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可撑开调节的合页倒刺式椎间融合器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可撑开调节的合页倒刺式椎间融合器制作方法
  • 发明者
    赵定麟, 赵杰, 卢旭华
  • 公开日
    2007年8月22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12月13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12月13日
  • 申请人
    赵定麟, 赵杰, 卢旭华
  • 文档编号
    A61B17/70GK2936181SQ20052004745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撑开调节的合页倒刺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是由合页倒刺式融合器(1)和撑开螺钉(2)组成;所述的合页式融合器(1)后方呈闭合状的铰链式或连续一体状连接,前方敞开;其双侧或单侧表面有倒刺(11);融合器中央有一个供放置植骨块的缺损区(12),融合器前方中央线之两侧为锥形或梯形螺钉入口或持孔(14),应于闭合端的另外一端中央线之两侧有一对撑开螺钉孔(14);所述的撑开螺钉(2)长度小于合页倒刺式椎间融合器(1)之前后径2~3mm,前端直径3~6mm,后端直径均为1.5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撑开调节的合页倒刺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合页倒刺式融合器(1)的缺损区(12)占合页总面积的30~5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撑开调节的合页倒刺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合页倒刺式椎间融合器(1)呈扁方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撑开调节的合页倒刺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合页倒刺式椎间融合器(1)的缺损区(12)旁各有两排倒刺(12),倒刺长为0.5~1.5mm;前端占2/3的倒刺方向向前,远端占1/3的倒刺方向向后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撑开调节的合页倒刺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合页倒刺式椎间融合器(1)之单层高度为2~4mm,总高度为4~8mm,其宽度为11~13mm;长度为10~12m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撑开调节的合页倒刺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合页倒刺式椎间融合器(1)之四角为圆形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撑开调节的合页倒刺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撑开螺钉孔(14)开口处直径2~3mm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撑开调节的合页倒刺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撑开螺钉(2)长度为8~10mm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是一种可撑开调节的合页倒刺式椎间融合器技术背景随着人均寿命延长、交通意外及运动性损伤增多,以致脊柱退变性及外伤性病例逐年递增,其中需手术者,每年约有数十万人之多脊柱手术种类繁多,包括减压术,复位固定术及畸形矫正术等,但每例手术术后均需将手术椎节融合,以获得稳定之效果以往之融合术以自体植骨为主,不仅时间长(骨融合时间约3~6月),因需从病人身体其他处取骨而增加患者痛苦与并发症为此,近年来有各种内固定器问世;在诸多内固定器中,椎间融合器有其独特之优点,因其置于两个椎骨之间,不仅接触面大,易骨性融合,而且可以立即恢复椎节之高度与张力,因此术后次日病人即可起床活动,2~3周则走向社会但当前所使用的椎间融合器稳定性能较差,易向外滑出、或向内滑入而出现各种并发症,甚至引起瘫痪,以致不得不再次手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撑开调节的合页倒刺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是由合页倒刺式融合器和撑开螺钉组成。所述的合页式融合器后方呈闭合状的铰链式或连续连接、前方敞开;双侧或单侧表面有倒刺;融合器中央有一个供放置植骨块的缺损区,融合器前方中央线之两侧为锥形或梯形螺钉入口或持孔。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且通过锥形螺钉增加椎节融合器表面倒刺刺入椎节之深度,稳定性与制动效果佳,并立即恢复椎节原有高度及生理曲度,从而在保证疗效之同时,亦使椎间融合器不会向前滑出,更不会向后滑入。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脊柱外科临床病例,包括颈椎、胸椎和腰椎。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可撑开调节的合页倒刺式椎间融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撑开调节的合页倒刺式椎间融合器。其在植入椎间隙的同时,由于其独特的合页倒刺式设计,可将融合器稳妥地固定于椎节之间,再旋入锥形螺钉,使融合器在撑开之同时,其表面之倒刺更加深入椎节骨质,不仅加强了融合器的稳定性和对椎节的制动效果,而且可以有效恢复椎节的高度和生理曲度。本实用新型由合页倒刺式融合器1和撑开螺钉2两部分构成。合页倒刺式融合器1的一端(后方)呈闭合状连接,通常是铰链式或连续一体状的连接,另外一端(前方)呈紧密贴合上下二页;其双侧或单侧表面有倒刺11;合页倒刺式融合器1中央为供放置植骨块的缺损区12,合页倒刺式融合器1对应于闭合端的另外一端(前方)中央线之两侧为撑开螺钉2入口的一对撑开螺钉孔2,其同时兼用为持孔。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合页倒刺式椎节融合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撑开螺钉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撑开调节的合页倒刺式椎节融合器组合状态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撑开调节的合页倒刺式椎节融合器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中,图2-1螺丝状锥形撑开螺钉;图2-2梯状锥形撑开螺钉;图3为锥形撑开螺钉2插进合页倒刺式椎节融合器1前组合状态图;图4为锥形撑开螺钉2旋入合页式倒刺融合器1后,上下合页已被撑开,撑开螺钉2已被锁定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符号说明1合页倒刺式椎节融合器,11刺,111向后倒刺,112向前倒刺,12椭圆形植骨区,13撑开螺钉锁定螺孔,14撑开螺钉孔;2撑开螺钉。

下述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能限制限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可撑开调节和合页倒刺式椎间融合器请参见附图1~4。其由合页倒刺式椎节融合器1和撑开螺钉2组成。
所示的合页倒刺式椎节融合器1呈扁方形,横径大于前后径1mm。俯视(上方观),其在融合器中央有一椭圆形缺损区12,占合页总面积30~50%,推荐40%,用于放置植骨块。侧方各有两排倒刺11结构,倒刺长为0.5~1.5mm;前端倒刺(占2/3)方向向前,远端倒刺(占1/3)方向向后。正视合页开口端,于合页倒刺式椎节融合器1中央两侧各有一带锁定装置撑开螺钉锁定螺孔13之撑开螺钉孔14,供撑开螺钉2旋入及撑开之用,所述的撑开螺钉锁定螺孔13为椭圆偏心形;撑开螺钉孔亦可作为持孔14(附图1)。撑开螺钉2可以是螺丝状锥形撑开螺钉或头部呈梯形撑开螺钉(附图2),其长度小于合页倒刺式椎节融合器1之前后径2~3mm;直径1.5~6mm,前方粗,后方细。通过将撑开螺钉2旋入融合器深部而使合页倒刺式椎节融合器1前方逐渐撑开1~4mm(附图4)。
此合页倒刺式椎节融合器1之高度为4~8mm,分别为4、6、8mm三种规格,其单页可以是2~mm,即分别为2、3或4mm。合页倒刺式椎节融合器1之宽度为11~13mm,可以分别为11、12、13mm;长度为10~12,可以分别为10、11、12mm;等多种规格。其四角为圆形或中圆角;合页倒刺式椎节融合器1开口一端(前方)两侧有带撑开螺钉锁定螺孔13及撑开螺钉孔14,开口处直径2~3mm。撑开螺钉2为锥形螺钉或头部梯形螺钉,长度为8~10mm,如分别为8、9、10mm三种规格,其直径为前粗后细,前端直径为3~6mm,如分别为3、4、5、6mm四种规格;后端直径均为1.5mm。在自然状态,合页倒刺式椎节融合器1呈闭合状;使用时,先将合页倒刺式椎节融合器1插入施术椎节内,再将撑开螺钉2插入撑开螺钉孔14内、并向深部旋入,使合页倒刺式椎节融合器1前方端开口增大1~4mm。如此可使融合器上下两面之倒刺11刺入椎节骨面深部而起制动与撑开作用;并立即恢复椎节原有高度及生理曲度。
本实用新型可撑开调节的合页倒刺式椎节融合器应用于颈椎手术,按比例放大后亦可用于胸椎及腰椎。
本实用新型可撑开调节的合页倒刺式椎节融合器在使用时,先对施术椎节减压,之后在撑开状态下将相应规格之实用新型可撑开调节的合页倒刺式椎节融合器1嵌入施术椎节;合页倒刺式椎节融合器1前缘与椎节前缘平行,或略低1~2mm。之后将配套之撑开螺钉2插入螺孔后向深部旋入,达预定深度、并获得预定效果后可撑开1~4mm,旋紧锁定装置,使撑开螺钉2不会滑出(附图3)。要求植入之可撑开调节的合页倒刺式椎节融合器稳定、不变位、无向前或向后滑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撑开调节的合页倒刺式椎间融合器,不仅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且通过撑开螺钉2增加可撑开调节的合页倒刺式椎间融合器表面倒刺11刺入椎节之深度,且稳定性与制动效果佳,并立即恢复椎节原有高度及生理曲度,从而在保证疗效之同时,亦使可撑开调节的合页倒刺式椎间融合器不会向前滑出,更不会向后滑入。
本实用新型的可撑开调节的合页倒刺式椎间融合器可广泛用于脊柱外科临床病例,包括颈椎、胸椎和腰椎。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