成的,具有一定的弯曲性能,加上导电粘胶的作用使得其可以随生物体表的形状黏附在生物体表面;背面绝缘层左下角有一个向外的长方形突起用于标识电极的方向。将柔性多路探测电极的电极黏附在生物体的多个部位,并在一个具有较大导电面积、固定在生物体体表的参考电极的配合之下,可以连续而快捷地测量生物体在电极所黏附位置的阻抗、电阻。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于检测经络某段循行线上的电阻或者阻抗,以及人体手指两侧的电阻或者阻抗。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背面绝缘层的示意图;图4是正面绝缘层的示意图;图中1、背面绝缘层,2、正面绝缘层,3、铜箔,a、正面绝缘层右部截去段,b、正面绝缘层左部截去段。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背面绝缘层1、正面绝缘层2以及夹在两绝缘层之间的铜箔3。正面绝缘层2与背面绝缘层1原始形状相同,但是正面绝缘层2的左右两侧b、a各截去一段,使铜箔3的右部a和左部b的一面裸露。铜箔由自上而下线性排列的若干条铜箔导线组成,(图中为21条,具体条数根据需要而定)。每条铜箔导线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线宽较大的铜箔c,一部分为与c相连的线宽较小的铜箔e。由于正面绝缘层2的左侧b被截去一段,因此铜箔3在背面绝缘层2的左侧b处有一面是裸露的,在其裸露处及其绝缘层四周涂有导电粘胶,使用的时候可以帮助电极黏附在生物体表面;铜箔3在背面绝缘层2的右侧a处也有一面是裸露的,使用的时候将其与一个接线座连接,就可以把电信号传递给相关的设备。如图1、图3所示,背面绝缘层1左下角有一个向外的长方形突起d,用于标识电极的方向。如图3所示的背面绝缘层1和图4所示的正面绝缘层2的原始形状相同,但是与背面绝缘层1相比,正面绝缘层2的左右两侧b、a各被截去一段。
所述的绝缘层材料为聚酯或者聚酰亚胺。
将与本申请人的发明专利申请200410015665.6号的参考电极固定在受测者身体表面,将一种线性排列的多路探测电极依靠其弹性以及表面的导电粘胶黏附在受测部位表面,将一种线性排列的多路探测电极的右部与一个接线座连接,与阻抗或者电阻检测设备配合即可对相关进行检测。
上述
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