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红茶发酵装置制造方法

  • 专利名称
    红茶发酵装置制造方法
  • 发明者
    崔桂玲, 王金和, 朱忠定
  • 公开日
    2015年2月4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9月17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9月17日
  • 申请人
    江苏吟春碧芽茶叶研究所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23F3/08GK204132305SQ201420533231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红茶发酵装置,包括箱体和侧壁,箱体有门,其特征在于,侧壁分为内外两层,分别为外侧壁和内侧壁,内外侧壁之间的空间中装有加热装置,内外侧壁上分别开有内孔和外孔,内孔和外孔的位置相互错开不对应,箱体内的空间设置有架子用于置放盛装鲜茶叶的笸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箱体下面还安装有滚轮以便于发酵装置的移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箱体上设置有控温装置以控制加热装置
  •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制茶机械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红茶发酵装置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茶发酵装置,包括箱体和侧壁,箱体有门,侧壁分为内外两层,分别为外侧壁和内侧壁,内外侧壁之间的空间中装有加热装置,内外侧壁上分别开有内孔和外孔,内孔和外孔的位置相互错开不对应,箱体内的空间设置有架子用于置放盛装鲜茶叶的笸箩。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节省空间和时间,使得茶叶发酵可以不受天气影响,利用率高。
  • 专利说明
    红茶发酵装置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红茶发酵装置制造方法 [0002]本实用新型属于国家863课题茶园智能化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2012AA10A508)的项目研究成果,项目执行人崔桂玲、王金和、朱忠定。 [0003]传统的红茶发酵是在室内进行,一般是采用专用的发酵室,地下开窑,间隔地垄,并且还要设置很多空洞做好通风,需要做好很多设施条件才能发酵,条件繁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为应对现有红茶发酵中所遇到的上述问题,开发了一种发酵装置。这种红茶发酵装置方便移动,不占空间,使用便利,并且空间利用率高,不受时间和天气条件限制。 [0005]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红茶发酵装置,包括箱体和侧壁,箱体有门,其特征在于,侧壁分为内外两层,分别为外侧壁和内侧壁,内外侧壁之间的空间中装有加热装置,内外侧壁上分别开有内孔和外孔,内孔和外孔的位置相互错开不对应,箱体内的空间设置有架子用于置放盛装鲜茶叶的笸萝。
[0007]优选地,在箱体下面还安装有滚轮以便于发酵装置的移动。
[0008]优选地,在箱体上设置有控温装置以控制加热装置。
[0009]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红茶发酵装置移动灵活,空间利用率高,方便控制,不受时间天气限制,省时省空间,非常适合推广使用。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发酵装置的外观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红茶发酵装置的透视图。
[0012]在图中:1箱体;2外侧壁;3外孔;4门;5加热装置;6内侧壁;7架子;8内孔;9控温装置。


[0013]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14]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红茶发酵装置,包括箱体I和外侧壁2、内侧壁6,箱体有门4,其中内外侧壁之间的空间中装有加热装置5,而在箱体上设置有控温装置9以在不同的天气控制加热装置5,使得箱体内保持恒温。内外侧壁上分别开有内孔8和外孔3,内孔和外孔的位置相互错开不对应,以避免气流的直接穿过,从而使得流通的气流获得充分的与加热装置5的接触。箱体内的空间设置有架子7用于置放盛装鲜茶叶的笸萝。
[0015]优选地,在箱体下面还安装有滚轮以便于发酵装置的移动。
[0016]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红茶发酵装置进行鲜茶叶发酵时,只要将笸萝装上茶叶放置在架子上,启动控温装置即可。当外界环境适合茶叶的发酵,可以关闭加热装置,开启箱门,使茶叶处在自然环境中。如果外界环境不适合,则可以将装置移到室内,启动控温装置,使箱内发酵室保持一定温度。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移动灵活,并且可以对方多层鲜茶叶,空间利用率高,方便控制,不受时间天气限制,省时省空间,而且在外界环境适合时可以移到合适场所,省电,节约能源。
[001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