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滚筒式茶叶冷却回潮机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滚筒式茶叶冷却回潮机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叶飞, 滕靖, 郑鹏程, 高士伟, 龚自明
  • 公开日
    2011年9月21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1月28日
  • 优先权日
    2011年1月28日
  • 申请人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 文档编号
    A23F3/06GK201976684SQ20112002965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滚筒式茶叶冷却回潮机,包括支架(1)、冷却部(2)与回潮部(3),所述冷却部 (2)与回潮部(3)均设置在支架(1)上,且冷却部(2)的冷却出料端(22)与回潮部(3)的回潮进料端(31)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式冷却回潮机还包括过渡部(4),且冷却部 (2)、过渡部(4)与回潮部(3)均为滚筒式结构;所述冷却部(2)的冷却出料端(22)与过渡部(4)的过渡进料端(41)相连接,过渡部(4)的过渡出料端(42)与回潮部(3)的回潮进料端(31)相连接,且冷却进料端(21)、过渡进料端(41)与回潮进料端(31)上各设置有滚筒旋转设备(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筒式茶叶冷却回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2)、 过渡部(4)、回潮部(3)上分别设置的冷却进料端(21)、过渡进料端(41)、回潮进料端(31) 上近滚筒旋转设备(5)的部位均设置有轴承支撑座(6),轴承支撑座(6)上连接有倾角调整杆(61),倾角调整杆(61)的另一端与支撑柱(62)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滚筒式茶叶冷却回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2)的冷却出料端(22)上设置有辅助轴承(7),辅助轴承(7)上连接有辅助倾角调整杆(71),辅助倾角调整杆(71)的另一端与辅助支撑柱(72)相连接;所述过渡部(4)、回潮部(3)的底部上远离滚筒旋转设备(5)的部位均设置有随动支撑部件(8)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滚筒式茶叶冷却回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旋转设备(5)包括大链轮(51)、链条(52)、小链轮(53)与马达(54),冷却进料端(21)、过渡进料端(41)、回潮进料端(31)上各套装有一个大链轮(51),大链轮(51)的外部与链条(52) 传动配合,链条(52)的另一端与马达(54)的驱动端上设置的小链轮(53)传动配合,马达 (54)的底部设置有马达座(55),马达座(55)与支架(1)上设置的马达组件基座(56)相对应,马达座(55)与马达组件基座(56)之间设置有马达调整铰座(57)和链条张紧弹簧(58), 且在马达调整铰座(57 )上设置有马达调整螺杆(5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滚筒式茶叶冷却回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进料端 (21)与冷却出料端(22)之间设置有冷却部筒体(9),冷却部筒体(9)包括同轴的内滚筒 (91)与外滚筒(92),外滚筒(92)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排气口(10)以及进气口(11)、渣沫收集仓(12),外滚筒(92)的内部与内滚筒(91)之间设置有隔离板(13),隔离板(13)的一端通过密封条(14)与外滚筒(92)的内侧密封配合,隔离板(13)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内滚筒 (91)相配合的隔离毛刷(15),内滚筒(91)的筒壁上均勻设置有通气孔(91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滚筒式茶叶冷却回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滚筒(91)、 外滚筒(92)的中心轴与支架(1)之间形成有冷却部倾角(16),冷却部倾角(16)的大小为 0 - 15 度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滚筒式茶叶冷却回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911) 的直径为0. 5 - 10毫米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回潮机,尤其涉及一种滚筒式茶叶冷却回潮机,具体适用于茶叶生产中的冷却回潮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一种滚筒式茶叶冷却回潮机,包括支架及其上依次设置的滚筒式结构的冷却部、过渡部与回潮部,冷却进料端、过渡进料端与回潮进料端上各设置有滚筒旋转设备与用以调整滚筒倾角的轴承支撑组件,滚筒旋转设备包括大链轮、链条、小链轮与马达,大链轮的外部通过链条、小链轮与马达相连接,马达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马达座上,马达座与马达组件基座之间设置有马达调整铰座、马达调整螺杆和链条张紧弹簧,冷却部包括外滚筒、内滚筒与隔离板,外滚筒上设置有排气口、进气口与渣沫收集仓,内滚筒上设置有通气孔。本设计不仅冷却回潮的效果较好、不产生碎茶,而且结构简单、易于使用和维护。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滚筒式茶叶冷却回潮机的制作方法目前茶叶生产所用的冷却回潮机为箱式带传动结构,该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不仅回潮效果不理想,存在时间长、能效低、效果差等现象,而且有碎茶产生,影响产品质量。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拟850303Y,授权公告日为2006年12月27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冷却贮叶槽,由槽体、支撑弹性腿、机架、连接座、连杆、减速传动机构、电机、偏心振动机构、茶门组成,其中槽体通过支撑弹性腿与机架相连,电机通过皮带与减速传动机构及偏心振动机构连接,后者通过连杆及连接座与槽体相连,槽体尾端设有茶门。虽然该实用新型替代了传统摊晾回潮方式,可使茶叶回潮均勻,但其采取的是振动式的摊晾回潮方式,不仅冷却效果较差,而且难以确保茶叶整体回潮,回潮效果不好,此外,该实用新型也难以避免碎茶的产生。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产生碎茶、冷却回潮效果较差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不产生碎茶、冷却回潮效果较好的滚筒式冷却回潮机。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滚筒式茶叶冷却回潮机,包括支架、冷却部与回潮部,所述冷却部与回潮部均设置在支架上,且冷却部的冷却出料端与回潮部的回潮进料端相连接;所述滚筒式冷却回潮机还包括过渡部,且冷却部、过渡部与回潮部均为滚筒式结构;所述冷却部的冷却出料端与过渡部的过渡进料端相连接,过渡部的过渡出料端与回潮部的回潮进料端相连接,且冷却进料端、过渡进料端与回潮进料端上各设置有滚筒旋转设备。所述冷却部、过渡部、回潮部上分别设置的冷却进料端、过渡进料端、回潮进料端上近滚筒旋转设备的部位均设置有轴承支撑座,轴承支撑座上连接有倾角调整杆,倾角调整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柱相连接。所述冷却部的冷却出料端上设置有辅助轴承,辅助轴承上连接有辅助倾角调整杆,辅助倾角调整杆的另一端与辅助支撑柱相连接;所述过渡部、回潮部的底部上远离滚筒旋转设备的部位均设置有随动支撑部件。所述滚筒旋转设备包括大链轮、链条、小链轮与马达,冷却进料端、过渡进料端、回潮进料端上各套装有一个大链轮,大链轮的外部与链条传动配合,链条的另一端与马达的驱动端上设置的小链轮传动配合,马达的底部设置有马达座,马达座与支架上设置的马达组件基座相对应,马达座与马达组件基座之间设置有马达调整铰座和链条张紧弹簧,且在马达调整铰座上设置有马达调整螺杆。所述冷却进料端与冷却出料端之间设置有冷却部筒体,冷却部筒体包括同轴的内滚筒与外滚筒,外滚筒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排气口以及进气口、渣沫收集仓,外滚筒的内部与内滚筒之间设置有隔离板,隔离板的一端通过密封条与外滚筒的内侧密封配合,隔离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内滚筒相配合的隔离毛刷,内滚筒的筒壁上均勻设置有通气孔。所述内滚筒、外滚筒的中心轴与支架之间形成有冷却部倾角,冷却部倾角的大小为0 - 15度。所述通气孔的直径为0. 5 - 10毫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滚筒式茶叶冷却回潮机中包括依次连接的冷却部、过渡部与回潮部,冷却部、过渡部与回潮部均为滚筒式结构,且在冷却进料端、过渡进料端与回潮进料端上各设置有滚筒旋转设备,使用时,通过滚筒旋转设备带动冷却部、过渡部与回潮部旋转,不仅便于实现冷却部、过渡部、回潮部的进料和出料,而且,在冷却过程中,茶叶被不断转动的滚筒抛散开来,热交换更迅速,冷却效果更好,在回潮过程中,相互堆叠在一起的茶叶通过滚筒的不断旋转,旋转的茶叶不断交换其上下位置,不仅可以加速叶、梗之间的含水量转化,而且可以确保整体茶叶品质一致性,回潮效果较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冷却效果较好,而且回潮效果较好。2、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滚筒式茶叶冷却回潮机中在冷却进料端、过渡进料端、回潮进料端上近滚筒旋转设备的部位均设置有用于调整滚筒倾斜角度的轴承支撑座、倾角调整杆与支撑柱,该设计通过调整滚筒的倾斜角度来提高冷却回潮的效果与进料出料的效率,同时,冷却出料端上设置的辅助轴承、辅助倾角调整杆、辅助支撑柱,以及过渡部、回潮部的底部设置的随动支撑部件,均降低了滚筒倾斜角度的调整难度,提高了调整的安全性, 不仅结构简单、便于使用,而且易于维护、安全性较高。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便于使用与维护,而且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提高冷却回潮的效果。3、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滚筒式茶叶冷却回潮机中的冷却部筒体包括同轴的内滚筒与外滚筒,外滚筒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排气口以及进气口、渣沫收集仓,内滚筒的筒壁上均勻设置有通气孔,使用时,进气口通入冷气,冷气从内滚筒上的通气孔中穿过,再经排气口排出,在冷气通过内滚筒的过程中,冷气与其进行热交换以冷却茶叶,加之内滚筒不断旋转,故能取得较好的冷却效果,同时,在外滚筒的下侧设置的渣沫收集仓能够及时收集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渣沫,以避免最后的成品中出现碎茶。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冷却效果较好, 而且不产生碎茶。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冷却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内滚筒与外滚筒的剖面图。图中支架1,冷却部2,冷却进料端21,冷却出料端22,回潮部3,回潮进料端31, 回潮出料端32,过渡部4,过渡进料端41,过渡出料端42,滚筒旋转设备5,大链轮51,链条 52,小链轮53,马达54,马达座55,马达组件基座56,马达调整铰座57,链条张紧弹簧58,马达调整螺杆59,轴承支撑座6,倾角调整杆61,支撑柱62,辅助轴承7,辅助倾角调整杆71, 辅助支撑柱72,随动支撑部件8,冷却部筒体9,内滚筒91,通气孔911,外滚筒92,排气口410,进气口 11,渣沫收集仓12,隔离板13,密封条14,隔离毛刷15,冷却部倾角16。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图3,一种滚筒式茶叶冷却回潮机,包括支架1、冷却部2与回潮部3,所述冷却部2与回潮部3均设置在支架1上,且冷却部2的冷却出料端22与回潮部3的回潮进料端31相连接;所述滚筒式冷却回潮机还包括过渡部4,且冷却部2、过渡部4与回潮部 3均为滚筒式结构;所述冷却部2的冷却出料端22与过渡部4的过渡进料端41相连接,过渡部4的过渡出料端42与回潮部3的回潮进料端31相连接,且冷却进料端21、过渡进料端 41与回潮进料端31上各设置有滚筒旋转设备5。所述冷却部2、过渡部4、回潮部3上分别设置的冷却进料端21、过渡进料端41、回潮进料端31上近滚筒旋转设备5的部位均设置有轴承支撑座6,轴承支撑座6上连接有倾角调整杆61,倾角调整杆61的另一端与支撑柱62相连接。所述冷却部2的冷却出料端22上设置有辅助轴承7,辅助轴承7上连接有辅助倾角调整杆71,辅助倾角调整杆71的另一端与辅助支撑柱72相连接;所述过渡部4、回潮部 3的底部上远离滚筒旋转设备5的部位均设置有随动支撑部件8。所述滚筒旋转设备5包括大链轮51、链条52、小链轮53与马达M,冷却进料端21、 过渡进料端41、回潮进料端31上各套装有一个大链轮51,大链轮51的外部与链条52传动配合,链条52的另一端与马达M的驱动端上设置的小链轮53传动配合,马达M的底部设置有马达座55,马达座55与支架1上设置的马达组件基座56相对应,马达座55与马达组件基座56之间设置有马达调整铰座57和链条张紧弹簧58,且在马达调整铰座57上设置有马达调整螺杆59。所述冷却进料端21与冷却出料端22之间设置有冷却部筒体9,冷却部筒体9包括同轴的内滚筒91与外滚筒92,外滚筒92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排气口 10以及进气口 11、 渣沫收集仓12,外滚筒92的内部与内滚筒91之间设置有隔离板13,隔离板13的一端通过密封条14与外滚筒92的内侧密封配合,隔离板13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内滚筒91相配合的隔离毛刷15,内滚筒91的筒壁上均勻设置有通气孔911。所述内滚筒91、外滚筒92的中心轴与支架1之间形成有冷却部倾角16,冷却部倾角16的大小为0- 15度。所述通气孔911的直径为0. 5 - 10毫米。使用时,本装置根据回潮工艺的要求,整体结构包括相互隔开的冷却部2和回潮部3这两个功能组件,可以精确控制生产过程,保证生产过程和工艺路线的一致,茶叶制品经过前一道工艺后首先进入冷却部2,由进气口 11向冷却部2内鼓入温度为8 - 18°C的冷空气,茶叶制品经过冷却后,通过过渡进料端41进入过渡部4,此时过渡部4为反转进料状态,经过0 - 60分钟后(该过程中不断有被冷却后的茶叶制品输入),过渡部4通过滚筒旋转设备5改变转向,变为正转出料状态,将其内部的茶叶制品通过过渡部出料端42、回潮进料端31输送至回潮部3,此时回潮部3为反转进料状态,经过0 - 60分钟后,回潮部3正转以将其内部茶叶制品从回潮出料端32输出,经过冷却回潮后的茶叶制品待进入下一道工序, 整个冷却回潮工艺结束。其中,回潮部3内的茶叶制品在回潮时,过渡部4 一直在储料,从而确保冷却部2、过渡部4和回潮部3的不断循环,实现连续化生产。参见图2与图3,冷却部2中的冷却部筒体9包括同轴的内滚筒91与外滚筒92, 外滚筒92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排气口 10以及进气口 11、渣沫收集仓12,外滚筒92的内部被隔离板13、内滚筒91分割为上下两腔,在工作过程中,内滚筒91转动,上腔和下腔保持不变,冷空气从下腔的进气口 11输入,通过内滚筒91上设置的通气孔911到达上腔,再由上腔的排气口 10输出,在冷空气通过内滚筒91的过程中,冷空气和内滚筒91进行热交换, 带走内滚筒91的热量,从而实现冷却效果,同时,可以通过冷却部2两端设置的倾角调整杆 61与辅助倾角调整杆71来调整冷却部倾角16,从而提高冷却效果。由上可见,本设计不仅冷却回潮的效果较好、不产生碎茶,而且结构简单、易于使用和维护。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