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吸收性物品以及内部吸收性物品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吸收性物品以及内部吸收性物品制作方法
  • 发明者
  • 公开日
  • 申请日期
  • 优先权日
  • 申请人
  • 文档编号
  • 关键字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以及内部吸收性物品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吸收性物品以及内部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现有的技术中已知的是,在贴装于尿布或尿布的包装体等上的、作为尿布提供的吸收性垫片中,为了防止吸收体所吸收的体液漏出、渗出,而设有立体的褶裥。作为构成立体褶裥的方法已知的是,例如在顶面片的上面,作为褶裥片而贴装有难于透过液体的分开设置的无纺布(疏水或者防水处理过的无纺布)等从而构成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65521号公报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述的吸收垫片的场合,由于在顶面片的上面贴装难于透过液体的分开设置的无纺布(疏水或者防水处理过的无纺布)等从而形成立体褶裥,所以,即使立体褶裥与人体接触,也不会带来刺痛的使用感,不会损害使用感,但却存在这样的问题,即,不能完全防止来自顶面片上面的贴装部位的体液的漏出或渗出,给使用者带来不安全感、或漏出、渗出时的不适感。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防止体液的漏出或渗出的立体褶裥的吸收性物品以及内部吸收性物品。为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具有位于与人体抵接的面上的透液性的顶面片,位于与所述顶面片相反一侧的面上的不透液性的背面片,和被夹装在所述顶面片和所述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由折回部和至少一部分被贴装在该折回部上的无纺布形成立体褶裥,所述折回部是将所述背面片大致沿所述吸收体的纵向两侧缘部向所述顶面片侧折回而成的,所述立体褶裥的自由端,由所述无纺布构成。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被贴装在所述折回部的与跟所述顶面片相对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上。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以所述折回部的折回起点部的宽度方向内侧为粘结起点部,被贴装在所述背面片上。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被贴装在所述折回部的与所述顶面片相对的面上。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被贴装在所述顶面片上。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具有位于与人体抵接的面上的透液性的顶面片,位于与所述顶面片相反一侧的面上的不透液性的背面片,和被夹装在所述顶面片和所述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片延伸而将背面片的折回部的两面包入地覆盖,由此形成立体褶裥,其中,该背面片的折回部大致沿所述吸收体的纵向两侧缘部向所述顶面片侧被折回。
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片的位于所述吸收体的上面的区域具有透液性,覆盖所述背面片的区域形成得比位于该吸收体的上面的区域更难于透过液体。
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具有位于与人体抵接的面上的透液性的顶面片,位于与所述顶面片相反一侧的面上的不透液性的背面片,被夹装在所述顶面片和所述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和在所述顶面片侧、在所述吸收体的纵向两侧缘部立起的立体褶裥;其特征在于,形成有折回部、贴装部和粘结部;所述折回部,由所述背面片大致沿所述吸收体的纵向两侧缘部向所述顶面片侧折回而成;所述贴装部,在所述顶面片的纵向两侧缘部贴装了所述折回部的一部分;所述粘结部,将所述贴装部向所述顶面片侧折回并粘结于所述顶面片;由所述折回部构成至少立体褶裥的一部分。
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褶裥,由所述折回部和至少一部分贴装在所述折回部的不透液性无纺布形成;所述立体褶裥的自由端,由所述不透液性无纺布构成。
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透液性无纺布,被贴装在所述折回部的与跟所述顶面片相对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上。
技术方案11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0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透液性无纺布,以所述折回部的折回起点部的宽度方向内侧为粘结起点部,被贴装在所述背面片上。
技术方案12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片由层叠无纺布构成;所述不透液性无纺布被贴装在所述折回部的与所述顶面片相对的面上。
技术方案13所述的发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具有位于与人体抵接的面上的透液性的顶面片,位于与所述顶面片相反一侧的面上的不透液性的背面片,被夹装在所述顶面片和所述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和在所述顶面片侧、在所述吸收体的纵向两侧缘部立起的立体褶裥;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褶裥,通过所述顶面片延伸将背面片的折回部的两面包入地覆盖而形成,所述背面片的折回部大致沿所述吸收体的纵向两侧缘部向所述顶面片侧被折回;在所述折回部的折回起点部近旁大致沿所述吸收体的纵向两侧缘部形成有粘结部,所述粘结部向所述顶面片折回,粘结所述顶面片之间。
技术方案14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片的位于所述吸收体的上面的区域具有透液性,覆盖所述背面片的区域具有不透液性。
技术方案15所述的发明提供一种内部吸收性物品,具有位于与人体抵接的面上的透液性的顶面片,位于与所述顶面片相反一侧的面上的不透液性的背面片,和被夹装在所述顶面片和所述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由折回部和无纺布形成立体褶裥;所述折回部,是大致沿所述吸收体的纵向两侧缘部向所述顶面片侧折回所述背面片而成的;所述无纺布,被贴装在所述折回部的与跟所述顶面片相对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并且以所述折回部的折回起点部的宽度方向内侧为粘结起点部被贴装在所述背面片上;所述立体褶裥的自由端,由所述无纺布构成。
这里,“内部吸收性物品”意思是指,使用时安装在尿布的包装体等的外部而提供的类型的吸收性物品。
技术方案16所述的发明提供一种内部吸收性物品,具有位于与人体抵接的面上的透液性的顶面片,位于与所述顶面片相反一侧的面上的不透液性的背面片,和被夹装在所述顶面片和所述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由折回部和无纺布形成立体褶裥;所述折回部,是大致沿所述吸收体的纵向两侧缘部向所述顶面片侧折回所述背面片而成的,所述无纺布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被贴装在所述折回部的与所述顶面片相对的面上,并且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被贴装在所述顶面片上;所述立体褶皱的自由端,由所述无纺布构成。
技术方案17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6所述的内部吸收性物品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被折回,所述立体褶裥的自由端成为所述无纺布的折回起点部。
技术方案18所述的发明提供一种内部吸收性物品,具有位于与人体抵接的面上的透液性的顶面片,位于与所述顶面片相反一侧的面上的不透液性的背面片,和被夹装在所述顶面片和所述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顶面片延伸将背面片的折回部的两面包入地覆盖而形成立体褶裥,所述背面片的折回部,大致沿所述吸收体的纵向两侧缘部向所述顶面片侧被折回。
技术方案19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5至18中任一个所述的内部吸收性物品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背面片的折回部,形成有长度方向的对位用标记。
技术方案20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5至19中任一个所述的内部吸收性物品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两侧部的、沿所述长度方向的所述顶面片和所述背面片之间,设有空间部。
技术方案21所述的发明提供一种内部吸收性物品,具有位于与人体抵接的面上的透液性的顶面片,位于与所述顶面片相反一侧的面上的不透液性的背面片,被夹装在所述顶面片和所述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和在所述顶面片侧、在所述吸收体的纵向两侧缘部立起的立体褶裥;其特征在于,形成有折回部、贴装部和粘结部;所述折回部,通过大致沿所述吸收体的纵向两侧缘部向所述顶面片侧折回所述背面片而成;所述贴装部,在所述顶面片的纵向两侧缘部贴装了所述折回部的一部分;所述粘结部,将所述贴装部向所述顶面片侧折回并与所述顶面片粘结;由所述折回部构成至少立体褶裥的一部分。
技术方案22所述的发明提供一种内部吸收性物品,具有位于与人体抵接的面上的透液性的顶面片,位于与所述顶面片相反一侧的面上的不透液性的背面片,被夹装在所述顶面片和所述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和在所述顶面片侧、在所述吸收体的纵向两侧缘部立起的立体褶裥;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褶裥,通过所述顶面片延伸将背面片的折回部的两面包入地覆盖而形成,所述背面片的折回部大致沿所述吸收体的纵向两侧缘部向所述顶面片侧被折回;在所述折回部的折回起点部近旁大致沿所述吸收体的纵向两侧缘部形成有粘结部,所述粘结部向所述顶面片折回,粘结所述顶面片之间。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通过向顶面片侧折回背面片,从吸收体底面至侧面以及一部分上面,由背面片覆盖吸收体,从而不仅可由作为不透液性片的背面片立体地构成立体褶裥的根部,而且立体褶裥的自由端也可由无纺布构成。
由此,在使用时不给与刺痛的使用感,具有良好的使用感,可防止肌肤不适。
而且,可以防止在对吸收性物品施加体压时,被从吸收体压出的体液从立体褶裥的根部向外部漏出、渗出。
另外,立体褶裥由背面片和无纺布这两层构成,可以更加确实地防止体液的漏出、渗出。
而且,通过由被折回的背面片连续地构成立体褶裥的根部、即立起部,从而无需在吸收体上面设置用于构成立起部的粘结区域等。
由此,能够在吸收体上面确保充足的面积,在体液流到吸收体上面时,其吸收能够顺畅地进行,可防止体液的漏出。
而且,由于借助在包装体的上面载置被包装体,以包装体覆盖被包装体的底面以及侧面,在被包装体上面将延伸的包装体的两侧部向被包装体侧折回并固定、或使其自由这样的方法(以下称之为卷顶(額卷き))而将吸收体包入,所以,没有构成侧折片的必要。由此,吸收性物品在长度方向上没有缩减,在使用时可顺畅地穿着吸收性物品。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当然可以得到与技术方案1中记载的发明同样的效果,特别是,由于在被折回的背面片的折回部中的与跟顶面片相对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即肌肤抵接面上贴装了无纺布,所以,折回部不会与人体接触。
由此,可抑制在穿着时给与肌肤的刺激,不仅更进一步地提高了使用感,而且可以降低肌肤的不适。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当然可得到与技术方案2中记载的发明同样的效果,特别是,由于无纺布以折回部的折回起点部的宽度方向内侧为粘结起点部地被贴合于背面片,所以,由无纺布一直覆盖至吸收体侧面,不仅能够更加确实地使使用感提高,而且可以降低肌肤的不适。
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当然可得到与技术方案1中记载的发明同样的效果,特别是,通过使背面片获得布类的性质(クロスライクさ),从而即使以背面片作为肌肤抵接面,也可期待给予使用者以柔软的使用感。
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当然可得到与技术方案1中记载的发明同样的效果,由于无纺布贴装在背面片和顶面片双方,所以,可更加确实地在吸收性物品上固定无纺布,加强了立体褶裥,防止泄漏的效果高。
另外,通过由背面片和无纺布至少两层构成立体褶裥,可更加确实地防止体液的漏出、渗出。
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立体褶裥由背面片和将该背面片的折回部的两面包入而覆盖的顶面片形成。
由此,可防止在对吸收性物品施加体压时,被从吸收体压出的体液从立体褶裥的根部向外部渗出。
另外,通过以顶面片将折回的背面片的折回部包入而覆盖,从而折回部不会与人体发生接触。
由此,可防止在穿着时给与肌肤的刺激,不仅提高了使用感,而且,可以降低肌肤的不适。
另外,使立体褶裥具有布类的性质,可期待给予使用者以柔软的使用感。
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当然可得到与技术方案6中记载的发明同样的效果,特别是,立体褶裥由不透液性的背面片、和顶面片的比位于吸收体上面的区域更难于透过液体的区域构成,可以更加确实地防止体液的渗出。
另外,使立体褶裥具有布类的性质,可期待给予使用者以柔软的使用感。
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通过向顶面片侧折回背面片,在该折回的折回部贴装顶面片从而形成贴装部,该贴装部与顶面片粘结,在顶面片固定立体褶裥的根部、即立起部。
由此,不仅立体褶裥牢固地立起,具备足够的高度,维持了吸收性能,而且对于使用者可给与视觉上的安全感。
另外,通过固定立体褶裥的根部,可抑制向横向的膨出,可防止输送线中的立体褶裥被挤出。由此,可容易进行输送。
而且,从吸收体底面至侧面以及一部分上面,背面片覆盖吸收体,由作为不透液性片的背面片立体地构成立体褶裥的根部。
由此,可防止在向吸收性物品施加体压时,被从吸收体压出的体液从立体褶裥的根部向外部漏出、渗出。
而且,由于借助在包装体的上边载置被包装体,以包装体覆盖被包装体的底面以及侧面,在被包装体上面将延伸的包装体的两侧部向被包装体侧折回并固定或使其自由这样的包装方法(以下称之为卷顶)而将吸收体包入,所以,没有构成侧折片的必要。
由此,吸收性物品在长度方向上没有缩减,在使用时可顺畅地穿着吸收性物品。
根据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当然可得到与技术方案8中记载的发明同样的效果,特别是,不仅立体褶裥由背面片和不透液性无纺布这两层构成,而且立体褶裥的自由端由不透液性无纺布构成。
由此,不仅可更加确实地防止体液的漏出、渗出,而且,在使用时即使立体褶裥的自由端与肌肤接触,也不会给与刺痛的使用感,具有高穿着感,能够降低肌肤不适。
根据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当然可得到与技术方案9中记载的发明同样的效果,特别是,通过在折回部的肌肤抵接面贴装不透液性无纺布,从而折回部、即背面片不会直接与人体接触。
由此,可防止在穿着时给与肌肤的刺激,不仅更加提高了使用感,而且可降低肌肤的不适。
根据技术方案11所述的发明,当然可得到与技术方案10中记载的发明同样的效果,特别是,不透液性无纺布以折回部的折回起点部的宽度方向内侧为粘结起点部地被贴装于背面片。
由此,由无纺布一直覆盖至吸收体侧面,背面片不会与肌肤发生接触,不仅更加确实地提高了使用感,而且可以降低肌肤的不适。
根据技术方案12所述的发明,当然可得到与技术方案9中记载的发明同样的效果,特别是,使背面片获得了布类的性质。
由此,即使以背面片作为肌肤抵接面,也可给予使用者以柔软的使用感,而且在视觉上也可期待柔软的使用感。
根据技术方案13所述的发明,立体褶裥由背面片和将该背面片的折回部的两面包入而覆盖的顶面片形成。
由此,可防止在对吸收性物品施加体压时,被从吸收体压出的体液从立体褶裥的根部向外部渗出。
另外,通过以顶面片将折回的背面片的折回部包入地覆盖,从而由背面片构成的折回部不会与人体发生接触。
由此,可防止在穿着时给与肌肤的刺激,不仅提高了使用感,而且可以降低肌肤的不适。
而且,使立体褶裥具有布类的性质,可期待给予使用者以柔软的使用感。
而且,通过将立体褶裥的根部与顶面片粘结,不仅立体褶裥的根部牢固地立起,具备足够的高度,维持了吸收性能,而且对于使用者来说可获得视觉上的安全感。
另外,通过固定立体褶裥的根部,可抑制向横向的膨出,可防止因在输送线中立体褶裥被挤出而引起的各制品形状的参差不一,能够容易地进行输送。
根据技术方案14所述的发明,当然可得到与技术方案13中记载的发明同样的效果,特别是,立体褶裥由不透液性的背面片和不透液性的顶面片构成。
由此,可更加确实地防止体液的渗出。
另外,通过使立体褶裥具有布类的性质,从而可以期待给予使用者以柔软的使用感。
根据技术方案15所述的发明,通过向顶面片侧折回背面片,从而自吸收体底面至侧面以及一部分上面由背面片覆盖吸收体,不仅可由作为不透液性片的背面片立体地构成立体褶裥的根部,而且立体褶裥的自由端也可以由无纺布构成。
由此,在使用时不会带来刺痛的使用感,具有良好的使用感,可防止肌肤不适。
另外,可以防止在对内部吸收性物品施加体压时,被从吸收体压出的体液从立体褶裥的根部向外部漏出、渗出。
另外,立体褶裥由背面片和无纺布这两层构成,可以更加确实地防止体液的漏出、渗出。
而且,立体褶裥的根部、即立起部由折回的背面片连续地构成,从而无需在吸收体上面设置用于构成立起部的粘结区域等。
由此,能够在吸收体上面确保充足的面积,在体液流到吸收体上面时,其吸收可顺畅地进行,可防止体液的漏出。
而且,由于借助在包装体的上面载置被包装体,以包装体覆盖被包装体的底面以及侧面,在被包装体上面将延伸的包装体的两侧部向被包装体侧折回并固定或使其自由这样的方法(以下称为卷顶)而将吸收体包入,所以,没有构成侧折片的必要。由此,内部吸收性物品在长度方向上没有缩减,在使用时可顺畅地在尿布或尿布的包装体上安装内部吸收性物品。
根据技术方案16所述的发明,由于无纺布贴装在背面片和顶面片双方,所以,可更加确实地在吸收性物品上固定无纺布,立体褶裥得到加强,防止泄漏的效果好。
另外,立体褶裥由背面片和无纺布至少两层构成,从而可更加确实地防止体液的漏出、渗出。
而且,可防止在向吸收性物品施加体压时,被从吸收体压出的体液从立体褶裥的根部向外部漏出、渗出。
另外,由于立体褶裥的自由端以无纺布构成,所以,在使用时不会带来刺痛的使用感,具有良好的使用感,可防止肌肤不适。
另外,使立体褶裥具有布类的性质,可期待给予使用者以柔软的使用感。
根据技术方案17所述的发明,当然可得到与技术方案16中记载的发明同样的效果,由于立体褶裥的自由端由无纺布的折回起点部形成,所以,不仅更可抑制在穿着时给与肌肤的刺激,提高使用感,而且可进一步地降低肌肤的不适。
根据技术方案18所述的发明,立体褶裥由背面片和将该背面片的折回部的两面包入而覆盖的顶面片形成。
由此,可防止在对内部吸收性物品施加体压时,被从吸收体压出的体液从立体褶裥的根部向外部渗出。
另外,通过以顶面片将折回的背面片的折回部包入地覆盖,从而折回部不会与人体接触。
由此,可防止在穿着时给与肌肤的刺激,不仅提高了使用感,而且可以降低肌肤的不适。
另外,使立体褶裥具有布类的性质,可以期待给予使用者以柔软的使用感。
根据技术方案19所述的发明,当然可得到与技术方案15至18中任一个所记载的发明同样的效果,在背面片的折回部形成有长度方向的对位用标记,该长度方向的对位用标记与设置在安装内部吸收性物品的尿布或尿布的包装体上的长度方向的对位用标记相对应。
由此,可迅速且确实的将内部吸收性物品穿着在尿布或尿布的包装体的长度方向的适当位置上。因此,不仅可以减轻内部吸收性物品的更换时的麻烦,还可防止穿着时的错动,可确实地防止体液的泄漏。
根据技术方案20所述的发明,当然可得到与技术方案15至19中任一个所记载的发明同样的效果,沿吸收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部,在顶面片和背面片之间设有空间部。
由此,从吸收体溢出的体液可以在空间部扩散,不仅可防止体液向外部渗出,而且可提高除臭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21所述的发明,通过向顶面片侧折回背面片,在该折回的折回部贴装顶面片而形成贴装部,该贴装部与顶面片粘结,从而在顶面片固定立体褶裥的根部、即立起部。
由此,不仅立体褶裥牢固地立起,具备足够的高度,维持了吸收性能,而且对于使用者可给与视觉上的安全感。
另外,通过固定立体褶裥的根部,可抑制向横向的膨出,可防止输送线中立体褶裥被挤出。由此,可以容易地进行输送。
而且,从吸收体底面至侧面以及一部分上面由背面片覆盖吸收体,由作为不透液性片的背面片立体地构成立体褶裥的根部。
由此,可防止在向内部吸收性物品施加体压时,被从吸收体压出的体液从立体褶裥的根部向外部漏出、渗出。
而且,由于借助在包装体的上面载置被包装体,以包装体覆盖被包装体的底面以及侧面,在被包装体上面将延伸的包装体的两侧部向被包装体侧折回并固定或者使其自由这样的包装方法(以下称之为卷顶)而将吸收体包入,所以,没有构成侧折片的必要。
由此,内部吸收性物品在长度方向上没有缩减,在使用时可顺畅地在尿布或尿布的包装体上安装内部吸收性物品。
根据技术方案22所述的发明,立体褶裥由背面片和将该背面片的折回部的两面包入而覆盖的顶面片形成。
由此,可防止在对内部吸收性物品施加体压时,被从吸收体压出的体液从立体褶裥的根部向外部渗出。
另外,通过以顶面片将折回的背面片的折回部包入地覆盖,从而由背面片形成的折回部不会与人体接触。
由此,可防止在穿着时给与肌肤的刺激,不仅提高了使用感,而且可以降低肌肤的不适。
而且,通过使立体褶裥具有布类的性质,可期待给予使用者以柔软的使用感。
而且,通过将立体褶裥的根部与顶面片粘结,立体褶裥的根部牢固地立起,具备足够的高度,吸收性能得到维持,而且对于使用者来说可获得视觉上的安全感。
另外,通过固定立体褶裥的根部,可抑制向横向的膨出,可防止因在输送线中立体褶裥被挤出而引起的各制品形状的参差不一,能够容易地进行输送。


图1是适用了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的展开图。
图2是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适用了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中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II-II’相当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4是适用了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中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II-II’相当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5是适用了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中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II-II’相当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6是适用了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中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II-II’相当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图6的吸收垫片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8是适用了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中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II-II’相当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适用了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的变型例的剖视图。
图10是适用了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的XI-XI’线的剖视图。
图12是适用了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中的与第七实施方式的XI-XI’相当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13是适用了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九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中的与第七实施方式的XI-XI’相当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14是适用了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十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中的与第七实施方式的XI-XI’相当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15是适用了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中的与第七实施方式的XI-XI’相当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图15的吸收垫片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17是适用了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的立体图。
图18是图18的吸收垫片的俯视图。
图19是图18的XIX-XIX’线的剖视图。
图20A是图19的XX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20B是图19的XX部分变形时的说明图。
图21是表示适用了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的变型例的俯视图。
图22是表示适用了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的变型例的俯视图。
图23是表示适用了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的变型例的俯视图。
图24是适用了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一次性纸尿布的展开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可作为例如像生理用卫生巾等那样直接在内裤中穿着而使用的吸收性物品、或者像吸尿垫片那样在尿布或尿布的包装体上安装而使用的内部吸收性物品进行使用的吸收垫片为例列举进行说明。
图1是适用了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或内部吸收性物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
如图1、2中示出的那样,吸收垫片1由透液性的顶面片2、不透液性的背面片3和吸收体4等构成,该透液性的顶面片2在与人体接触的接触面配置,该不透液性的背面片3位于与顶面片2相反一侧的面上,在使用穿着时设置在外部侧,该吸收体4在顶面片2和背面片3之间夹装。
顶面片2,以具有透液性的无纺布形成为覆盖吸收体4的表面侧(肌肤抵接面侧)的形状。
作为形成顶面片2的无纺布的材料,可采用天然纤维、合成纤维的任意一种。作为天然纤维的例子,列举了棉、纤维素(木材纸浆)、羊毛、丝等。另外,作为合成纤维,列举了聚丙烯(PP)、聚乙烯(PE)、尼龙、聚酯(PET)、丙烯等,另外,也可以采用PE/PP混合无纺布、PE/PET混合无纺布,此外,也可使用将上述材料适当地组合而成的双组分纤维(混合纤维)。
另外,作为由这些纤维性材料制造无纺布的方法,可适宜地采用已知的方法,可采用例如化学粘合、热粘合、射流喷网等任意一种方法,另外,对于合成纤维等可采用纺粘法、熔喷法以及它们与上述的粘结方法的组合等中的任意一种方法进行制造。
背面片3,由聚乙烯等至少具有截水性的片材形成。另外,从防止闷热感的观点出发,优选具有透湿性的片材,作为该具备截水性和透湿性的片材,适合采用微多孔性片材,该多孔性片材是通过在聚乙烯或聚丙烯等的烯烃类树脂中熔融混合无机填充剂而成形出片材后,在一轴或者两轴方向上延伸而制得的。
另外,在背面片3的内裤抵接面上形成有粘结剂层(图示省略),在使用时,吸收垫片1可不从内裤或尿布、尿布的包装体上错动地固定。
背面片3,覆盖吸收体4底面,而且覆盖吸收体4的侧面,在吸收体4上面的纵向两侧缘部,以折回起点部31为起点向顶面片2侧折回,形成折回部32。
背面片3和顶面片2,通过热熔粘结剂在折回起点部31近旁相互粘结在一起。
在背面片3的折回部32、32的与顶面片2相对的面的相反侧的面上,设有以所给的颜色着色的区域、即着色区域C、C。具体地,例如图1中示出的那样,从折回部32的折回起点部31至位于折回部32的宽度方向内侧的所定位置的着色端部C1,设有着色区域C。而且,在着色区域C的长度方向内侧的所定位置,从着色端部C1朝向折回起点部31形成有大致V字状的着色的切口部C2。而且,在折回部32的着色区域C、着色端部C1以及着色的切口部C2,制成为能够从吸收垫片1的肌肤抵接面侧进行目视确认。着色端部C1成为宽度方向的对位用标记,该宽度方向的对位用标记对应于设置在作为内部吸收性物品的吸收垫片1的穿着对象的尿布或尿布的包装体(图示省略)上的宽度方向的对位用标记。因此,着色端部C1的位置,与在尿布或尿布的包装体(图示省略)上设置的宽度方向的对位用标记相一致地被设定。着色的切口部C2成为长度方向的对位用标记,该长度方向的对位用标记对应于设置在作为吸收垫片1的穿着对象的尿布或尿布的包装体(图示省略)上的长度方向的对位用标记。因此,着色的切口部C2的位置或个数,与在尿布或尿布的包装体(图示省略)上设置的对位用标记相一致地被设定。着色的切口部C2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
而且,长度方向的对位用标记并不限定于着色的切口部C2,也可以通过印刷或贴装其他部件等方式而设定。
吸收体4,由透液性的皱纹纸(图示省略)覆盖吸收体芯(图示省略)而构成,该吸收体芯是通过例如将棉或纸浆等吸收性材料、或纤维或者薄膜等片状基材和高吸收性聚合物那样的高吸水性树脂组合而形成的。而且,吸收体芯可以是单层的结构,也可以是分为多层的结构。
接着,对立体褶裥6、6进行说明。立体褶裥6,通过在背面片3的折回部32贴装无纺布制的褶裥片5而形成。详细地,立体褶裥6,如图2中示出的那样,通过在折回部32的与顶面片2相对的面的相反面上,从折回起点部31至折回部32的端部贴装而形成。
另外,在立体褶裥6中,弹性部件63跨长度方向被配置,在长度方向上伸缩自由地形成。
立体褶裥6的立起部61,与背面片3的折回起点部31相同,而且,与褶裥片5的粘结起点部51相同。因此,在立体褶裥6的根部、即立起部61的近旁,由背面片3和褶裥片5这两层形成。
另一方面,因为褶裥片5比折回部32延伸得更长,所以,立体褶裥6的自由端62近旁仅由褶裥片5一层构成。
也就是,在立体褶裥6的根部、即立起部61,由背面片3和褶裥片5构成;在使用时与肌肤接触特别是与肌肤摩擦的部分、即立体褶裥6的自由端62近旁,仅由褶裥片5构成。
而且,如图1中示出的那样,立体褶裥6,大致沿吸收体4的纵向两侧缘部没有固定自由端62地配置着,但是,在吸收垫片1的长度方向两端部S、S,连带立体褶裥6的自由端62向顶面片2侧被折叠,固定在顶面片2。
褶裥片5,希望是液体难于透过的无纺布,单层无纺布或者层叠无纺布都可以。
作为液体难于透过的无纺布,列举了例如纺粘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熔喷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热轧无纺布、不透液性无纺布、气流成网无纺布等。
另外,作为在此时粘结褶裥片5和背面片3的粘结剂,可适宜地使用例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体树脂(EVA;Ethylene Vinyl Acetate)、聚乙烯醇(PVA)、丙烯酰胺·聚乙烯醇共聚体、丙烯酸酯·醋酸乙烯共聚体、羧甲基纤维素钠、SIS、SBS、SIBS、SEPS等的苯乙烯类弹性体、聚酯·丙烯类弹性体、聚烯烃类弹性体等。
另外,作为涂敷粘结剂的方法,可以通过淋幕法、搅拌法(ビ一ト法)、窄缝法、螺旋法等公知的涂敷方法(例如,喷雾涂敷或刮刀涂敷等)进行。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1,因为立体褶裥6的自由端62由无纺布构成,所以,即使在使用时立体褶裥6与人体接触,也没有刺痛感,可提高使用感,防止肌肤不适。
另外,通过向顶面片2侧折回背面片3,从而从吸收体4底面至侧面以及一部分上面,背面片3覆盖吸收体4,由不透液性片制的背面片3立体地构成立体褶裥6的根部、即立起部61。
由此,可防止在向吸收垫片1施加体压时,被从吸收体4压出的体液从立体褶裥6的根部向外部渗出。
另外,通过由背面片3和无纺布这两层构成,立体褶裥6可更加确实地防止体液的渗出。
而且,立体褶裥6的根部、即立起部61,由折回的背面片3连续地构成,在吸收体4上面无需设置用于构成立起部61的粘结区域等,可在吸收体4上面确保充分的吸水面积,可顺畅地进行体液的吸收,防止体液的漏出。
而且,通过在折回的背面片3的与跟顶面片2相对的面相反一侧的面、即肌肤抵接面贴装无纺布,折回的背面片3不会与人体接触,可抑制在穿着时给与肌肤的刺激,不仅可使使用感提高,而且可防止肌肤的不适。
而且,由于通过被称为卷顶(額卷き)的方法包入吸收体4,所以,没有构成侧折片的必要。由此,吸收垫片1在长度方向上没有缩减,可在使用时顺畅地安装在内裤或尿布、尿布的包装体(图示省略)上。
而且,由于在背面片3的折回部32,形成有设置在安装吸收垫片1的尿布或尿布的包装体(图示省略)上的、与宽度方向的对位标记对应的着色区域C以及与长度方向的对位用标记对应的着色的切口部C2,所以,可迅速且确实地将吸收垫片1穿着在尿布或尿布的包装体(图示省略)的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的适当的位置上。因此,不仅可以减轻吸收垫片1的更换时的麻烦,还可防止穿着时的错动,可确实地防止体液的泄漏。
下面,采用图3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100进行说明。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的剖视图。
图3中示出的吸收体垫片100,褶裥片105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1不同。因此,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时,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附以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说明。
如图3中示出的那样,形成吸收垫片100的立体褶裥106、106的褶裥片105,完全覆盖背面片3的折回部32,覆盖吸收体4的侧面侧,粘结起点部151位于吸收体4的底面侧地贴合在背面片3上。即,以折回部32的折回起点部31的宽度方向内侧作为粘结起点部151而进行贴合,所以,与第一实施方式比较,褶裥片105在背面片3的贴装面积非常大,可以以充足的面积进行贴装。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100,可以以充足的面积将背面片3与褶裥片105粘结,由此,不仅更有效地防止体液的漏出或渗透,而且,能够完全防止背面片3与肌肤接触,所以,不仅使使用感更加提高,而且可防止肌肤的不适。
下面,采用图4对第三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200进行说明。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的剖视图。
图4中示出的吸收垫片200,顶面片202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1不同。因此,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时,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附以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说明。
如图4中示出的那样,吸收垫片200的立体褶裥206、206,由顶面片202以及背面片3制成。背面片3,覆盖吸收体4底面,而且覆盖吸收体4的侧面,在吸收体4上面的纵向两侧缘部,以折回起点部31为起点向顶面片202侧折回,形成折回部32。
另一方面,顶面片202延伸而将向顶面片202侧折回的背面片3的折回部32的两面包入地覆盖,以折回起点部31为粘结起点部251,从而形成立体褶裥206。
即,立体褶裥206,由背面片3以及从两面侧将该片夹入的顶面片202这三层构成。
此时,在顶面片202中的、覆盖吸收体4的上面的区域(即,体液吸收区域)具有透液性,形成立体褶裥206的区域制成比体液吸收区域更难于透过液体。具体地,对在顶面片202中的、形成立体褶裥206的区域,实施疏水处理或防水处理等。形成立体褶裥206的区域,不仅难于透过液体,还可具有不透液性。
作为形成体液吸收区域的透液性无纺布,可采用顶面片2的说明中列举的无纺布。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200,立体褶裥206由背面片3和顶面片202形成,该顶面片202将该背面片3的两面包入而覆盖,可防止在向吸收垫片200施加体压时,被从吸收体4压出的体液从立体褶裥206的根部向外部渗出。
另外,通过以顶面片202将折回的背面片3包入而覆盖,折回的背面片3不会与人体接触,可抑制在穿着时给与肌肤的刺激,不仅提高使用感,而且可防止肌肤的不适。
另外,立体褶裥206具有布类的性质(クロスライクさ,cloth-likequality,无织布/压花复合型材料的性质),可期待给予使用者柔软的使用感。
而且,立体褶裥206由不透液性的背面片3和以下这样的区域构成,即,该区域比位于顶面片202的吸收体4的上面的区域更难于透过液体,可更加确实地防止体液的渗出。
下面,采用图5对于第四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300进行说明。
图5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的剖视图。
图5中示出的吸收垫片300,顶面片302与第三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200的不同。因此,在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时,对于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附以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说明。
如图5中示出的那样,吸收垫片300的立体褶裥306、306由顶面片302以及背面片3构成。背面片3,覆盖吸收体4底面,而且覆盖吸收体4的侧面,在吸收体4上面的纵向两侧缘部,以折回起点部31为起点向顶面片302侧折回,形成折回部32。
另一方面,顶面片202延伸而将向顶面片302侧折回的背面片3的折回部32的两面包入地覆盖,而且覆盖吸收体4的侧面,在覆盖吸收体4的底面的背面片3上设置粘结起点部351,由此,形成立体褶裥306。
即,立体褶裥306,由背面片3以及从两面侧夹入该片的顶面片302这三层构成。
此时,在顶面片302中的、覆盖吸收体4的上面的区域(即,体液吸收区域)具有透液性,形成立体褶裥306的区域制成比体液吸收区域更难于透过液体。具体地,对在顶面片302中的、形成立体褶裥306的区域实施疏水处理或防水处理等。作为透液性无纺布,可采用作为顶面片2的例子列举给出的无纺布。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300,可更大面积地得到构成立体褶裥306的顶面片302和背面片3的粘结区域,所以,可更有效的防止体液的漏出、渗出。
下面,采用图6对第五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400进行说明。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400的剖视图。
图6中示出的吸收垫片400,虽然顶面片2以及褶裥片5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没有改变,但是,形成背面片403以及立体褶裥406时的各片的配置不同。因此,在对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时,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附以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说明。
如图6中示出的那样,吸收垫片400的立体褶裥406、406,由背面片403以及褶裥片5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褶裥片5被贴装在这样的面上,即,该面是以折回起点部431为起点被折回的背面片403的折回部432的、与顶面片2相对一侧的面。详细地,从折回起点部431至折回部432,在背面片403贴装褶裥片5,形成立体褶裥406。
此时,在背面片403中,采用由具有不透液性的薄膜层、或者具有透气性的无纺布层构成的层叠无纺布。
此处,层叠无纺布是指,被称为例如在聚乙烯片等上层叠了无纺布的分层式无纺布这样的无纺布。
下面,采用图7对于吸收垫片400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图7是用于对吸收垫片40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如图7中示出的那样,在背面片403的上面载置有吸收体4,在其上面载置有顶面片2,而且在顶面片2的上面、位于顶面片2的纵向左右缘部的外侧的背面片403的上面,载置有褶裥片5。此处,由于顶面片2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宽度)比背面片403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宽度)小,所以,在背面片403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即纵向两侧缘部,背面片403和褶裥片5直接抵接。
其次,将顶面片2的纵向两侧缘部向载置褶裥片5的方向(上面方向)折回。同时,背面片403和褶裥片5在重叠的状态,以折回起点部431为起点向顶面片2侧折回,形成折回部432。而且,在褶裥片5固定折回部432,构成立体褶裥406。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400,在背面片403采用层叠无纺布,所以,背面片403具有布类的性质,可期待给予使用者柔软的使用感。
下面,采用图8对第六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500进行说明。
图8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500的剖视图。
图8中示出的吸收垫片500,顶面片502、背面片503以及褶裥片505的形状、及在形成立体褶裥506时的各片的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因此,在对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时,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附以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说明。
如图8中示出的那样,吸收垫片500的立体褶裥506、506,由顶面片502、背面片503以及褶裥片505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背面片503,例如具备具有不透液性的薄膜层。顶面片502,覆盖吸收体4的长度方向两侧部4a、4a,在背面片503固定顶面片502的长度方向两侧部502a、502a。另外,褶裥片505,以折回起点部505b为起点折回,折回起点部505b形成立体褶裥506的自由端562。而且,通过将褶裥片505的向背面片503侧折回的端部505a(一端部)贴装在以折回起点部531为起点而折回的背面片503的折回部532的与顶面片502相对一侧的面上,进而将褶裥片505的向顶面片502侧折回的端部505c(另一端部)以及其近旁部贴装在覆盖吸收体4的长度方向侧部4a的顶面片502的与背面片503的折回部532相对一侧的面上,从而形成立体褶裥506。另外,在褶裥片505的折回起点部505b中,配设有弹性部件63。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500,褶裥片505贴装在背面片503和顶面片502双方,所以,可更加确实地在吸收垫片500中固定褶裥片505,加强立体褶裥506、防止泄漏的效果好。
另外,由于立体褶裥506的根部由背面片503、褶裥片505和顶面片502构成,所以,可更加确实地防止体液的漏出、渗出。
而且,可防止在向吸收垫片500施加体压时,被从吸收体4压出的体液从立体褶裥506的根部向外部漏出、渗出。
另外,由于立体褶裥506的自由端562由难于透过液体的无纺布制的折回起点部505b形成,所以,不仅可抑制在穿着时给与肌肤的刺激,使使用感提高,而且可降低肌肤的不适。
另外,在立体褶裥506具有布类的性质,可期待给予使用者柔软的使用感。
另外,也可不在褶裥片505设置明确的折回起点部505b。
另外,在吸收垫片500中,也可如图9中示出的吸收垫片500a那样,与吸收垫片500的吸收体4相比较,将吸收体504的宽度形成得较窄,沿吸收体504的长度方向两侧部的长度方向,在顶面片502和背面片503之间设有空间部D、D。
由此,从吸收体504溢出的体液可在空间部D、D扩散,不仅可防止体液向外部的渗出,而且可提高除臭效果。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作为例如像生理用卫生巾那样直接在内裤中穿着而使用的吸收性物品、或者像吸尿衬垫那样在尿布或尿布的包装体上安装而使用的内部吸收性物品被使用的吸收垫片为例列举进行说明。
图10是适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或内部吸收性物品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的立体图。图11是图10的XI-XI’线的剖视图。
如图10、11中示出的那样,吸收垫片600由透液性的顶面片602、不透液性的背面片603和吸收体4等构成,该透液性的顶面片602配置在与人体接触的接触面,该不透液性的背面片603位于与顶面片602相反一侧的面上,在使用穿着时设置在外部侧,该吸收体4夹装在顶面片602和背面片603之间。
顶面片602,以具有透液性的无纺布形成为覆盖吸收体的表面侧(肌肤抵接面侧)的形状。
作为形成顶面片602的无纺布的材料,可采用例如与作为顶面片2适当的材料列举的多种材料相同的材料,作为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可通过例如与顶面片2的制造方法同样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
另外,背面片603,可采用与背面片3同样的材料,在背面片603的内裤抵接面形成有粘结剂层(未图示),在使用时,吸收垫片600可与内裤或者尿布,尿布的包装体(图示省略)没有错动地固定。
背面片603,覆盖吸收体底面,而且覆盖吸收体4的侧面,在吸收体4上面的纵向两侧缘部,以折回起点部631为起点向顶面片602侧折回,形成折回部632。而且,在顶面片602的纵向两侧缘部的吸收体4抵接面侧,形成贴装折回部632的一部分的贴装部633,通过向顶面片602侧折回贴装部633而与顶面片602粘结,形成粘结部634。
贴装部633或粘结部634,通过由热熔粘结剂等相互粘结而形成。
吸收体4,由透液性的皱纹纸(图示省略)覆盖吸收体芯(图示省略)而构成,该吸收体芯由例如将棉或纸浆等吸收性材料、或纤维或者薄膜等片状基材和高吸收性聚合物那样的高吸水性树脂组合而形成。而且,吸收体芯,可以是单层的结构,也可以是分为多层的结构。
下面,对立体褶裥606、606进行说明。立体褶裥606,具有背面片603的折回部632,和贴装在该折回部632的不透液性无纺布制的褶裥片605。详细地,立体褶裥606,如图11中示出的那样,通过在折回部632的与跟顶面片602相对的面相反的面上,从折回起点部631至折回部632的端部贴装而形成。
另外,在立体褶裥606,弹性部件63跨长度方向地被配置,在长度方向上伸缩自由地形成。
立体褶裥606的立起部661,位于背面片603的折回起点部631的宽度方向内侧。形成立体褶裥的根部的立起部661,通过将贴装部633与顶面片602粘结而构成。因此,可确实地固定在顶面片602上,能够追随吸收垫片600的动作。
另一方面,因为褶裥片605从折回部632延伸出来,所以,立体褶裥606的自由端662近旁仅由褶裥片605这一层构成。
即,立体褶裥606的根部、即立起部661,由顶面片602、背面片603以及褶裥片605构成,在使用时与肌肤接触特别是与肌肤摩擦的部分、即立体褶裥606的自由端662近旁,仅由褶裥片605构成。
而且,如图10中示出的那样,立体褶裥606,大致沿吸收体4的纵向两侧缘部没有固定自由端662地配设着,但在吸收垫片600的长度方向两端部S、S,连带立体褶裥606的自由端662向顶面片602侧折叠,在顶面片602固定。
褶裥片605是具有疏水性的无纺布。
另外,作为在此时将褶裥片605和背面片603粘结的粘结剂,可适宜地使用例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体树脂(EVA;Ethylene VinylAcetate)、聚乙烯醇(PVA)、丙烯酰胺·聚乙烯醇共聚体、丙烯酸酯·醋酸乙烯共聚体、羧甲基纤维素钠、SIS、SBS、SIBS、SEPS等的苯乙烯类弹性体、聚酯·丙烯类弹性体、聚烯烃类弹性体等。
另外,作为涂敷粘结剂的方法,可以通过淋幕法、搅拌法、窄缝法、螺旋法等公知的涂敷方法(例如,喷雾涂敷或刮刀涂敷等)进行。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600,通过在顶面片602粘结由折回部632和顶面片602形成的贴装部633而形成粘结部634,从而将立体褶裥606的根部、即立起部661确实地固定在顶面片602,所以,立体褶裥606不仅牢固地立起,具备足够的高度,维持吸收性能,而且可给与使用者视觉上的安全感。
另外,通过固定立体褶裥606的根部,可抑制向横向的膨出,可防止在输送线中立体褶裥606被挤出,可容易地进行输送。
而且,由于从吸收体底面至侧面以及一部分上面,背面片603覆盖吸收体4,由不透液性片制的背面片603立体地构成立体褶裥606的根部,所以,可防止在向吸收垫片600施加体压时,被从吸收体4压出的体液从立体褶裥606的根部向外部漏出、渗出。
而且,由于不具有侧折片,所以,吸收垫片600在长度方向上没有缩减,在使用时可顺畅地在内裤或尿布、尿布的包装体(图示省略)上安装吸收垫片600。
下面,采用图12对第八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700进行说明。
图12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700的剖视图。
图12中示出的吸收垫片700,褶裥片705与第七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600的不同。因此,在对第八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时,对于与上述第七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附以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说明。
如图12示出的那样,在吸收垫片700中,背面片603覆盖吸收体4的底面以及侧面,在吸收体上面的纵向两侧缘部以折回起点部631为起点向顶面片602侧折回,从而形成折回部632,通过在顶面片602的纵向两侧缘部的吸收体4抵接面侧贴装折回部632的一部分,从而形成贴装部633,将该贴装部633向顶面片602侧折回而与顶面片602粘结,从而形成粘结部634。
而且,形成吸收垫片700的立体褶裥706、706的褶裥片705,完全覆盖背面片603的折回部632,从吸收体4的侧面至吸收体4的底面,粘结起点部751位于吸收体4的底面侧地被贴装在背面片603上。即,褶裥片705,以折回部632的折回起点部631的宽度方向内侧为粘结起点部751而被贴装,所以,与第七实施方式相比较,向背面片603的贴装面积变得非常大,可有充足的面积进行贴装。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700,可具有充分面积将褶裥片705和背面片603粘结,由此,可更加有效地防止体液的漏出或渗出,而且,由于可完全防止背面片603与肌肤接触,所以,不仅使使用感更加提高,而且可减低肌肤的不适。

下面,采用图13对第九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800进行说明。
图13是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800的剖视图。
图13中示出的吸收垫片800,顶面片802与第七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不同。因此,在对第九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时,对于与上述第七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附以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说明。
如图13中示出的那样,吸收垫片800的立体褶裥806、806,由顶面片802以及背面片603构成。背面片603,覆盖吸收体底面,而且覆盖吸收体4的侧面,在吸收体4的上面,在其纵向两侧缘部中,以折回起点部631为起点向顶面片802侧折回,形成折回部632。
另一方面,顶面片802延伸而将向顶面片802侧折回的背面片603的折回部632的两面包入地覆盖,以折回起点部631为粘结起点部851而形成立体褶裥806。
即,立体褶裥806,由背面片603以及从两面侧夹入该片的顶面片802这三层构成。
而且,在构成立体褶裥806的根部的折回起点部631近旁,通过将由顶面片802包入而覆盖的背面片603粘结到顶面片802,形成粘结部834,固定立体褶裥806的根部。
此时,在顶面片802中的、覆盖吸收体4的上面的区域(即,体液吸收区域)具有透液性,形成立体褶裥806的区域具有不透液性。作为透液性无纺布,可采用在顶面片2的说明中列举的无纺布,作为不透液性无纺布,可采用在背面片603的说明中列举的无纺布。
根据第九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800,立体褶裥806,由背面片603、和包入该背面片603的两面而覆盖的顶面片802形成,在向吸收垫片800施加体压时,可防止被从吸收体4压出的体液从立体褶裥806的根部向外部渗出。
而且,通过以顶面片802包入被折回的背面片603地进行覆盖,折回的背面片603不会与人体接触,可抑制在穿着时给与肌肤的刺激,不仅使使用感提高,而且可降低肌肤的不适。
而且,立体褶裥806,通过由无纺布制的顶面片802覆盖,从而具有布类的性质,可期待给予使用者柔软的使用感。
另外,通过将立体褶裥806的根部与顶面片802粘结,不仅立体褶裥806牢固地立起,具备足够的高度,维持吸收性能,而且可给与使用者视觉上的安全感。
而且,通过固定立体褶裥806的根部,可抑制立体褶裥806向宽度方向的膨出,不会发生在输送线中立体褶裥被挤出,各制品的形状不会出现偏差,可容易地进行输送。
而且,立体褶裥806,由不透液性的背面片603和顶面片802构成,可更加确实地防止体液的渗出。
下面,采用图14对第十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900进行说明。
图14是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900的剖视图。
图14中示出的吸收垫片900,顶面片902与第九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的不同。因此,在对第十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时,对于与上述第九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附以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说明。
如图14中示出的那样,吸收垫片900的立体褶裥906、906,由顶面片902以及背面片603构成。背面片603,覆盖吸收体4底面,而且覆盖吸收体4的侧面,在吸收体4上面的纵向两侧缘部,以折回起点部631为起点向顶面片902侧折回,形成折回部632。
另一方面,顶面片902延伸而将向顶面片902侧折回的背面片603的折回部632的两面包入而覆盖,而且覆盖吸收体4的侧面,通过在覆盖吸收体4的底面的背面片603上设置粘结起点部951,从而形成立体褶裥906。
即,立体褶裥906,由背面片603以及夹入该片而覆盖的顶面片902这三层构成,以折回起点部631的宽度方向内侧为粘结起点部951而被贴装。
而且,在立体褶裥906的根部、即立起部,在折回起点部631近旁,通过将由顶面片902包入地覆盖的背面片603与顶面片902粘结而形成粘结部934,固定立体褶裥906的根部。
此时,在顶面片902中的、覆盖吸收体4的上面的区域(即,体液吸收区域)具有透液性,形成立体褶裥906的区域具有不透液性。作为透液性无纺布,可采用作为顶面片2的例中列举的无纺布,作为不透液性无纺布,可采用作为背面片3的例中列举的无纺布。
根据第十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900,可更大地制得构成立体褶裥906的顶面片902和背面片603的粘结区域,所以,可更有效地防止体液地漏出或渗出。
下面,采用图15对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1000进行说明。
图15是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1000的剖视图。
图15中示出的吸收垫片1000,顶面片602以及褶裥片605的形状,与第七实施方式相比没有变化,但是,形成立体褶裥1006时的各层的配置不同。因此,在对第十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时,对于与上述第七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附以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说明。
如图15中示出的那样,吸收垫片1000的立体褶裥1006、1006,由背面片1003以及褶裥片605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褶裥片605被贴装在以折回起点部1031为起点折回的背面片1003的折回部1032的、与顶面片602相对的一侧的面上。详细地,从折回起点部1031至折回部1032,褶裥片605被贴装在背面片1003,进一步被贴装在顶面片602的吸收体4抵接面侧,由此形成贴装部1033。
而且,在构成立体褶裥1006的根部的折回起点部1031近旁,通过将贴装部1033粘结在顶面片602上,从而形成粘结部1034,固定立体褶裥1006的根部。
此时,在背面片1003中,采用由具有不透液性的薄膜层、和具有透气性的无纺布层构成的层叠无纺布。此处,将不透液性的薄膜层配置在吸收体4侧,使具有透气性无纺布层位于相反一侧、即外侧。
此处,层叠无纺布是指,被称为例如在聚乙烯片等上层叠了无纺布的分层式无纺布这样的无纺布。
下面,采用图16对吸收垫片1000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图16是用于对吸收垫片100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如图16中示出的那样,在背面片1003的上面载置吸收体4,在其上面载置顶面片602。而且,在顶面片602的上面,由顶面片602的纵向左右缘部载置褶裥片605。此处,由于顶面片602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宽度)形成得比背面片1003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宽度)小,所以,在背面片1003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即纵向两侧缘部,背面片1003和褶裥片605直接抵接。
其次,将背面片1003大致沿吸收体4的纵向两侧缘部,以折回起点部1031为起点向顶面片602侧折回,从而形成折回部1032,在折回部1032的一部分贴装顶面片602的纵向两侧缘部,从而形成贴装部1033。此时,在顶面片602和背面片1003之间夹入褶裥片605。即,作为贴装部1033,制成为从内侧起由顶面片602、褶裥片605、背面片1003构成的三层结构。
下面,再将贴装部1033向顶面片602侧折回而将顶面片602之间粘结,形成粘结部1034,从而形成立体或褶裥1006的根部、即立起部1061。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1000,背面片1003具有布类的性质,可期待给予使用者柔软的使用感。
下面,采用图17至图23对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1100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可作为例如像生理用卫生巾那样直接在内裤中穿着而使用的吸收性物品、或者像吸尿垫片那样在尿布或尿布的包装体上安装而使用的内部吸收性物品被利用的吸收垫片为例列举进行说明。
图17是展开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吸收垫片1100的立体图。另外,图18是吸收垫片1100的俯视图,图19是图18的XIX-XIX’线的剖视图。
如图17至图19中示出的那样,作为吸收性物品的吸收垫片1100,由吸收垫片本体1110,和左右一对的褶裥片1111、1111等构成。
吸收垫片本体1110,由透液性的顶面片1110a、不透液性的背面片1110b和吸收体1112等构成;该透液性的顶面片1110a设置在与人体的接触面侧,使尿液等的体液迅速透过;该不透液性的背面片1110b设置在与人体的接触面相反一侧;该吸收体1112夹装在这些背面片1110b和顶面片1110a之间。
另外,在该吸收垫片本体1110中,以从腹部侧至背部侧覆盖人体的胯部的方式,在一个端部形成腹侧部1114,在另一个端部形成背侧部1115。另外,腹侧部1114和背侧部1115之间形成为胯下部1116。
顶面片1110a,由有孔或无孔的无纺布、或多孔性塑料片等形成。作为形成顶面片1110a的无纺布的材料,可采用与作为顶面片2的适合的材料而列举的多种材料同样的材料,作为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可由例如同顶面片2的制造方法同样的制造方法制造。
在顶面片1110a上形成多个透孔的场合,体液更迅速地被吸收,干爽性优异。
背面片1110b,由聚乙烯等至少具有截水性的片材形成。作为背面片1110b,可采用例如同背面片3同样的材料。
如图19中示出的那样,背面片1110b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分别向该背面片1110b的内侧折回地层叠,同时,在折回该背面片1110b的折回部100b,形成有涂敷粘结剂的粘结剂涂敷区域、和没有涂敷粘结剂的粘结剂非涂敷区域。
具体地,背面片1110b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分别向背面片1110b的内侧折回,夹入顶面片1110a。而且,在折回背面片1110b的折回部100b,作为粘结剂涂敷区域具有由热熔型等粘结剂制成的粘结剂层20,粘结被折回、层叠的背面片1110b之间。
背面片1110b的宽度方向的端部,也可以分别向顶面片1110a的相反面侧的背面侧折回。
此处,在背面片1110b的折回部100b中的折曲背面片1110b被弯折的、包含作为折回起点部的折曲部100d的、带状的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