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骨伤的中药的制作方法目前,国内外治疗骨折骨伤的方法虽多但效果均不尽人意,西医治疗多采用手术、 物理治疗及口服药物治疗等。骨外伤发生以后,西医治疗大都是切开固定,外伤切开固定疗程长,副作用多;物 理治疗需要时间较长,有的患者不能接受;口服药物治疗副作用较大,对胃肠刺激,引起胃 肠不适等副作用。 骨内伤大都是推拿、按摩、牵引等保守治疗,内伤治疗周期无限延长,时好时坏,效 果不明显。中药显效缓慢、疗程长,由于病程过长,从而会使损伤处肌肉、韧带神经不同程度 的损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物配伍独特,对大部分骨内伤和骨外伤疼痛都有着 确切的疗效的一种治疗骨伤的中药。一种治疗骨伤的中药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当归80-120份,血竭60-100份, 红花60-100份,三七30-70份,刘寄奴80-100份,骨碎补炒、去毛80-120份,炙乳香30-70 份,炙没药30-70份,牛膝40-80份,醋炙鸡骨60-100份,续断40-80份,酒炙大黄60-100 份,桂枝40-80份,白芨40-80份、醋煅自然铜20-60份,月石10-30份,冰片20-50份,朱砂 10-30 份。—种治疗骨伤的中药可以制成散剂、蜜丸、水丸或胶囊等剂型。当归、血竭、红花、三七、刘寄奴、炒骨碎补后去毛、为本方之君药,当归甘、辛,温, 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血竭甘、咸、平,归心、肝经,活血化瘀止痛,也有止血不留瘀的特 点,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活血通径、散瘀止痛,三七甘、微苦,温,入肝、胃、大肠经,可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又有止血不留瘀之妙用,刘寄奴味辛、微苦、性温,入心、脾经,可止血 消肿,骨碎补苦、温,归肾、肝经,补肾,活血,止血,接骨续筋,乳香、没药、牛膝、鸡骨为方中 臣药,乳香味辛、苦、微温,可消肿生肌,没药苦、平,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牛膝苦;酸;性平, 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鸡骨血肉有情之品,入肝肾、壮骨,此四味与君药共同形成活血 化瘀止血,消肿生肌定痛,接骨疗伤续筋的作用,续断、大黄、桂枝、白芨、自然铜为方中佐 药,续断苦、微温,补肝肾,强筋骨,利关节,大黄有较好的活血逐瘀通经作用,其既可下瘀 血,又清瘀热,为治疗淤血症的常用药物,桂枝性味辛、温,能温经、祛风寒、活血通络,白芨 气味苦、平、无毒,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效,自然铜辛、平,散瘀止痛的同时接骨疗伤, 佐助君臣消肿排脓,止痛,加强治疗效果为本方之佐药,月石、冰片、朱砂为方中使药,月石、 冰片芳香走窜,引药归经,朱砂镇静安神定志,全方共十八味药,君臣佐使搭配得当,治疗骨 内、外伤能够起到增强肝肾功能,活血消肿,接骨续筋,通经止痛的作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从中医理论讲,肝主筋,肾主骨。肝肾功能弱,则筋骨弱。患者服用后,肝肾功能得 到提高,相对来说,受损的骨质就会得到一定的康复。更进一步的本发明药物可以治疗骨伤后局部充血、水肿而造成的疼痛,及骨折后 的骨痂快速生成;并缓解腰椎突出的椎间盘的局部神经、血管、组织引起的疼痛,促进椎间 盘突出物的逐渐缩小或吸收,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减轻或消除对神经根的压 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减轻或解除对神经根的刺激,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本发明活 血、散瘀,通络止痛的作用强烈,药物配伍独特,对大部分骨伤科疼痛(外伤、内伤),都有着 确切的疗效,并没有毒副作用而疗效确切,可快速治愈骨伤疾病,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价 格低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骨伤的中药,其包括有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当归,血竭,红花,三七,刘寄奴,骨碎补炒、去毛,炙乳香,炙没药,牛膝,醋炙鸡骨,续断,酒炙大黄,桂枝,白芨、醋煅自然铜,月石,冰片,朱砂。本发明药物可以治疗骨伤后局部充血、水肿而造成的疼痛,及骨折后的骨痂快速生成;并缓解腰椎突出的椎间盘的局部神经、血管、组织引起的疼痛,促进椎间盘突出物的逐渐缩小或吸收,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减轻或消除对神经根的压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减轻或解除对神经根的刺激,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
一种治疗骨伤的中药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闫忠彪闫忠彪张凤兰张凤兰张凤兰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李海诚李海诚
专利相关信息
-
戚海波, 戚克有常林孔庆美, 王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