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自动复位拉链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自动复位拉链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杨思利
  • 公开日
    2000年1月12日
  • 申请日期
    1999年1月6日
  • 优先权日
    1999年1月6日
  • 申请人
    杨思利
  • 文档编号
    A44B19/00GK2357550SQ9921953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复位拉链,包括定位在织物缝边上的拉链牙和在拉链牙1队列上滑动的拉链头,其特征是双侧拉链牙(1)的织物缝边(2)上,各有一条与拉链牙(1)并列的“”形槽(3),拉链头是异形拉链头(4),其双侧开口部(13)的上檐(7)向外延伸,并于“翼尖”处形成凸起(8),在拉链开口端的织物缝边(2)端,各有一个复位机构(5),凸起(8)和复位机构(5)中的圆形弹簧(9)联接,其“”形槽(3)的开口部(6)边缘向内收缩,形成包容着滑动凸起(8)的槽腔(10)其复位机构(5),由设置在拉链开口端的织物缝边(2)端的外壳(11),其中的圈形弹簧(9)及其固定件(12)构成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中的拉链,特别涉及一种开启-关闭箱、包的自动复位拉链目前,人们日常使用的各种箱、包,经常是缝制一条拉链来作为开启-锁合的附件拉链虽然方便、耐用,但是有一个最大的缺陷是开启后需要使用者手动关闭,不能自动复位(关闭)若不能及时关闭拉链,敞口的箱、包极易造成箱、包内物品的丢失,钱夹、证件等的不慎丢失,给使用者带来许多麻烦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设计一种开启后无需使用者手动关闭,依靠其附设的复位机构,可以自动复位的拉链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的设计一种自动复位拉链,包括定位在织物缝边上的拉链牙和在拉链牙“队列”上滑动的拉链头,其特征是双侧拉链牙1的织物缝边2上,各有一条与拉链牙1并列的“ ”形槽3,拉链头是异形拉链头4,其双侧开口部13的上檐7向外延伸,并于“翼尖”处形成凸起8,凸起8和复位机构5中的圈形弹簧9联接上述的“ ”形槽3的开口部6向内收缩,形成包容着滑动的凸起8的槽腔10上述的复位机构5,由设置在拉链开口端的织物缝边2端的外壳11,其中的圈形弹簧9及其固定件12构成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 专利摘要
    一种自动复位拉链,在其双侧拉链牙的织物缝边上,各有一条与拉链牙并列的“?”形槽,拉链头是异形拉链头,其双侧开口部的上檐向外延伸,并于“翼尖”处形成的凸起,在拉链开口端的织物缝边端,各有一个复位机构,拉链头的凸起和复位机构中的圈形弹簧联接。是一种开启后无需使用者手动关闭,依靠其附设的复位机构,可以自动复位的拉链。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自动复位拉链的制作方法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整体结构、形态示意图;图2是“ ”形槽3的横剖面结构、状态放大示意图;图3是异形拉链头4的横剖面结构、状态放大示意图;图4是异形拉链头4与拉链牙齿1和“ ”形槽3组合时的横剖面结构、状态放大示意图;图5是凸起8与圈形弹簧9联接后,在“ ”形槽3中滑动状态的纵剖面放大示意图。图中,1拉链牙;2织物缝边;3“ ”形槽;4异形拉链头;5复位机构;6“ ”形槽3的开口部;7拉链头开口部13的上檐;8拉链头上檐7向外延伸的“翼尖“处凸起;9圈形弹簧;10“
“形槽3中的包容着滑动凸起8的槽腔部;11复位机构5的外壳;12圈形弹簧9的固定件;13异形拉链头4的开口端;14拉链头上的钩环。
〖实施例〗①在织物缝边2上压制拉链牙1时,同时压合或粘合一条与拉链牙1并列的“
”形槽3;②在制造拉链头时,增加一点工序,即异形拉链头4的双侧开口部13的上檐7向外延伸,并于“翼尖”处形成凸起8。
凸起8与圈形弹簧9的联接,可以采用套接、凹凸镶嵌等各种形式。
其余材质、工艺等均可借鉴现有拉链的技术。
使用情况举例当使用者手动开启拉链时,异形拉链头4在拉链牙1“队列”上滑动时,它两“翼尖“处的凸起8,带动与之联接的复位机构5中的圈形弹簧9,沿“
”形槽3的槽腔10被同步拉伸,拉链“开启”;“开启”完毕,使用者松手时,此过程逆转,复位机构5中的圈形弹簧9因自身弹性,沿“
“形槽3的槽腔10回缩,同时带动与之联接的异形拉链头4在拉链牙1“队列”上往回滑动,直至圈形弹簧9回缩到位,异形拉链头4也回滑至拉链牙1“队列”末端,拉链锁合。
与现有拉链比较,本实用新型自动复位拉链具有明显的优点,在不增加或稍微增加一点费用的情况下,获得了更新换代的新型拉链产品。杜绝了拉链敞开忘记手动锁合,因而造成箱、包内物品丢失的尴尬局面。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