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用于细纱机的紧密纺纱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用于细纱机的紧密纺纱装置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刘光容
  • 公开日
    2008年12月10日
  • 申请日期
    2008年3月20日
  • 优先权日
    2008年3月20日
  • 申请人
    朱爱萍
  • 文档编号
    D01H5/00GK201162089SQ20082008418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细纱机的紧密纺纱装置,在细纱机摇架(1)上安装有下皮辊(2),下罗拉(4)紧压在皮辊(2)上,下罗拉(4)和下皮辊(2)之间形成接触区域(a),其特征在于集束件(5)安装在集束区(n)内,由牵伸区(r)的输出端(a)至集束件(5)的输出端(c)之间构成集束区(n)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细纱机的紧密纺纱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集束件(5)上开设有面向纱线(3)到来方向呈漏斗 状由宽到窄的集束槽路(520),集束件(5)可通过重力、机械预 应力或磁性引力无缝隙地支靠在牵伸区(r)的输出端(a)的任意一 面压辊上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细纱机的紧密纺纱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集束件(5)支靠在下皮辊(2)上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细纱机紧密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集束件(5)支靠在下罗拉(4)上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一种用于细纱机的紧密纺纱装置, 其特征在于集束件(5)朝集束区(n)的反向一侧延伸并在延伸端 设有突起,集束件(5)通过所述突起搭接于下罗拉(4)上;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用于细纱机的紧密纺纱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突起设置成圆柱形,中间开设有圆孔,由此将集束件(5) 轴向固定于下罗拉(4)上7、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一种用于细纱机的紧密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束槽路(520)设置于集束件(5)的内部8、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一种用于细纱机的紧密纺纱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束件(5)采用陶瓷材料制成9、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用于细纱机的紧密纺纱装置,其特 征在于在下皮辊(2)上安装有磁性件(7),集束件(5)安装于 磁性件(7)前方,通过下罗拉(4)和磁性件(7)产生的磁力,将 集束件(5)压紧于下罗拉(4)上10、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用于细纱机的紧密纺纱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集束件(5)是通过一般机械力支靠于下罗拉(4)上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细纱机的 紧密纺纱装置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细纱机的紧密纺纱装置,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在细纱机摇架上的下皮辊,下罗拉安装在在摇架的下方紧压在下皮辊上,由下罗拉和下皮辊之间形成的接触区域,在预牵伸装置到下罗拉与下皮辊组成的牵伸压辊的输出端a之间构成了牵伸区r;集束件安装在集束区n内,由牵伸区的输出端a至集束件的输出端c之间构成集束区n。本实用新型采取纱线经牵伸区r牵伸后,直接进入到集束区n被集束,最后经输出端c被细纱机锭子加捻,这样,反拨角就大大的缩小,断纱现象较少,且结构更为简单,集束效果良好、运行稳定。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用于细纱机的紧密纺纱装置的制作方法在传统的细纱机纺纱工序中,经牵伸的纱条以一定宽度并且在自 由状态下离开前罗拉后,就立即被加工成纱线,此时在纱线的形成区 域会形成一个纺纱三角区,由于纺纱三角区松散的纤维不能被很好的 控制,从而使纱条外围的许多纤维须头会提前失散而不能集束,失散 的纤维由于不能被抿入纱中而伸出纱外形成纺纱中出现的"毛羽", 严重影响了成纱质量,降低了纤维利用率。因此,须改善加捻前纱条 的输送形态,即使纱条平行、伸直、紧密排列。目前,较常用的方法 是在牵伸部件中加装集合装置,通过在细纱机的前罗拉输出区设计一 个负压气流通道,从而使纱条通过时由于负压气流的带动使纤维须毛并入纱条一起加捻。如专利号为03228410.1的一种紧密纺纱装置, 通过设有两端固定在相邻两罗拉座上带吸风口和排气口的吸气管,套 在吸气管外且对应于吸风口位置的圆周方向上幵有凝聚槽的凝聚套, 卡在凝聚套内的张紧装置,套在凝聚套上的透气输送圈和传动加压装 置,该紧密纺纱装置能使前罗拉输出的纤维束在抽风系统产生的负压 作用下,吸附在透气输送圈上,并在加压传动装置及透气输送圈的作 用下,纤维束被拉紧、伸直的状态实现加捻成纱,该紧密纺纱装置能较好的解决原有的"毛羽"的问题,提高成纱质量,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且紧密纺纱装置与罗拉分别属于不 同动力装置驱动,易造成紧密纺纱装置速度与罗拉速度不同步,从而 形成堵纱和断纱现象,不能消除加捻三角区而影响纱线质量。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申请人己在申请号为200610052 980.5的专利申请中提出了解决方案,在此不再赘述。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解决细纱机纺纱过程中出现 的"毛羽"问题的紧密纺纱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细纱机的紧密纺纱装 置,在细纱机的摇架上安装有下皮辊,下罗拉安装在在摇架的下方紧 压在下皮辊上,由下罗拉和下皮辊之间形成的接触区域a,在预牵伸 装置到下罗拉与下皮辊组成的牵伸压辊的输出端之间构成了牵伸区 m;集束件安装在集束区n内,由牵伸区m的输出端a至集束件的输 出端c之间构成集束区ii。集束件上开设有面向纱线到来方向呈漏斗状由宽到窄的集束槽 路,以利于纱线集束,集束件可通过重力、机械预应力或磁性引力无 缝隙地支靠在牵伸区m的输出端a的任意一面压辊上,即集束件支 靠在下罗拉或下皮辊上。优选地集束件朝集束区n的反向一侧延伸并在延伸端设有突起, 该设置在于可方便地通过突起搭接于下罗拉或下皮辊上;特别优选 地,该突起设置成圆柱形,中间开设有圆孔,由此将集束件轴向固定于下罗拉或下皮辊上。集束件的另一种结构采取将集束槽路设置于集束件内,这样,集 束时,纱线会从设于集束件内部的集束槽路经过而被集束,而不沿输 出下罗拉或下皮辊的外圆弧表面经过。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由于细纱机的下罗拉4旋转,会带 动压紧在下罗拉4上的下皮辊2同步旋转,在下罗拉4与下皮辊2的 作用下,纱线3在牵伸区m内被牵伸,并由牵伸区m的输出端a进 入到集束区n (弧ac段)内,在集束件5的沟槽51作用下被集束, 最后通向集束区n的输出端c处的握持点,被细纱机锭子加捻,变成 细纱,再经过握丝点后绕入锭子中的纡子上,完成立体紧密纺纱的工 艺过程。本实用新型与原有紧密纺相比,其优点在于原有技术中纱线被 集束后,通过压在下罗拉上的输出压辊与下罗拉的接触点即所谓的钳 口,而从钳口到纱线最后脱离输出压辊的一段圆弧即所谓纺纱的反包 角,由于反包角过大,从而造成纱线在输出压辊上走的距离过长,造 成捻度无法传递到钳口 ,其后果是断纱现象严重;采用本实用新型后, 纱线3经牵伸区m牵伸后,直接进入到集束区ii (弧ac段)被集束, 最后经输出端c被细纱机锭子加捻,这样,反包角就大大的縮小,这 样,捻度容易传递,且由于取消了输出压辊的设置,钳口直接移到集 束件5的输出端,这样的优点是摩擦力减小,断纱现象较少,且结构 更为简单,集束效果良好、运行稳定。以下通过附图和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集束件支靠于输出压辊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2为图1的集束件的变例;
图3为图1的集束件的变例;
图4为图1的集束件的变例;
图5为图1的集束件的一种安装结构图6为所述集束件的结构示意图7为集束件支靠于下罗拉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集束件的变例;
图9为图7的集束件的变例;
图10为图7的集束件的变例。

如图1所示,在细纱机的摇架1上安装有下皮辊2,下罗拉4安 装在在摇架1的下方紧压在下皮辊2上,由下罗拉4和下皮辊2之间 形成的接触区域a,在预牵伸装置到下罗拉4与下皮辊2组成的牵伸 压辊的输出端a之间构成了牵伸区m;集束件5安装在下罗拉4和下 皮辊2之间下方的集束区n内,由牵伸区m的输出端a至集束件5 的输出端c之间的一段构成集束区n。
结合图6所示,集束件5上开设有面向纱线3到来方向呈漏斗状 由宽到窄的集束槽路520,以利于纱线3集束,集束件5可通过重力、 机械预应力或磁性引力无缝隙地支靠在牵伸区m的输出端a的任意 一面压辊上,在图1 图5的实施例中,集束件5支靠在下罗拉4上,在图7 图10的实施例中,集束件5支靠在下皮辊2上。所述的集 束件5在各具体实施例中的标号分别由集束件51、集束件52、集束 件53、集束件54、集束件55、集束件56、集束件57、集束件58、 集束件59。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集束件52朝集束区n的反向一侧延伸 并在延伸端设有突起,该设置在于可方便地通过突起搭接于下皮辊2 上;而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突起设置成圆柱形,中间开设有圆 孔,由此将集束件53轴向固定于下皮辊2上。
图4示出了集束件5的另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集束槽路520 设置于集束件54内,这样,集束时,纱线3会从设于集束件54内部 的集束槽路520经过而被集束,而不沿输出下罗拉4的外圆弧表面经 过。
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中增设了磁性件7,磁性件7通过塑料件 6安装在下皮辊2的轴上,集束件55安装在塑料件6上设于磁性件7 前方,这样由于下罗拉4和磁性件7产生的磁力,会将集束件55压 紧于下罗拉4上。当然,也可以通过一般机械力如弹簧件等提供对集 束件55的压紧力。
图7 图IO所示出的实施例结构对应与图1 图4相同,其区别 是集束件5支靠于下皮辊2上,并相应改变其安装方向和位置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由于细纱机的下罗拉4旋转,会带 动压紧在下罗拉4上的下皮辊2同步旋转,在下罗拉4与下皮辊2的 作用下,纱线3在牵伸区m内被牵伸,并由牵伸区m的输出端a进入到集束区n(弧ac段)内,在集束件5的沟槽51作用下被集束, 最后通向集束区n的输出端c处的握持点,被细纱机锭子加捻,变成 细纱,再经过握丝点后绕入锭子中的纡子上,完成立体紧密纺纱的工 艺过程。
本实用新型与原有紧密纺相比,其优点在于原有技术中纱线被 集束后,通过压在下罗拉上的输出压辊与下罗拉的接触点即所谓的钳 口后被加捻,而从钳口到纱线最后脱离输出压辊的一段圆弧即所谓纺 纱的反包角,由于原有技术会产生反包角过大,从而造成纱线在输出 压辊上走的距离过长,造成捻度无法传递到钳口,其后果是断纱现象
严重;采用本实用新型后,纱线3经牵伸区m牵伸后,直接进入到 集束区n(弧ac段)被集束,最后经输出端c被细纱机锭子加捻,这 样,反包角就大大的縮小,这样,捻度容易传递,且由于取消了输出 压辊的设置,钳口直接移到集束件5的输出端,这样的优点是摩擦力 减小,断纱现象较少,且结构更为简单,集束效果良好、运行稳定。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