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治疗咽炎的中药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治疗咽炎的中药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陈晓明
  • 公开日
    2014年7月16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4月30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4月30日
  • 申请人
    蚌埠明日欣医药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61K35/56GK103919953SQ201410178345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咽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半夏10-20份,桂枝40-60份,炙甘草20-40份,牡蛎40-70份,珍珠10-25份,鱼脑石20-40份,杜仲30-50份,柴胡10-30份,黄芩20-40份,炒白术30-50份,生地30-50份,黑顺片10-30份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治疗咽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半夏15份,桂枝60份,炙甘草30份,牡蛎60份,珍珠20份,鱼脑石30份,杜仲45份,柴胡20份 ,黄芩30份,炒白术45份,生地45份,黑顺片15份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方式
  •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咽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半夏10-20份,桂枝40-60份,炙甘草20-40份,牡蛎40-70份,珍珠10-25份,鱼脑石20-40份,杜仲30-50份,柴胡10-30份,黄芩20-40份,炒白术30-50份,生地30-50份,黑顺片10-30份。本发明对于治疗咽炎以及咽炎引起的咽干咽痛、声音嘶哑、刺激性干咳等症状具有疗效确切、显著,且副作用较小等特点。
  • 发明内容
  • 专利说明
    一种治疗咽炎的中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一种治疗咽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0001]【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咽炎的中药。[0002] 咽炎可分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急性咽炎为咽部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咽淋巴组织常被累及。炎症早期可局限,随病情进展常可涉及整个咽腔,以秋冬及冬春之交较常见。慢性咽炎又称慢性单纯性咽炎,较多见。病变主要在黏膜层,表现为咽部黏膜慢性充血。黏膜及黏膜下结缔组织增生。黏液腺可肥大,分泌功能亢进,黏液分泌增多。多见成年人,病程长,易复发。[0003]目前,咽炎的治疗手段主要是口服抗生素、磺胺类药和抗病毒药。然而,抗生素等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对肝脏和肾脏等器官造成伤害,不宜长期服用。[0004]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疗效确切、显著,且副作用较小的治疗咽炎的中药。[0005]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咽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半夏10-20份,桂枝40-60份,炙甘草 20-40份,牡蛎40-70份,珍珠10-25份,鱼脑石20-40份,杜仲30-50份,柴胡10-30份,黄芩20-40份,炒白术30-50份,生地30-50份,黑顺片10-30份。
[0006]配方优选为:
半夏15份,桂枝60份,炙甘草30份,牡蛎60份,珍珠20份,鱼脑石30份,杜仲45份,柴胡20份,黄芩30份,炒白术45份,生地45份,黑顺片15份。
[0007]制备方法:
按重量配比取上述原料,现将珍珠粉碎成100目细粉备用,鱼脑石烧灰后备用,将其他中药原料分别加8倍,6倍,3倍重量的水,分别煎煮三次,第一次8倍水煎煮1.5小时,第二次6倍水煎煮I小时,第三次3倍水煎煮0.5小时,滤渣后合并煎煮液,而后加入珍珠粉和鱼脑石灰,充分搅拌,浓缩成药液至原体积的3分之I后,加入一定蜂蜜调味,灭菌后每150ml灌装瓶中。
[0008]服药说明:
每天早晚服药两次,每次25ml,连续服药一周为一个疗程。服药期间注意不要感冒,不得饮酒、不得吸烟、不得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0009]组成本发明的各种中药原料的详细说明如下:
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功能燥湿化痰,和中健胃,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可消肿止痛。本品具有镇咳、抑制腺体分泌、镇吐、凝血、细胞分裂等作用。
[0010]桂枝:味辛、甘,性温,入肺、心、膀胱经。是主治里寒常用的温里药,具有补元阳、通血脉、暖脾胃之功效,常与补肝肾药、补气血药配伍,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与其它温里药配伍治疗脘腹冷痛、寒痹腰痛,具有明显的镇痛和抗癌防癌的作用。
[0011]炙甘草:炙甘草是用蜜烘制的甘草。具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治疗功效。本品还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粘膜。甘草浸膏和甘草酸对某些毒物有类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现代研究,炙甘草含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炎及抗变态反应作用,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和止痛作用。因此炙甘草的主要功效是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可解附子毒。
[0012]牡蛎:味咸,性微寒,归肝、胆、肾经。是平肝息风药;养阴药。具有平肝潜阳,镇惊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的功效。治疗头晕、便稀。有收敛、镇静、解毒、镇痛的作用;牡蛎的酸性提取物在活体中对脊髓灰质炎病毒具有抑制作用,使感染的鼠死亡率降低。
[0013]珍珠:具有镇心安神,养阴熄风,清热坠痰,去翳明目,解毒生肌等功效。治惊悸,怔忡,癫痫,惊风搐搦,烦热消渴,喉痹口疳,目生翳障,疮疡久不收口。现代研究还表明珍珠在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祛斑美白、补充钙质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作用,还有安神定惊,清热滋阴,明目,解毒。[0014]鱼脑石:味甘、咸,性寒。归膀胱经。具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尿路结石,小便不利,治化脓性中耳炎及鼻炎。
[0015]杜仲:味甘、微辛,性温。归肝、肾、胃经。具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等功效。现代研究杜仲具有清除体内垃圾,加强人体细胞物质代谢,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人体血压,分解体内胆固醇,降低体内脂肪,恢复血管弹性,利尿清热,广谱抗菌,兴奋中枢神经,提高白血球药理作用。
[0016]柴胡:味苦,性平。归肝、胆经。为清虚热中药,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等症。研究表明:本品对伤寒、副伤寒疫苗、大肠杆菌液、发酵牛奶、酵母等所致发热有明显解热作用;且能使动物正常体温下降。商品柴胡煎剂2g/kg给兔灌胃,对用疫苗及温刺引起的发热均有明显的解热作用。所含的皂苷对多种致炎剂所致踝关节肿和结缔组织增生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
[0017]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煎剂100%浓度,平板法试验,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琏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等有抑制作用,且临床应用抗菌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0018]炒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白术能显著增强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白术多糖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能单独激活或协同ConA、PHA促进正常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并明显提高IL-2分泌的水平。氢化可的松造成小鼠的免疫抑制,白术多糖对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有恢复的作用,并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脾脏细胞体外培养的存活率,延长淋巴细胞寿命,纠正T细胞亚群分布紊乱状态,可使低下的IL-2水平显著提高。
[0019]生地:味甘,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益阴生津之功效。研究表明:本品既有止血作用,又有抗凝血作用。此外地黄水浸剂对须疮癣菌、石膏样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及奥杜盎小芽胞癣菌等多种真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黑顺片:是经过炮制的附子。味辛、甘,性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等功效。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0020]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对于治疗咽炎以及咽炎引起的咽干咽痛、声音撕哑、刺激性干咳等症状具有疗效确切、显著,且副作用较小等特点。
[0021]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咽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半夏15份,桂枝60份,炙甘草30份,牡蛎60份,珍珠20份,鱼脑石30份,杜仲45份,柴胡20份,黄芩30份,炒白术45份,生地45 份,黑顺片12份。
[0022]制备方法:
按重量配比取上述原料,现将珍珠粉碎成100目细粉备用,鱼脑石烧灰后备用,将其他中药原料分别加8倍,6倍,3倍重量的水,分别煎煮三次,第一次8倍水煎煮1.5小时,第二次6倍水煎煮I小时,第三次3倍水煎煮0.5小时,滤渣后合并煎煮液,而后加入珍珠粉和鱼脑石灰,充分搅拌,浓缩成药液至原体积的3分之I后,加入一定蜂蜜调味,灭菌后每150ml灌装瓶中。
[0023]实施例2:
一种治疗咽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半夏10份,桂枝40份,炙甘草20份,牡蛎40份,珍珠10份,鱼脑石20份,杜仲30份,柴胡10份,黄芩20份,炒白术30份,生地30份,黑顺片10份。
[0024]制备方法:
按重量配比取上述原料,现将珍珠粉碎成100目细粉备用,鱼脑石烧灰后备用,将其他中药原料分别加8倍,6倍,3倍重量的水,分别煎煮三次,第一次8倍水煎煮1.5小时,第二次6倍水煎煮I小时,第三次3倍水煎煮0.5小时,滤渣后合并煎煮液,而后加入珍珠粉和鱼脑石灰,充分搅拌,浓缩成药液至原体积的3分之I后,加入一定蜂蜜调味,灭菌后每150ml灌装瓶中。
[0025]实施例3:
一种治疗咽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半夏20份,桂枝60份,炙甘草40份,牡蛎40份,珍珠25份,鱼脑石35份,杜仲50份,柴胡25份,黄芩35份,炒白术50份,生地45份,黑顺片20份。
[0026]制备方法:
按重量配比取上述原料,现将珍珠粉碎成100目细粉备用,鱼脑石烧灰后备用,将其他中药原料分别加8倍,6倍,3倍重量的水,分别煎煮三次,第一次8倍水煎煮1.5小时,第二次6倍水煎煮I小时,第三次3倍水煎煮0.5小时,滤渣后合并煎煮液,而后加入珍珠粉和鱼脑石灰,充分搅拌,浓缩成药液至原体积的3分之I后,加入一定蜂蜜调味,灭菌后每150ml灌装瓶中。
[0027]典型病例:
1、患者王某,男,25岁,患急性咽炎,咽喉疼痛明显,吞咽时异常疼痛,声音撕哑,2011年10月起用本发明治疗急性咽炎,I个疗程后疼痛明显减轻。服药3个疗程,咽喉疼痛情况消失,声音恢复正常。[0028]2、患者陈某某,男,40岁,患者咽部干痒、胀痛、声音撕哑、异物感或有痰附感、咳嗽、咽部闷胀感、空口吞咽时有阻挡感,但进食无妨。服用该实施例2的中药组合物,5天后咽喉干痒、胀痛,声音撕哑基本消失,刷牙不在恶心,7天后咽部干痒,胀痛声音撕哑,异物感完全消失。又服一疗程巩固,停药后未复发。
[0029]3、患者戴某某,女,25岁。服用实施例3的中药组合物,4天后口干咽干基本消失,7天后口干 咽干,灼痛,咽异物感彻底消失。再服2个疗程巩固,停药,未复发。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