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可灌注椎弓根螺钉的制作方法在脊柱外科手术中,使用椎弓根螺钉的内固定技术已有超过50年的历史,脊柱内固定的主要作用是稳定脊柱的动力节段以促进其融合。根据“三柱理论”,脊柱可分为前、中、后三柱,而椎弓根为贯通并连接三柱的唯一通道,经椎弓根内固定具有最佳的力学稳定性,因此,这一技术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胸腰段的固定手术中。在椎弓根螺钉植入手术中,简单来说包括钉道准备及植入螺钉固定两道工序,多年临床表明,即使以正确的位置与方向植入螺钉,仍会出现螺钉松动、拔出或断裂等现象,尤其是老年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患者,出现这类情况的比例更高。这是由于螺钉-骨界面的结合强度不够所引起的,出现上述情况,将导致固定失败,需二次手术,这将再次给患者带来精神上与肉体上的痛苦。为增加螺钉固定强度,目前常用的方法有1、单纯加大螺钉直径和长度以求稳定螺钉;2、用骨屑或火柴棒状骨填充钉道;3、向钉道内灌注粘稠的骨水泥。研究表明,前两种方法并不能有效地提高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尤其是在骨质疏松的椎体内;至于第3种方法,虽然能够较好地增加螺钉的固定强度,但在骨水泥注入钉道过程中出现的渗漏,将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同时也存在术中和术后伴有聚合热损伤效应、毒性反应和PMMA不可吸收等缺点。综上所述,受患者本身的骨质强度影响,使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在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群中难以运用,这点已成为该领域技术人员的共识。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增加植入螺钉固定强度,且同时适用于患有骨质疏松症人群使用的椎弓根螺钉。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灌注椎弓根螺钉,它由钉身及与钉身末端一体成型的横杆固定结构组成,所述钉身上设有外螺纹,还包括一推注筒和一推杆,所述钉身为中空结构,并在钉身上设有与中空结构连通的渗出口,所述推注筒为一通孔结构,其一端设有与钉身末端中空壁匹配的连接结构,另一端为注入口,所述推杆的直径小于推注筒的注入口直径。上述“横杆固定结构”为植入两侧椎弓根的螺钉与固定横杆之间的连接结构,该固定结构可为U形连接或是螺栓螺母连接等连接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渗出口为至少一对分布于钉身两侧的开口,以及位于钉尖处的开口,所述开口均与中空结构连通。
另一种开口分布方式为,所述开口位于外螺纹各相邻两个螺纹间。这种方式的开口结构,不影响钉身本身的外螺纹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空结构的内壁与钉身的外壁平行设置。目前,一般螺钉按钉身与外螺钉形状的不同,可分为外锥螺钉、内锥螺钉及圆柱螺钉等,因此,钉身的外壁形状也就分为圆柱形和圆锥形两种,钉身内的中空结构根据钉身的外壁形状不同,亦可分为圆柱形及圆锥形两种。
优选的方案为,所述中空结构为圆锥状,由于圆锥状的中空结构利于骨水泥之类的推注物的向外渗出,因此,无论钉身外壁为何种形状,其内中空结构均选用圆锥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推注筒与钉身的连接结构为,钉身末端的中空壁上设有与推注筒一端配合的内螺纹,推注筒与钉身构成螺纹连接。
另一技术方案为,所述推注筒与钉身的连接结构为,钉身术端的中空壁上设有一卡扣,所述卡扣的直径与推注筒的外径匹配。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在植入椎弓根螺钉后,将推注筒通过连接结构(螺纹或卡扣)与钉身固定,然后自注入口处多次灌入一定量的推注物,如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PC(磷酸钙骨水泥)等,并每次用推杆从注入口处向推注筒内推动,将推注物压入钉身内的中空结构中,在不断压入的推注物互相挤压下,中空结构内的推注物自渗出口处向钉身外的钉道空隙中充填,使得钉身内的推注物与钉道内的推注物形成一整体连接,从而大大增强了螺钉的固定强度和稳定性。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钉身采用中空结构,并在钉身上开设与中空结构连通的渗出口,运用推注筒与推杆的配合使用,将推注物经推注筒压入到钉身内的中空结构中,同时自渗出口溢出,充填钉道内的空隙处,使得钉身内的推注物与钉道内的推注物形成一个整体性连接,大大增加了螺钉的固定强度和稳定性,不易出现螺钉松动、拔出等现象,同时也适用于骨质疏松的患者,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1的局部剖示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推注筒的剖示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局部剖示图;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局部剖示图。
其中[1]、钉身;[2]、横杆固定结构;[3]、外螺纹;[4]、推注筒;[5]、渗出口;[6]、连接结构;[7]、注入口;[8]、钉尖;[9]、中空结构。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至3所示,一种可灌注椎弓根螺钉,它由钉身1及与钉身末端一体成型的横杆固定结构2组成,所述横杆固定结构2为U型连接结构,所述钉身1上设有外螺纹3,还包括一推注筒4和一推杆,所述钉身1为中空结构9,并在钉身1上设有与中空结构9连通的渗出口5,所述推注筒4为一通孔结构,其一端设有与钉身末端中空壁匹配的连接结构6,另一端为注入口7,所述推杆的直径小于推注筒4的注入口7直径。
本实施例中,所述渗出口5为2个对称分布于钉身1两侧的开口,以及位于钉尖8处的开口,所述开口均与中空结构9连通;所述螺钉为圆柱螺钉,因此与钉身1外壁平行的中空结构9内壁为圆柱形;所述推注筒4与钉身1配合的连接结构6为,钉身末端的中空壁上设有与推注筒4一端配合的内螺纹,推注筒4与钉身1构成螺纹连接。
实施例二参见附图4所示,一种可灌注椎弓根螺钉,它由钉身1及与钉身末端一体成型的横杆固定结构2组成,所述横杆固定结构2为螺栓螺母连接,所述钉身1上设有外螺纹3,还包括一推注筒和一推杆,所述钉身1为中空结构9,并在钉身1上设有与中空结构9连通的渗出口5,所述推注筒为一通孔结构,其一端设有与钉身末端中空壁匹配的连接结构6,另一端为注入口,所述推杆的直径小于推注筒的注入口7直径。
本实施例中,所述渗出口5为设于钉身1两侧、各相邻两个外螺纹3间的开口,以及钉尖8处的开口,所述开口均与中空结构9连通;所述螺钉为外锥螺钉,因此与钉身1外壁平行的中空结构9内壁为圆锥形;所述推注筒与钉身1的连接结构6为,钉身末端的中空壁上设有一卡扣,所述卡扣的直径与推注筒4的外径匹配。
实施例三参见附图5所示,一种可灌注椎弓根螺钉,它由钉身1及与钉身末端一体成型的横杆固定结构2组成,所述钉身1上设有外螺纹3,还包括一推注筒和一推杆,所述钉身1为中空结构9,并在钉身1上设有与中空结构9连通的渗出口5,所述推注筒为一通孔结构,其一端设有与钉身末端中空壁匹配的连接结构6,另一端为注入口,所述推杆的直径小于推注筒的注入口直径。所述螺钉为圆柱螺钉,其钉身1内的中空结构9为圆锥状;所述渗出口5为4个对称分布于钉身1两侧的矩形开口,以及位于钉尖8处的开口,所述开口均与中空结构9连通。
可灌注椎弓根螺钉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杨惠林M·阿弗基欧, M·布鲁斯李柏成初海滨李众利孙海飚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孙海飚冯亚非, 雷伟冯亚非, 雷伟彭建林丁亮华, 曹志达丁亮华, 曹志达
专利相关信息
-
M.E.豪斯曼谢福广, 陈立梅戴维.S.卡斯比尔戴维.S.卡斯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