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厌氧发酵系统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厌氧发酵系统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周富昌, 周炳华, 张昌吉
  • 公开日
    2014年11月26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5月20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5月20日
  • 申请人
    罗益(无锡)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C12M1/00GK203960185SQ201420257842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厌氧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液罐、发酵罐、储液罐及种子罐、物料管、移种管,所述物料管依次连通所述配液罐、发酵罐及储液罐;所述移种管连通所述发酵罐及种子罐,所述移种管一端插入所述发酵罐内部并延伸至所述发酵罐的底部,所述移种管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种子罐的内部并延伸至所述种子罐的底部;所述发酵罐的顶端设有氮气入口、氮气进气控制阀、尾气过滤器及尾气排出阀;所述发酵罐的罐体的内径与罐体的高度的比值为 1(1.2-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的罐体的内径与罐体的高度的比值为1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厌氧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的罐体的内径是90cm,罐体的高度是135cm
  •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工程设备领域,是一种改进后的厌氧发酵系统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厌氧发酵系统,包括配液罐、发酵罐、储液罐及种子罐,所述物料管依次连通所述配液罐、发酵罐及储液罐;所述移种管连通所述发酵罐及种子罐,所述移种管一端插入所述发酵罐内部并延伸至所述发酵罐的底部,所述移种管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种子罐的内部并延伸至所述种子罐的底部;所述发酵罐的顶端设有氮气入口、氮气进气控制阀、尾气过滤器及尾气排出阀;所述发酵罐的罐体的内径与罐体的高度比为1(1.2-1.8)。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利于发酵罐灭菌,保证整个发酵过程均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 专利说明
    一种厌氧发酵系统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一种厌氧发酵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2]厌氧发酵系统广泛用于各种生物工程产品生产和实验中。生物工程产品包括生物药物、生物化学品、生物燃料、酿造食品等等,这些产品的研究开发与制造,都离不开发酵系统。而对于发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就是发酵罐,现如今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发酵罐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容积越来越大的同时,也因设计缺陷带来了操作不便、耗时耗力,影响生产效率提高的问题。而在厌氧发酵中,厌氧菌在有氧的环境下生长缓慢或不生长,故要培养厌氧菌,必须创造良好的无氧环境。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厌氧发酵系统并不能严格保持无氧环境,在发酵系统的物料转移过程中,现有技术的发酵系统容易与外界接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厌氧发酵系统进行改进,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利于发酵罐灭菌,保证整个发酵过程均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厌氧发酵系统,包括:配液罐、发酵罐、储液罐及种子罐,所述物料管依次连通所述配液罐、发酵罐及储液罐;所述移种管连通所述发酵罐及种子罐,所述移种管一端插入所述发酵罐内部并延伸至所述发酵罐的底部,所述移种管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种子罐的内部并延伸至所述种子罐的底部;所述发酵罐的顶端设有氮气入口、氮气进气控制阀、尾气过滤器及尾气排出阀;所述发酵罐的罐体的内径与罐体的高度比为1:(1.2-1.8)。 [0005]优选的,所述发酵罐的罐体的内径与罐体的高度的比值为1:1.5。 [0006]优选的,所述发酵罐的罐体的内径是90cm,罐体的高度是135cm。种子罐的罐体内径是60cm,罐体的高度是90cm。
[0007]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物料输送简单便捷:利用不锈钢物料管道将配液罐、发酵罐和储液罐连成一个系统。将配液罐中配制好的液体培养基利用压力差从物料管道转移至发酵罐。再从发酵罐利用压力差通过移种管转移部分液体培养基至种子罐。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液从物料管道转移至储液罐。整个物料转移过程都处于密闭系统,减少了外界因素对产品的影响。同时整个过程只需开关压缩空气阀门与物料管道阀门,简便快捷,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8]2.厌氧环境得到良好改进:设计发酵罐径高比为1:1.5,既不会带来操作的不便,又减少培养液与空气的接触面,从而减少培养基中氧气含量。培养基灭菌结束降温时,通入氮气,一方面保持发酵罐内正压,一方面替代压缩空气降低培养基中氧气含量。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厌氧发酵系统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厌氧发酵系统一较佳实施例中发酵罐的结构示意图。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2]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0013]一种厌氧发酵系统,包括:配液罐1、发酵罐2、储液罐3及种子罐4,物料管5依次连通配液罐1、发酵罐2及储液罐3 ;移种管6连通发酵罐2及种子罐4,移种管6 —端插入发酵罐2内部并延伸至发酵罐2的底部,移种管6的另一端插入种子罐4的内部并延伸至种子罐4的底部;发酵罐2的顶端设有氮气入口 21、氮气进气控制阀、尾气过滤器22及尾气排出阀;发酵罐2的罐体的内径b与罐体的高度h的比值为1:1.5。
[0014]请参考附图1,本实施例中,配制好的液体培养基通过配液罐I底部连接的物料管5转移至发酵罐2内进行发酵;发酵罐2内的液体培养基通过深入罐底的移种管6的支管60转移一部分至种子罐4内,发酵罐2内培养基转移一部分至种子罐4内分别进行灭菌,为发酵罐2和种子罐4出现偏差后进行补救措施提供缓冲时间;发酵结束后发酵液通过发酵罐2底部连接的物料管5转移至储液罐3。这种利用不锈钢物料管道将配液罐、发酵罐和储液罐连成一个系统的连接方式,在物料转移过程中,配液罐I中的液体培养基利用压力差通过物料管5转移至发酵罐2 ;再从发酵罐2利用压力差通过支管60转移部分液体培养基至种子罐4。发酵结束后再将发酵液从发酵罐2通过物料管5转移至储液罐3。整个物料转移过程都处于密闭系统,减少了外界因素对产品的影响。同时整个过程只需开关压缩空气阀门与物料管道阀门,简便快捷,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将配液罐I内的物料转移至发酵罐2内时:先排尽发酵罐2内的压力,然后打开配液罐I上的压缩空气阀门,向配液罐I内输入压缩空气增压,形成压力差,从而使配液罐I内的液体配液基能够通过物料管5转移至发酵罐2内。将发酵罐2的物料转移至种子罐4内时:先排尽种子罐4内的压力,然后打开发酵罐2上的压缩空气阀门,向发酵罐2内进气增压,形成压力差,从而实现发酵罐2内的物料转移至种子罐4内。将发酵罐2的物料转移至储液罐3时:先排尽储液罐3内的压力,然后打开发酵罐2上的压缩空气阀门,向发酵罐2进气增压,形成压力差,从而实现发酵罐2内的物料向储液罐3内的转移。
[0015]请参考附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发酵罐的罐体的内径是90cm,罐体的高度是ISOcm0这样既能保持较小的接触面,又避免因发酵罐2的高度太高带来的操作不便;降温时,氮气从发酵罐2上部的氮气进入口 21进入,将培养基液面20上部的空气经尾气过滤器22过滤后经尾气排出阀排出,使氮气充满培养基液面20的上部,从而造成良好的无氧环境,利于厌氧菌的培养。
[0016]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发酵罐2的罐体的内径b与罐体的高度h的比值为1:1.8。
[0017]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发酵罐2的罐体的内径b与罐体的高度h的比值为1:1.2。
[0018]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发酵罐2的罐体的内径b与罐体的高度h的比值为1:1.5。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