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多层叠加式圆型无框中蜂蜂箱的制作方法目前,公知的新式中蜂蜂箱,一般为方型或长方型的箱式活框中蜂蜂箱,它管理和产蜜的人工成本高,使用摇蜜机取蜜时,难免有未成熟的蜂蜜和幼虫等被同时分离在蜜中,不能生产纯原生态的中蜂蜂蜜,不利于中蜂免受惊吓,不符合中蜂的生物学特性。公知的老式中蜂蜂箱,一般为圆型立放或圆型卧放的无框固定式中蜂蜂箱,它只能采用原始的毁巢或杀蜂毁巢取蜜法取蜜,毁巢取蜜时,也难免有未成熟的蜂蜜和幼虫体液等被同时挤压在蜜中,也不能生产纯原生态的中蜂蜂蜜,更不利于中蜂的生存繁殖。
为了克服现有的中蜂蜂箱生产纯原生态中蜂蜂蜜和管理产蜜人工成本高及不利于中蜂取蜜后再生存繁殖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层叠加式圆型无框中蜂蜂箱,该多层叠加式圆型无框中蜂蜂箱不仅能生产纯原生态的中蜂蜂蜜,而且大大减少了劳动量,有利于中蜂的生存繁殖,符合中蜂的生物学特性。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圆型底座板上面的中部加工成凹型自然排渣坡面,中心加工一个排渣孔,前面加工一个巢门孔,后面加工一个救济饲喂孔,下面安装四角型连接卡。圆型底座板上叠加多个外围分别安装有两个加固钢圈的圆型继箱体,每个继箱体上面放置四块继箱体金属垫片,盖上中心加工有排气孔,顶部安装有四角型连接卡的圆型箱盖,用四根L型钢筋穿过圆型底座板和圆型箱盖上四角型连接卡的连接孔,上下连成一整体蜂箱。四根L型钢筋的下部分别向外延伸是蜂箱的四个箱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使中蜂群体在多层叠加的圆型无框中蜂蜂箱内部自然结成球体蜂团,从顶部开始筑巢生存繁殖,贮存蜂蜜等,蜡渣及废弃物可自然排出在箱外。当中蜂群体逐渐状大贮蜜增多时,多层叠加的圆型无框中蜂蜂箱内部能有足够的空间,供蜂团自然向下筑巢发展,蜂团上部就能贮存更多的蜂蜜。若最上一层圆型继箱体内的贮蜜已成熟封盖,卸下四根L型钢筋,通过金属垫片拆卸孔,取下相应的继箱体金属垫片,用电热丝或钢丝锯及薄刀片横向分割最上一层圆型继箱体,取出蜂蜜后即时将它加在最下一层的圆型底座板上,这样蜂团又可继续向下筑巢发展。中蜂采集零星蜜源和抗蜂螨的能力很强,在一般情况下,蜂箱顶部盖上防晒防雨物后就不需饲喂,也不用开箱检查,蜂箱不怕日晒雨淋,使用寿命长,具有蜜多即取,蜜少不管,并可多次取蜜的优点。取蜜后不影响中蜂的生存蘩殖,提高了中蜂蜂蜜的产量和质量,大大减少了劳力量,对保护中蜂资源有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发明的圆型底座板实施例的纵向剖视构造图。图3是本发明的圆型继箱体实施例的剖视结构图。图4是本发明的圆型继箱体金属垫片实施例的俯视整体结构图。图5是本发明的圆型箱盖实施例的横向剖视构造图。图6是本发明的四角型连接卡实施例的俯视整体构造图。图中I.圆型底座板,2.凹型自然排渣坡面,3.排渣孔,4.巢门孔,5.救济饲喂孔,6.四角型连接卡,7.连接孔,8.加固钢圈,9.圆型继箱体,10.继箱体金属垫片,11.金属垫片拆卸孔12.圆型箱盖,13.排气孔,14. L型钢筋。
(10)、与圆型箱盖(12)叠加。用四根L型钢筋(14)穿过圆型底座板(I)和圆型箱盖(12)上四角型连接卡出)的连接孔(7),上下连成一整体蜂箱。四根L型钢筋(14)的下部分别向外延伸是蜂箱的四个箱脚。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在圆型底座板(I)上面的中部加工成凹型自然排渣坡面
(2),中心加工ー个排渣孔(3),前面加工ー个巢门孔(4),后面加工一个救济饲喂孔(5),下面安装四角型连接卡(6)。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外围分别安装有两个加固钢圈(8)的圆型继箱体(9)。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四块继箱体金属垫片(10)合并后的外圆和内圆与圆型继箱体(9)的外圆和内圆一致,每块金属垫片(10)外圆的内角上各加工ー个金属垫片拆卸孔
(11)。在图5所示实施例中,中心加工有排气孔(13),顶部安装有四角型连接卡(6)的圆型箱盖(12)。在图6所示实施例中,四角型连接卡(6)的四个角上各加工ー个连接孔(7)。
一种能够大大减少劳动量生产纯原生态中蜂蜂蜜的多层叠加式圆型无框中蜂蜂箱。它是在加工有凹型自然排渣坡面、排渣孔、巢门孔、救济饲喂孔的圆型底座板上叠加多个圆型继箱体,每个继箱体上面放置四块继箱体金属垫片,盖上有排气孔的圆型箱盖,用四根L型纲筋穿过底座板和箱盖上四角型连接卡的连接孔,上下连成一整体蜂箱。使之能使中蜂群体在蜂箱内自然结成球体蜂团,从顶部开始向下筑巢发展。若最上一层的贮蜜已成熟封盖,卸下四根L型钢筋,取下相应的金属垫片,横向分割最上一层继箱体,取出蜂蜜后将它加在最下一层的底座板上。取蜜后不影响中蜂的生存繁殖,提高了中蜂蜂蜜的产量和质量,对保护中蜂资源有重要的意义。
多层叠加式圆型无框中蜂蜂箱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李向民李向民李章雨周益, 张喜平周益, 张喜平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曲光辉, 汪义钧曲光辉, 汪义钧曲光辉, 汪义钧曲光辉, 汪义钧T.克赖舍张克思
专利相关信息
-
张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