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缝纫机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缝纫机制作方法
  • 发明者
    佐佐木义行, 加藤修平, 岩田寿之
  • 公开日
    2010年3月17日
  • 申请日期
    2009年9月11日
  • 优先权日
    2008年9月12日
  • 申请人
    Juki株式会社
  • 文档编号
    D05B71/00GK101671924SQ20091017186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缝纫机,其具有缝纫机架;润滑室,其设置在所述缝纫机架的下部,储存润滑油;以及驱动机构,其利用驱动源的驱动而动作,至少一部分浸在所述润滑室内的润滑油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润滑室的与作业者相对的壁部上形成贯通孔,该贯通孔从所述缝纫机架的外部向所述润滑室内贯通,在所述贯通孔中设置闭塞该贯通孔的栓部件,所述栓部件具有栓主体;连通孔,其形成在所述栓主体上,从缝纫机架的外部向所述润滑室内连通;排气孔,其形成为,从所述栓主体外周的上方向所述连通孔贯通;以及盖体,其可自由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连通孔处,在安装时,与所述连通孔接合而防止润滑油向缝纫机架的外部流出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孔具有第1流路,其从所述润滑室侧的端部延伸至规定位置;以及 第2流路,其与所述第1流路相连续,与所述第1流路相比剖 面较大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流路形成在相对于所述第2流路向下方偏心的位置上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形成为,随着朝向所述润滑室侧而向下方倾斜5.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通孔中设置过滤器,其隔断雾状润滑油向所述排气孔 的移动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其具有密闭的润滑室,该润滑室储存向驱动机构供给的润滑油
  • 背景技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缝纫机的制作方法在进行高速旋转的缝纫机中,为了防止齿轮和凸轮等驱动机构的烧伤,抑制驱动机构的发热而使用润滑油。为了不使润滑油与缝制中所使用的布料和缝线接触, 一般地,设置储存润滑油的润滑室。润滑室为密闭的空间,为了不使润滑油向外部泄漏而由油封和密封垫等密闭。驱动机构收容在润滑室内,齿轮等一部分部件浸在润滑油中。由此,通过浸在润滑油中的齿轮等部件进行旋转等动作,将润滑油巻起而作用于驱动机构。由此,可以向润滑室内的驱动机构全体供给润滑油,防止烧伤和发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由驱动机构摩擦等生成的热量,由润滑油冷却,但由于润滑室内为密闭的空间,所以热量会滞留。如果润滑室内的温度高于外部的温度,则润滑室内的空气膨胀,润滑室内的内压与外部相比增高。其结果,润滑油会越过油封和密封垫等,向润滑室的外部泄漏。为了不产生这种压力差,如图9所示,在润滑室101的壁面上,向使润滑室101和外部连通的贯通孔102中插入排气部件103,由O型密封圈107固定。如图IO所示,在排气部件103中形成排气孔104,其向润滑室101和缝纫机外部侧开口。在这里,排气孔104的面向缝纫机外部侧的开口,为了防止润滑油110的泄露而形成为向上方开口。并且,在润滑室101的壁面上的排气部件103的附近形成供油孔105,其用于向润滑室101内供油。在该供油孔105中设置可自由拆卸的橡胶栓106,在除了供油时以外,将橡胶栓106嵌入到供油孔105中。此外,还已知一种结构,其在相同位置上进行排气和供油。具体地说,如图11、图12所示,在缝纫机201的润滑室202的壁面上形成一个贯通孔203,在该贯通孔203中可自由拆卸地嵌入橡胶栓204。在该橡胶栓204中形成排气孔205,其从储存润滑油210的润滑室202内向缝纫机外部连通。由此,可以使一个橡胶栓204具有作为排气部件和供油孔的栓部件的功能。专利文献l:日本国特开2001—314684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的图9、图IO所示的前者的例子中,必须在润滑室101的壁部上形成贯通孔102和供油孔105,需要具有排气部件103和橡胶栓106。由此,加工部位及部件个数过多,成本高。并且,在上述图11、图12所示的后者的例子中,在将橡胶栓204 —体形成的过程中,由于排气孔205只能形成在其轴线方向上,所以在供油作业中,在缝纫机201进行起伏动作时,润滑油210会从排气孔205中泄露出。
由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减少加工部位及部件个数而实现降低成本,同时可以防止润滑油从排气孔中泄露出。
技术方案l中记载的发明,是一种缝纫机,其具有缝纫机架;
润滑室,其设置在所述缝纫机架的下部,储存润滑油;以及驱动机构,其利用驱动源的驱动而动作,至少一部分浸在所述润滑室内的润滑油中,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润滑室的与作业者相对的壁部上形成贯通孔,该贯通孔从所述缝纫机架的外部向所述润滑室内贯通,在所述贯通孔中设置闭塞该贯通孔的栓部件,
所述栓部件具有
栓主体;
5连通孔,其形成在所述栓主体上,从缝纫机架的外部向所述润滑室内连通;
排气孔,其形成为,从所述栓主体外周的上方向所述连通孔贯通;以及
盖体,其可自由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连通孔处,在安装时,与所述连通孔接合而防止润滑油向缝纫机架的外部流出。
技术方案2中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中记载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孔具有第1流路,其从所述润滑室侧的端部延伸至规定位置;以及第2流路,其与所述第1流路相连续,与所述第1流路相比剖面较大。
技术方案3中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2中记载的缝纫机,其
特征在于,
所述第1流路形成在相对于所述第2流路向下方偏心的位置上。技术方案4中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中记载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孔形成为,随着朝向所述润滑室侧而向下方倾斜。技术方案5中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或者2中记载的缝纫
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通孔中设置过滤器(95),其隔断雾状润滑油向所述
排气孔的移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中记载的发明,由于排气孔形成为从栓主体外周侧向连通孔贯通,使该贯通孔和缝纫机架外部连通,所以可以使润滑室内的空气向缝纫机架的外部排出。在这里,由于排气孔向上方开口,所以可以防止润滑油从该排气孔中泄露出。
并且,由于连通孔形成在栓主体上,同时与缝纫机架外部连通,所以作为供油孔起作用,可以不将栓主体取出而向润滑室内供给润滑油。在这里,由于在连通孔上可自由拆卸地配置盖体,所以在不供油时,通过将盖体安装在连通孔上,可以防止润滑油从连通孔中泄露出。
由此,栓部件具有以下功能,即,作为用于使润滑室内增高的内压下降的排气孔的功能、和用于供给润滑油的功能。
由此,没有必要如现有技术所示在润滑室的壁部上分别设置排气用孔和供油用孔,可以减少加工部位。并且,由于减少在润滑室内的壁部上形成的孔,所以也可以减少闭塞该孔的部件个数。
由此,减少加工部位及部件个数而实现成本降低,同时可以防止润滑油从排气孔中泄露出。
根据技术方案2中记载的发明,由于连通孔具有剖面大小各不
相同的两个流路(第1流路及第2流路),剖面较小的第1流路形成
在润滑室侧,所以可以提高抑制润滑油向连通孔内进入的效果。
此外,由于仅利用流路剖面大小的差异,s卩,仅通过设置台阶
就可以提高防止润滑油到达排气孔的效果,所以没有必要如现有技术所示,设置另外的部件使连通孔中的润滑油的流路縮小。由此,可以实现降低成本。
根据技术方案3中记载的发明,通过使第1流路向下方偏心,可以使第1流路和第2流路的连结部至排气孔的距离变长。
由此,由于与不使第1流路偏心形成的情况相比,润滑油较难到达排气孔中,所以可以提高防止润滑油向排气孔流入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4中记载的发明,由于连通孔形成为,随着朝向润滑室侧而向下方倾斜,所以润滑油很难到达排气孔内。由此,可以提高防止润滑油到达排气孔的效果。并且,由于在从连通孔开始供油时,连通孔也成为向斜上方开口的状态,所以即使不将缝纫机倒置也可以简单地进行供油。
根据技术方案5中记载的发明,利用过滤器,可以由过滤器吸收雾状的润滑油。
由此,即使润滑室内充满空气和雾状的润滑油,由于仅是雾状的润滑油挂在过滤器上,而空气通过过滤器向缝纫机架的外部排出,所以可以防止润滑油从排气孔中泄露出。


图1是剖开观察缝纫机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润滑室内的构造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栓部件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变形例1的栓部件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变形例2的栓部件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变形例3的栓部件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变形例4的栓部件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变形例5的栓部件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9是表示现有技术中润滑室内的排气机构和供油机构的图。
图IO是现有技术中在润滑室内设置的排气部件的剖面图。
图11是表示现有技术中润滑室内的排气机构和供油机构的图。
图12是现有技术中在润滑室内设置的橡胶栓的剖面图。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缝纫机的最佳方式。
(缝纫机的构成)如图l、图2所示,缝纫机100具有缝纫机架1,其收容缝纫机
驱动所需的各部分的机构。缝纫机架l具有底座部2,其设置在该缝纫机架l的下部;以及臂部3,其设置在该底座部2的上面。
在底座部2中,设置内部空间被密闭的润滑室4。润滑室4,在内部形成空间,通过其周围的底部、壁部、顶部将内部空间密闭。此夕卜,润滑室4的密闭通过油封和密封垫等实现。
在润滑室4的底部储存润滑油5。
在润滑室4的内部,收容了为了防止烧伤和发热而必须供油的驱动机构10的一部分。
驱动机构IO例如具有上下进给轴11,其用于向使布料进给的进给齿施加上下方向的运动;水平进给轴12,其向进给齿施加水平方向的运动;釜轴13,其固定有釜,与针棒6的上下运动同步地使釜旋转;以及进给调节机构的轴14等。在上下进给轴11上设置齿轮15,在釜轴13上设置齿轮16。并且,两个齿轮15、 16配置为互相 啮合。此外,驱动机构IO与未图示的作为驱动源的缝纫机电动机相 连结,由缝纫机电动机进行驱动。
齿轮15配置为,使下部浸在润滑油5中。由此,如果上下进给 轴11旋转而齿轮15旋转,则通过齿轮15的旋转将润滑油5巻起, 被巻起的润滑油5不仅作用于与齿轮15啮合的齿轮16,还作用于在 润滑室4内设置的水平进给轴12和轴14等。由此,向润滑室4内的 驱动机构10供给润滑油5。
各轴由在润滑室4中的缝纫机的左右壁部4a、 4a上设置的轴承 等可自由旋转地被支撑。例如,如图1所示,上下进给轴ll由轴承 18可自由旋转支撑。该轴承18的周围也通过油封和密封垫等与润滑 室4的外部完全隔断,维持润滑室4内的密闭。
在润滑室4的面向作业者的壁部4b上,沿大致水平方向形成贯 通孔4h,以从润滑室4的外部向内部贯通。
在该贯通孔4h中插入闭塞该贯通孔4h的栓部件7,并固定在润 滑室4的壁部4b中。
如图3所示,栓部件7具有栓主体71,其插入并固定在壁部4b 的贯通孔4h中。栓主体71例如由金属制成。栓主体71形成为带有 台阶的大致圆柱形状,插入到壁部4b中的部分与露在润滑室4的外 部的部分相比直径縮小。该直径縮小的部分,在外周形成槽,在该槽 中嵌入橡胶制的O型密封圈72。该O型密封圈72起到作为止动器 的作用,即,在向贯通孔4h中插入时变形,利用其回弹力,防止栓 主体71向轴方向偏移而从贯通孔4h中脱落。
在栓主体71上形成连通孔73,其沿轴线方向延伸,连通孔73 在安装在贯通孔4h上时与润滑室4内连通。
在栓主体71上形成排气孔74,以使得从栓主体71的外周侧向 连通孔73内贯通。该排气孔74将连通孔73和缝纫机架外部(润滑 室4外部)连通。并且组装为,排气孔74的缝纫机架外部侧的开口 部向垂直方向的上方配置。即,在栓主体71和壁部4b上刻上标记等, 在设置为使标记的位置对齐后,将栓主体71按入缝纫机架中。该排气孔74具有排气口的功能,g卩,在润滑室4内的内压高的情况下, 为了使其内压和外压保持平衡而将膨胀的空气排出。排气孔74配置
为,使缝纫机架外部侧的端部(开口部)向垂直方向的上方开口。由 此,排气孔74和连通孔73形成为,彼此的轴线大致正交。使排气孔 74向上方开口,是为了使润滑油5难以从排气孔74中漏出。
连通孔73形成从润滑室4的外部开始至内部的一条直线的供油 路径,以将润滑油5导入到润滑室4内。连通孔73与排气孔74相比 剖面较大地形成。
在连通孔73上设置盖体76,其可自由拆卸地设置在该连通孔 73上。盖体76例如由弹性变形的橡胶等制成。盖体76通过在向连 通孔73内安装时与连通孔73嵌合而与孔内面密封接合,将其与缝纫 机架外部完全隔断,防止润滑油5通过连通孔73从连通孔73向外部 流出。如果将盖体76从连通孔73中取出,由于从润滑室4的外部向 内部的供油路径开放,所以成为可以从连通孔73进行供油的状态。 盖体76形成为在安装在连通孔73上时不堵塞排气孔74的长度或形 状。由此,在将盖体76安装在连通孔73中的状态(包含作业时等除 了供油以外的状态)下,润滑室4和排气孔74连通,可以将润滑室 4内的空气从排气孔74排出。 (作用效果)
根据具有上述栓部件7的缝纫机100,由于排气孔74与连通孔 73相连续,同时与缝纫机架1的外部连通,所以可以使润滑室4内 的空气向缝纫机架1的外部排出。在这里,由于排气孔74在缝纫机 架1的外侧部的端部朝向垂直方向上方开口,所以可以防止润滑油5 从该排气孔74中泄露出。
并且,由于连通孔73与缝纫机架1的外部连通,所以可以从连 通孔73向润滑室4内供给润滑油5。在这里,由于在连通孔73上, 盖体76可以自由拆卸,所以在不供油时,通过将盖体76安装在连通 孔73中,可以防止润滑油5从连通孔73中泄露出。
由此,栓部件7具有作为用于使润滑室4内增高的内压下降的 排气功能、和用于供给润滑油5的功能。
10因此,没有必要如现有技术所示,在润滑室4内的壁部4b上分 别设置排气用孔和供油用孔,可以减少加工部位。并且,由于使在润
滑室4内的壁部4b上形成的孔减少,所以还可以使闭塞该孔的部件 个数减少。
由此,减少加工部位及部件个数,实现降低成本,同时可以防 止润滑油5从排气孔74中泄露出。 (变形例1)
例如,也可以形成如图4所示的栓部件7a。该栓部件7a的盖体 和供油孔的结构不同,其它部分是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栓部件7相同的 结构。由此,下面,对于结构不同的盖体和供油孔进行说明。
在通向连通孔73外部的开口部上形成螺纹部75a。在该螺纹部 75a上,可螺合地设置作为盖体的螺钉77。
在该螺纹部75a和螺钉77上,通过采取粘贴密封带等措施,使 润滑油5不会从螺钉77和螺纹部75a之间的间隙中泄露出。
螺钉77形成为在向螺纹部75a中安装时不闭塞排气孔74的长 度和形状。由此,在将螺钉77安装在螺纹部75a中的状态(包含作 业时等除了供油以外的状态)下,润滑室4和排气孔74连通,可以 将润滑室4内的空气从排气孔74中排出。
通过使栓部件7a成为如上结构,与将橡胶制的盖体76单纯地 嵌入到连通孔73中的结构相比,可以将作为盖体的螺钉77可靠地固 定在连通孔73中。由此,可以防止某种触碰而脱落,使润滑油5泄 露的这种情况。
(变形例2)
此外,也可以是如图5所示的栓部件7b。该栓部件7b,在栓主 体上形成的连通孔的结构不同,其它的部分是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栓部 件7相同的结构。由此,下面,对结构不同的连通孔进行说明。
连通孔80由第1流路81和第2流路82构成,该第1流路从润 滑室4侧的侧部延伸至规定位置(任意),该第2流路82与第1流 路81相连续,与第1流路81相比剖面较大。
第1流路81和第2流路82同轴地形成。
11第2流路82向外部开口,同时连通排气孔74。
第1流路81在与第2流路82的分界处使直径变细地形成,连 通孔80在第1流路81和第2流路82的分界处具有台阶。
通过使栓部件7b这样构成,由于向润滑室4连通的第1流路81 的剖面与第2流路82相比较小地形成,所以润滑室4内的润滑油5 开口面积较小,相应地难以进入第1流路81内。
由此,可以提高抑制润滑油5向连通孔80进入的效果,提高防 止润滑油5从排气孔74中流出的效果。
此外,由于仅通过在连通孔80的流路上设置剖面大小的差异, 即设置台阶,就可以提高防止润滑油5到达排气孔74的效果,所以 不必如现有技术所示,在连通孔73上另外设置部件而使连通孔73 的流路变窄。由此可以实现成本的降低。 (变形例3)
此外,也可以形成如图6所示的栓部件7c。该栓部件7c,在栓 主体上形成的连通孔的结构不同,其它部件是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栓部 件7相同的结构。由此,下面,对结构不同的连通孔进行说明。
连通孔83由第1流路84和第2流路85构成,该第1流路84 从润滑室4侧的侧部延伸至规定位置(任意),该第2流路85与第 l流路84相连续,与第1流路84相比剖面较大。
第2流路85向外部开口,与排气孔74连通。
第1流路84相对于第2流路85向下方偏心地形成,同时在与 第2流路85的分界处直径縮小。由此,连通孔83在第1流路84和 第2流路85的分界处形成台阶。这一点与上述变形例2相同。
通过使栓部件7c为上述结构,由于使第1流路84向下方偏心, 所以可以使从第1流路84和第2流路85的分界处到排气孔74的距 离变长。
由此,由于与不使第1流路84偏心地形成的情况相比,润滑油 5难以到达排气孔74,所以可以提高防止润滑油5达到排气孔74的 效果。
(变形例4)此外,也可以形成为如图7所示的栓部件7d。该栓部件7d,在
栓主体上形成的连通孔的结构不同,其它部件是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栓
部件7相同的结构。由此,下面,对结构不同的连通孔进行说明。 连通孔86具有第1流路87,其从润滑室4侧的侧部延伸至规
定位置(任意);以及第2流路88,其与第1流路87相连续,与第
l流路87相比剖面较大。
第2流路88向外部开口,同时与排气孔74相连通。
第l流路87,在与第2流路88的分界上直径变细,在第l流路
87和第2流路88的分界上形成台阶。此外,第1流路87和第2流
路88形成在同轴线上,同时,该轴线形成为,从第2流路88的外部
开口部朝向润滑室4,向下方倾斜。
由此,从连通孔86供给的润滑油5,可以沿该倾斜容易地流入
润滑室4内,但从润滑室4内无法逆流至排气孔74及连通孔86中。 通过使栓部件7d这样构成,润滑油5很难到达排气孔74内。
另一方面,润滑室4内的空气,与连通孔86的倾斜无关地,通过连
通孔86从排气孔74向外部排出。
由此,可以提高防止润滑油5到达排气孔74的效果。此外,由
于在从连通孔86供油时,连通孔86成为向斜上方开口的状态,所以
即使不将缝纫机放倒也可以容易地进行供油。 (变形例5)
此外,也可以形成如图8所示的栓部件7e。该栓部件7e,在变 形例3中所示的栓部件7c中的连通孔83的第2流路85中设置吸附 润滑油5的过滤器95。由于其它的结构与变形例3相同,所以对过 滤器95进行说明。
过滤器95由具有耐油性的海绵状的材料构成。过滤器95阻止 雾状的润滑油5通过,吸附该雾状的润滑油5。 g卩,过滤器95具有 隔断雾状润滑油5向排气孔74移动的功能。过滤器95虽然可以吸附 雾状的润滑油5,但可以使通常的液体状的润滑油5透过。由此,在 从连通孔73供给润滑油5时,可以由过滤器95仅捕捉润滑油5内的 杂质,对润滑油5进行过滤。此外,在排出润滑室4内的润滑油5时,也可以过滤润滑油5中含有的杂质。
由于通过使栓部件7e这样构成,即使润滑室4内充满空气及雾 状的润滑油5,也只有雾状的润滑油5吸附在过滤器95上,空气通 过过滤器95向缝纫机架1的外部排出,所以可以防止润滑油5从排 气孔74中泄露出。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其减少加工部位及部件个数,实现成本降低,同时防止润滑油从排气孔中泄露出。在缝纫机(100)的润滑室(4)的面向作业者的壁部(4b)上形成贯通孔(4h),其从缝纫机架(1)的外部向润滑室内贯通,在贯通孔中设置闭塞该贯通孔的栓部件(7),栓部件具有栓主体(71);连通孔(73),其形成在栓主体上,向润滑室内连通;排气孔(74),其形成为从栓主体外周侧向连通孔内贯通,使连通孔和缝纫机架外部连通,同时向上方开口;以及盖体(76),其可自由拆卸地设置在连通孔上,在安装时,可以防止润滑油从连通孔中向缝纫机架的外部流出。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