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全自动晴雨伞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全自动晴雨伞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邵中民
  • 公开日
    2000年5月17日
  • 申请日期
    1999年7月17日
  • 优先权日
    1999年7月17日
  • 申请人
    邵中民
  • 文档编号
    A45B25/00GK2377894SQ9921615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全自动晴雨伞,它是由伞骨部分、伞杆部分和手柄部分所组成,其中伞骨部分包括上盘(4)、中盘(5)、下盘(6)、若干个上支骨(1)、与上支骨(1)相同数量的中支骨(2)和下支骨(3),上支骨(1)一端与上盘(4)铰接,另一端向外延伸,中支骨(2)一端与中盘(5)铰接,另一端与上支骨(1)铰接,下支骨(3)一端与下盘(6)铰接,另一端与上支骨(1)铰接;伞杆部分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套接在一起的外杆(10)、中杆(11)和内杆(12),中杆(11)从外杆(10)中伸出,上盘(4)插在中杆(11)上端,中盘(5)固定在中杆(11)上端边沿,下盘(6)套接在外杆(10)上,外杆(10)的上端设有翻沿;手柄部分包括手柄(9)、推动杆(18)和滑键(20),外杆(10)和内杆(12)的下端均固定在手柄(9)上,推动杆(18)位于内杆(12)内,滑键(20)位于外杆(10)下端外侧,且推动杆(18)与滑键(20)之间通过销子(23)联接;其特征在于a.上盘(4)与中杆(11)之间设置上弹簧(16),内杆(12)与中杆(11)之间设置下弹簧(17),上弹簧(16)和下弹簧(17)均位于中杆(11)内;b.下弹簧(17)的上部设有推动块(13),推动块(13)位于中杆(11)内,内杆(12)内设有挡块(15),推动块(13)与挡块(15)之间通过连杆(14)联接;c.下盘(6)上还设置开关(7),开关(7)与下盘(6)铰接,且开关(7)与下盘(6)之间设置复位弹簧(8),中杆(11)和外杆(10)上对应于伞张开和收合状态时均设有相应的小孔;d.推动杆(18)内设有扣件(19),扣件(19)与内杆(12)铰接,外杆(10)、中杆(11)、内杆(12)和推动杆(18)上与扣件(19)相对应的位置上均有小孔,扣件(19)与推动杆(18)之间还设有定位弹簧(24),滑键(20)内设置挡片(21)和弹簧(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晴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弹簧(17)的弹力要大于上弹簧(16)的弹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晴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块(15)被限制在内杆(12)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晴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杆(18)两侧均有条形孔(26),扣件(19)通过穿过条形孔(26)的销轴(25)与内杆(12)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21)与伞杆轴线成斜向设置于滑键(20)内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晴雨伞,特别是一种能自动张合的晴雨伞目前,市场上出现的自动伞一般是自动张开,手动收合,收伞时必须以双手配合来完成当使用者一手拿伞,另一只手提拿物品时,收伞就显得十分不便为此,有不少人提出了种种不同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晴雨伞自动张合的功能,如中国专利93226180.9和中国专利90222379.8等等这些专利,从技术的角度是能够实现这一功能的,但它们有的没有考虑到产品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往往需要复杂的工艺才能生产,造成产品成本过高;有的则没有考虑到产品的使用寿命,使专利技术很难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相对简单、合理且实用性强的全自动晴雨伞本全自动晴雨伞是由伞骨部分、伞杆部分和手柄部分所组成,伞骨部分包括上盘、中盘、下盘、若干个上支骨、与上支骨相同数量的中支骨和下支骨上支骨一端与上盘铰接,另一端向外延伸,伞布布置在上支骨上;中支骨一端与中盘铰接,另一端与上支骨铰接;下支骨一端与下盘铰接;另一端与上支骨铰接伞杆部分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套接在一起的外杆、中杆和内杆,中杆从外杆中伸出,上盘插在中杆上端,中盘固定在中杆上端边沿,下盘套接在外杆上,外杆的上端设有翻沿手柄部分包括手柄、推动杆和滑键,外杆和内杆的下端均固定在手柄上,推动杆位于内杆内,滑键位于外杆下端外侧,且推动杆与滑键之间通过销子联接在本全自动晴雨伞中,上盘与中杆之间设置上弹簧,内杆与中杆之间设置下弹簧,上弹簧和下弹簧均位于中杆内上弹簧和下弹簧的作用是为伞的开合提供动力下弹簧的上部设有推动块,推动块位于中杆内,内杆内设有挡块,推动块与挡块之间通过连杆联接下盘上还设置开关,开关与下盘铰接,且开关与下盘之间设置复位弹簧,中杆和外杆上对应于伞张开和收合状态时均设有相应的小孔,使开关的内端能进入这些小孔中当推动块通过开关处时,推动块可以顶开开关内端,使开关内端离开中杆和外杆上的小孔本全自动晴雨伞的控制元件设置于手柄部分在手柄部分中,推动杆内设有扣件,扣件与内杆铰接,外杆、中杆、内杆和推动杆上与扣件相对应的位置均有小孔,扣件与推动杆之间还设有定位弹簧,滑键内设置挡片和弹簧滑键的作用一是控制扣件,二是控制推动杆,从而控制伞的开合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晴雨伞,它是由伞骨部分、伞杆部分和手柄部分所组成,其中伞骨部分包括上盘、中盘、下盘、上支骨、中支骨和下支骨,伞杆部分包括外杆、中杆、内杆、上弹簧、下弹簧、推动块、挡块和连杆,手柄部分包括手柄、推动杆和滑键。本全自动晴雨伞是通过滑键的上下移动,来控制伞的开合,实现了单手、单键操作,具有结构合理、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全自动晴雨伞的制作方法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晴雨伞在张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晴雨伞在收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推动杆与扣件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支骨;2、中支骨;3、下支骨;4、上盘;5、中盘;6、下盘;7、开关;8、复位弹簧;9、手柄;10、外杆;11、中杆;12、内杆;13、推动块;14、连杆;15、挡块;16、上弹簧;17、下弹簧;18、推动杆;19、扣件;20、滑键;21、挡片;22、弹簧;23、销子;24、定位弹簧;25、销轴;26、条形孔。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全自动晴雨伞的伞骨部分包括上盘4、中盘5、下盘6、上支骨1、中支骨2和下支骨3。伞杆部分包括外杆10、中杆11、内杆12、上弹簧16、下弹簧17、推动块13、挡块15和连杆14。手柄部分包括手柄9、推动杆18和滑键20。下盘6上的开关7是用来控制伞的张开。中杆11和外杆10上对应于开关7内端均有两个小孔,使开关7内端能插入小孔中将伞骨固定。在伞处于收合状态时,向上移动滑键20,使推动杆18带动挡块15及通过连杆14与挡块15联接的推动块13上移,就可将开关7内端顶出中杆11上的小孔。由于此时中杆11被扣件19卡住,下弹簧17不动,故上弹簧16就可使上盘4上升,并通过上支骨1带动下支骨3使下盘6上升,将伞张开。外杆10的上端设有翻沿,下盘6当上升至翻沿处时,就不能继续上升。此时雨伞已完全张开。同时,下盘6上的开关7在复位弹簧8的作用下其内端又进入中杆11和外杆10的小孔中,使伞骨定位。
在本全自动晴雨伞处于张开状态下,当滑键20向后移动时,滑键20内的挡片21会顶住扣件19,使扣件19转动一个角度,扣件19的上端会从外杆10、中杆11和内杆12的小孔中脱出。由于外杆10和内杆12均固定在手柄9上,故中杆11会在下弹簧17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在设计时,下弹簧17的弹力要大于上弹簧16的弹力,使得中杆11能顺利上移,并通过中杆11上端的中盘5和与中盘5铰接的中支骨2而使伞关闭。为了保证移动块13位于下盘6以下的位置,与推动块13联接的挡块15被限制在内杆12内,使推动块13在关伞过程中上移到一定位置后不动。
本全自动晴雨伞在开伞之前都需要蓄能。蓄能的方法是手握手柄9,将伞尖顶在地面或者墙面上,用力下压。这样,中杆11下移并使下弹簧17压缩,直至扣件19进入中杆11下端的小孔中,将中杆11卡住。在此过程中,挡块15也随中杆11下移至推动杆18上端处。
如图3所示,扣件19位于推动杆18内,但推动杆18两侧均有条形孔26,扣件19通过穿过条形孔26的销轴25与内杆12铰接。因此,在滑键20带动推动杆18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扣件19不会随着推动杆18平移。本实施例中,挡片21与伞杆轴线成斜向设置于滑键20内,可以使滑键20上移时扣件19不转动而滑键20下移时扣件19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1、由一个滑键的上下移动来控制伞的开合,故实际操作十分方便。
2、不论伞处于张开或收合状态,下盘上的开关内端都插在中杆上的小孔内,可以使伞骨位置固定,不易损坏。
3、使伞开合的上弹簧和下弹簧均设置在中杆内,且相互独立,因此本全自动晴雨伞结构设计合理,可以提高伞的使用寿命。
4、本伞与其它全自动伞相比,其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有利于商品化生产并降低产品的成本,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