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皮肤溃疡的外用散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0002]皮肤溃疡,是指口腔溃疡、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褥疮及外伤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溃瘍。其中以口腔溃瘍和禪疮引起的溃瘍较为常见。[0003]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普通感冒、消化不良、精神紧张、郁闷等情况均能偶然引起口腔溃疡,溃疡好发于唇、颊、舌缘等,在黏膜的任何部位均能出现。口腔溃疡在人群中患病率一般认为超过10%,可以发生于男女老幼,以中青年最多见。口腔溃疡虽然10天左右可以自愈,但是会影响进食及说话。目前对于口腔溃疡的治疗一般外用冰硼散等,治疗效果不佳。[0004]褥疮引起的溃疡,是褥疮发展到三度引起的溃疡,即溃疡形成,浅者达皮下组织,深者可达骨组织,继 发感染后脓液多,且有臭味。目前,小溃疡多用0.5%的硝酸银溶液湿敷,大溃疡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其治疗效果不佳。
[0005]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治疗皮肤溃疡的外用散剂。该外用散剂敛疮、结痂特快,第一天用药观察到疮面液体渐渐吸收,第二天便结痂。因此其疗效特别突出,尤其对褥疮所致的溃疡效果更好。[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皮肤溃疡的外用散剂,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五倍子28-32g、青黛28-32g、白芨10_15g、三七3_5g、地榆8_10g、硼砂4_6g、枯矾1.5-2.5g、冰片l_2g、黄芪8-12g、茜草7_9g、桃仁5_7g、当归3_8g、桑螵蛸4_6g、金樱子5_7g、丹参7-9g、桅子4-6g、鸡血藤7-9g、白芍5_7g、五味子0.5-1.5g、甘草2_4g。
[0007]优选配比:五倍子30g、青黛30g、白友12g、三七4g、地榆9g、硼砂5g、枯帆2g、冰片1.58、黄芪1(^、茜草88、桃仁68、当归58、桑螵蛸58、金樱子68、丹参88、桅子58、鸡血藤8g、白苟6g、五味子lg、甘草3g。
[0008]制备方法:将诸药混合在一起,采用药物粉碎机粉碎成80-200目的药粉。将药物装入瓶中,密闭好备用。
[0009]注意事项:药物要防潮湿,潮湿则疗效减弱或者失效。
[0010]用法:将药粉涂撒在疮面上,每日2-4次。
[0011]适应症:口腔溃疡、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褥疮及外伤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皮肤溃疡。
[0012]各原料药作用:
[0013]五倍子:性味酸、咸、寒,酸能收敛,寒能解毒,具有敛疮降火的功效,用于疮、癣肿毒、皮肤湿烂,为方中主药。
[0014]青黛:性味咸寒,有解毒医疮、凉血化瘀、清疳清热、防腐消肿的功能,用于湿疮、湿疹、流水痛痒(此药难溶于水,不宜入煎剂)。
[0015]硼砂:性味咸凉,有解毒消肿、防腐的作用,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0016]三七: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功能与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0017]地榆:苦、酸、涩,微寒。归肝、大肠经。功能与主治: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
[0018]冰片:辛、苦,凉。归心、脾、肺经。功能与主治: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用于热病神昏、惊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胸痹心痛,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
[0019]枯矾(白矾煅去结晶水):收湿敛疮,止血化腐。用于湿疹湿疮,脱肛,痔疮,聘耳流脓,阴痒带下,鼻衄齿衄,鼻癔肉。
[0020]白芨: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功能与主治: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
[0021]黄芪:甘,微温。归肺、脾经。功能与主治: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0022]茜草:苦,寒。归肝经。功能与主治:凉血,祛瘀,止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瘀阻经闭,关节痹痛,跌扑肿痛。
[0023]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功能与主治: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用于经闭痛经,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
[0024]桑螵蛸:甘、咸,平。归肝、肾经。功能与主治:固精缩尿,补肾助阳。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 便白浊。 [0025]金樱子:酸、甘、潘,平。归肾、膀胱、大肠经。功能与主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久泻久痢。
[0026]白芍: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0027]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0028]桅子:苦,寒。归心、肺、三焦经。功能与主治: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0029]鸡血藤:苦、甘,温。归肝、肾经。功能与主治: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风湿痹痛,麻木瘫痪,血虚萎黄。
[0030]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0031]五味子:酸、甘,温。妇肺、心、肾经。功能与主治: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0032]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与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0033]方解:五倍子敛疮降火为方中主药。青黛、白芨、桅子与五倍子配合,能增强解毒消肿、除湿敛疮的作用,使损伤的皮肤粘膜迅速收敛。硼砂可协助五倍子、青黛等化腐、消肿止痛。三七、地榆、茜草、桃仁、丹参具有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功能,配合五倍子、青黛等,能使创面软组织化腐生肌、敛疮止痛而不瘀。冰片散热止痛、化腐生肌。枯矾能解毒医疮、散热、止痛,合青黛、三七等止痛效果更佳。黄芪、白芍、五味子益气养血,当归、鸡血藤活血通络,桑螵蛸和金樱子固精缩尿,甘草益气,清热解毒,并能调和诸药。各原料药共同作用,以清热解毒、化腐生肌、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敛疮结痂为主,使溃疡快速结痂;同时具有益气养血、益肾、镇静的功效,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经临床试验证明:该外用散剂突出特点是:敛疮、结痂特快,第一天用药观察到疮面液体渐渐吸收,第二天便结痂。因此其疗效突出。
[003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外用散剂是发明人总结了多年来的临床经验,研制成功的一种治疗皮肤溃疡的外用药物。此外用散剂,配方科学、合理,可以用于治疗口腔溃疡、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褥疮及外伤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皮肤溃疡,有效率为100 %。疗效快,且无毒副作用 ,无创伤,病人用药后无痛苦,无需换药、无需手术、价钱低、使用方便。以下结合临床资料及典型病例来进一步说明其有益效果。
[0035]一、临床资料:
[0036]1、自2007-2013年在山东省济阳县人民医院,治疗褥疮性溃疡71例,将本发明的外用散剂撒在疮面,不包扎,渗出液很快吸收,24小时内结痂,痂退则愈。治愈70例,全部有效。
[0037]2、自2007-2013年在山东省济阳县人民医院,治疗口腔溃疡212例,年龄3-82岁,女132例,男80例。用棉棒取本发明的外用散剂少量,涂患处,涂后病人无痛苦感,每日涂3_4次,1_2天后疼痛消失,3_4天溃瘍面愈合。治愈率为100%。
[0038]3、自2007-2013年在山东省济阳县人民医院,治疗急慢性咽炎和扁桃体炎引起的溃疡共34例,将本发明的外用散剂用塑料管吹在咽部,每日3-4次,咽痛2天基本消失,3-5天痊愈。治愈率为100%。
[0039]4、自2007-2013年在山东省济阳县人民医院,治疗外伤引起的皮肤溃疡90例,将本发明的外用散剂撒在伤面,无菌纱布外敷,胶布固定,次日结痂,不感染,痂退则愈。治愈88例,治愈率为97.8%。全部有效。
[0040]综合治疗效果:本发明的外用散剂使用后炎症消的快,疮面愈合快,结痂快。有效率达100%。其临床应用的突出特点是:敛疮、结痂特快,第一天用药观察到疮面液体渐渐吸收,第二天便结痂。
[0041]二、典型病例:
[0042]1、陈某某,女,72岁。2011年10月,股骨颈骨折,长期卧床,多处起褥疮,面积大的约5X5cm,小的如豆粒大小,将本发明的外用散剂撒在患处后,次日结痂,6天后,痂去疮愈。
[0043]2、张某某,女,37岁。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后10天,手术刀口外下方感染、化脓,面积2X4cm,多次换药且以静脉滴注抗生素无效。2013年8月2日来诊,撒本发明的外用散剂且无菌敷料外覆盖,外固定。5号又来诊,脓性分泌物消失,结痂,中间很厚,边沿薄,又撒本发明的外用散剂I次,9号来诊,痂周边脱落,中间厚痂仍在,取下敷料,没有任何处理,痂
退痊愈。
[0044]3、刘某,女,63岁。主诉:口疮反复发作4年。现病史:4年前不明原因引起烂嘴,在舌边、舌尖、舌腹、唇内侧或颊部经常有溃疡面发生,这个愈,另一个就发生,或者这个不愈,另一个又发生。近四年来,口中没有溃疡的时期不多,且没有溃疡的时期较短。曾多次来济阳县人民医院口腔科或其他医院治疗,冰硼散、西瓜霜等多种药物治疗,效果均不佳(病虽不大,但是病人很痛苦)。就诊时,口唇内侧偏左有溃疡面,如豆粒大小,表面有灰白色假膜,周围充血不明显。经服用本发明的外用散剂外涂后,涂后半小时疼痛减轻,I天涂3次,2天后疼痛完全消失,4天疮面愈合。
[0045]4、王某,男,38岁。主诉:5天前,不明原因引起舌头痛,吃饭痛甚,继之发现舌边右侧有两个如绿豆粒大小的红圆点,2天后渐渐烂成小窝,疼痛加重,流涎,撒冰硼散三天,效果不明显。来诊时,舌的右侧边缘有两个,直径约3X3_的圆形溃疡面,溃疡面中间凹陷,基底不硬,周边围有Imm的充血红晕带,表面覆盖有黄白色假膜。采用本发明的外用散剂外涂。涂药半小时后,疼痛逐渐减轻,再痛再涂,I天涂3-4次,第2天疼痛消失,第4天疮面愈合。
[0046]实施例1
[0047]配方:五倍子30g、青黛30g、白友12g、三七4g、地榆9g、硼砂5g、枯帆2g、冰片
1.5g、黄芪10g、茜草8g、桃仁6g、当归5g、桑螵蛸5g、金樱子6g、丹参8g、桅子5g、鸡血藤8g、白苟6g、五味子lg、甘草3g。
[0048]制备方法:将诸药混合在一起,采用药物粉碎机粉碎成80-200目的外用散剂。将药物装入瓶中,每瓶3-5g,密闭好备用。
[0049]实施例2
[0050]配方:五倍子32g、青黛32g、白友15g、三七5g、地榆10g、硼砂6g、枯帆2.5g、冰片2g、黄芪12g、茜草9g、桃仁7g、当归Sg、桑螵蛸6g、金樱子7g、丹参9g、桅子6g、鸡血藤9g、白苟7g、五味子1.5g、甘草4g。
[0051]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52]实施例3
[0053]配方:五倍子28g、青黛28g、白友10g、三七3g、地榆8g、硼砂4g、枯帆1.5g、冰片lg、黄芪Sg、茜草7g、桃仁5g、当归3g、桑螵蛸4g、金樱子5g、丹参7g、桅子4g、鸡血藤7g、白苟5g、五味子0.5g、甘草2g。
[0054]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一种治疗皮肤溃疡的外用散剂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张凤兰张凤兰J-H·索拉特J-H·索拉特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李海诚李海诚李海诚李海诚
专利相关信息
-
李海诚李海诚李海诚戚海波, 戚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