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缝纫打折机的制作方法现有技术中,要在布料上打折痕,通常是通过人工手动操作,缝纫工手动把布 料折起,再通过缝纫机缝合,在加工过程中,缝纫工的手必须一直摁着所述的布料,随 着服装加工、面料加工的日益自动化,传统的包边方式和效率已经远远无法满足。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缝纫打折机。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缝纫打折机,包括 底板、一侧部与所述底板的一侧部相连接的压板、固定地设置于所述的底板的另一侧部 的安装座、沿着所述的底板的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安装座上的滑动件,所述的 滑动件具有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当所述的滑动件处于第一工作位置下,所述 的滑动件位于所述的底板的另一侧部的上方,当所述的滑动件处于第二工作位置下,所 述的滑动件离开所述的底板的另一侧部的上方,所述的滑动件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的 滑动件与所述的安装座相脱离的限位机构。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可以是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插孔,所述的滑动件包括滑动 板、一端部与所述的滑动板相连接的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穿在所述的插孔内,所述的 限位机构包括具有滑套内腔的并套在所述的连接杆上的滑套、第二调节螺栓,所述的滑 套上开有与所述的滑套内腔相连通的第二内螺纹孔,所述的第二调节螺栓与所述的第二 内螺纹孔相配合。结构简单。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 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 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寸。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将布料放置于 所述的底板与所述的压板之间,所述的布料的部分从所述的压板的另一侧部与所述的底 板之间伸出,当所述的滑动件从第二工作位置转换至第一工作位置下,便将布料折起, 缝纫工不需要一直摁着布料,所述的限位机构能够有效防止滑动件在工作过程中与安装 座相脱离,使用较方便,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附图2为附图1的A处放大图。其中1、底板;2、第一调节螺栓;3、压板;4、安装座;5、滑板;6、插孔;7、连接杆;8、滑动件;9、锁定机构;10、凸起部;11、调节螺母;12、第一 滑动槽;13、定位板;14、开孔;15、螺栓;16、弹簧;17、限位机构;18、滑套; 19、第二调节螺栓。
一种缝纫打折机,包括底板、一侧部与所述底板的一侧部相连接的压板、固定地设置于底板的另一侧部的安装座、沿着底板的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在安装座上的滑动件,滑动件具有第一、第二工作位置,当滑动件处于第一工作位置下,滑动件位于底板的另一侧部的上方,当滑动件处于第二工作位置下,滑动件离开底板的另一侧部的上方,滑动件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滑动件与安装座相脱离的限位机构。将布料放置于底板与压板之间,布料的部分从压板的另一侧部与底板之间伸出,当滑动件从第二工作位置转换至第一工作位置下,便将布料折起,缝纫工不需要一直摁着布料,限位机构能够有效防止滑动件在工作过程中与安装座相脱离,使用较方便,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缝纫打折机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钱永祥钱永祥钱永祥钱永祥钱永祥钱永祥山平敦史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洼田义彦, 温品政典张永均, 李圭建世古祥吾A·汉克尔曼, C·黑克纳佐佐木义行佐佐木义行中城智之
专利相关信息
-
大利人美大利人美大利人美G·兰格莱克, T·诺尔特格水口洋一彌永明夫彌永明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