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自带马夹支杆的混凝土养护底板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自带马夹支杆的混凝土养护底板装置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傅志昌, 傅清江, 王生劳, 章贤献, 许赫正, 傅金山
  • 公开日
    2013年6月19日
  • 申请日期
    2012年12月7日
  • 优先权日
    2012年12月7日
  • 申请人
    福建省卓越鸿昌建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B28B11/24GK203004042SQ20122067322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带马夹支杆的混凝土养护底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护底板和用于夹持该养护底板的马夹,所述养护底板的相对两侧边上各活动铰接有至少两根活动支杆,该活动支杆分为位于铰接点两侧的上半段和下半段,该上半段的自由端部形成有插接头,所述下半段的自由端部开设有与所述插接头相匹配的插槽,该下半段的侧壁上设有顶头,所述马夹上设有与所述活动支杆一一对应的若干个油缸,该各油缸的活塞杆朝下并且该活塞杆的端部设有一用于向下顶压所述顶头的顶持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马夹支杆的混凝土养护底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底板的相对两侧边上均设有卡块,所述马夹上设有与所述卡块相匹配卡合的卡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马夹支杆的混凝土养护底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头为一横设的顶杆,所述顶持座的底面形成为向上拱的供所述顶杆陷入而进行限位的弧形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马夹支杆的混凝土养护底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杆设有限制其只在上半圆周内摆动的限位部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制品的养护装置,具体是指一种自带马夹支杆的混凝土养护底板装置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带马夹支杆的混凝土养护底板装置,包括养护底板和用于夹持该养护底板的马夹,所述养护底板的相对两侧边上各活动铰接有至少两根活动支杆,该活动支杆分为位于铰接点两侧的上半段和下半段,该上半段的自由端部形成有插接头,所述下半段的自由端部开设有与所述插接头相匹配的插槽,该下半段的侧壁上设有顶头,所述马夹上设有与所述活动支杆一一对应的若干个油缸,该各油缸的活塞杆朝下并且该活塞杆的端部设有一用于向下顶压所述顶头的顶持座;本案装置操作简单便捷、无需消耗人力成本、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也极大提高,为养护底板应用中的工序操作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带马夹支杆的混凝土养护底板装置,全自动装卸支杆,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操作而存在操作繁琐、人力成本大、生产效率低等缺点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自带马夹支杆的混凝土养护底板装置,包括养护底板和用于夹持该养护底板的马夹,所述养护底板的相对两侧边上各活动铰接有至少两根活动支杆,该活动支杆分为位于铰接点两侧的上半段和下半段,该上半段的自由端部形成有插接头,所述下半段的自由端部开设有与所述插接头相匹配的插槽,该下半段的侧壁上设有顶头,所述马夹上设有与所述活动支杆一一对应的若干个油缸,该各油缸的活塞杆朝下并且该活塞杆的端部设有一用于向下顶压所述顶头的顶持座所述养护底板的相对两侧边上均设有卡块,所述马夹上设有与所述卡块相匹配卡合的卡头所述顶头为一横设的顶杆,所述顶持座的底面形成为向上拱的供所述顶杆陷入而进行限位的弧形面所述活动支杆设有限制其只在上半圆周内摆动的限位部采用上述方案后,组装前,预备有若干组带混凝土砖块的养护底板,组装时,操控马夹夹持第一组养护底板,此时马夹上各油缸的活塞杆所带的顶持座恰好位于对应各活动支杆的顶头的上方,控制油缸动作,活塞杆下伸,带动顶持座向下顶压顶头,从而使活动支杆以铰接点为中心轴,上半段向上摆动,直至活动支杆呈竖立状态,活动支杆的插槽朝下,插接头朝上,由马夹带动第一组养护底板移位,使各竖立着的活动支杆的插槽对应插接在蒸压釜内预置的外部插头上,马夹放开第一组养护底板,活动支杆仍处于竖立状态,完成第一组养护底板组装马夹继续夹持第二组养护底板,操作方式同上,将第二组养护底板的各活动支杆呈竖立状态,然后由马夹带动第二组养护底板上提,使第二组养护底板的各活动支杆的插槽对应插接在第一组养护底板的各活动支杆的插接头上,马夹放开第二组养护底板,完成第二组养护底板在第一组养护底板上的组装,第二养护底板的活动支杆仍处于竖立状态,由此反复进行,即可简单又快捷地完成多层养护底板的组装拆卸动作同上面相反,当马夹夹持并带走最上层养护底板同时,该最上层的养护底板的活动支杆自动下摆恢复水平状态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自带马夹支杆的混凝土养护底板装置的制作方法养护是混凝土制品生产的基本工序之一,它对混凝土制品的质量影响很大,养护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水泥的凝结硬化正常进行,使之达到合格的物理、机械和力学性能。温度、湿度是混凝土制品养护中的关键因素,现有混凝土制品的养护通常是在蒸压釜内进行,混凝土制品放置在养护底板上再送入蒸压釜内,养护底板一般上下叠设有多层,层与层之间采用支杆支撑,传统养护底板和支杆为相互独立部件,每组装一层养护底板,需要人工将各支杆一个个插装在养护底板上,养护完后拆装时,同样需要人工一一拆卸支杆,存在操作繁琐、人力成本大、生产效率低等缺点。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养护底板装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图1是本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局部A的放大图;图3是两层养护底板叠放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养护底板I卡块 11马夹 2卡头 21活动支杆3上半段31插接头 311下半段32插槽 321顶头 33油缸 4顶持座4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3所示为本新型涉及的一种自带马夹支杆的混凝土养护底板装置,主要包括养护底板I和用于夹持该养护底板I的马夹2,—种夹持方式如图1-2所不,养护底板I的相对两侧边上均设有卡块11,马夹2上设有与卡块11相匹配卡合的卡头21,组装时,只需将各卡头21对应卡持扣合在卡块11上,拆卸时,反之。当然所述组装和拆卸动作可以人工操作,也可以机械操控,而且马夹2夹持养护底板I的方式不仅限于所述卡块11配合卡头21方式,还可以为任意其他方式,只要能够实现马夹2夹持养护底板I即可。所述养护底板I的相对两侧边上各有至少两根活动支杆3,给出实施例中每侧各设有三根,活动支杆3通过铰接点活动铰接在养护底板I上,由此活动支杆I可以铰接点为轴作左右摆动,当然,实际应用中,只需要其在上半圆周内摆动,或者在上半四分之一圆周内(水平和竖直方向构成的90度范围内摆动,活动支杆3还可以设有限制其只在所述范围内摆动的限位部(图中未示出),为了使位于最外两端的两活动支杆3能够往养护底板I的中部方向摆动,还可以将活动支杆3设计为重心偏离中心的结构,则活动支杆3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只能往单一方向(即养护底板I的中部方向)下摆至横向延伸设置。所述活动支杆3分为位于铰接点两侧的上半段31和下半段32,上半段31的自由端部形成有插接头311, 下半段32的自由端部开设有与插槽311相匹配的插槽321,下半段32的侧壁上设有顶头33,马夹2上设有与活动支杆3 —一对应的若干个油缸4,该各油缸4的活塞杆朝下并且该活塞杆的端部设有一顶持座41,马夹2夹持在养护底板I后,所述顶持座41恰好位于对应的顶头33的上方,用于向下顶压顶头33。为了避免顶头33、油缸4及顶持座41的设置影响活动支杆3的摆动,所述顶头33连接设在活动支杆3的内侧位置。所述顶头33 —较佳实施例为一横设的顶杆,所述顶持座41的底面形成为一限位顶杆的弧形面,图中弧形面呈一斜向上拱的直角弧形面,则所述顶杆能够陷入所述弧形面内而被限位,以利于顶持座41顺利向下顶压顶头33,从而使活动支杆3上摆。组装前,预备有若干组带混凝土砖块的养护底板1,组装时,操控马夹2夹持第一组养护底板LI,此时马夹2上各油缸4的活塞杆所带的顶持座41恰好位于对应各活动支杆3的顶头33的上方,控制油缸4动作,活塞杆下伸,带动顶持座41向下顶压顶头33,从而使活动支杆3以铰接点为中心轴,上半段31向上摆动,直至活动支杆3呈竖立状态,活动支杆3的插槽321朝下,插接头311朝上,由马夹2带动第一组养护底板LI移位,使各竖立着的活动支杆3的插槽311对应插接在蒸压釜内预置的外部插头上,马夹2放开第一组养护底板LI,该第一组养护底板LI的各活动支杆2仍处于竖立状态,完成第一组养护底板LI组装。马夹2继续夹持第二组养护底板L2,操作方式同上,将第二组养护底板L2的各活动支杆3呈竖立状态,然后由马夹2带动第二组养护底板L2上提,使第二组养护底板L2的各活动支杆3的插槽321对应插接在第一组养护底板LI的各活动支杆3的插接头311上,马夹2放开第二组养护底板L2,完成第二组养护底板L2在第一组养护底板LI上的组装(参见图3),第二养护底板L2的活动支杆3仍处于竖立状态,由此反复进行,即可简单又快捷地完成多层养护底板的组装。拆卸动作同上面相反,当马夹2夹持并带走最上层养护底板同时,该最上层的养护底板的活动支杆自动下摆恢复水平状态。本新型混凝土养护底板装置,养护底板自带活动支杆,由马夹2及油缸4灵活配合,在马夹2夹持移位养护底板I的同时,全自动进行活动支杆3的竖立组装及横摆复位,操作简单便捷、无需消耗人力成本、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也极大提高,为养护底板应用中的组装及拆卸工序操作提供了一种新途径。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